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飞,晏 松
(1.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
文化是人类的社会成果,文化传播对于文化发展至关重要,运动项目的内传承与外传播是运动文化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跆拳道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体现出运动文化现代化传播的印记,跆拳道自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青少年成为主要的受众群体。探索跆拳道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传播学的角度挖掘跆拳道文化的发展理论与传播模式,对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对运动文化传播的解读目前多数停留在“5W”层次,“7W”模式在“5W”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播环境与传播目的,将线性模式转变为环形模式,对于运动文化传播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以“7W”传播模式解读跆拳道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或将产生新的见解和理论。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维尔提出了传播学 “5W”传播模式,指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受众(to whom)、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之后,加拿大学者布雷多克认为 “5W”传播模式缺乏传播情景和传播动机,在“5W”模式上新增了传播环境(where)和传播目的(why),把“5W”传播模式改为 “7W”传播模式。本文运用布雷多克的“7W”传播模式解读跆拳道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机制,旨在为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青少年中的传播和推广提供借鉴。
跆拳道是起源于朝鲜半岛的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古代称之为跆拳、手搏、花郎拳等。“跆”意为踩、踏、踢,“拳”意为用拳击打,“道”是指练习的方式,也指哲学态度和文化道义。跆拳道收到了唐手、空手、朝鲜古典武道以及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跆拳道技法。为了更好地进行项目推广,韩国将跆拳道的动作名称进行整理,产生了“跆拳道”一词,统一跆拳道的礼节,规范跆拳道的内容,完善跆拳道的竞赛规则,变式为易被他人接受且统一的运动与文化符号,同其他武道文化做出差异化区别且具独特优势,彰显其文化内涵。
20世纪60年代,跆拳道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跆拳道的组织传播者一是官方政府,二是民间组织。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组织成立国技院和世界跆拳道联盟体系,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WTF”(已于2017年更名为:WT),属于官方科研机构;民间组织的大韩跆拳道协会和国际跆拳道联盟体系,International Taekwon-Do Federation,“ITF”,是世界上较有影响力的国际跆拳道传播组织。ITF在韩国成立后,得到韩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的支持,并开始在世界各地大力推广跆拳道。韩国政府在传播跆拳道上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为推动跆拳道在青少年中的国际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跆拳道发展之初,为适应韩国的学校教育,深入挖掘青少年受众渠道,相关部门制定了新的跆拳道品势,并于1972年开始将其列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中。1982年,韩国设立第一个高校跆拳道专业,并鼓励各高校积极组建,促进“国技”大发展。如今,跆拳道已经深深扎根于韩国教育系统中,韩国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跆拳道课,大多校外跆拳道馆与学校有所关联,跆拳道文化在韩国实现全民覆盖和普及。
今天全世界有超过200个国家的将近8000万人练习跆拳道,这项运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跆拳道自1992年开始正式在我国开展,经过30余年的传播和发展,目前有接近百万之众的跆拳道习练者。它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风靡世界,受到各界人士喜爱,尤其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广受欢迎,其传播模式值得我们探讨。
传播者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载体,是信息出发的源头,是传播过程的第一站。本文将传播者分为组织传播者和人际传播者。
我国跆拳道的组织传播者为中国跆拳道协会。中国跆拳道协会于1992年开始筹备,2004 年正式在北京成立,该协会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承认的、代表中国参加相应国际跆拳道组织和活动的唯一合法组织,并依法对中国跆拳道运动进行管理和推广,现有团体会员35 人,个人会员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其传播速度、传播效果最为显著,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的方式,在社会信息传播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跆拳道演化出的道馆式教育遍及世界各国和地区,道馆利用学生段位考核的形式进行人际传播。根据《全国跆拳道馆数量情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底,我国有23408家跆拳道馆,并且很多道馆与学校合作,对跆拳道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跆拳道文化在组织传播者有序推广的同时,充分利用人际传播的优势,增大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范围与维度。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为实现跆拳道积极发展与传播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传播过程中,起点是传播者,终点是受众,两者相互依存并互相转化:受众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吸收、整理和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在某个时段,再一次将信息传播出去。跆拳道在我国主要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受众。该年龄段群体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情绪较为不稳定,容易冲动,独立意识强但缺乏安全感。跆拳道具有腿法技术飘逸潇洒、服装帅气、格斗对抗激烈、道德礼仪要求严格以及注重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特点,其技击属性和和体育精神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求。青少年在这一特殊年龄阶段接受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不仅对身体健康成长有益,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很大的益处。由此可见,跆拳道文化所展示出的多元化和正向积极性,充分契合青少年群体的个性与特点,这是我国青少年群体成为其主要传播受众的关键因素。
传播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环境围绕在传播活动周围,对传播活动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对跆拳道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和影响,有利于认识跆拳道文化的传播环境在其传播中的重要性。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将体育作为社会公共事业来发展,逐渐形成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举国体制。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在此背景下,跆拳道项目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民间和体育院校逐渐开展。为备战2000年悉尼奥运会,跆拳道被我国纳入“奥运夺牌”和“全民健身”计划中。1997年,我国运动员黄鹂获得第一枚跆拳道世锦赛银牌;2000年,陈中获得我国历史上第一枚跆拳道奥运会金牌,我国跆拳道竞技水平飞速发展,跆拳道文化极快地被大众所熟知。由此,跆拳道馆教学在民间开展起来并且蓬勃发展,也成为运动员人才储备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为跆拳道项目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同时,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的胸怀使得我国人民乐于接受跆拳道文化,特别是其礼仪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青少年自幼受跆拳道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其树立其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跆拳道馆组成一个巨大的传播网,为跆拳道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提供一个绝佳的人文环境。
传播动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非常关键,直接影响传播者的行为,决定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选择何种媒介、何种场地、受众群体以及传播效果。任何一种传播模式、传播者都可以通过提高知名度来达到传播目的。在跆拳道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利用影视作品将跆拳道推广至大众,习练者往往被赋予了积极向上的价值形象。伴随着跆拳道文化向国际输出的动机,我国青少年群体通过影视作品了解、接受并肯定跆拳道文化,由此产生传播动机。传播者充分利用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跆拳道影视作品与我国青少年受众接收积极信息的心理,达成跆拳道文化即代表“正向”文化的传播动机,其积极主动性是诸多运动文化所缺少的,这种策略加速了跆拳道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和推广。
我国的跆拳道文化输出阵地以道馆为主,部分跆拳道馆与学校有合作办学的模式,跆拳道馆成为我国青少年接触跆拳道文化的主要渠道之一。伴随“体教融合”的深化开展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跆拳道被纳入新兴体育项目的契机,跆拳道项目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特别是在中小学中逐渐被关注和被重视,跆拳道在学校的大课间、体育课、课后兴趣班和运动队中开展。目前,虽然其仍属于小众运动项目,但通过多种渠道,跆拳道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态势。
跆拳道的主要内容形式包含竞技实战、品势、特技、击破以及近年来衍生出的跆拳道舞等,以上各种形式的练习内容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考核要求。如此丰富的内容既满足了我国青少年的不同兴趣需求,也增强了跆拳道自身的普适性,尽管内容形式多样,但始终遵崇跆拳道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跆拳道文化强调以礼仪贯穿始终,注重对人内在品质的培养,旨在培养出体格健壮且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
在东方传统武道背景下,跆拳道利用 “道馆式教育”,形成统一的口号、统一的服饰、统一的宗旨,强调“以礼始、以礼终”,通过仪式约束每一位习练者。跆拳道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这种教育化的传播内容,在贯彻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同时,将处事态度与人生价值也紧密相连起来,为传统的教化礼仪赋予了符合时代的特征与新生命力,这种独特的传播内容是跆拳道文化中所倡导的。结合我国青少年成长规律来看,跆拳道对我国青少年习练者的促进不仅仅在机体运动技能方面,更大的价值在于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跆拳道模式的改良与完善是我国青少年群体对其接受程度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值得诸多运动文化学习借鉴的。
自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数次大规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1985—2005年,我国学生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等体能指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我国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近10年的体质测试数据有所好转,但肥胖问题和近视问题依然非常严峻。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包含但不限于: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明显减少、久坐行为过多、缺乏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运动刺激、考试和升学压力大等。跆拳道作为一项格斗对抗类体育运动,与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发展、压力释放和防身自卫需求有着极高的契合度。首先,跆拳道动作技术简单,易于掌握。跆拳道在训练中提倡发展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提高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对提高机体形态和促进骨骼肌肉的发展十分有益,符合青少年身体发展的特点。其次,跆拳道练习时要求 “气合”,即发声配合动作,“气合”结合击靶或者击沙袋练习,击靶产生的清脆声会给以人成就感,促进压力的释放。最后,跆拳道注重实战练习,提高习练者的心理素质,促进人体均衡发展,有效提升习练者的反应能力与敏捷程度,合理运用跆拳道技击进行自卫,能够实现自我保护。
我国青少年的学业压力较大,练习跆拳道可以从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实现压力释放与自我保护。只有符合时代效益与社会个体需求,才会在现代社会被大众接受,这是跆拳道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传播之广的独特之处。
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需要长久的沉淀与打磨,其过程是艰难与曲折的,只有形成既有传统特色,又有统一且科学、能促进青少年成长的内容体系,在完整且稳定的传播组织与环境下,结合正向的传播效应因子,通过有目的的手段进行传播,才能使目标受众逐渐变多,这项运动文化才能蓬勃发展。跆拳道文化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传播模式是值得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所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