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策略探究

2023-03-24 07:23:29邓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Python语言抽象计算思维

邓红

关键词:计算思维;Python语言;高职;抽象

现代社会新技术不断涌现,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着社会进步,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新技术提高了社会的整体效率、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进程。新技术在改变社会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新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学习更加从容。人们在享受新技术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也必须掌握相应的本领才能驾驭各种新技术,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挑战。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CT) 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利用计算科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结合工程思维、数学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问题求解、系统建构和人类行为理解的思维过程[1]。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基本都会学习一到数门编程语言,学习编程语言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拥有较好的计算思维,将会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1 相关研究现状

1.1 计算思维相关研究现状

2006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2]首次提出“计算思维”,即利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来解决问题、设计系统、理解人类行为等的思维和能力。计算思维不仅对计算机科学具有很高的价值,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3]。2013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Cynthia Selby和John Woollard两位博士指出计算思维由算法思维(Algorithmic Thinking)、评估(Evaluation)、分解(Decomposition)、抽象(Abstraction)、概括(Generalization)等要素组成[3]。2010 年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首届“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C9) ”的会后声明中提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国内学者对计算思维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4-6]。

计算思维的特点是抽象化和自动化,并不等同于计算机编程,而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计算思维。

1.2 国内高校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针对计算思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C语言、Java语言、Python语言、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进行[7-9],一般情况下,老师首先讲解程序设计语言中的语法和基础知识,再学习各类语句和结构。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是首次接触程序设计语言,不太容易理解程序设计语言中的语法和基础知识,导致后续学习变得困难。国内部分学者将C语言、Java语言中复杂知识点抽象为现实世界中的元素,再将元素融入计算机的运行环境,如Visual C++6.0中,借助寄存器,将各元素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可以自动运行的系统,在考核方式上,以考查语言的语法知识为主转变为以考查学生的系统整体设计为主。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整合能力,训练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其计算思维,学生很容易将这些方法和思路扩展到其他编程语言中。

但是国内学者研究的对象一般为本科院校中的在校生,他们基础扎实、学习主动性好,研究的成果也较为理想。但我国还有数量巨大的专科院校,其中五年制高职院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研究对象是五年制高职学生。

2 五年制高职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研究

2.1 五年制高職的特点

所谓五年制高职通常是指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前三年按照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学习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文化课与相关专业课;后两年纳入普通高等教育管理,开设专科层次的公共课和专业课,学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院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10]。其特点如下:

1) 招收的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学习时间较长;

2) 专业设置灵活、贴近社会需求,统筹兼顾公共基础与专业课程;

3) 学生动手能力优于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知识结构较为齐全;

4) 自主性较强,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教学;

5) 学生基础弱于高中生和本科院校学生;

6) 教学方向以应用技术为主,理论知识在应用中融入。

2.2 基于Python 语言下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

Python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简单易学、上手快、移植性强,既支持面向过程的编程也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我们针对Python语言的特点,并考虑到高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系统学习过英语,学生已知晓学习自然语言的方法,将Python语言学习类比成英语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Python语言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对应关系如表1。

编写程序的过程是程序设计者和计算机沟通的过程,沟通的媒介就是Python语言,计算机可以读懂编写好的程序。这和人类的自然语言类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减少畏难情绪,还可以让学生建立学好Python语言的信心。

1) 将变量和常量当成是Python语言的基本元素,将它们比作英语中的字母;

2) 元组、数组、字典是由变量等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新的数据结构,而词语是由字母组成;

3) 表达式是由运算符将各种变量、常量连接起来,可以表达一定的含义;

4) 函数可以实现某项功能,对应一篇英语文章;

5) 程序可以是多个函数组成,也可以解释为由变量、常量、表达式、各种基本结构语句组成,故将其抽象为一本英语课本。

Python语言中的三种基本机构的执行方式较难掌握,本文中将其抽象成了英语课本中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其段落思想,每个段落和文章的其他部分有一个简单的分割,利用段落提高学生对Python语言中基本结构和程序执行方式的理解,提高其对计算思维中的自动化含义的理解。

顺序结构比较好理解,程序按代码的先后自动执行,这和正常阅读英文文章形式类似。选择结构语句中,根据要求,执行部分语句,忽略部分语句,阅读英文文章时,根据要求只需阅读其中部分段落。Python 语言的循环结构与重复阅读某个段落类似,Python语言循环次数是由循环变量决定的,阅读某个段落的次数是由老师决定的。

2.3 Python 教学中注意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

高职新生大多是首次接触编程语言,将Python语言中元素抽象为英语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Python语言整体把握,让学生脑海中形成Python语言整体的框架。日常教学中,需要对其中的概念进行扩展,由浅入深进行教学,在框架上用相关知识进行填充,帮助学生掌握学习Python语言编程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在教授Python时候,具体做法如下:

1) 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Python是基于C语言发展而来,但是比C 语言简单、更容易上手,学生第一步需要掌握Python 的语言特点,如熟悉Python中关键字含义、强制缩进等概念。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英语学习中单词、短语的学习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语法和关键字等,就像是构成Python程序中的基本材料,只有熟悉基本材料的特性,才能编写出功能强大的程序。

2) 阅读和实现具有某项功能的代码段,培养学生的模仿和再现的能力,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可以尝试阅读并再现具有某些功能的代码段,一方面可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可以再现具有简单功能的Python程序,提高学生学习好Python编程语言的信心。

3) 独自编写具有某项功能的代码段,培养学生逻辑判断能力,Python程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通过独立编写代码段,提高学生代码编写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对Python语言有一个整体概念。

4) 通过引入模块,让Python程序的层次和结构更加清晰,学生掌握单个模块的功能,组合成一个具备完整功能的程序,培养学生整合各项资源的整合能力。

2.4 实验

2.4.1 参与者

选取同一专业(软件工程)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基本相同,随机分配为两个班级,人数大体相同。一班34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6人;二班3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5人。学生年龄在15~16周岁,学生都来自江苏省,教育背景相似。

2.4.2 实验方法

学习课程前,对两个班级采用西班牙学者Roman-Gonzalez所开发的学习者计算思维发展水平评价工具ComputationalThinkingtest(CTt) 进行评价。该评价工具中共有28个测试题,每题以“迷宫”或“画布”的形式显示,测试内容包含if条件、if-else 条件、while条件、循环-固定循环、简单函数、带参数的函数等。测试时长45分钟,每题1分,共28分,通过CTt测试方法可以测量学习者对基本的计算概念的掌握情况,以及使用编程来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两个班级同时学习Python编程语言,由同一老师进行授课,一班采用常规教学法,任课老师直接介绍Python里的语法知识、函数等知识,再由学生练习Py⁃thon程序的编写。在二班进行教学时,有意识地加入训练计算思维的方法,将Python学习方法抽象成为学习英语,以计算思维的方式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上更新成新的知识学习,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心理障碍,将已有的框架上拓展变换成新的知识框架,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同时锻炼学生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模式,在二班授课中,培养学生用计算机的处理流程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将问题进行抽象,结合英语学习,以计算机的思维指引学生学习Python编程语言。

2.4.3 实验结果

学习Python学期前和学期后,两次对两个班级进行CTt测试,学习前后两个班级得分如下: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两个班级学生的CTt测试分数较学期开始前均有所提高,其中一班提升幅度为4%,二班提升幅度为15%,二班的提升幅度较一班高11%,两个班级分数提升既与学生年龄增加、智力提升有关系,也与学生了学习新的知识、知识结构更新有关,但二班进步比一班快,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意识的加入计算思维模块,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计算思维的思想,学生可以更早更好地以计算思维来处理和解决问题。

3 总结

计算机已经从诞生之初的科学计算辅助工具,变成了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好“伙伴”,这个“伙伴”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本文主要研究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主要工作:1) 研究国内外计算思维研究现状和计算思维的重要性,总结目前国内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各种模式;2) 研究高职学校学生的特点;3) 以高职新生学习Python语言为例,研究如何在Python语言学习中提高學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具体方法为将Python语言学习抽象为英语学习,再将Python语言中的三种基本结构自动化为英语中段落阅读方式。本文对Py⁃thon语言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和总结、结合高职新生的特点和高职生的知识结构,提出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思维的新方法,学生反映学习Python语言的兴趣增加,同时对Python语言学习的整体把握增强,实验表明学生的计算思维有一定提高。

猜你喜欢
Python语言抽象计算思维
基于Python语言和支持向量机的字符验证码识别
论Python程序设计语言
基于Python语言的面向对象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中小学数学中各类数的意义
浅谈门格尔与罗雪尔关于方法论的对比及启示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31:55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6:19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外国美术史上浓重的一笔
基于Android的Python语言英汉维电子词典设计与实现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6: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