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洁 石晶 刘非凡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人际关系敏感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容易过分关注他人的言语、行为及观点,并因此产生不适感、自卑感,表现为过度敏感和自我评价负面。
青少年群体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其重要。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敏感是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易感因素,且对青少年的学业成绩、自尊、人际关系等均存在消极影响。
人格因素: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某些容易引起负面情绪的人格特质更容易导致人际关系敏感,例如:内向、自卑、完美主义、自恋等。
家庭因素:父母婚姻质量、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家庭环境中的重要因素,都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父母的婚姻质量低、父母频繁发生争执的家庭环境往往会导致孩子高人际关系敏感。另外,采取过度控制干预、过度保护子女的教养方式也会使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敏感程度更高。
成长经历因素:创伤经历(如童年期受虐待)以及童年期被戏弄的经历容易使个体形成高人际关系敏感。
团体辅导能够有效降低人际关系敏感水平。团体辅导是心理学领域的一种专业理论和技术,它通过设定特定情境,让个体能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学习、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最终改善与他人的关系。现有的关于人际关系敏感团体辅导的干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角色扮演、团体互动游戏、小组交流是最为常用的几种活动形式。
内观疗法也能够有效帮助降低人际关系敏感,通过让个体进行深度自省的方式,回顾自己在不同时期与不同人的人际关系,并回答3 个关键问题:①别人为我做过什么?②我为别人做过什么?③我给别人添过什么麻烦?内观者通过这种方式来唤起关怀别人的内在需要,使自我的信念与形象得到全新的塑造,从而彻底反思人际关系状况。
这是临床心理咨询中常会用到的一种技术。跟随专业的指导语句不断练习肌肉绷紧与放松,使机体从紧张状态逐步松弛,进而从生理放松到心理松弛。通过放松训练可以使人际关系敏感程度降低,从而达到干预效果。
认知疗法是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来矫正心理与行为异常的一种心理咨询疗法。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来访者逐步了解自身正是因为内部认知的差异,才导致了对同一情境感受与行为反应的不同。因此,该疗法可以帮助个体了解人际关系敏感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信念,只有将错误的信念(如消极完美主义)改变,接受合理的观念并找到正确的定位才可以真正摆脱人际关系敏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