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龙
(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韩城千佛洞又名石佛洞,位于陕西省韩城市桑树坪镇窑头村寺塔组东南约3千米处的砂岩质龙凤山腰上,地理位置N35°40′29.0″、E110°23′51.8″、H1310米,距韩城市区22.3千米(图一)。陕西关中东部地区石窟寺遗存较少,一直未能引起关注。该窟现存400余尊浮雕造像,对于研究关中东部地区的石窟寺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图二、三)。本文在对千佛洞石窟内容进行详细报告的基础上,对其开凿年代、造像题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图二 千佛洞外景
图一 千佛洞石窟地理位置示意图
千佛洞为单窟,坐东北面西南,窟口朝向130°。四壁设坛窟,洞窟平面呈长方形,宽390、进深705、高260厘米。四壁前均设通壁坛基,后壁坛基宽107、高58、横长同窟宽390厘米;右壁坛基后宽67、前宽85、高58、长598厘米;左壁坛基后宽55、前宽99、高58、长598厘米。平顶,损毁严重,现无藻井遗存,仅存斜凿痕(图四)。窟口为长方形,高225、宽132、厚39厘米。窟口外崖壁上现存五处圆形柱洞,其中右侧一柱洞下方残存一小块阴刻图案,因风化脱落严重,无法辨识,洞窟原应有窟檐建筑。
图四 千佛洞平、剖面图
(1)后壁:无造像,仅可见斜凿痕。
(2)右壁:壁面中部有一组造像,共122尊,其中上部中央有一略大的造像龛,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共3尊像;其余均为成排的小造像,共10排119尊造像(图五)。壁面前部无造像,可见原始斜凿痕,另有打磨较为平整的方形框,设白底浅墨色,或原为题记框。壁面后部无造像,可见原始斜凿痕,另有两条贯通壁面上下的裂缝。
一佛二菩萨造像龛,略呈圆拱形,龛宽42、高33厘米。主尊佛像,头及胸部残损,身着袈裟,双手禅定托钵,结跏趺坐于方台承托的三重仰莲座上,方形台基正面阴刻两朵缠枝莲花纹。二菩萨形象大体一致,均头部残失,饰璎珞,着双肩下垂式袈裟,双手均置于胸腹前,结跏趺坐于方形台承托的三重仰莲座上,方形台基正面浮雕两朵团花。3尊造像均高30厘米(图六)。
图六 右壁顶部小佛龛三尊造像
其余小造像,共10排,均高约15厘米。
第1排,共11尊造像。右侧(靠近窟口一侧)3尊造像,以卷云为背景,仅露出3尊造像的头部,因残损,具体身份不可辨识;左侧8尊造像,以卷云为背景,露出造像头部或上半身,其中第1身和第8身头部保存较好,应为佛像。
第2排,现存10尊造像。左侧现存4尊,右侧6尊,均为佛像;造像头部均残失,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无基座;其中右侧第1身着袒右肩袈裟,其余均着通肩袈裟,胸部略袒露。
第3排,共10尊造像。左、右侧各5尊,右侧第1尊为弟子立像,头部残失,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立于束腰仰覆莲台上;其余均为佛像,形象与第2排佛像一致。
第4~6排,各有16尊造像,均为佛像。第6排第6、7、8尊造像残失,仅存造像痕迹;造像形象同以上佛像。
第7~10排,各有10尊佛像,形象与以上佛像一致。
图三 千佛洞内景
(3)左壁:壁面后部无造像,仅存斜凿痕。中前部造像,自上而下共8排,包括1组涅槃造像和成排小造像,共278尊(图八)。
图八 左壁造像
第1排,共15尊造像。第1、7尊,造像残损严重,形象不可辨识;第3、5、10、11尊,造像保存较好,均头部残失,着通肩袈裟,胸部略袒,右手禅定,左手结触地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其余造像均残失,仅存造像痕迹。
第2排,共29尊造像。第6尊造像,乘于祥云上,云尾拖向右上方,造像残损严重,具体形象不可辨识。第18、23~28尊,造像无存。其余造像均为坐佛,头部残失,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无台座,手印略有差异。第1、17尊,双手禅定;第2、3、9~13、15、16、21尊,右手禅定,左手结触地印;第4、5尊,双手举于胸前,手印不明;第14尊,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禅定;第19、20、22、29尊,双手置于袖内,似结禅定印。第22~29尊造像有舟形身光。
第3排,共19尊造像。第1~3尊,造像残损,具体形象不可辨识。第4~11尊,均为佛像,双手举于胸前(第5、6、8、10、11尊双手合十;其余均双手举于胸前,手印不明),分别站立于一朵祥云上,仅露出膝部以上,第10、11尊均有云尾拖向右上方。第12~19尊均为坐佛,头部残失,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无台座;造像手印略不同,第12尊,右手举于胸前,左手禅定;第13~19尊,右手禅定,左手触地印。
第4排,共28尊,均为坐佛。第4尊,头部残失,右手触地印,左手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云头,云尾连接至下部涅槃佛头部。其余造像形象一致,均头部残失,着袒右肩袈裟,右手触地印,左手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其中第25尊佛像略小。
第5排,共58尊造像,包括一组涅槃像(由涅槃佛和十大弟子组成)、千佛造像和6尊小坐佛。第24~34尊为涅槃造像组合,涅槃佛(第26尊)为中心,佛右胁卧于尸床上,头枕方枕,身上盖袈裟,露双足,头上升起一朵祥云,云头有一身化佛(详见第4排第4尊像)。佛头一侧有两身弟子像(第24、25尊),第24尊,头残失,面向佛陀,右手上指,左手举于胸前,站姿;第25尊,正面站姿,双手合十,站姿。涅槃佛身后浮雕6身造像,均残损严重,应均是佛弟子像。佛足一侧共两身造像(第33、34尊),第33尊,头部残失,着袈裟,双手抚佛足,应是大弟子迦叶;第34尊,正面,站姿,双手合十,为弟子像(图七)。第1~9尊,以连续的卷云为背景,仅露出造像上半身,均着袒右肩佛衣,双手似禅定。第10~23、37~51、56~58尊,均为佛像,头部残失,着坦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手印略不同,其中第11~14尊双手禅定,其余造像均右手触地,左手禅定。第35、36尊,为一组上下分布的较小造像,第35尊,残损严重,仅见有身光,具体形象不可辨识;第36尊,残损严重,站姿,立于束腰仰覆莲台上。第52~55尊,为一组较小造像,上下排各2身,均右手触地,左手禅定,结跏趺坐于云朵上。
图七 左壁中央涅槃组合造像
第6排,共51尊造像,包括47尊千佛造像和4尊较小佛像。第1~44、47~49尊,均为佛像,头部残失,着坦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手印略不同,第8尊双手禅定,其余均右手触地,左手禅定。第45、46尊,为一组较小的造像,上下分布,第45尊造像残损严重,具体形象不可辨识;第46尊为佛像,具体形象与前述佛像一致。第50、51尊,亦为一组上下分布的较小坐佛像,形象同前。
第7排,共49尊造像。其中第49身造像残失,仅存造像痕迹。其余造像均头部残失,着坦右肩袈裟,右手触地印,左手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第8排,共21尊造像。造像均头部残失,着坦右肩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手印略有差异,第1~5、10尊造像,右手触地印,左手禅定印;其余造像双手结禅定印。
(4)前壁:窟口两侧设基坛,壁面和基坛现无造像遗存。
窟内共有12件大小不一的造像残件,其中8件保存较好,大致可以辨识造像内容,分别介绍如下:
1号:石雕折角须弥覆莲座,枭部现存9组剔凿覆莲,枋部和圭角部边饰阳刻莲花纹及其他纹饰,台座上原有连为一体的造像,已佚失。现位于后壁坛基中央(图九)。
图九 1号造像
2号:石雕造像残件,仅存胸腹部,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疑为弟子像。现位于后壁坛基中央(图一〇)。
图一〇 2号造像
3号:石雕造像残件,仅存腹部以下部分,可见身着僧衣,腰间系绳带,绳穗从双腿间垂下,倚坐于长方形台座上,着靸鞋,下有方形台,应为罗汉像。现位于后壁坛基中央(图一一)。
图一一 3号造像
4号:石雕造像残件,仅存腹部以下,残损严重,着僧衣,可见右腿自然下垂,右足着靸鞋,坐于长方形台座上,造像下方有方形台,疑为罗汉像。现位于左壁坛基上(图一二)。
图一二 4号造像
5号:石雕造像残件,仅存腹部以下,身着铠甲战袍,足蹬战靴,倚坐,为高浮雕长方形和卷云形组合背屏,足下踩阳刻花纹和卷形纹式踏台,疑为武圣关羽像。现位于左壁坛基上(图一三)。
图一三 5号造像
6号:石雕造像残件,仅存左肩部,可见层叠状衣褶垂至左臂上部,应为覆肩衣,疑为菩萨像。现位于左壁坛基上(图一四)。
图一四 6号造像
7号:石雕造像残件,仅存胸腹部,可见身着三层右衽交领衣,右大臂自然下垂,应为罗汉像。现位于左壁坛基上(图一五)。
图一五 7号造像
8号:石雕造像残件,仅存腹部以下,着僧衣,可见左手抚台座,右腿盘曲于台座上,左腿自然下垂,右足残失,左足着靸鞋,舒坐于束腰山石座上,应为罗汉像。现位于左壁坛基上(图一六)。
图一六 8号造像
窟口左外侧立一方《重修开化寺龙凤山石佛洞记碑》,砂岩质,圆首方形,方形碑座,碑通高194厘米,碑身高150、宽70、厚12厘米,碑座高44、宽77、厚65厘米(图一七)。碑体正面阴刻纹饰和楷体碑文,碑首左边饰龙纹,右边残损纹饰不明;额题为“重修开化/寺龙凤山/石佛洞记”;碑身上部残存11行文字,下部文字全部剥落。碑阴风化脱落严重,无碑记遗存。现存碑记内容辨识如下:
图一七 重修开化寺龙凤山石佛洞记碑
重修开化寺下院东……/盖闻佛生周朝炳临汉……/优陀延王忖思佛……/王臣致敬古今庶士归□……/曰五池菩萨各现瑞祥□……/礼惗俱□乐业兹因开□……/开石洞一孔名曰石佛洞……/时有发心善人刘普云礼请……/□五尊阿难迦叶二位□洞供作……/善人等喜舍斋粮斋□共成□□……/天□□□人开万□□□俱乐□祉……/……
该窟为典型的四壁设坛窟,四壁佛坛上原有可移动圆雕造像作为洞窟主要造像题材。关于佛坛造像,窟外《重修开化寺龙凤山石佛洞记碑》记载“五尊阿难迦叶二位”,2002年出版的《韩城市文物志》记载“原佛台有佛祖释迦牟尼,佛圣文殊、普贤及佛门弟子阿难、迦叶的石雕像,还有罗汉石雕像”[1],结合窟内现存圆雕造像残件,大致可知佛坛上原有一佛二菩萨(文殊、普贤)二弟子(阿难、迦叶)与罗汉(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及其他造像组合。
现存壁面造像以千佛为主。左壁千佛造像间浮雕一组涅槃像。释迦佛右胁而卧,佛床周围雕刻十大弟子,佛陀头顶升起一朵化云,云头雕刻一尊坐佛,表现的是佛陀涅槃升天的意涵,这明显受到北宋时期子长钟山石窟第10窟东壁涅槃造像的影响[2]。
该窟为四壁设坛窟,造像题材为释迦佛、文殊与普贤、十六(十八)罗汉、关公、千佛等造像题材,与陕北等地的明清石窟颇为一致。就造像风格来看,造像大多表现为头部比例较大,方脸,高鼻大眼,脸颊圆鼓,小嘴,短下巴,造型拙朴,与延安清凉山21号窟南壁造像、延长县七里村石窟南壁造像[3]等明代佛像风格相似。右壁小佛龛仰莲座底部的圆形缠枝莲花图案,类似纹样广泛流行于陕北地区明代石窟的藻井、供桌以及屏柱等部位,如延安富县大麦秸石窟屏壁石刻成组缠枝莲花纹[4]和榆林神木石窑坬石窟1号窟藻井成组缠枝莲花纹[5]。综合该窟洞窟形制、造像题材和造像风格来看,该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明代佛教石窟造像特征,当是明代中晚期开窟。
另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记载,该窟前有“明成化十四年(1478)‘重修开化寺下院龙凤山碑’1通”[6],结合窟前现存《重修开化寺龙凤山石佛洞记碑》的相关内容,大致可以确定二者为同一石碑。《重修开化寺龙凤山石佛洞记碑》“开石洞一孔名曰石佛洞”之句,说明在这次重修过程中开凿了石佛洞。若以上判断无误,则可以确定该窟开凿于明成化十四年。
据《重修开化寺龙凤山石佛洞记碑》记载“重修开化寺下院东……”,可知千佛洞石窟是开化寺下院的组成部分。据清康熙本《韩城县续志》记载“开化寺在昝村,唐敕建,赐名弥勒下生寺。宋兴国九年,敕改今名。内有明马文庄相公诗”[7]。宋《敕赐同州韩城县开化寺记碑》载有“韩城县弥勒下生寺在昝村社界,敕赐开化之寺为额者”,“太平兴国九年二月二十一日具录祠部敕旨贵望长久者”等碑记内容[8]。说明开化寺的前身为始建于唐代的弥勒下生寺,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重建时敕赐更名为开化寺,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重修开化寺龙凤山石佛洞记碑》中提到“五池菩萨”,《韩城县续志》记载,其所指乃是韩城市五池山上的五池寺(东池寺、南池寺、西池寺、北池寺和中池寺)内五所菩萨殿所供奉的菩萨统称[9]。另据学者考证,中池寺(又称中峙寺)亦大约创建于明代[10],可知五池寺大多创建于明代,五池菩萨信仰在明清时期流行于韩城一带,具有地方信仰的特点。
韩城市千佛洞是陕西关中东部(渭北)地区的重要石窟,但以往关注度低,鲜有研究。本文首次公布了该窟的详细调查资料,并对洞窟主要造像题材、开窟年代等基本内容进行了考证,为陕西关中东部地区明清佛教石窟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该窟所在林源山区历来为关中至陕北的交通要道,对于研究明清时期陕西关中东部地区至陕北延安和榆林地区的历史时期交通状况、佛教文化传播路径以及石窟造像艺术交流等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1]韩城市文物旅游局.韩城市文物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287.
[2]a.石建刚.延安宋金石窟调查与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20:90.b.《陕西石窟内容总录》编纂委员会.陕西石窟内容总录:延安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845.
[3]同[2]b:949.
[4]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延安石窟菁华[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383.
[5]《陕西石窟内容总录》编纂委员会.陕西石窟内容总录:榆林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385.
[6]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518.
[7]康行僩主持,康乃心主纂.清康熙韩城县续志(一)[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8:511.
[8]同[1]:255-257.该碑现收藏于韩城市博物馆。
[9]同[7]:512.
[10]a.同[6]:515.b.同[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