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
近期,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剧版《三体》收官,实现了口碑收视双丰收。截至2月21日,该剧豆瓣评分8.5,腾讯视频热度2.1万,是近年难得一见的高水准国产科幻剧集。腾讯视频也借势宣布将在《三体》后陆续推出多部科幻剧集,构建科幻剧集矩阵。内容包括《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系列首部番外剧集《三体:大史》、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改编的《星云》,以及原创科幻剧集《元都》《二进制》《完美之躯》等。
科幻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与科技密集融合的影视产品,不仅是一个国家影视行业的桂冠,也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三体》剧中所展现的精良特效、先进制作流程,既体现了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的长足进步,更映衬出“中国制造”的绝对实力。
隨着《三体》热播,越来越多科幻题材影视作品走到大众眼前,传来备案、开机、杀青消息。待播作品中,不乏国内知名科幻作家的经典作品,如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超新星纪元》《末日拯救》《微纪元》《赡养上帝》《带上她的眼睛》,王晋康的《蚁生》,江波的《银河之心三部曲》,七月的《小镇奇谈》《群星》等。
硬科幻项目之外,以科幻为背景的悬疑、电竞、甜宠题材剧也频频涌现,如《昆仑归》《爱的元宇宙》《玩家》等,不断丰富着软科幻作品阵营。
从上述项目中不难看出,目前国内科幻剧集仍以改编为主。刘慈欣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美特别是美国的成功科幻影视作品,文学IP改编只是一部分,大部分是原创剧本,“改编热潮也反映了中国科幻影视的一个弱项——缺乏科幻编剧。”
当前,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的创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流浪地球》、剧版《三体》等科幻作品的热映、热播,为行业开了一个好头,随着影视工业化日趋成熟,科幻作品也将迎来更多探索和突破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