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课程多元化测评模式优化及其对课程教学的反拨作用

2023-03-23 12:18
现代英语 2023年1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评估测试

杨 晓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针对英语课程的学业(成就)评价是检测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评估课程大纲落实情况并检验教学效果的常见手段。 同时,其可对外语教学和学习产生显著的积极或消极的反拨影响。 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力求完善评价模式,进而获得反馈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即力争使实施的测评模式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促进教学。

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综合英语课程旨在通过全方位循序渐进的语言基础训练与精选篇章讲解分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和人文素养,培养其运用英语展开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分析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对综合英语课程的测评方式进行改革优化并科学分析测评数据,不仅有助于教师获取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及时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能;同时,将测评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学生,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及时查漏补缺,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充分实现测评的积极反拨作用。

笔者所在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一直由形成性成绩和终结性成绩两部分构成。 从过去以终结性成绩占主导(60%)的成绩构成到近几年实施的过程性成绩占比60%的考试改革,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和评价,还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有效测量。 但根据现代评估理论要求,综合英语课程现行多元化评估模式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方面,对于非测试性评价而言,评估标准、评估主体、评估内容和评估方式有待完善。 具体表现为课堂活动如课堂表现、小组活动的评价标准不够具体明了,评价主体仅限授课教师,评价内容中未涵盖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课外活动参与度,评价反馈针对性不强等。 期末终结性测试虽然是对学生该学期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直接、有力的依据之一,但由于考试安排在整个学期教学活动结束后,考试结果反馈延迟至新学期开始,错过了自我反思和调整的最佳时机,对教和学的反拨作用难以保证。 本研究正是针对该课程测评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在教学中予以实施,最终服务于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双提升。

一、 综合英语课程多元化测评的实施路径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 因此,多元测量评估的重点应该是通过评估确定基于学习过程的知识建构,使教学评估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1]。 基于上述对综合英语课程当前评价模式及其影响的现状分析,文章对课程测评模式的整体优化主要涉及测评标准、测评主体、测评内容和测评方式四个方面。

(一)测评标准全面化

多元化测评模式中,测评者一定要对照专业和课程大纲,确保测评目的明晰,进而更好地“收集信息、理解并解释信息、依此做出决策”。 就综合英语课程而言,要着眼于充分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相关方面,进而发挥测评对语言学习的积极反拨作用。 因此,相对终结性评价的“固定答案”,非测试评价项目的评估标准应侧重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习效果达成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能力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及价值观形成等,通过多元测评方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客观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尊重并肯定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主体性。

(二)测评主体多样化

教学本身是一种交互过程,作为课程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应当参与测评过程,因此,课程的评估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本人及同学三方群体。 虽然终结性评价的评估主体为阅卷教师,但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应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 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有助于促使其逐步养成一种自我监督、自我反省、相互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良性学习态度。

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学习表现及成果的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既适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每位学生都要填写“自我评价表”。 在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出具体的评价;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照小组任务和目标要求,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个人任务完成情况等,客观地进行评价。

同伴评价是学生对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表现或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表现进行客观评价。 同伴评价人员要填写“同伴评价表”,主要记录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记录小组课前预习情况、任务分工合作、课堂活动参与互动度以及完成目标任务效果等方面的信息[2]。

教师评价则是教师对学生课堂活动参与记录、作业提交情况、小组汇报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及参与慕课平台的记录进行观察和评估。 同时,教师可利用对学生课堂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进行随堂即兴口头评价的机会,对学生课内外合作学习情况、组织和完成任务、整体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定,并随堂对学生的课堂状态、提问讨论、汇报课件的设计等进行过程评价。

(三)测评内容科学化

综合英语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过程性非测试评价和终结性测试评价。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期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语言理解运用能力进行测评,而过程评估的内容动态多样,是对包括学生个体和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任务目标完成的效果和质量等内容做出的全面评价。 过程评价包括学生课前准备、课堂参与以及课后学习三个环节。 详细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个体及小组成员在课堂上所展示的语言的流畅性、准确性、熟练性;小组完成课程任务和目标的条理性、合作性以及团队的特色性等方面。 动态评价过程中,教师既要负责评价各组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还要记录各组任务目标展现的学习效果以及小组任务完成得是否连贯熟练、是否积极参与合作等。 另外,将学生参与和课程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如阅读、演讲等专业技能比赛)纳入评估范围。

(四)测评方式多元化

虽然学校综合英语课程测评一直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模式,但形成性评价局限在出勤、课堂轮流演讲、课程笔记、课外阅读总结和阶段性测试等固定项目,教师实际未对学生进行持续性评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持续性进步。

首先,优化形成性评价项目,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持续性过程评价;同时,充分发挥终结性评价的诊断功能。 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组内合作学习记录和教师反馈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明显的导向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监控和实时引导,落实“以评促学”的理念[3]。 终结性评价则主要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起到诊断作用,诊断结果应为学生所了解并提供个性化细致反馈,为后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依据。

其次,实行课内、课外测评结合的模式。 既然课堂学习只是课程学习的一部分,课程测评也不应局限在课堂上。 在任课教师的推荐和指导下,学生个人或小组实施的课程相关的课外自主学习计划以及参加第二课堂或专业相关的社团比赛活动,都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

再次,倡导小组测评与个体测评结合。 小组合作过程评价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认知理论、发现教学模式和合作性学习策略为主要依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研究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4]。 小组学习共同体内的每位成员应承担各自责任,协同学习、共同发展;与小组成员的学习交流评价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并借鉴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会多角度思考、准确表达观点、批判性接受他人观点等。

最后,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和平台,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测评形式。 新趋势下,通过线上慕课学习、课堂派讨论区回帖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和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另外,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等网络平台的记录数据还能实现教师对其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监控和反馈评价,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

二、 综合英语多元测评模式

基于综合英语课程多元化测评的实施路径和笔者所在学校英语专业的学情,大学二年级综合英语课程优化后的测评模式仍包括形成性评价(60%)和终结性评价(40%)两部分。

形成性评价包括三大部分:中国大学MOOC 学习(20%)、小组合作学习(30%)和课外自主学习/竞赛活动(10%)。 其中,慕课学习包括视频学习、讨论区回帖、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 由于课程学时有限,慕课内容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采取课下学生自学模式,慕课平台准确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则定时根据平台上的学生学习数据对其进行提醒、督促和补充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基于档案袋(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即全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组内每位学生在学期内的作品,同时收集学生自己、教师或小组同伴对该作品评价的材料,学生本人的反思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最终形成一条记录学生学习状况的“证据链”,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情况。 本课程的学生档案袋中占比20%的作品为学生每单元的预习、学习笔记和课后练习作业,另外10%为小组每单元的合作产出活动记录(如背景知识分享、单元主题演讲、讨论发言等)。 档案袋记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自评、互评和师评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作品的审视和反思获得自己学习状况和需要提高的方面,帮助他们找到自我提高的途径和方式,同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帮助学习者建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最后10%的课外自主学习/竞赛活动主要为学生个人或小组实施的课外自主学习情况(如英语专业四级备考、单词打卡、口语角)以及参加第二课堂或专业相关的社团比赛活动,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和活动记录进行计分。

其余40%的终结性评价包括10%的期中测试和30%的期末测试。 鉴于慕课中已覆盖单元测试内容,终结性评价分别在学期中和期末两个节点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进行检测和小结。 测试的最终目的不是评定,而是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促学促教的前提是科学的试题制作,因此,试题命制必须根据专业大纲和课程目标编制的考试大纲,同时根据语言测试要求,保证试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真实性等指标。 编制课程试卷库和试题库有利于教考分离、提高测试信度、便于定量分析测试成绩。 考试后期的分析与反馈工作至关重要,无论是期中还是期末测试,都应该让学生在阅卷工作完成后看到自己的试卷,而非只是报告分数;教师要对试卷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指标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而非只是在报告中泛泛而谈。 这样才能真正评判测试的科学性,为学生及时提供针对性反馈,并为教师后期的教学提供方向指引。

三、 多元评测模式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多元化评测模式对本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反拨作用。 这种测评模式下,教师不仅能实时掌握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状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时间、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优劣、学习中的难点等,教师还可根据多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测评手段进行适当调整,提高教学成效。 同时,动态持续的评估方式还让教师全程参与并见证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和专业成长过程。

多元化的测评方式在学生中也颇受好评。 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这种持续性与终结性结合的评估方式予以肯定。 他们表示,持续的过程性评估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每一次认真努力,让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学习有成就感,还强化了其注重循序渐进增强语言积累的意识和能力;慕课学习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还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回帖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小组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准备、完成和评价的过程中,自学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沟通和团结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自我评价使其完成学习任务后,客观审视自己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完成效率、学习方法等,养成了自我反思、自我督促、不断完善的好习惯;同伴互评则让他们看到了自身与同伴的不同学习模式,学习能力和知识积累上的差距,培养了他们见贤思齐、积极分析问题并持续优化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 终结性测试的分析反馈也让大家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的漏洞并引起重视。

四、 结论

本研究对校本综合英语课程的测评模式进行了整体优化:评估内容除了考查课本知识和学生综合语言理解运用能力,将学生课内和相关课外活动的参与纳入评估范围。 评估方式依然保持测试与非测试性评估结合的方式,增加慕课考核,同时细化非测试性评价标准,完善学生课程档案袋;加强测试命题工作的精密化和科学化程度,对考试结果开展准确的统计分析和及时针对性反馈。 评价主体从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模式转变为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的三方有机结合模式。 多元化评测模式对本课程教与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反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每次精心设计评价方式并提供评价反馈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借助云计算为教师提供精准、详尽、全面的测评数据反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5]。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评估测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