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蕾(晋中学院)
2010 年6 月,晋中国家级生态文化保护试验区正式建立。据目前统计,尚存的晋中地区传统的民间舞蹈大约有八十多种,内容精彩纷呈,形式丰富多样,整体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拟兽类、鼓舞类、秧歌类和其他道具类,分别有寿阳爱社、寿阳竹马、左权“五里堠竹马”、昔阳迓鼓、榆社羯鼓舞、左权小花戏、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和顺跑莲灯、昔阳拉话、灵石常青双人高跷和九曲黄河灯阵等。晋中地区的民间舞蹈的类型也存在于我国其他汉族地区,如河北的“井陉拉话”、山东的“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江苏“湉直打连厢”“海城高跷”、甘肃省“苦水高高跷”等。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后,晋中非遗中的传统舞蹈如何与现代审美嫁接,成为当下晋中民间舞蹈发展的新问题。晋中地区的民间舞蹈数量如此可观,其背后蕴含的人文底蕴深邃,值得更多人认识、了解和学习,而舞蹈多样化的肢体活动和情感体验,在身体与情境的交融中,更能够使年轻一代领会晋中传统精神,理解古人千年智慧。
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舞蹈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浓郁的民俗,是民间艺苑的一朵奇葩。正所谓“千年一舞,一舞千年”,古朴的民间传统舞蹈中凝聚着华夏民族的优质基因,通过了解其舞蹈背后的历史文化成因,凝练的舞蹈动作,使民众受到民族文化的感染与熏陶,理解其背后承载的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文化因子,不仅是非遗文化活态传承的实践证明,更是非遗传统文化不断延续的见证。
晋中地区属于汉族区域,其舞蹈属于农耕文化类型,这是一种庆祝农业丰收喜悦的舞蹈,晋中民间舞蹈中的大部分舞种都在正月十五进行表演,其中,左权小花戏传播最为广泛,一般在春节之前,由村民自发组织,之后各个村邀请老艺人对村中选出来的十二三岁的小演员进行培训,从正月十五开始正式的演出,是百姓在农闲时节自娱自乐的舞蹈。汉族的一年四季只有冬季需要休耕,其余春季、夏季、秋季都是农忙时节,在寒冬到春节这一时机来表演,所跳之舞的表演场地,要么在田间地头,要么在村中小广场,或者是戏台,如祁太秧歌。
载歌载舞是我国汉族民间舞蹈的常用手段,在晋中民间舞蹈中,也存在这一现象,经常是以歌伴舞,或者歌舞相和的情况,此外晋中民间舞蹈中丰富的道具也异常精彩,如折扇、巾袖(手绢)、霸王鞭、羯鼓、八角鼓、面具、莲花灯、竹马、高跷等,各个异彩纷呈,标新立异。
如左权小花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小花戏最初就是一种两个或三个人的民间小戏,其中,有对乡间男女爱情的歌颂,这些都是切切实实扎根人民、扎根民间的戏剧。以下是小花戏的剧目中的《旦哥相亲》的曲词,男女爱情在这里得到朴素、生动的表达。
“你叫俺来俺就来,俺来你家你不在,你爹他站在大门外,“梆,梆”,敲了俺们俩烟袋。
“你叫俺来俺又来,俺来你家你不在,你娘她站在煤台根,‘啪,啪’,拍了俺们俩锅盖。
“你叫俺来俺还来,俺来你家你不在,门口卧哩个老黄狗,‘汪,汪’,一下把俺就咬出来。”
纵观整个晋中地区的民间舞蹈活动,在各地群文单位的推动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近年来,群文活动从数量和活跃度上明显下降,此外,舞蹈相比美术展览、诗歌朗诵来说,组织起来更费时费力,需要挑选演员、长时间的接触排练、录制好的音乐、服装、道具等各种条件,因此,民间舞蹈的排演是十分庞杂的工程。
文化活动的组织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目前,晋中非遗传统舞蹈的经费来源一部分是政府拨款,一部分是国家非遗中心的扶持,但真正进行组织活动时,这些拨款仍然有限。传统舞蹈的传播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期间产生的费用需要有稳定的收入,不能单靠国家扶持和补贴,需要转变观念将艺术产出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自给自足的供给机制,将文艺组织——舞蹈展演——旅游产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随着时代需求和观念的转变,老百姓在节庆喜事中的热闹方式有所转变,如每年过年由传统的放鞭炮、点篝火变为了电视机前看“春晚”,正月十五闹社火变成了文化馆、群艺馆举办的各类艺术活动等,使传统艺术的传播途径更加广泛。青年群体如80 后、90 后、00后的逐渐通过网络或媒体重新发现传统舞蹈的魅力,传统艺术如绘画、刺绣和陶瓷的表现形式,也逐渐具有当代审美,传统舞蹈也受到了传统戏曲和中国古典舞的影响,在舞蹈服饰、道具和动作表演方面推陈出新,其音乐和动态造型也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此外,青年一代对非遗舞蹈更具有传承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走访了几个晋中传统舞蹈的非遗传习所,发现第四代、第五代传承人基本上是80、90 后,而且超过半数是经过专业舞蹈训练的舞者。年轻传承人对传统舞蹈有更为深入的思考,他们认为晋中传统的民间舞需要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时,将新材料、新技术运用到道具制作中。
传统的民间舞蹈传承是靠老百姓在村镇活动进行的,大多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呈现单一化和地域化的特点,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出现,可将传统舞蹈的表演通过自媒体进行展示,通过线上的点击率和播放量收获更多粉丝,使民间舞蹈与自媒体结合,能够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民间舞蹈的传播中。如2017 年发布的微电影《花戏》就是对左权小花戏“泰斗”李明珍老师的记录,使得大众能够看到一个民间舞蹈的传承人,如何执着半生投入到小花戏的表演中,使得更多人了解山西的小花戏、认识小花戏、爱上小花戏。2023 年10 月,第十四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评奖在山东济南进行,“荷花奖”作为中国舞蹈界的专业级比赛,受到专业同行与舞蹈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为满足观众不能亲临现场的观赏需求,线上很多微信官方直播平台、抖音直播平台都对比赛现场直播。本次的比赛类别为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大部分的舞种元素都取自非遗名录种的传统舞蹈,在这场盛大的线上线下观摩种,也引发了线上线下的热议与评论,都试图以思想或理论揭开纷繁表象下的非遗传统舞蹈的真正价值,三场比赛45 个作品,风格尽显,每一场的比赛都展示着传统民间舞蹈的魅力。如果没有数字平台的展示,不可能有如此大的传播量和关注度,因此,传统舞蹈必然与互联网相依相随。
晋中地区的非遗传统舞蹈如何去传承和发展,晋中地区不是个例,全国的传统民间舞蹈都在探索的路上。但晋中地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试水,如利用舞蹈创作去发展,如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对人才的引导。吸引力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与时俱进的高水平的创造力,才能让新一代的年轻人自愿、自发地接触民间舞蹈,去自发地认知本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对本土文化传承的一种内在自觉意识,从而创造出具有时代教育意义的创新性内容。
从古至今只有经典的优秀作品能够被观众所铭记,晋中民间舞蹈作为一个舞蹈艺术必然有其独特的技艺,如寿阳竹马、寿阳河蚌舞、昔阳拉话、榆社霸王鞭和左权小花戏,民间舞会主动适应时代潮流,如小花戏的最初道具是一手拿扇,一手拿手帕(丝巾),之后为了使蝴蝶扇的动作更加优美,传承人李明珍老师进行了扇子的改良,由单手扇变为了双手扇,并且将扇子改到7 寸。不仅拿在手上轻盈灵活,还能展现扇裙的秀美瑰丽,好似满舞台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于是现在看到的小花戏作品《开花调》《汾水出嫣》《扇花花开》《剪鱼儿花》都是采用了改良后的左权小花戏的扇子,并且每一个作品都运用了左权小花戏的舞蹈元素,并赋予了新时代意义,代表了当代人的审美追求。只有优秀的舞蹈作品,才能打动观众,历久弥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间舞蹈所讲求的“手” “眼” “身” “法” “步”,也需要不断有新的动作充实,从经典的传统剧目《开花调》将传统小花戏的颠、颤动作发挥到极致,保留着花戏浓郁的味道,再到《扇花花开》流水一般的队形,加之“黄河三部曲”女性舞姿的脚内扣、耸肩的体态,第一次将小花戏作为舞台化的民间舞蹈注入了婀娜清丽的意境,《剪鱼儿花》的花戏扇子犹如鱼儿的尾巴扑闪着黄色的穗儿,撷取了部分花戏元素畅快淋漓的表达绣娘们的欢喜,再到《汾水出嫣》的旖旎婉约的意象,其主题立意再次诠释了山西女人的传统美德,以上这些作品均是左权小花戏对“两类三层说”的诠释。如果说《开花调》的舞蹈是“三层说”的第二层次,即由民间艺人、群众中的爱好者以及职业舞蹈人员经过整理与加工,仍旧保存有原民间舞蹈特色的表演性舞蹈,那么,后来的《扇花花开》《剪鱼儿花》《汾水出嫣》是“第三层次”即职业舞蹈从业者表达个人的某种情感、观念的舞台化的舞蹈作品。
事实上我们呼吁更多的第二层次的作品,因为小花戏的动作要求上身与下肢的严密配合,如“蝴蝶扇”要做到270度的手腕拧转,如“拧身磕扇”动作要求上身的胸腰要做到向斜后拧转,把动作要做到极致,带动呼吸做到上身的划圆,另外下肢的“唿嗦步”也要秧歌地从脚后跟到脚心再到前脚掌,配合着颤膝做动作,很多学习过传统花戏的学生表示小花戏的动作实在太难了,要求浑身要传情达意。
晋中民间舞蹈丰富多样,传承人大都在各县、乡镇进行传承活动,可以将传承人邀请到各文化单位、学校进行定期的传习活动,或者组织各地各中小学学生或者教师去传习所学习,得到传承人的真传,定期选聘一批后备传承人进行“传帮带”活动,后备传承人也可继续在传习所进行教学与传承,使晋中民间舞蹈这一瑰宝后继有人。如昔阳拉话的传承人王仁义定期去往昔阳县的小学进行传习,小学生们最初对昔阳拉话感到陌生、好奇,一学期结束后开始产生兴趣,每周都期盼着王爷爷来教习,昔阳拉话以其丰富的道具,道具包含了钱杆、八角鼓、竹板、圪节鞭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睛,不同的角色需要掌握不同的道具,晋中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王爱明也提出了新的设想,昔阳拉话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时,能否有所创新,王仁义老师也表示,“可以在舞蹈队形上加以丰富,目前的舞蹈是由8 个人进行,也可以把人数有所扩大,另外增加队形的变化。”传帮带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接棒,只有这样,才能将非遗传统舞蹈的星星之火燎原。
目前互联网平台丰富多样,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度,其中,舞蹈内容在以上这些平台有很强的欣赏度和传播度,各文旅单位或高校可以开通直播或经营公众号,定期发布有关晋中各类民间舞蹈的活动,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全国各地的人们认识晋中民间舞蹈,请社会大众去观摩、鉴赏和评议晋中舞者,拉近自媒体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的反馈能及时被创作者察觉,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平台。如晋中市舞蹈家协会的韩爱明老师通过自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有关昔阳拉话等民间舞蹈,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吸引了晋中学院舞蹈学专业学生的注意,通过网络联系到韩老师,了解到昔阳拉话的知识,并产生了强烈兴趣,最终学有所长,以昔阳拉话为主题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以自媒体平台为开端,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双向认知,投入到非遗传统舞蹈的研究中,并产生了研究成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艺术的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民间非遗舞蹈的传承是不易的,就像爱社传承人韩艾明老师所说:“民间舞流传到现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传承下去也很难,突破创新更难,可这是老一辈一代代传下来的,我们谁也舍不得放弃。”面临这些传承艰难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问题发现并记录下来,找到新的发展方式,使其不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非遗传统舞蹈的存在,不仅是对当下艺术的丰富和拓展,更是我们感受民族心灵的窗口,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带领观众了解产生晋中民间舞蹈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从衣食住行到文化艺术,对其民间舞蹈的文化因子进行阐释与梳理,逐渐形成一种舞蹈文化的保护机制,使民间舞蹈的文化基因可持续生成,同时,绝不能忽视百姓的社会生活对民间舞蹈的影响,因为我们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舞蹈。对于它们的传承难题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对文化本身的阐释来完成的,适当调整和改变固有形式,让民间非遗舞蹈不再是古代人的“鸡汤”,而要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归属和沟通方式,将非遗中的传统舞蹈进行创造性转化,才能将古人的智慧一代代传下去,不变的是初心,还有中华民族向善、好仁、团结、勤劳的优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