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邵锦敏,周兴蓓,蒋亚萍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特殊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同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同时或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存在AIH和PBC的主要特征则称为AIH-PBC重叠综合征[1-4]。文献报道该病症发病率占所有PBC患者的5%~15%[5]。该类病症临床表现复杂,且目前国内外仍无统一的规范化诊治方案及标准,治疗难度较大。本研究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AIH-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患者男4例,女38例;年龄(48.30±10.44)岁。对照组患者男3例,女39例;年龄(47.97±10.71)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符合AIH-PBC重叠综合征相关诊断标准[1-2],即巴黎标准:AIH和PBC三项诊断标准中的各两项同时或相继出现。(1)AIH诊断标准: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倍正常值上限;②血清IgG≥2倍正常上限或血清抗平滑肌抗体(ASMA)阳性;③肝脏组织学表现为中重度界面性肝炎。(2)PBC诊断标准: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2倍正常值上限或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5倍正常值上限;②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③肝脏组织学表现为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
1.2.2 排除标准:(1)<18岁或>70岁患者;(2)肝内外胆管梗阻及肝外胆汁淤积性疾病;(3)其他原因致肝损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及肝糖原累积症等;(4)近5年内合并恶性肿瘤者;(5)既往接受过熊去氧胆酸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6)对试验药物(异甘草酸镁、熊去氧胆酸、泼尼松龙)存在用药禁忌者;(7)高血压患者;(8)糖尿病患者;(9)入院时检查电解质异常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德国Losan Pharma GmbH生产)10 mg/kg口服,每天1次;醋酸泼尼松龙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口服,起始剂量为0.5 mg·kg-1·d-1,逐渐减量至5 mg/d维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Ⅳ-C);(3)免疫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PT):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A(IgA);(4)血流指标:脾静脉(SV)及门静脉(PV)血流速度(V)和内径(D);(5)电解质指标(K+、Na+、Cl-、Ca2+)及尿素氮(BUN);(6)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胸闷、胃肠道不适及腹泻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我国最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及《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判定疗效[1-2]。显效: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PT及免疫功能指标正常,脾静脉及门静脉指标明显改善;有效: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PT及免疫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脾静脉及门静脉指标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主要指标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1,P=0.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TBil、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TBil、ALT及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和随访4周,试验组患者TBil、ALT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4周,对照组患者ALT及AST水平均高于治疗4周后(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HA、LN、PCⅢ及Ⅳ-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HA、LN、PCⅢ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4周后和随访4周HA、PCⅢ及Ⅳ-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2组患者LN水平均高于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HA、PCⅢⅣ-C水平均高于治疗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2.4 免疫功能指标及PT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IgG、IgA、IgM及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IgG、IgA、Ig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IgG、IgM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患者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2组患者IgG水平均高于治疗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和随访4周,2组患者IgA、IgM及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免疫功能及PT比较
2.5 血流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SV及PV的V和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SV的V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4周后,2组患者SV的D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SV及PV的血流速度比较
2.6 电解质及BUN水平比较 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随访4周2组血液电解质及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电解质指标及BUN水平比较
2.7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患者发生胃肠道不适2例,头晕2例;对照组发生腹泻1例,胃肠道不适2例,胸闷1例。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9.52%,患者休息后均自行消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随着医学检测和诊疗手段的进步,AIH-PBC重叠综合征确诊人数呈上升态势。仅我院2018年确诊该病征患者达160例。该类病症临床表现复杂,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进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治疗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外较统一的推荐治疗方案为熊去氧胆酸+免疫抑制剂[1-4]。
甘草酸制剂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目前广泛用于多种肝病治疗。异甘草酸镁为第4代甘草酸制剂,其活性代谢产物18α-甘草次酸具有较强的抗炎、解毒、抗氧化等作用,临床显示该药对多种类型肝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甘草酸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5]中推荐使用甘草酸类制剂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进行辅助治疗,国内已有学者证实复方甘草酸苷对AIH-PBC重叠综合征有良好的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6]。异甘草酸镁是甘草酸制剂主要代表药物之一,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临床资料表明该药对多种肝病,包括AIH和PBC均有良好的疗效[7-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肝功能主要指标、肝纤四项及部分免疫指标如IgG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异甘草酸镁对AIH-PBC患者在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肝纤维化、改善免疫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疗效。试验组随访4周后的肝功能主要指标、肝纤四项、凝血酶原指标,与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随访4周后的肝功能主要指标、肝纤四项及免疫指标IgG均高于治疗4周后,表明异甘草酸镁对该类患者在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疾病进展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2组在治疗过程中电解质及肾功能主要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均未出现严重的或新的ADR,表明异甘草酸镁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IH-PBC重叠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该病患者肝功能恢复、减轻肝纤维化、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