孙丽莉
“哎呀,大家看,这个孩子太厉害了,竟然结合疫情防控改编了歌词!”“大家再看这个,这孩子太暖心了吧!”徐老师激动地夸赞着学生们的作业。
疫情期间,徐老师看到一小区物业的告知,这则告知借用叶挺将军很有名的一首小诗《囚歌》而作。徐老师便计上心来,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1.拟写一条适合悬挂在校园中的疫情防控宣传告知或标语。
2.拟写一首小诗,表达当下的心境。
因为贴近生活,应时应景,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倾诉,于是不少学生的作业或妙语连珠,或温暖人心。
布置作业是让老师煞费脑筋的一件事。作业的内容、形式、作业量的控制、作业的处理与反馈……做好这些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艺术。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业的设计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尤其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不能让学生“谈语文作业色变”。作业应该“少”而“精”,“趣”而“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设计作业时,徐老师尝试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悟生活,书写生活。
返校后,徐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了这些精彩的作业,并根据学生的作业,制作成海报、标语在校园内展示。这既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作业设计上的“深耕细作”,让徐老师和学生收获了惊喜、感动和温暖。
在教育教学中,笔者始终秉持“以生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坚持“助人自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注重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时常思考:为何有的学生安静地听课却始终考不好?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带着这样的“学生发展”问题,笔者反复思索,深入探究,直至接触了“学习金字塔”(见下图),才豁然开朗。
于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组织“你听我讲大家学”学习活动,即让学生讲给学生听,学生讲给老师听,学生讲给家长听。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
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学生经历了线上学习。笔者隔着屏幕,发出疑问:学生听课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有家长的陪伴、监督吗?有美食在旁诱惑吗?教师如何能“抓住”学生的心呢?如何让学生之间相互“看到”并相互影响呢?笔者思来想去,决定采用“你听我讲大家学”的学习方式。
笔者先招募首批“小老师”,指导他们每天将网课的学习内容细化、整理、创新,形成文字稿,分享到班级群里。“小老师”也可以把知识要点录成语音分享给同学们。“小老师”除了整理知识点,还要承担“答疑”和“讲解”的任务。经过首批“小老师”的示范,其他同学很快熟悉了这种线上学习方式,跃跃欲试。那段时间,学生不再觉得线上语文课单调无趣,听课、写作业状态积极。
为了让“小老师”更多地被大家“看到”“学到”,笔者又策划了一个新项目——“我思故我在”,即让“小老师”写出整理知识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下面是两名同学的“我思故我在”。
学生A:“我思故我在”之《土地的誓言》
1.本课知识点比较琐碎,多而杂。认真梳理过一遍后,这些知识点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我建立起了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2.在梳理知识点的过程中,我更加体会到多角度答题和看清题型再答题的重要性。
3.认真听课,整理资料,让我明白如何透过文字表层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4.我发现,本文的关键词、关键句就像一把鑰匙,通过它们,我们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学生B:“我思故我在”之《老山界》
从下午两点开始,我就坐在书桌前整理《老山界》的知识点,直到五点才完成。将近三个小时的整理过程很艰辛。
1.作为“小老师”,首先自己要对本文的知识点很熟悉,这是归纳总结的前提。因此,我听课时非常投入,生怕漏掉重要的知识点,并且把老师的讲解详详细细记录下来。
2.听完课后,我对本课的笔记进行分类归纳,形成知识板块。
3.结合知识板块,我设计了思维导图,把梳理后的知识点逐一填进去,并且用不同色彩进行标注。
整理完知识点,我几乎“累瘫”在书桌前,然而,累并快乐着,因为几天前陌生的一篇文章,现在我再熟悉不过了,文中那些零零散散的知识点在我脑子里长成了“参天大树”,脉络清晰。满满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我真想给老师一个拥抱,从备课到讲课,不仅是脑力活,还是个体力活儿。今天我算是深切地体验了一下老师的不易。希望所有同学都能珍惜老师及“小老师们”的资源分享。
看到学生的小结,笔者心中顿觉温暖,因为“被看见”“被理解”。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能对老师的工作感同身受,还将自己的体会传达给其他同学,不仅有知识的分享,还有情感的连接。这怎能不让人温暖?
在语文教学与作业设计之旅中,我愿继续深耕细作,和可爱的学生们一起享受成长,丰盈生命,温暖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致远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