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球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究

2023-03-23 06:38何利民屈贞逸
少年体育训练 2023年5期
关键词:排球育人思政

何利民,屈贞逸

(1. 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甘肃 兰州,730000;2. 陕西石油普通教育管理移交中心长庆泾渭小学,陕西 西安 710016)

课程思政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把课程思政积极融入到各专业、各学科、各课程的教学工作中。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弱化了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价值导向,造成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本位缺失。因此,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什么?有什么价值?高校排球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这些问题亟待研究。

1 体育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

首先,体育课程思政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高校体育教学担负着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重要任务。高校体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价值、目标、方式、内容上较其他学科课程,有着先天优势和独特价值,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促进具有直接作用。其次,体育课程思政是科学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理念、目标任务、学习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挖掘体育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与体育教育教学过程相结合。最后,体育课程思政是显隐结合育人方式的具体体现。思政课程是以思想政治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显性课程,而体育课程思政则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体育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中的隐性思政教育。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通过体育运动实践作为有效教学载体,是在“润物细无声”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体育精神指引的具体体现。

2 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2.1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实教育中的种种乱象偏离了教育本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关于这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本质是一种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实质是一种核心主义价值观。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本位,坚持五育并举,以德为先,就是要求教师以师德师风为首要标准,学生以立德成才为根本。“立德树人”同样也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中,是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实践探索,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更是未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目标指引。

2.2 强化“育体育心”的实践探索

体育课程思政有“育体”与“育心”的功能与作用,二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其最终的目的是达到“育人”。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讲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强调体育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体育和德育、智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当前不少人只关注体育的“育体”价值,忽视了“育心”的功能。新时代体育教师应认识到体育教学在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一阵地,预见性地把握教育时机,把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制、果断、刚毅、顽强等心理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3 弘扬“体育精神”的有效路径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是公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节操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国女排精神是体育精神的真实反映,自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北大学子则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后,全国各行各业掀起“向女排学习”的热潮。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在先丟一局的情况下,最终以3∶1战胜劲旅塞尔维亚队,获得冠军。中国女排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3 高校排球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有别于其他课程思政,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高校体育排球课程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一环。在排球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思政融入。

3.1 价值引领:教学目标融入思政理念

教学目标是指师生通过教学活动所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在教育目的的指引下,确立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是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价值目标体系的确立,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

当前,高校排球课程的教学目标包含3个维度,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了解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作用与价值等,学习与掌握排球运动多项基本技战术。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演练、纠错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开展合作探究、个人练习、小组练习、分组讨论、组织竞赛等,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兴趣,感受排球运动的独特魅力,体会排球运动中蕴含的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组织纪律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公平竞争教育。课程思政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3个方面,是在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与方法中潜移默化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3.2 挖掘探究: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3.2.1 在体育理论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排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功能、特点以及锻炼的方法与手段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直观地向学生讲述中国女排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连续夺得世界冠军的辉煌历史,以及2019年中国女排用第10个世界冠军为祖国70华诞献礼。升国旗、奏国歌的动人场景,让无数中华儿女热血沸腾,为之动容。这些动人的故事完美地诠释了女排精神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打敢拼、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在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女排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是进一步诠释了排球运动的精神激励、价值引领作用,强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2.2 在课堂运动技术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 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其基本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及移动步法。这些基本技术的熟练掌握,常常需要多次反复的练习。因此,训练相对枯燥、乏味,使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合作练习、小组演练、教学比赛等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通过情景教学来激发学习热情,合作练习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小组演练提高技术运用能力,教学比赛发扬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教师帮助学生在训练中发扬女排精神,引领学生学习,进而熟练掌握运动技能。

3.2.3 在课外体育锻炼中挖掘思政元素教师除了在课内进行排球思政建设外,课外体育锻炼也是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补充,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思政内容挖掘。在排球联赛、排球俱乐部、排球社团、代表队训练等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作为指导负责人要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社团培训、代表队训练与管理等环节有意识地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实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还可以利用云课堂、QQ群、微信群等线上教育平台推送思政内容,诸如:重大时事新闻、排球重大比赛视频、排球运动员先进事例、排球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知识与方法、运动损伤防治等,将课堂思政与课外思政有机结合,形成全天候、全时段的排球思政教育。

3.3 落地落实: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内容

3.3.1 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素养 教师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起到了关键作用。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思政能力,教师要懂得如何正确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懂得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排球运动的知识技能学习中,懂得思政融入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手段。通过参加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教学观摩、经验交流、校内外思政培训等活动,共建课程思政教研团队,共享课程思政资源信息,结合排球运动的价值特点,进一步提高排球专项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3.3.2 强化课堂教学过程思政建设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组织与方法。把立德树人作为排球运动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通过排球运动的教学,弘扬中国女排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课内外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模式,综合运用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竞赛教学模式等进行有效教学。合理安排排球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并积极拓宽第二课堂内容,发挥两种课堂的育人作用。将思政理念贯穿整节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全部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进行深入剖析,全面地、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班级授课的过程中,融入个别教学、小组教学、合作教学等组织形式,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特点,科学运用讲解法、示范法、直观演示法、推优示范法、多球练习法、比赛练习法等。在学、练、赛、评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思政价值引领作用。

3.3.3 落实课堂实践教学的思政融入通过排球专项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排球运动技术的全面性、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对抗性、攻守的均衡性、配合的集体性等特点,懂得通过精雕细琢基本技术,培养其工匠精神。在全面、准确、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后,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战术配合教学,培养其沟通能力与协作精神。通过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学习,培养其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教学比赛,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提高心理抗压能力。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时,让学生直面困难、勇于挑战,感受拼搏与自我超越精神。

3.4 导向激励:教学评价融入思政标准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综合评定,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起到指挥棒的作用。然而,当前排球课程考核中,考核内容多数仍以运动技能为主,理论课考核为辅,思政内容难以融入。考核评价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评价。因此,在排球课程思政建设上需要对考核内容、评定方式进行修正,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指挥棒的作用。

3.4.1 完善考核内容评价 改革排球课程“运动技能+理论考核”的模式,建立以“运动技能+专项理论+身体素质+考勤+学习态度”为主的考核内容指标体系。可以在排球理论考试中增加部分思政内容的考题,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排球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针对当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窘境,加入身体素质测试考核,一方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体质测试达标做准备;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日常体育锻炼,有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克服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考勤

是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有效管理制度,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习惯和纪律意识。在学习态度方面,可以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提高幅度、课外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2 采用多元化评定方式 传统排球考核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较少,并且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在排球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中,探索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锻炼评价相结合,技术考核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通过多元评价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全方位评价,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发挥排球课程的育人作用。

4 结语

排球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排球课程思政从知识传授上升到价值引领,不断挖掘其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弘扬中国女排精神。通过四条路径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排球教育教学中,培养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求实、顽强拼搏的实干奋斗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猜你喜欢
排球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