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汉中 周 恬 何优琪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要发展,不仅需要产业来支撑,更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来指引方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途径。供电企业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时期,将继续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展现国企担当,做好积极表率。国网汉中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自身精神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供电企业如何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问题上,公司结合过往经验,做出了有益的思考与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二十个字”总要求,分别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正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途径。
1.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乡村振兴包含的内容十分宽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乡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乡村精神风貌的关键,也是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乡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2.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农村精神文明水平离乡村振兴建设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农村整体文明水平不太高,党建工作不深入、优秀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生态文明惨遭破坏,活动开展不积极、机制不健全、方法较单一,群众文化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一些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与现代文明要求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实挑战。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3.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要发展,不仅需要产业来支撑,更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来指引方向,只有释放乡村精神文明的活力,才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群众发自内心的了解乡村振兴、支持乡村振兴、拥护乡村振兴;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农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点燃群众热情;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群众综合素质、生产技能,提高发展致富能力,让农村群众有归属感、成就感、使命感,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精神文明的整体提升,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供电企业作为党和人民依靠信赖的“大国重器”和“顶梁柱”,将站在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高度,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成果,乘势而上、开拓奋进,发挥供电企业的独特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勇挑大梁,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公司是陕西省汉中市首批“全国文明单位”,自2009年1月起保持该项荣誉至今,并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电力行业优秀企业”“模范职工之家”、陕西省“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示范点”、国网公司“文明单位”“先进集体”。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公司累计为帮扶村贫困户争取产业奖补241.06万元,174名贫困户在校学生均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五保政策待遇41户、43人,低保政策待遇114户、134人,多渠道推动167名贫困劳务输出就业,村组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保险覆盖率100%,投入捐赠资金89.49万元实施村组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完成了4个帮扶村、443户、1338人脱贫退出的政治任务。在供电企业如何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问题上,公司结合过往经验,做出了有益的思考与尝试。
1.突出政治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供电企业要巩固、发扬自身优势,通过选好配强“第一书记”、党支部联建共建等方式,帮助乡村做好支部建设,高质量开展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实践,激发支部和党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政治本领和工作能力,教育引导村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乡村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两个作用”的主战场,协助乡村党组织开展“党建+乡村振兴”项目,将主题党日开到田间地头,以乡村党员干部带动身边村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懂感恩、讲奉献,形成人人参与乡村振兴、人人奉献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2.挖掘乡村特色,建立别具一格的乡村文化。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乡村的记忆不再清晰,乡愁的丝线逐渐淡去。现在的乡村是城镇化建设之后的乡村,已不同于过去的乡村,乡土文化无人传承,传统美德流失严重,我们要严格按照大保护、大传承、大发展的要求发扬、重建乡村文化,在脱贫后的乡村找到原有乡村的印迹和味道,而不仅仅是复制和还原。供电企业要发扬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传承乡土美德,帮助乡村党委组织当地政治强、威望高、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退伍复转军人、老教师,建设新时期的乡贤文化。还要深入了解乡村故事,与当地政府和各级党委一道,挖掘整理历代名贤积累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化典籍,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土文化。要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培养一批文化特色户、文化大院。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皮影、泥塑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社火、锣鼓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利用传统节日展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供电企业还要利用现有宣传渠道,帮助乡村建立自媒体、新文化,推介乡间美味。乡间本味是城市缺少的亲切,要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乡间土菜、农家小吃等食物遗产,恢复传统工艺做法,给予乡间小技艺、小加工、小厨房定向扶持,让乡间美味回味一生。通过文化建设,吸引人才扎根、居民留守、旅游振兴,让农村充满活力、焕发光彩。
3.巩固长效机制,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机制不完善,则效果不长久。帮助乡村党组织和农村群众建立一整套乡规民约,坚持依法治村,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立足本乡本土实际,发动农民群众讨论制定乡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并依靠“一约四会”,参与民间事务的调解、监督和服务。发扬党的“评先选优”优良传统,帮助乡村两委定期评选表彰一次“文明户”。按照“宣传发动、对标创建、农户自评、群众互评、审星定级、张榜公示、表彰授牌、资料存档”的程序,组织开展活动。定期评选表彰一批“好公婆”“好儿媳”“好家庭”,发扬良好家风,助力文化传承。明确评选标准,规范评选程序,进行表彰奖励。文明户标准可以为爱党爱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兴业致富、敬老爱亲、助人为乐、环境卫生、勤俭节约、移风易俗、文明礼貌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予以一定宣传和奖励,让乡村群众发自内心拥护党的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4.重建良好生态,打造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以良好生态为支撑,这正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谋而合。脱贫攻坚战役中,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治理上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对照生态宜居的要求,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要推动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打造良好生态品牌,首要是呵护乡村环境。供电企业应当发挥自身特点,在乡村推广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周期性组织开展光伏电站电网侧异常治理和跟踪服务,确保乡村光伏项目“电站同步并网、电量全额消纳、收益及时支付、异常迅速处置”,为乡村良好生态建设提供硬件支持,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协助当地政府和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从改厕、改厨、改水、改圈做起,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完善农村“五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控制农村水源污染,大力实施山地森林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镇园林化等绿化工程,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气讯房”等建设,“水要户户连通,电要稳定贯通,路要条条畅通,讯要高速互通”,对农房加强修缮改造,真正达到“山上苍松翠滴、村内别墅林立、亭台楼阁点缀、古风神韵成趣”。关键是重建良好生态,推动乡村生活品质和质量的提升,让农村更像“农村”,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5.完善硬件设施,提供寓教于乐的文娱场所。广大农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强烈,需要“有办事、有交流、有娱乐、有学习”的场所。要让办事有场所,加快推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功能,发挥功效,让群众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供电企业应当勇担重任,协助当地政府及基层党组织建好管好用好村农家书屋,配备相关图书,定期补充更新。有专职管理员,坚持每天定时开放。然后是建好管好用好村广播室。配备必要的扩音设施和一定数量的大喇叭,定期播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后是建好用好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整合现有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集理论宣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电影放映、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室,配套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有文化、体育、灯光、音响等设施。
6.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乡村文明的浓厚氛围。协助当地政府和农村各级党组织,在农民群众居住集中的街道、村落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乡村宣传文化街、文化墙、宣传栏,设置公益广告、宣传画,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经典、文明礼仪,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文化墙可手绘中国梦、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传统文化、孝礼尊亲、和谐家庭、美满生活、大好河山等宣传画。还要建立道德讲堂,设置固定场所,按照“看一部事迹短片、讲一个道德故事、谈一点道德感悟、送一份吉祥祝福”的流程办好道德讲堂,并利用道德讲堂举办各种讲座,讲文明礼仪、讲科学技术、讲法律法规、讲形势政策。
7.抓好自身建设,激发干部员工的干事热情。“打铁还需自身硬”,公司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强化全员政治意识,组织动员干部员工坚守阵地,践行央企政治担当。在公司办公区、电梯间、电子屏及贫困村村部、主要道路、活动广场上制作宣传栏、横幅、展板、桌牌等,加大“乡村振兴”和“央企担当”公益广告通稿的播放力度,用通俗易懂的内容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人人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内容。同时要加强提炼工作亮点举措和典型成效,深入挖掘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利用各级新闻门户和媒体平台讲好行业和地方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故事。积极参加省市各类专题活动,调动员工积极性,持续营造乡村振兴良好工作氛围。
人无德不立,乡村无德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想要让乡村得到振兴,成为人民真心向往、人才大有可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必须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上,供电企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之中,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