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 黄达义
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育的重心越发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获得良好的身心发展,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学习中,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当中,强调了“坚持健康第一、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这意味着小学体育课程的开设目的不仅在于强健学生的体魄,树立健身健体的思想意识,还在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运动技能。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下,学校应该提高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最终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逐步解决问题、实现更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成了每位教师都需要研究的话题。
在小学阶段,学校的教育方针往往会过多倾向于主课程学习,而忽略了体育教学,但是体育教学是小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体格,才能有精力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这一点足以说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如今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体育教学越发成为素质教育的重心,所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都应该重视体育课程。对于学校而言,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会随之得到一定提升,对学校的升学率、招生率都存在着积极意义;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小学体育被教育界关注是一件极具使命感的事情,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学生负责,找到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教学方案,并且能在教学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这是体育教学工作带给体育教师的积极意义;对于学生而言,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让自己的精神面貌焕发新生,能为日后的成才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体育教学对学生产生的积极意义。
在认清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之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找出最适合学生体育学习的教学方案。首先,学校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特训陪练;其次,体育教师可以进行专业学习的进修,完善自己的教学观,提高自己的教学;最后,学校要加强对校内体育少年的培养,建立完备的训练系统,让学生从运动中收获愉悦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提升其体育运动的质量和效率。
以此为基准便可以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对其日后的学习、生活都存在着重要意义。例如,学校可以在每年春季和秋季的运动会中设置一些比赛项目,如田径、跳高、跳远、跳绳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年龄特性设置该年级的代表运动项目,比如说四年级的学生可以设置网球,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同样,体育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体育项目举行小型的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还能凝聚团体能量,将班级内的学生团结在一起,有利于树立良好班风。
新课标中强调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每位同学的锻炼情况,并且注重维持师生交流过程中的平等关系,为学生们打造健康、和谐、高效的体育课堂。由此可知,调动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们在课堂上仅仅扮演听讲者的角色,那么体育教学的质量就会大大下降,学生们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压。所以体育教师们要明确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时间留给学生们进行锻炼、展示和学习,从而激发其体育锻炼的潜力,帮助学生们提升体育核心素养。但是实际上,部分教师并没有对新课标要求进行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并不到位,其教育思想仍处于落后状态,导致教师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讲解知识、解说动作,从而忽视了学生们的锻炼需求,降低了其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大部分教龄较高的体育教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手段以及内容的限制,缺少创新精神,将新时代的体育课堂与传统教学课堂相提并论,没有明确认识到新时期国家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导致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总是一成不变,学生们在长期接受相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会逐渐丧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体育这门课程产生错误的认知。当下小学体育课程通常以“跑步训练、跳远练习、球类运动”等为主要教学内容,其课程教学程序基本固定,即课前以四百米跑作为热身运动,继而完成身体舒展运动,最后引导学生们分发体育器材,在自由活动过程中进行基本体育项目的锻炼。虽然不同教师的教学顺序会有所不同,但基本教学内容是没有差别的,导致学生们以应付心理对待体育课,甚至将体育课看成可以偷懒、自由玩耍的课程,如此便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变相地浪费了师生宝贵的时间。
高质量的体育课程要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和依托,这样才能为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创新提供便利。但是大部分学校轻视体育课程,导致其严重缺乏相应的体育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校缺乏优质体育教师资源。在选择教师时,学校不仅需要考虑教师数量,还要考虑体育教师的质量,只有做到“两手抓”,才能够实现高质量师资的引入。而现实中学校在进行体育师资引入时会减少对体育教师的需求量,甚至还会直接让其他科目教师兼管体育课程教学,这就严重影响了小学各科的教学秩序,不仅无法保证学生们的体育学习质量,还会损伤学校声誉,不利于提高师生对学校的信任。
第二,学校缺乏充足的器材资源与体育场地。体育课堂需要建立在宽阔的运动场地上,以此为基础开展体育运动才能满足大量学生的运动需求,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服务活动当中,宽敞的运动场地都能够被充分利用。部分学校的操场建设年代较为久远,规格、质量已经不足以支撑活动的开展,且质量不达标的运动场地还存在安全隐患,会威胁学生们的生命安全,导致学生们严重缺失对体育课堂的体验感,逐渐失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学校也没有认识到体育课堂的丰富性与锻炼学生们综合运动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体育课堂时,许多学生都无法同时拥有单独的器材,只能以小组合作或轮流使用的方式开展锻炼活动,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减少了学生们的课堂体验。
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投入进教学课堂。同时,体育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积极参与课堂训练与运动当中,切身体会运动带给自己的快乐与锻炼。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其一般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道具创新,教师可以准备各式各样的道具以备学生运动时使用,满足学生对不同运动器材的好奇心,提高其运动欲望;二是运动场所创新,体育教学课堂不能一直固定在教室和操场两地,教师可以将场所扩大到整个校园内,利用校园的建筑设置相对应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打破固有化场地的教学方式;三是运动内容创新,现在十分盛行游戏教学法,如果将其与体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则可以实现课堂的转型,为体育课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游戏让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升,可以定期举行体育比赛或体育活动,设置相关的比赛奖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上三点中,最适用于教师和学生的创新便是运动内容创新,游戏教学法对学校的基础设施、道具要求较低,教师更容易操作。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用体育游戏法吸引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如此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可以高效完成。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网球教学时,可以通过一些趣味小游戏训练学生的网球技能,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网球比赛,鼓励学生与伙伴组队并积极参与比赛,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和实操能力,提高学生彼此之间的凝聚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让学生在体育竞技过程中养成坚韧的性格,并且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往往会先进行理论讲授,之后才能进入真正的实际操作,这两个步骤是缺一不可的。虽然理论讲授这一部分内容以枯燥的理论常识为主,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体育教师不能因此而放弃理论教学,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运动知识的前提下开展体育锻炼,才能在遇见突发情况时采取合适的应急措施,所以理论层面的教学对学生的运动安全是有所保障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那么教师要如何摆脱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的枯燥性呢?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动漫、影视作品中的运动案例在多媒体上为学生进行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实际训练时应该分步骤、分层次地教授,由浅至深地进行教学方便学生们一边听讲,一边理解,避免学生出现无法克服知识跨度大的问题,而导致其学习质量下降。再次,教师在进行实际训练时要让学生做好热身准备,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也可以避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最后,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储备量,积极参加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如此便能在日后的教学环节中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体育技能。
例如,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进行讲述,让学生观看关于篮球运动的分解动作教学视频,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在进行理论讲述之后,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训练、小组练习或个人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完全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动作。
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自检,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体育课程通常会开展简单的体育测试来衡量学生本学期的体育学习情况,一般以长短跑、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为主要考查内容,这种评价方式长期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并且缺少创新精神,已经脱离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学生们也逐渐对期末体育测评产生了一定的抗拒感。此外,测评式的单一评价方式并不能科学地代表学生一学期的体育学习成果,只是对其身体素质做出了一定的考察,因此教师要顺应新课标中对学生评价的要求,积极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更加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们更科学合理地认识到自己在一学期中的收获与成长。
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获得更加客观的评价,从而提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真正实现体育技能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此外,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要积极学习相关的艺术语言,多采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升其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在不伤害学生自信心的前提下提出相关的建议,指出其自身存在的弱点,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如在一学期的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建立观察身边同学运动情况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其他同学身上的体育优势,并且找出彼此之间存在的差距,以积极的态度完成自身体育技能的提升,在最后体育结课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平时的观察写下来,以纸质的形式上交。教师要对这些评价内容进行仔细地阅读,并对学生写下的总结进行二次评价,从教师的角度对该同学提出相关意见与评价,提高其自我认知。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要根据新课标要求对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革新。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该探究出真正符合本班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案,让教学设计在体育课堂上发挥积极作用。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当顺势而为,在体育课堂上利用趣味情境教学法和动静结合法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目的。这些举措的实施虽然会有重重困难,但是在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下,新课改一定会顺利进行,为小学体育教学带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