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艳(江苏省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为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的核心科室,消毒供应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是以提高医疗器械、器具重复使用率,提升物品质量和服务为目的,以WS310-2016 标准为准则,理顺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明确并落实各项工作流程和标准,达到对最终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
人员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结构参差不齐,往往会存在平均年龄偏大、工人及消毒员受教育水平偏低等问题,而且有时医院为节约人力成本,往往在用人时会采用经第三方管理的方式。
安全因素 消毒供应工作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涉及水、电、蒸汽等,若在使用设备时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危险情况。
设备因素 近年来,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工作逐渐得到医学领域的重视和关注,相关工作也逐渐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各科清洗、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能力因素 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环节中,各种规范要求及操作流程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对每个人的专业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
1.根据不同岗位制定入科准入制度。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结构包括护理人员、技术工人、消毒员等,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及工作能力差异性较大,建议护士长在人员入科时进行考核,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进入科室,统一执行准入制度,并设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用。
2.针对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优质护理,主动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特别加强与手术室的沟通,比如主动了解、学习与相关手术器械的手术方式。开展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教学查房,让院领导及临床科室认识到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性,必要时可以设立开放日,改变大家对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的认识。(2)护士长加强对科室人员的人文关怀,比如结合每个岗位的工作特点及个人安排采用弹性排班和自我排班的方式,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另外,通过优化科室工作环境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压力。(3)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结合多劳多得的原则,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
3.针对设备及安全防护的风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进行医院CSSD 的新建、扩建和改建中严格按照WS310.1-2016 中的建筑要求,科室护士长要具备高素质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及沟通能力。(2)规范制度并加强细节管理,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将管理工作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增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细化供应室工作,对原有流程进行改革,分类处置回收的物品,通过仔细排查增强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只有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纠正,最大限度消除风险隐患,将主观因素导致的工作失误概率降到最低,达到较理想的灭菌效果,才能为临床工作提供安全、合格、无菌的医疗器械和物品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安全性,促进临床医疗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