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美育价值

2023-03-23 04:20:17陈舒怡
艺术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王希孟青绿舞蹈

□陈舒怡

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强美育的背景下,由周莉亚、韩真共同执导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以下简称《只此青绿》)诞生。它的创作灵感源于宋朝的惊世画作——《千里江山图》,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元素的融入,展现了中国式的古典美学之境和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本文基于观众的审美视角,从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的跨界交织、各类艺术的完美交融、文化和精神的交汇中,挖掘丰富又深刻的中华文化意蕴,探究该剧的美育价值,以美育人,美美与共。

一、以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的跨界交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千里江山图》的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着色面积大,饱和度高,在无数工匠精湛的技艺和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守护下,历经九百年仍然保持完好,画面壮丽蓬勃,富有淡雅、简约的理性之美。《只此青绿》的灵感源于名画《千里江山图》,希望用舞蹈来绘出这幅举世巨作,引领观众从不同角度感知中国传统的美学意蕴。该剧主创团队到故宫博物院采风考察,与专业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向各级非遗传承人学习相关技艺,之后确定以画中主色调“青绿”为视觉线索,深入探察形成画作的篆、绢、颜料、笔、墨等工艺品的产生,表现了篆刻、织绢、采石研磨、制墨、制笔等中国传统技艺,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的跨界交织,最终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为纲目,描绘中华民族历代勤劳智慧的工匠形象。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是一位年仅十八岁的少年,他绘出如此宏伟而细腻的巨作,展现了我国宋朝精湛的青绿山水画工。《问篆》着眼于绢画款识的篆刻工艺,加入现代艺术的创作,用铿锵有力的男子五人舞,弥补了画作上无王希孟印记的遗憾。《唱丝》着眼于吟唱着桑蚕人家的织绢工艺,以婀娜多姿的女子群舞,流淌出细腻和精心,是《千里江山图》得以保存完好的保证。《寻石》着眼于研磨着石青、石绿的矿料,用磨石人与“拟石者”的杵臼研磨,铸就了坚定和沉着品质,是《千里江山图》绚丽辉煌的基石。《习笔》着眼于挑拣着千毫万毛的画笔,用典雅妩媚的女子群舞,把雅致和明丽发挥到极致,是青绿通往绫绢的桥梁。《淬墨》着眼于翻晾着松烟轻胶的凝脂,用坚韧不拔的男子群舞,表现墨色的淳厚和包容,使青绿之色得以呈现。以上的种种非遗文化,都是从劳动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穿越历史,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融合交织,并通过艺术的方式呈现在大众视野,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索运用与传播,也是现代艺术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创新表达,体现了非遗技艺薪火相传的文化积淀,让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技艺再现光彩。这使得更多的国人有深入了解祖国古老历史和悠久文明的契机,从而激励人们不忘初心,呼吁人们钻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二、以各类艺术的完美交融提高审美能力

《只此青绿》自首演以来,广受好评,一票难求。作品在各艺术领域顶级创演人员精益求精的共同努力下,无论舞蹈编排、舞台艺术空间还是音乐、灯光舞美、服化道的呈现,都给观众传递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舞蹈之美

《只此青绿》每个舞段的审美把控都极为精致,富有宋代的审美趣味,简约淡雅。有学者甚至认为,该剧弥补了宋代用纯粹的舞蹈去表达情感的现代舞蹈空白。以“青绿”舞段为例,虽然其中没有运用任何技巧,却让观众不禁拍手叫绝。舞段设计了静待、望月、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独特的舞蹈语汇,采用了沉肩、后仰、侧倾等动作,通过动静、快慢对比,形成刚柔并济、游刃有余的画面,富有青绿山水的想象和意境感。整个舞段表现王希孟作画的过程,随着舞台转盘的转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孤山,青绿领舞演员孟庆旸双臂下垂,眼神下视,右手缓缓拎起,仿佛落笔的第一座山峰瀑布。随着悠扬的拖步,从两三座山峰,到连绵的群山,由近至远、从局部到全观,用不同的造型、体态、移动变化比拟山峦大气磅礴的中华气质,传递出我国宋代美学精神,呈现出宁静纯洁、精致流畅的诗画共融的静雅之美,使观众仿佛身处祖国的大美河山之中。在《唱丝》部分的女子舞段,演员身穿素雅的淡绿色长裙,手拿簸箕悠悠出场,在舞台的转动配合下,用富有独特风格的动作,表现采桑、养蚕、抽丝、织绢的景象,展现了优雅、恬静的江南少女形象,传递出东方人独特的自然美。《只此青绿》中的女子舞段动作凝静而端庄,举手投足间的留白与全剧审美格调相统一,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空灵、静穆、雅致的诗意审美体验,给观众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二)舞台艺术空间之美

《只此青绿》的灯光舞美以展卷为视觉核心,为了表达中国宋代古典美学的意蕴,为演出提供独特而灵动、舒缓而流畅的视觉叙事方式,与观众共同完成一次时空穿越之旅,主创团队设计了多重同心圆可旋转式舞台,配合空中多重旋转装置,在电机技术配合下,呈现同向、逆向、交错的多时空舞台空间。这样既能准确契合展卷的视觉表达,又能产生丰富的时空流转想象,让舞台艺术画面如同一个神秘而又庄重的历史卷轴,徐徐展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剧中地面同心圆配合空中立体盘旋圆,让交错的时空在舞台上统一,完成现场表演,也能产生蒙太奇式的画面转变效果,使现代的展卷人和宋代的王希孟能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也能让观众站在第三视角,读懂王希孟的那个时空,感知宋朝的人文历史,体验宋制美学的淡雅之美。舞者与舞台融为一体,舞台装置与演员高度配合,绘出无数惊艳的瞬间。同心圆的交错转动在观众的角度来看,就像一个个镜头拉近成特写,舞台的画面由远及近,营造了山水的峰回路转之境。最后的《入画》部分,青绿舞者围绕着王希孟,在舞台装置交错转动的瞬间,仿佛置身于群山中,画师与画作融为一体,观众犹如流连于祖国的青山绿水之间,获得极为美妙又愉悦的审美感受。

(三)服装造型之美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服装造型设计以《千里江山图》的用色为依据,服装造型制式是基于大量宋代古画与文献的意象化提炼,再结合诗剧中的人物形象特征,打造出宋制美学的清雅和画卷中虚实交错、梦幻的青绿世界。

《只此青绿》的服装颜色采用绢纸的茶色,选择中国传统的真丝面料,打造飘逸通透、超凡脱俗的舞蹈形象。传承匠人们以体现劳作感为主,在贴近生活的同时,添加艺术处理,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延续。例如,篆刻人稳健而笃定,服饰采用深层的花青色,点缀印泥的红,在汉服交领的基础上,将袖口与身侧的抽褶工艺同篆刻的纹路相融,使铿锵的气势融入舞者肢体中;织绢人的服饰采用淡淡的艾绿色,仿佛从晨光熹微的春意中缓缓走来,款式有着宋制的纤细与素雅感,垂坠且堆积至脚面的长裙融合襻膊的款式,造型还原了宋朝流行的“三白妆”,在体现劳作感的同时又富有东方服装独特的美感。翰林图画院的人物服饰以宋制流行的窄袖圆领袍为基础,彰显宫廷美学,如红衣女官,采用朱红色搭配宝蓝色长巾,展现端庄得体、穿行如云的宫廷女官形象;图画院老师用威武而风趣的靛蓝色,少年画师则用活泼的藕粉色,呈现盎然生机的画面。被誉为点睛之笔的青绿,其服饰采用画中的石青与石绿色,款式上强调宋代服饰的修身适体,并设计高低错落的发髻,营造山峦起起伏伏的层叠之势,曼妙绰约,呈现宋制美学的清雅境界。通过这部作品,观众能从中窥见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时尚高雅色彩。

《只此青绿》以一种极致美的艺术呈现,在精湛的现代技术的加持下,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方式与观众进行了一场走心的互动,让人们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舞画交融,情景交融,沉浸式感受宋制古典美学的意境之美。

三、以文化和精神的交汇坚定文化自信

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2022 年4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在“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部分提到了《只此青绿》对当代中国青年坚定文化自信的正向影响: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流行,从青睐喇叭裤到汉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中国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地崇拜,从精神深处认同,更加自觉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这反映出群众文化意识的提升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与渴望。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自中国伟大的巨作《千里江山图》,并以此为主线,将该画的绘画技艺串联起来,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剧中的一人一物,均蕴含着深刻的文化精神,是古今的一次深刻对话。故宫“展卷人”隔着千年时空对话北宋画家王希孟,使古今的生命精神得以跨时空联结。正因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热爱和保护,我们才能见到中华文明的伟大风采,见证每一位作者的伟大著作。展卷人只是剧中的一个引子,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千千万万,如用一生守护莫高窟的樊锦诗、用一辈子的心血建立了中国敦煌舞流派的高金荣等等。而年仅十八的王希孟,对自己的理想锲而不舍,拥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丝不苟的绘画态度,这才创作出如此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画作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创作团队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体现出中国人文风韵,讴歌了平凡而又伟大的国之工匠精神,礼赞了中华民族高度发达的工农文明。《入画》部分的青绿是《千里江山图》舞绘式的呈现,赋予了“山水奇石”灵动的形态,隐喻着生生不息的中国艺术生命力,实现了人与自然的互融互生。青绿的步伐是如此沉稳,犹如厚重的峰丘;眼神是如此冷冽,使人产生“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共鸣,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世间万物也会顺应大自然,达到天地之和谐。以舞入画,我们也能从中领略宫廷青山绿水的巅峰巨作,传递出涵盖儒、道、释的审美哲学和精髓,表达“人民即是江山”的伟大主题。

除作品本身蕴含的文化精神之外,该剧从出品方、总编导、编剧、作曲家、灯光舞美设计师、演员、作品顾问等都是我国该领域最顶尖的人才。该作品的艺术制作理念极具挑战和创新难度,主创团队追求独特的表达方式,保持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该剧的艺术空间、审美意境及舞蹈语汇,在中国的舞蹈历史长河中都是重大的突破,这才成就了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演员细腻入微的表达,直击每一位观众的内心深处。窥探《只此青绿》的幕后,团队中的每一位工作者传递出来的都是现代人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

《只此青绿》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优秀典范,呈现了极致纯粹的审美意境,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及其背后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自身的艺术感悟和想象力被不断激活,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坚定了文化自信。

《只此青绿》的出现,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美丽的《千里江山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我们看到了青绿色之绚美,感叹祖国江河日月之宏伟,惊艳于王希孟创作时呕心沥血的艺术之精美,感动于工艺人一生执一事的执着精神,骄傲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该剧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极高的美育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了全民审美情操。

猜你喜欢
王希孟青绿舞蹈
青绿人家
心声歌刊(2022年5期)2022-12-18 02:32:54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人民交通(2022年22期)2022-12-02 06:46:32
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
幼儿100(2022年38期)2022-10-21 03:43:48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千里江山图
小小说月刊(2019年1期)2019-01-24 01:24:38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紫禁城(2017年9期)2018-01-03 01:30:54
回到王希孟作画的历史现场《千里江山图》卷辨析
紫禁城(2017年9期)2018-01-03 01:30:23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