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类、环境描写类”经典片段赏析

2023-03-24 18:59王淦生
关键词:行书

王淦生

想象类经典片段赏析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观念和新意象的思维过程。运用想象手法,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加鲜活丰满,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情节更加生动感人,从而增添艺术感染力。想象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从所见所闻中生发出来,帮助人们扩展取材领域,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开辟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创造无穷无尽的新形象。写文章,不管是立意构思、谋篇布局,还是写人叙事、勾画形象,都离不开想象。特别是文艺创作,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小说戏剧,想象乃必备手法之一。

1

在许多乐器的身体中,找得到一棵树的魂魄。只是不同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彰显出各异的面目。

二胡绝对是一株大树紧握泥土的根部。二胡奏出的声音,悲怆也好,苍劲也罢,哪怕偶尔的欢娱,都带着泥土的颜色与气息。那欢娱也透着苍凉。二胡的弓只一起,戛然一声,便让人的心不由自主往内收紧,收成一枚致密的核,被二胡的气场浑然包裹、束缚。却又仿佛随时会胀裂开来,一腔情绪迸泻而出,澎湃成汪洋。

笛子是一尾游动在树腔中的气,有时蹿上梢头,只轻灵地一点;有时荡气回肠,从树根直贯云霄。

琵琶如茎,精血充沛,刚健有力,是累世风雨也弹拨不断的结实与铿锵。纤指急弦,狂风暴雨,仍稳伫如故,不输金石。

筝是一片春天新发的叶子。是叶子上滚动的露珠,露珠上闪烁的光芒;是叶子在温润春日里时常承接的一场密雨,雨线上不小心折散的月光。

箫是深秋落霜的树,遍体薄透清越的白,凌凌如月下剑光的寒,满身清肃之气。箫,离一株树的冬天,近在咫尺。

由陶土、兽骨制成的埙,不曾掺杂一丝木质,但绝对找得到树的一缕精魂。埙是从远古吹来的一阵风,脚不停步,吹过无数棵树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撼动树的枝、粗朴的躯干和隐藏在泥土中的根,挟带走漫漫黄沙、树的精魂和时间的碎砾,从远古呼啸而至。

埙一路走来的历程太漫长了,风中汇聚起太多声音,以至如同七彩光谱会合成透明的光线,我们只听见纯净单调、起起伏伏、无休无止的呜鸣。在这质朴无华的声音里,我们情不自禁静敛心息,像目盲的人那样伸出心灵的双手,摸索着试图将碎砾缝合,将残缺还原,让精魂回到每一棵树的身体之中,将每一粒黄沙归还给早已消失的土壤……可我们知道,永远回不去的,是和埙一道呼啸而来的时间。

埙,听着就像一場大梦了。泪不知何时,已浸热双眼。

(节选自王芸《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

简析

在《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一文里,作者将那种难于言传的听觉形象通过美妙的想象转换成了一种视觉形象,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作者将乐器家族喻为一棵有着魂魄的树:二胡是苍劲而激情的根,笛子是树腔中荡气回肠的气,琵琶是精血充沛的茎,筝是叶子上光芒闪烁的露,箫是深秋里清肃的霜叶,埙则是树的一缕精魂……作者将每一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加以归纳、描摹,再借助想象,以树的形象展示给读者,追求形似,更求神似。既写出了这几种乐器的特质,又表现出它们所蕴含的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聆听者的独特感受。

2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节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简析

《听听那冷雨》,沿着作者的人生足迹,从大陆听到岛上;沿着作者脱缰的思绪,从现实听到了历史;沿着作者的情感思路,从少年听到青年听到中年……在变幻无穷而又诗意洋溢的雨声中,作者听尽了家国兴衰人生沧桑,听尽了乡情友情亲情,听尽了冷雨打在心灵上引起的刹那间的悸动——所有这一切丰富、丰腴、丰盛、丰满的感觉就像一颗颗珍珠,全都被作者用“冷雨”这根线索串成了一串,呈现于读者面前。细读这篇散文,如同品一席用现实与想象精心烹制的佳肴,佐以情感与语言悉心酿制的美酒,令人沉醉,给人回味。

3

我丝毫不掩饰对行书的偏爱,甚至溺爱。

…………

草书有形式化和噱头,如那着华衣烈艳的女子,必以异服取人。在国画里,是重彩;在京剧里,是快三眼或者流水板——一眼看上去,突然就炸裂,心里就翻滚、扑腾。草书有太多放纵。像年轻人,逢着点事就买醉,形式的隆重超过内心。

篆书是穿了旗袍唱评弹的女子。高高端坐着。不能动——一切都是紧紧的,腿搭得很不舒服,那高凳上是梳着爱司头喷了头油的女子和男子,都端丽得一动不动。丝绸必须是云锦缎,或者是蜀锦、湘绣。

行书却是素衣女子,或许只一件家常白衬衣,搭一条宽松蓝裙子——暗底里是惊艳,表面看上去,一脸的知常与市井。它知道稍纵即敛,那样一种克制与放纵——克制是放纵的克制,放纵是克制的放纵。亦有飒爽之姿,亦有缠绵之态,点染之余,只觉得生活是这样小桥流水、绿雪诗意。

少年时,喜欢苏轼的《寒食帖》,羡慕那一笔一划里的气质,也稍带点对苏轼的嫉妒。他的《寒食帖》尽是泥污胭脂雪之气,少年时当然爱,那样大胆和浓墨,恰恰是一腔幽怨。吹花嚼蕊的少年,自然最喜《寒食帖》。

中年时,一个人行走在陌生街巷,听着陌生方言,看着高大的法桐或香樟掠过头顶,闻着浓稠得过分的桂花香,亦无风雨亦无晴。再看《兰亭序》,心生欢喜。王羲之写得如此曼妙随意,自然天成。与生活化干戈为玉帛,可闻得到花香、流水、茶香,可倾听那鸟语、人声,甚至兰亭臭鳜鱼的味道,香米的味道……那都是兰亭,绝非只是笔墨兰亭。那行书的缠绵还在,却有了可亲可怀的民间缠绵。

秋夜里,翻看那些册页,那些行云流水的行书,如此飘逸又如此淡泊地出现——它是白衬衣蓝裙子,是红枣小米粥,是快雪时晴的绿灯笼。

行书是昆曲里《惊梦》那一折,在最美的光阴里,纸和墨相遇,又惊又喜。一挑眉:原来你也在这里。那艳红的芍药花知道,不早不晚的相遇,正是人间好芬华。

(节选自雪小禅《行书——绿雪诗意里的生活态度》)

赏析

静止的书法,在作者笔下全变成神采各异的女子:草书是“着华衣烈艳的女子”,突出其“以异服取人”的特点;篆书是“穿了旗袍唱评弹的女子”,突出其“端丽”华贵;行书则是“素衣女子”,突出其如“小桥流水”“绿雪诗意”的特点。作者运用想象、衬托的手法将行书与草书、篆书进行比对,凸显出行书“克制是放纵的克制,放纵是克制的放纵”“亦有飒爽之姿,亦有缠绵之态”的妙处。少年时爱《寒食帖》,多是被外观吸引;中年时爱《兰亭序》,更多的倾慕于其内涵和韵味。对书法作品的喜好,正源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环境描写”类经典片段赏析

环境描写,一般是指叙事、抒情类作品中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绘。其中,社会环境一般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在文章当中,环境描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环境描写是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并侧面推进对于人物的刻画,可以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氛围、暗示人物心情、衬托人物活动、揭示人物性格、烘托或反衬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题等等。环境描写是小说三要素之一。

1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過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也合式!”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

简析

这是现代文学名著《边城》开头部分的一段环境描写。可以说这是一张山水图,又是一幅风俗画。它呈现出湘西的清山秀水,又表现了边城居民的纯朴厚道。这段描写,既有写意山水,又有工笔描绘,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张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民俗风情的舞台。在作者诗意而又朴素的文笔下,边城山山水水的清幽、秀丽、宁静如在目前;过渡人与摆渡者之间的谦恭礼让,则将湘西人心灵之明净、性情之淳厚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过目难忘。

2

“快看!黄——河!”

他浑身一震,连忙转过头来。解放车正在登上山顶。这一定就是那座黄土高山,你全忘啦。他轻轻地责备着自己,屏住了呼吸。陕北高原被截断了,整个高原正把自己勇敢地投入前方雄伟的巨谷。他眼睁睁地看着高原边缘上一道道沟壑都伸直了,笔直地跌向那迷朦的巨大的峡谷,千千万万黄土的山峁还从背后像浪头一般滚滚而来。他激动地喃喃着:“嘿,黄河,黄河。”他看见在那巨大的峡谷之底,一条微微闪着白亮的浩浩荡荡的大河正从天的尽头蜿蜒而来。蓝青色的山西省的崇山如一道迷朦的石壁,正在彼岸静静肃峙,仿佛注视着这里不顾一切地倾泻而下的黄土梁峁的波涛。大河深在谷底,但又朦胧辽阔,威风凛凛地巡视着为它折腰膜拜的大自然。潮湿凉爽的河风拂上了车厢,他已经冲到了卡车最前面,痉挛的手指扳紧拦板。

这个记忆他可没有遗忘。这个记忆他珍存了十几年。他一直牢牢地记着,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伙子目瞪口呆、惊惶失措地站在山顶,面对着那伟大的、劈开了大陆、分开了黄土世界和岩石世界的浩莽大河的时刻。他现在明白了:就是这个记忆鬼使神差地使他又来到这里,使他一步步走向地理学的王国。“我一定要考上!”他低声地发誓说。

(节选自张承志《北方的河》)

简析

小说《北方的河》以北方的河流为背景,将河流的形象与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河流作为一个象征,在勾勒出个人命运的同时,折射出整个民族的命运。它承载着主人公的人生追求,也反映了北方广大农民的希望和期盼。这段环境描写,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开,渗透着浓烈的主观色彩,交代了主人公热爱祖国山河,并希望以研究北方的河为自己一生的专业的原因;语言优美而豪放,向读者展示了北方的河的雄浑、壮阔、绚丽。

3

每天早晨三四点钟,天还黑,孩子们已经被无边的兴奋搅得睡不下去。谁都不说话,怕吵着别人,只是静静躺在稻草垫子上,听那清晰可闻的喧嚣音响:有呼号、走步的声音,那是附近的部队为了准备国庆检阅紧张地操练着;有木轮车咯吱咯吱推过;还有从遥远的工地上广播的,随着风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评剧唱片《小女婿》和《刘巧儿》;也偶然听见一两句含糊的叫喊,或是火车汽笛的高吭鸣声。不论醒得多么早,不论周围的一切在表面上是多么平静,但孩子们细心地躺在帐篷底下,紧挨着心爱的土地,就总听得见这一切又协调又混乱、又清楚又模糊、又复杂又单调的声音。孩子们从而确信,全都睡觉的时候是没有的。当辛劳的人们钻入安乐的被窝,轻松地喘上一口气,闭上自己熬红的眼睛的时候,另一些辛劳的人们,已经穿好衣裳,掏出翻在里边的领子,打打鞋上的土,骄傲地奔向自己的生活,担起种种的任务了。生活的旋律就是这样的无尽无休,嘈杂而且强壮。

然后太阳升起,新的一天开始。孩子们欢呼野营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是青春的无价的节日。所有的一切,都是新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归我们所有。蓝天是为了覆盖我们,云霞是为了炫惑我们,大地是为了给我们奔跑,湖河是为了容我们游水,昆虫雀鸟更是为了和我们共享生命的欢欣!

(节选自王蒙《青春万岁》)

简析

这段描写选自王蒙的处女作《青春万岁》。小说以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七中高三女生热情洋溢的青春生活,刻画了一批成长于新旧交替时代的青年人特有的精神气质。这段描写正是通过一群参加野营的女高学生心中洋溢的欢快、激动、兴奋的情绪,侧面展现了新中国的生机勃勃、人民的积极奋斗,各行各业的“大干快上”,表现了新中国诞生后中国人民积极向上、努力建设自己的祖国的精神面貌。

猜你喜欢
行书
明 李应祯 行书致吴宽人来札
明 陈 行书诗翰札
晋 卫夫人 行书急就帖
清 林则徐 行书四条屏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行书释函可《偶感》(70cm×45cm)
脚踏实地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王铎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