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勋忠,张素萍,刘可越,刘海军
(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医学生志愿服务具有特殊的学科专业性,具备专业性强、服务意识强等特点,开展医疗健康志愿服务可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学生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医学生志愿服务者的专业优势,利用问卷星APP对1 410名医学生进行了有关医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在调研分析基础上,为医学生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地发展提供改进路径。
以江西省某高校医学院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四个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校生共2 000余人,其中1 410人自愿参加了本次问卷调查。
采取问卷星网络匿名调查方式进行,问卷通过学生会下发到各班,学生扫码后匿名自愿填写,完成调查。
调查问卷内容是在参考相关文献[1-2]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生志愿服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包括学生性别、政治面貌、是否愿意成为志愿者、参加过几次志愿活动、参加志愿服务的形式、参加志愿活动的原因、志愿服务保障及志愿服务培训等内容。问卷填写完成后,问卷星自动生成统计数据。
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1 410人,回收问卷1 410份,全部有效。参与调查的学生是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占比为53.30%。
调查结果显示,94.68%的医学生表示愿意成为一名志愿者,实际每年未参与志愿活动的同学占比9.93%。每年参加4次或4次以上志愿活动的医学生占46.17%,参加3次的占7.38%,参加2次的占17.8%,参加1次的占18.72%。详见图1和图2。
图1 医学生成为一名志愿者的意愿Fig.1 Medical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be a volunteer
图2 医学生每年参加志愿者行动次数Fig.2 Number of medical students’ volunteer activities per year
医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多样,大多数人参加志愿活动的初心是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或提升自我,其中希望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体现自身社会价值、充实人生的占比90.14%;希望提升实践技能、锻炼自己、培养自信心的占比86.1%;希望提升社交能力,对以后就业有帮助的占比78.94%;也有部分同学仅希望完成大学要求的志愿服务任务或者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不甘落后,分别占比60.64%和40.14%。详见图3。
图3 医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原因Fig.3 Reasons for medica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关于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十分了解的占41.21%;不太了解的占54.75%,仅停留于听说过的超过一半;不了解的占4.04%。在对“你接受过的志愿服务教育内容有哪些(多选题)”上,选择占比由高到低为奉献他人(86.24%)、关怀他人(84.47%)、友爱他人(82.55%)、团结互助(81.99%)、面向公共实践的能力(74.11%)、主动承担(67.16%)、其他(1.84%),详见图4。
图4 医学生接受过的志愿服务教育内容Fig.4 Content of voluntary service education which medical students have received
在对医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意愿的问卷调查中,认为有必要在参加志愿服务前参加培训的有885人,占比62.77%;认为一般应参加培训的有472人,占比33.48%;认为没必要的有53人,占比3.76%。详见图5。而实际参加过志愿服务培训的有781人,占比55.39%。对参加活动培训类型的意愿调查发现,愿意参加通用培训和专业培训的分别占比76.03%和73.62%;愿意参加志愿服务理念培训、礼仪培训、心理培训和团队意识培训的分别占比53.62%、47.16%、51.91%;愿意参加应急救援、志愿者自护、医疗常识培训的占比67.45%;愿意参加文化知识培训和志愿者体能培训的分别占比45.32%和37.38%。详见图6。
图5 医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意愿Fig.5 Willingness of medical students to volunteer service training
图6 医学生愿意参加的志愿服务培训类型Fig.6 Type of volunteer service training which medical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对医学生所参加的志愿服务形式调查显示(见图7),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公益活动(如环保志愿/无偿献血/秩序维持等,达71.28%),社会机构服务(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社区服务等,达55.89%),与本专业有关的志愿者活动(如暑期三下乡活动等,达43.76%),大型活动服务(如运动会志愿者等,达33.76%),社会突发事件服务(如抗击疫情等,达25.04%)。当问及是否愿意参加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志愿服务时,83.97%的医学生表示愿意,16.03%的医学生表示不愿意。而调查发现,实际志愿服务中运用到80%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的占10.64%,60%左右的占22.84%,40%左右的占30.5%,20%左右的占21.84%,基本没用到所学专业知识的占14.18%。由此可见,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实际运用上20%~60%的专业知识,见图8。
图7 医学生参加的志愿服务形式占比Fig.7 Proportion of voluntary service form in which medical students participate
图8 志愿服务中运用到课堂中所学专业知识情况Fig.8 Volunteer to appl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classroom
在对医学生志愿服务保障需求的调查中发现,希望能够提供相关的培训、明确志愿者责任意识与相关权利的占比87.87%,希望提供正式的志愿服务证明的占比83.26%,有75.74%的医学生希望提供基本补贴(如交通费等),74.89%的医学生希望为志愿者提供安全保障及必要医疗卫生条件,66.24%的医学生希望提供人身保险。详见图9。
图9 医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保障需求Fig.9 Medical students’ demand for voluntary service insurance
调研总体结果表明,大部分医学生主动要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较高,服务社会及提升自我的意识强烈,能够明确志愿服务的责任与义务,具有明确的志愿服务价值观,符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但也有部分同学参加志愿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对志愿服务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存在被迫参加志愿活动的情况。医学院校对志愿服务的激励方式大多为给予荣誉称号等精神激励,这种激励方式大大影响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但也不利于医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性发展。应综合分析考虑医学生实际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奖励,在保证传统精神激励的情况下,鼓励激励形式多样化、丰富化。精神激励方面,可以考虑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和服务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定一至五等星级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相应奖励,以提升志愿者的成就感与参与度。在实施精神激励的同时,医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可借鉴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使部分优秀志愿者享受优先就业等“优先特权”。例如,在进一步学习和就业方面给予建议或特别指示;对优秀志愿者在奖学金和奖项的评估中优先考虑,重点推荐;鼓励优秀志愿者参与个人成长[3],让医学生优秀志愿者享有优先特权,对其深刻褒扬,是对医学生志愿者的关心与呵护,是对志愿者精神的升华与弘扬。
调研结果表明,医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时能够主动寻求相关培训,明确责任与相关权利义务,说明医学生具备一定的责任感与上进心,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一定的服务能力。但志愿服务不仅需要责任、能力与勇气,更需要物质保障。志愿活动经费有限,难以支撑和维持大规模、长期的公益志愿活动,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志愿活动的质量提升和进一步推广将面临一定困难,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良性循环。志愿组织的运转以及服务活动的过程都需要资金支持,但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决定了其收入来源较少,健全志愿服务的资金保障制度迫在眉睫。学校应对医学生的志愿服务予以资金支持,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及运行。可以适当引进外来投资或校内成立基金会等,在维持医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给志愿者相应的补贴,为他们购买保险及发放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4]。
调研数据表明,志愿服务岗位不足,部分志愿者无法参与志愿活动。基于志愿服务岗位不能满足医学生志愿者服务需求的现状,应鼓励广大医学生参加专业化志愿活动,有针对性地拓展志愿服务内容,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医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利用社会有效资源,创办质量高、可行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广大医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其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其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专业能力的发展。志愿服务的内容设计可以结合医学生的学科和专业特点及优势,如环境保护与保健、残疾人和老年人服务、线上线下健康知识普及等,以满足志愿服务的需要,实现志愿者个人理想与服务实践的统一[5]。
引导广大医学生积极投身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医学院校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方向。相对于其他学科学生而言,医学生拥有相对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更加丰富的实践技能,可以利用自身的医学专业优势开展专业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需求与医学生的专业优势结合,能够加快志愿服务多元化开放与共赢的进程,形成良性循环。
医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大多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不利于志愿服务的持续运转和健康发展。应注重发展志愿服务项目小组化,打造更优秀的管理模式,依托群体决策力与凝聚力,要求项目组成员主动承担责任,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管理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便于医学生志愿服务有组织、有纪律地长期发展,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方向和品牌。要利用品牌效应,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品牌宣讲公益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搭建志愿服务品牌在线互惠共享平台,扩大志愿服务影响力,打造医学生志愿服务品牌。
调研结果表明,志愿服务普遍缺乏专业教育培训,大部分医学生认为有必要先进行培训再参加志愿者活动,但参与培训的机会有限。从调研结果看,志愿者活动组织者在志愿者培训方面投入的力度相对有限,规范化的培训制度尚未建立。对医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类型的意愿调查发现,大部分医学生对通用化和专业化的培训抱有较大的期望,由于缺乏专业性的志愿者培训,医学生志愿者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不够透彻,致使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较为薄弱,积极性有所降低,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发展和志愿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故此,在确保非专业化志愿服务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发展专业化志愿服务是大势所趋。建立并完善医学生志愿者专业化培训制度,对志愿者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志愿者的特点通过线上或线下进行培训,加强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的内容培训,安排专门的志愿服务项目培训,有指导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志愿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医学生志愿者中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深入理解并践行志愿精神和“大医精诚”精神,增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掌握服务技能,提升素质与能力,提高其志愿服务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