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丽,翟炜从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我国高校教育历来十分注重传道受业解惑与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自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在这一背景下,上海率先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之路。在此进程中,上海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的理念,改革的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逐步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同时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越来越清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启了全国课程思政化改革。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其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因此,从本质上,可以说课程思政仍是一种教育,其目标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为了进一步实施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三教合一”,高校应不断探索、创新,对当前的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实践应用以及创新突破展开研究探讨,从而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研究者大多认为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改革转变与传统思政课程的育人理念存在很大不同,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专业课程中,实现协同改革发展的目标。如何高效科学地将课程思政贯通于高校人才培养建设体系中是高校亟需攻克的难题之一。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理论与实际不符合,各参与主体的意识不强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拟在协同治理视域下构建科学有效的协同治理机制,以期进一步解决课程思政实践问题。
协同治理理论是公共治理理论的重要组成,其强调解决公共问题的多样性、互动性和动态性,特别是在解决社会事务方面,需要促进多主体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公共利益的协同效应。协同学理论创始人赫尔曼哈肯认为,协同是系统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配合,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形成一定的自组织结构,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爱德华弗里曼认为,协同治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并共同承担责任的实践。当前,协同治理被用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模式。
一般认为,从思想政治课程向课程思政教育的转变,要充分挖掘和巧妙利用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从价值理性角度来看,课程思想和课程政治可以实现高等教育培育的价值理性。当前,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高等教育的价值属性和工具属性仍存在相互冲突的情况。专业课程中除了蕴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其同样可以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和全面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助于改变过去专业课教学中被弱化和被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工具理性是指手段与目标的分离,注重工具效率而不考虑政治价值。教育学中的协同治理强调不同主体在教育公共事务中的合作,即协同合作的内在价值取向。课程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最大化。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每一门课程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综合课程、专业课程的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实现全面育人,最终实现:在目标上达成思政教育与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协同;在过程中实现思政理论与课程实践的常态化协同,在结果上获得思政效应与课程评价的效果性协同。
课程思政教育提倡全课程、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在实践中,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党委对本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因此,高校党委要切实发挥核心和主导作用,把各个部门都纳入到思政工作范围内,要求其结合业务分工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最终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和实践应用。
当前,高校开设专业课程较多,专业之间联系不紧密,专业课程实践互动程度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专业学科与思政教育内容在风格和细节上有很大差异,再加上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压力的影响,专业课教师缺乏主动探究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专业课讲授时难以有效地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二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有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大多数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多讲述理论知识,缺少社会实践,尤其是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其结合程度更低。因此,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各参与主体之间要加强相互信任,同时搭建有效的多元主体沟通协商平台,以形成育人合力,提高各参与主体的协同性,最终促进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在构建科学的协同育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高校除了在激励机制、资金支持、职能保障等给予保障外,要注意避免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教学效果、监督指导、育人导向等方面出现的泛化和碎片化现象。高校在制定评价体系时,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方向,基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寻找适合的体验点,并注意做好评价反馈;同时,要基于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实践达成有效整合的特点,进行综合性评价。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不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体系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注重整体性和专业性,不能简单地使用量化数据加以考核。另外,还要注意使用过程性测评数据来反映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
从协同治理角度看,课程思政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统一树立协同教育的工作理念,充分调动多学科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将特殊人才教育转变为全民教育。在多主体参与过程中,高校党委要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承担主要责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高校的工作制度和教学制度,搭建良好的教学育人合作平台,创设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学生辅导员相辅相成的协同教育路径,实现各学科教师之间的顺畅沟通和优势互补,实现思想政治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在教材和案例的介绍中发挥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化和解释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二者紧密互动、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
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应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相关参与者的责任。课程思政教学的运行机制是教育过程的关键,因此,高校应调整该学科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案,强化专业课的教育功能,增加师资、教学工具和教学经费,注重全程监督课程思政教学的运行机制。课程思政评价机制还应注重需求评价和评价反馈,要建立以教学结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通过线下讨论和网络及时了解师生思想政治进展情况,并根据评估反馈内容调整运营计划。
高校应根据国家人才培养要求,修订学科、专业培养计划,挖掘专业课程中隐藏的教育教学资源,明确专业课程中德育价值的相关内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结合,自然科学课程则应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资源的整合,通过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精神、法治精神和文化自信。此外,高校要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并积极利用产学研平台推进课程思政教育,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将在校学到的知识与校外的创新实践相结合。同时,教师应创新课程教学模式,运用丰富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于专业课教学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标是将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到各个专业课程中,在协同治理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当然,这并不是简单地强调某一方面或某门课程的重要性,而是着眼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强调各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一方面,应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具有思想政治特色的专业群体,避免专业课的思想政治取向出现差错。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财务管理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司管理、投资管理等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别,将课程思政相关价值内涵渗透到其他种类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学科所包含的思想资源价值,如:社会治理相关课程可以结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高校内不同学科应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加强相互之间的学术交流,互相借鉴,形成合力,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目标。
科学的组织实施是管理和提高课程思政质量、及时纠正教育主体在形成合力过程中出现力量偏差的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实践中,高校应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整合专业的课程资源,严格对教师招聘人员进行政治考核,依法查处道德违规等不良行为。同时,为充分执行各项目标和计划,高校还应在人力、物力和财政资源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系统目标是由一个个特定的目标组成,当每一个特定的目标都实现时,就意味着整个系统目标的完成。因此,在合作教育计划的组织实施阶段,高校要将校内外各方的力量集中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目标上,按照目标、任务和时间表开展各项工作,并保证计划目标的顺利完成和实现。
总之,课程思政是育人理念的创新之举,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使得育人成效发挥出更大的叠加作用,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实践活动。基于协同理论视角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充分发挥了各主体的作用,实现了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课程目标,构建起全课程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