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运城市人民医院)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作为血液病患者化疗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输送药物和采血提供了便利。然而,PICC 导管堵塞是化疗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了解PICC 导管堵塞的原因、预防方法和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导管堵塞及其护理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PICC 即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 的导管。由于长期使用、药物反应、血液凝固等因素,导管内壁容易沉积血液凝块、结痂或药物残渣,致使导管堵塞。
(1)血液凝结
化疗过程中,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容易激活,形成血栓,阻塞导管。症状:抽取液体时阻力大、无法抽取或注射缓慢。
(2)药物沉积
化疗药物可能在导管内沉积,特别是化疗结束后,残留的药物会凝结并阻塞导管。症状:注射或抽取液体时阻力大、管腔有药物残留。
(3)导管弯曲或挤压
导管受到外力作用,如患者活动时的摩擦、压迫或弯曲,都可能导致导管内腔受到阻塞。
(4)人为因素
封管液过少、推注时的速度过快或过慢、导管内未达到正压导致血液回流致使凝血块堵塞导管也是血栓形成的原因。另外,冲管不及时或不彻底也可使导管内形成血栓造成堵管。
(1)导管选择
选择适合的导管,根据患者的病情、血管状态和化疗方案等因素进行评估。合理选择导管有助于降低导管堵塞的风险。
(2)导管护理
定期对导管进行清洗和冲洗,保持导管的通畅。遵循护理操作规范,避免导管受到挤压或摩擦。
(3)预防感染
导管相关感染会增加导管堵塞的风险。应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和消毒导管口。
当导管堵塞时,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导管状态,并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异常症状。首先,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并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注射或抽液操作,以避免加重堵塞或导致其他并发症。其次,在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可以采用轻轻注射少量生理盐水的方式,尝试溶解或推动堵塞物。如果注射生理盐水或溶解剂后仍无法解除堵塞,不要过度用力或尝试使用针等尖锐物品来清除堵塞物,这可能会导致导管破裂或进一步损坏。及时与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联系,汇报情况并请求进一步处理。
PICC 导管堵塞是化疗血液病患者治疗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了解导管堵塞的原因、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当发现导管堵塞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与医生或专业护理人员协作处理,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