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2023-03-25 09:04刘昊欣
河南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

任 伟 王 新 尹 君 刘昊欣

(1.河南省科研平台服务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打造全国创新高地,并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人才和前沿尖端科技的摇篮,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是学科交叉、科教产教融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先头军和策源地,有效支撑着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1]。本研究拟通过对2016—2020 年河南省高校在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和掌握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1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基本概况

河南省共有高等学校166所[2],其中,普通本科学校56 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1 所,高职(专科)学校99 所,成人高等学校10 所。河南省拥有博士学位授权普通本科学校10 所,硕士学位授权普通本科学校19所;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97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68 个。其中,位于塔尖的“双一流”大学,仅有郑州大学进入一流大学(B 类),河南大学进入一流学科。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2 所大学涉及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生物学等4 个学科入选[3]。截至2021 年年底,河南省高校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69 683人,其中,教师47 790人,其他技术职务系列21 893 人。按学历层次分,博士研究生17 260人,硕士研究生26 597 人,研究生占教学与科研人员总数的29%。按职称分,教授4 715 人,副教授13 266人,讲师21 627人,其他8 182人。

1.2 科技创新基础能力

1.2.1 科技人力情况。从表1 分析可知[4-8],2016—2020年,河南省高校科技人力规模总体上呈稳定增长趋势。2016 年河南省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为31 018 人,2020 年人数增长到66 630 人,增长114.8%。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16 年的30 669 人增加至2020 年的65 469人,增长113.5%。科技人才中的高级职称(教授和副教授)人员从2016 年的11 241 人增加到2020年的17 260 人,增长53.5%。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 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也分别增长87.9%、33.7%。由上述数据可知,河南省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已成为影响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表1 2016—2020年河南省高校科技人力投入情况表[4-8]

1.2.2 科研项目情况。河南省高校在2016—2020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及经费数稳占全省90%以上,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经费总额由2016年的23.9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56.97亿元,增幅1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杰青、优青等标志性项目持续实现突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承担总数稳居全国前十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基本保持在全国第11名,面上项目约在全国排第18名。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高校获批29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34项,重点项目3项,重大项目4项,各类联合基金项目117项,专项基金10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 项。由此可知,高等学校在河南省科技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3 科技创新投入能力

1.3.1 科技经费投入情况。科技经费是高校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石和保障,在维持高校日常工作正常运转、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高校科技经费来源包括政府部门拨入、企事业单位委托、各种收入中转及其他,其中政府部门拨入的资金包含科研事业费、主管部门运行专项费和其他政府部门专项费用。如图1 所示,从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4-8],河南省高校在2016—2020年间科技经费投入虽然呈快速增长趋势,累计获得科技经费投入总额192.18 亿元,但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以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高校科技统计数据为例,河南省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总额50.77亿元,远低于全国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平均水平(79.30亿元),仅占当年全国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总和的2.07%,在全国排名17位,校均和人均经费排名25 位,与中部六省高校相比,排名第四位。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校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1 河南省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情况[4]

1.3.2 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情况。从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4-8],2016—2020 年河南省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呈波浪式增长趋势,累计获得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总额105.91 亿元。以教育部公布的2020 年高校科技统计数据为例,河南省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总额22.86 亿元,相当于全国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平均水平(47.22 亿元)的一半,仅占当年全国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总额的1.56%,在全国排名18 位。以上数据说明了河南省高校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总体投入不足,不利于理论知识和前沿技术的供给、产学研结合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4 科技创新产出能力

1.4.1 科技论文及著作方面。根据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4-8],河南省高校在2016—2020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66 089篇,占全国发表学术论文总量的3.2%,其中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46 431篇,占全国国外学术期刊发表总量的2.05%;出版科技著作5 292 部,国际级项目验收194 项,其中“973 计划”9 项,科技攻关计划29项,“863计划”5项,自然基金项目128项。

1.4.2 申请授权专利方面。高校的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可以有效反映其科研成果的原始创新能力,并体现这些科技成果的社会认可度和应用价值,已成为衡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5]。根据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4-8],河南省高校在2016—2020年,专利申请共56 371件,其中,发明专利24 972件,专利授权共44 414件,发明专利13 101件。2020年河南省高校专利申请14 903 件,仅占全省专利申请总量[6]的8.0%,其中,发明专利5 706件,实用新型8 479件,外观设计718 件,较2016 年分别增长101.1%、71%、125.3%、138.5%;授权专利13 481 件,仅占全省专利授权总量[6]的11%,其中发明专利3 512 件,较2016 年分别增长135.0%、96.4%。总体来看,2016—2020 年河南省高校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均实现稳定较快增长,但专利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1.4.3 国家科技奖励方面。2016—2020年,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4-8],共荣获15 项国家科技奖励,包括1 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2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荣获国务院各部门科技奖励15 项,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进步奖960项。

1.4.4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方面。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高校在2016—2020 年,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 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8 名,新遴选中原学者18 名,新增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4 名,新增中原青年拔尖人才127 人,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23 人,新增省杰青、省优青83名。

1.5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包括技术贸易的转让,统计数据显示[4-8],河南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从2016年的229 项增加到2020 年的435 项,高校技术转让成交额从91 522千元增加到110 198千元。其中2020年高校技术转让成交额在全国排名第17位,在中部六省排名第5 位。从总量上来看,河南省高校技术转让实际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低。河南省高校技术在转让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与全国平均水平追及。在技术的出售方面,尤其是专利出售,河南省高校授权专利数从2016 年的5 736 项增加到2020 年的13 481 项;签订的专利出售合同从2016年的58项增加到2020年的352项;专利合同成交额从13 505 千元增加到46 106 千元。其中2020年专利合同成交额在全国排名第17位,在中部六省排名第4 位。总体来看,河南省高校专利的出售数量处于平均水平,与中部六省相比,也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河南省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方面虽呈上升趋势,但与中部六省相比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1.6 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情况

科研创新平台作为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对解决国家和河南省重大战略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南省高校在2016—2020 年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牵头建设了2 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0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包括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共建23 家),199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家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家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共321 家省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分布于河南省内14 个省辖市,涉及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态学、环境科学、农学等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支撑有效、集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为一体的创新平台研发体系,为河南省高校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和国家创新高地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

2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2.1 培育吸引高水平创新人才

人力资源是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不仅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也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一是建立完善人才梯次引育体系,吸引汇聚一流人才团队。面向海内外制定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引育人才的政策制度,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引才育才环境。二是强化人才制度设计和督促政策落实。依托现有人才政策体系,补充面向潜在高层次人才的发现、培养、引进和激励政策,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高等院校紧跟时代需要,完善人才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合作,通过留学、访问、邀请等交流方式,提升现有科技人才及其团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三是探索建立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灵活多样、公平公正的人才发展环境,鼓励高校提高科研人员工资待遇,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完善人才、科研及教学等评价激励和管理机制。四是健全人才保障制度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积极落实各项人才配套政策。

2.2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当前,政府财政资金依然是河南省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财政性科研经费的稳定增长,对于保障河南省高校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有效提升河南省高校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的能力,应持续加大政府财政对河南省高校科技经费的投入与倾斜力度,尤其是强化对“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培育资金倾斜支持。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健全稳预期、长周期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投入方式,大幅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将高校科技创新纳入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只增不减,提高财政投入比重与倾斜支持力度。二是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引导鼓励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通过设立基础研究基金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研发活动,拓宽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投入资金来源渠道。

2.3 强化基础研究,打造原创基地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也是河南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一是加强基础研究。建立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机制,充分发挥好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聚焦前沿技术问题和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力争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产生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二是强化平台建设,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支持扩大高校教学科研自主权,优化重点实验室布局,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面向高水平和特色骨干高校,谋划布局建设一批高能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汇聚一流创新资源,立足于前瞻性基础研究,凝练提出重大科学问题,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产出具有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的技术成果,提高河南省高校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三是全省高校应主动整合优质科研力量,建立科研创新协同机制,围绕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有序开展“揭榜挂帅”的科研项目竞争性立项机制。

2.4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广度和深度对促进河南省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着力解决高校科研成果的产权归属问题,建立国家、机构、个人科研成果共享和利益分配机制,支持鼓励高校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研人员年终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构建符合市场规律和国际规范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中介组织或机构,推进核心技术专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打破科研与市场脱节的局面,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鼓励高校围绕企业不同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实现精准对接,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让更多科研成果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力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协同发展。

2.5 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高校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持续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建立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赋予高校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及更大资源调度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和潜能,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提高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3 结语

高校作为河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重要保障。因此,优化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统筹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强化基础研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充分发挥好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引领示范作用,调动高校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不但能够全面提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推动河南省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促进河南省科技与经济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