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明,刘文沃
(1广州新华学院 体育系,广东 广州 510520;2肇庆医科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学院,广东 肇庆 526000)
聚居于我国不同地域的各民族,创造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均在其所处的生态和文化背景中形成”[1],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演变中的历史进程中,环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这一切入点,我们可以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探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轨迹。关于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它是由美国文艺复兴进化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图尔德于1955年首次提出[2]。他极力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关系与作用,他认为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特殊适应过程导致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内,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是重点,而环境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即所谓的“生境”[3]。
生境是生态学对“环境”的基本概念界定,具体是指生物的个别物种、物种群聚或群落所在的具体场所,包含生物所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生态因素[4]。伴随生态学、生态人类学、文化生态学以及人类学等几个学科的交叉和发展,“生境”一词从生态学慢慢过渡到文化生态学领域。
岭南地区,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其自然环境特征为雨量丰沛,河流众多。最早居住在这里的百越人伴水而居,靠水而生,逐步衍生了自己的社会环境,构建了自己的文化生境。百越人多以舟楫为家,因此熟悉水性、善操舟。这成为龙舟竞渡兴盛的先决条件,孕育了长盛不衰的龙舟竞渡习俗。
叠滘地处珠三角核心地段,隶属佛山市南海区。古时汾江河水从九处流入,水网密布,溪水曲折回环。清代文献《叠滘十馨》的“七舟竞渡”里记载了叠滘最早进行弯道赛龙舟的盛况。近代以来,叠滘居民一直保持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传统。 尤其是2007年庆云村首先使用衫木制作的龙舟,龙舟在过弯道的时候不减速,在转弯的时候会留下一道长长的水道,像汽车漂移过弯留下的胎痕一样,速度也大为提升。此创新引起其他村纷纷效仿,从此叠滘弯道赛龙舟进入了“漂移时代”。
“人类并不是创建了一个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而是分别由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民族或族群)为自己创造了各不相同的具体文化[5]。各民族均分布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其传统体育文化的展现形式、精神内涵和运动特征都是在本民族所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中形成的,换言之,是各民族生境的多样性孕育出多样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
1.1.1 先天的地理环境为叠滘弯道赛龙舟提供优良的展演舞台。从气候带来划分,岭南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地区,其气候表现为降水丰沛,尤其在夏天,高温多雨天气时有发生。因此岭南地区水网密布,河流阡陌纵横。珠江是岭南地区流量最大的河流,它主要由西江等几条支流汇合而成,还有大量支流穿插其间。珠江下游地区地名中,“涪”“滘”“涌”“沥”“海”等词语为“大河”或者“小河”之意。
叠滘地区在地形地貌上属于珠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区域内少山多水、沟渠众多,狭窄的河流沿各乡镇、村落蜿蜒而行,水深一般为3~4m,河流两侧多为石壁,可行小舟。由于河道弯曲,在此处进行划龙舟比赛,和其他水域不同,其他水域可以发力猛冲,在叠滘须小心谨行,一不小心就会撞至两侧石壁,容易造成人伤船损的情况。
1.1.2 不断优化、改进的船体为叠滘弯道赛龙舟提供物质条件。龙舟的材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变。龙舟船体以前是用坤甸木制作的,大概于清晚时广东侨胞由印度尼西亚坤甸市带回国内,从此就叫坤甸木。坤甸木别名坤甸铁樟木,气干密度1~1.2g/cm3,木材黄褐色至红褐色,与空气接触久后转呈黑色,纹理较直或稍略斜,非常重,抗虫能力强,耐腐蚀,经过加工后板面光滑,结构细至中,比较均匀。坤甸木几乎没有油性,忌风吹日晒,所以坤甸龙舟每年端午过后都要藏于水中保养。坤甸木龙舟比较沉稳,但是略笨重,龙舟前行的速度较慢。坤甸木质地坚硬,在弯道竞速中不惧两侧石壁的撞击且在弯道竞速中不易翻船,因此在叠滘弯道赛龙舟运动中长期作为船体来使用。1983年,潭头村做了改革开放后第一艘坤甸龙船,船身重约为3~4吨。后来,因为船身太重遭淘汰,现埋在潭头大桥开外10m的河涌淤泥中。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叠滘弯道赛龙舟开始使用柚木制作。柚木所制作的龙舟在弯道竞速中具备轻便、灵活的优势。柚木俗名胭脂木、血树、麻栗,气干密度为0.65g/cm3,柚木具一定的光泽,颜色呈黄褐色,东南亚各国出产较多,其中以缅甸和泰国产的为最好。结构中粗纤维,重量较坤甸木轻,耐火性也强于一般木材,能抗昆虫蛀食。柚木材质相对轻一些,但一艘龙舟也有2吨重。柚木龙舟需要悬挂保养,造价也比较贵。在上世纪90年代,一艘柚木龙舟造价四万元左右,对村民的经济压力较大。
2007年以后,杉木龙舟开始风行,龙舟比赛速度有了质的飞跃,快速入弯,“漂移”呈现。杉木,气干密度为0.38g/cm3,是最常见木材中的一种,材质轻韧,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具香味,抗虫耐腐,加工容易,其特点是轻、快。杉木龙船船身重量有800多斤,造价5万元左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杉木龙舟对村民的经济压力已经不像柚木龙舟那么大。制作上,杉木材质轻韧,加工更顺溜,此外使用杉木龙舟桨手划水频率起码比30年前的坤甸龙舟快一倍,甚至更快。
1.1.3 龙图腾崇拜是叠滘弯道赛龙舟的情感表达。自然环境方面,叠滘龙舟漂移赛道浅窄多弯,稍有不慎,龙舟就会撞到岸边。一旦发生撞击,首先受损的就是龙头。所以叠滘龙舟对龙头设计讲究“神似”而非“形似”,主要特点就是耐撞。这减少了修补龙头的成本,也能让龙舟健儿更放心地进行龙舟高速漂移。叠滘水域众多,因此叠滘地区的龙图腾崇拜也比较盛行。归结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叠滘地区分别形成了茶基村的三圣宫、陈丰村的土地庙与庆云村的临海庙等3座民族文化殿堂。受以上风俗文化熏陶,各村的龙头也独具特色,叠滘龙舟的龙头看上去造型大致一样,但是也有轻微的区别。叠滘龙舟的龙头的龙须总共有3种颜色,分别是白、黑、红。茶基村的龙头在他们村里的三圣宫进行点睛,而三圣宫供奉的是北帝真君,北帝真君的胡须是黑色的,所以茶基村龙头的胡须也是黑色的。白色胡须的是陈丰村的龙头,陈丰村有一个老土地庙,他们村的龙头是在老土地庙里点睛的,老土地的胡须是白色的,所以陈丰村龙头的胡须也是白色的。红色胡须的是庆云村的龙头,在庆云村有一个临海庙,庙里供奉的是叠滘水乡开村的始祖温、许二公。相传,温、许二公养了一种珍兽,它的胡须是红色的。很久以前庆云村龙头的胡须用的就是这种珍兽的胡须。龙头也是染为红色,人称“红须军师”。龙腮:茶基村龙头的龙腮上有一个铜钱形状,这种龙腮叫做“金钱腮”,是茶基龙舟独有的。其他村的龙腮也有不同的造型。龙尾:在众多叠滘龙舟里,其他村的龙尾是直的,陈丰村的龙尾是弯的。相传陈丰村的龙舟得到了老土地的赏识,它非常高兴,把龙尾笑得弯了起来。另外一个说法,弯起来的龙尾也像老人弯腰一样,老者也代表着陈丰村的龙舟非常的德高望重。所以叠滘水乡有句老话“挛弓龙舟尾,白须老土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层面来讲抑或是地方制度、宗教信仰、民风民俗、节日庆典等等。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流传至今,其仪式文化(即对龙的崇拜和对神灵的敬畏)和自身独特的赛事文化也随着叠滘社会环境的变迁而进行适应。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对社会环境适应的影响。
1.2.1 仪式文化。
1.2.1.1 藏龙(起龙)。清代开始,叠滘居民使用坤甸木进行划龙舟比赛。端午节一年仅有一次,坤甸木最怕风吹日晒,因此在端午节叠滘弯道赛龙舟结束后,桨手必须将龙舟深埋于河沙之下,谓之“藏龙”,待来年端午来临之际,龙舟队员们重新将其挖出使用,称为“起龙”。龙舟从水里挖出后,队员们将其仔细清洗,然后对其进行装饰。随着叠滘弯道赛龙舟对龙舟船体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龙舟船体大多为杉木制作,桨手们已经不用进行藏龙(起龙)等工作,藏龙(起龙)仪式也较以往简化,更加注重赛事的竞技性。
1.2.1.2 扒旱龙。农历四月初八,庆云村里爆竹声声,龙舟队员们挥舞着活灵活现的龙头龙尾,在村里走街串巷,这是庆云村保留至今的一个古老民俗:“扒旱龙”。据说扒旱龙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每到一家,主人都会拿出一小袋大米,倾倒至箩筐内,待扒旱龙结束后,箩筐里的米就变成了百家米。经重新分装,龙舟健儿将其送给各家儿童吃,祈福他们能长得又高又壮、聪明伶俐。因此在叠滘,扒旱龙又叫做“嫩仔节”。
1.2.2 赛事文化。赛事文化作为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的亮点,赛道文化和竞合文化为比赛奠定基础,能活跃比赛受众的氛围,是精神文化的重要铺垫。
原有叠滘弯道赛龙舟是没有进行漂移的,以坤甸木为船体的龙舟做不出漂移的动作。直到本世纪初杉木龙舟风行起来,比赛速度有了质的飞跃,结合叠滘地区独有的赛道,龙舟可以快速入弯,“龙舟漂移”才得以呈现。
1.2.2.1 赛道文化。叠滘弯道赛龙舟作为全国唯一的弯道龙舟竞速民间体育项目,与一般的直道龙舟赛不同。叠滘弯道赛龙舟赛区有4个赛区,分别是茶基赛区的直道、潭头赛区的C弯道、东胜赛区的S弯道、圣堂赛区的L弯道,其中后3个为特殊赛道。当叠滘龙舟进入漂移时代的时候,叠滘居民为了增加漂移的难度,特意在圣堂赛道L拐角处设置一块大石头,名为“考石角”。在潭头村赛道设有木桩。赛道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近27m的龙舟满载30余人,要快速转过急弯,同时也要巧妙避开石磡与木桩,堪称技术与力量的完美结合。在叠滘弯道赛龙舟漂移赛事中,龙舟健儿为了提高通行速度,在弯道的时候不减速,在狭窄河道上甩尾通过弯角,宛如赛车漂移,稍有不慎就会撞到两岸甚至翻船,场面异常惊险刺激。一旦撞船,广东话叫做“煲”,煲龙舟也是叠滘弯道赛龙舟的一大看点。一旦煲龙舟,两岸观众会欢呼雀跃,气氛十分热烈。
1.2.2.2 弯道赛龙舟竞合文化。叠滘龙舟没有进行漂移之前,更多的性质偏属于传统龙舟。当叠滘龙舟进入漂移时代以后,龙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大众对于龙舟赛的观赏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龙舟能够漂移的前提,就是速度的不断提升。在提升速度的同时,还要保证所有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鼓手要根据赛道角度、桨手体能状况进行击鼓指挥龙舟的速度,桨手们听从鼓手指挥控制好划桨频率,舵手们要把握好龙舟进弯道和出弯道的角度、力度和转弯的半径。传统龙舟的舵手已经不能满足漂移的需要,因此叠滘龙舟的舵手也更多。叠滘弯道赛龙舟上除了普通桨手之外,还有6个舵手,舵手用的桨比普通桨手用的桨更大,控制龙舟转弯的只有6个人,其中船头、船尾各配3人以控制方向,保证过狭窄弯道时不会撞岸或翻船。舵手的力气要足够大,才能够引领龙舟转弯。如果龙舟向左转弯,则需要船头的人向右划桨,船尾的舵手则需要向左划桨,龙舟才能顺利过弯,如果从同一个方向划桨,龙舟就会翻船。所以龙头舵手和龙尾舵手的完美配合对龙舟高速过弯至关重要。
生境的生成是一个民族文化由萌芽到发展再到茁壮成长的历程,对民族文化个性的影响亦非一朝一夕。在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之下,民族文化在区域性和民俗性方面的个性会慢慢渗入该民族的精神品格,作为一种文化特质伴随民族的不断演变、传承和发展。 按照学者对文化的分类,笔者将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叠滘龙舟文化的生境适应演进进行探讨。
2.1.1 在我国对龙舟运动的记载中,女性是不能划龙舟的,或者不能登上龙舟。甚至到现在,在黔东南清水河流域举办龙舟活动时,不允许女子到存放龙舟的房间内。2022年,佛山地区有女游客登上龙舟,直接被网络暴力所攻击。然而在叠滘弯道赛龙舟运动中,不仅有传统的男子队伍,还有女子队伍。1953年,叠滘地区陈丰村进行了女子龙舟表演,轰动了整个叠滘乃至佛山地区。当时社会追求男女平等,口号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因此,叠滘女子龙船的诞生也适应了社会的需求。
2.1.2 按龙舟底部的形态,可分为平底龙舟和尖底龙舟。平底龙舟的主要作用是平和稳,不容易翻船;尖底龙舟更容易划开水面,龙舟前行速度就会更快。尖底龙舟通常用于比赛,平底龙舟通常用于游龙。游龙舟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如每年五月初九叠滘水乡都会举行女子游龙,有人敲锣有人打鼓,船上会布置头牌和罗伞,代表着龙凤呈祥、风调雨顺、四海升平。叠滘女子龙舟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启了女性扒龙舟的先河,为叠滘龙舟文化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多样性。
成熟而且稳定的赛事制度,是一项运动能持久运作的基本条件。叠滘弯道赛龙舟的参赛队伍,一直由附近的村落组成。据不完全统计,叠滘地区先后组织了“新约杯”“工业杯”“大明杯”“陈丰杯”“超霸杯”等众多赛事。赛事众多反而使得叠滘民众对龙舟的期望值降低,精神性需求下降。为焕发叠滘龙舟的生机,激发叠滘民众对龙舟的需求,叠滘居民将几个经典赛事延续下来,其余赛事终止。“东胜杯”“圣堂杯”“潭头杯”与“茶基杯”等经典赛事一直延续下来。龙舟队伍参加的比赛越多,也不能集中力量,也不能保证赛事的精彩性。叠滘地区赛事的精简,使叠滘地区的龙舟队伍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重点参加赛事,保证比赛激烈的对抗性,对叠滘弯道赛龙舟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民族文化是由本民族个体共同创造出来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社交性。叠滘弯道赛龙舟在诞生以后,一直延续了社交的功能。社交的功能主要分两种:①比赛结束后,本村村民与其他的村民相互讨论扒龙舟的胜负及农事;②建国以前,叠滘居民受旧礼教的约束,青年男女之间有禁锢往来。叠滘龙舟比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的平台。在叠滘龙舟未漂移之前,叠滘龙舟的社交性要大于竞技性。
随着赛事的不断举办,上世纪末,叠滘地区举行了抢旗比赛。这是竞技性的初步表现。村民为了获取胜利,经常出现龙舟还没到旗子的位置,人就已经先跳入水中抢旗。进入杉木时代,龙舟的速度大为提升,龙舟竞赛的内容则演变成为最短时间完成赛道的队伍获胜。其竞技性大大增强。
龙舟曾有祭祀、水嬉、竞渡等多种意义。从历史角度来看,年代不同,承载民众的诉求不同,承载的社会使命也不同。叠滘弯道赛龙舟比赛之所以能展现出自身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价值,一是与叠滘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二是由于其内在体育本质在历史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重要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7]。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发展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民族民间健身休闲项目,传承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8]。2017年,叠滘弯道赛龙舟入选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蕴含着佛山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佛山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优秀代表,其中承载着佛山民众的祈祷、图腾崇拜、宗亲传承、竞合精神以及一往无前的血性与勇气,具有重要的开发、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叠滘弯道赛龙舟比赛过程中分为“其他”团队与“本组”团队,每一名队员既要奋勇拼搏,也要与队友高度配合,舵手、桨手、鼓手等等都需要密切配合,确保龙舟在高速运行的同时,完成转弯、急停、变向等动作。所以说叠滘弯道赛龙舟是需要团体合作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代表。这种“竞合精神”的终极体现更强调个体的身与心和团队的人与人之间的高度融合与团结一致。
当前叠滘弯道赛龙舟已经初步具备了举办赛事活动的基础。叠滘弯道赛龙舟蕴涵的文化意义所呈现出来的宁可“煲烂”、没有“扒慢”的精神气概和竞合精神及以弯道竞速为主题的特点,既丰富了佛山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形式,还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龙舟文化的内涵。因此,在类似的区域举办弯道龙舟比赛,既能够实现叠滘弯道赛龙舟比赛的扩展,促进不同地区的龙舟文化交流学习,又能够打造以龙舟弯道竞速表演为亮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事。
不同于常见龙舟竞速的直道比赛,叠滘弯道赛龙舟的特点在于:它以弯道竞速为主题,通过挖掘与开发,它将为岭南的水上运动发展增加一抹靓丽的光辉。叠滘弯道赛龙舟与常见直道龙舟竞渡相得益彰,将共同丰富我国舟船竞赛形式,促进我国舟船文化的发展。
叠滘弯道赛龙舟可以作为叠滘特色资源进行休闲体育开发。当前,以“体育 + 旅游”为亮点,叠滘弯道赛龙舟成功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叠滘在城市面貌建设、增长经济效益、民俗文化传承均做出一定的成绩。当前直播、短视频产业比较火热,利用直播、短视频结合叠滘龙舟文化特色进一步打造以叠滘弯道赛龙舟赛事结合城市旅游景观为特色的休闲体育产业,不失为叠滘弯道赛龙舟的另一层当代体育意义与价值。
每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都不能离开本民族特有的生境去生存与发展,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民族文化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也多源自本民族文化的生境条件。然而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来看,叠滘弯道赛龙舟在其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存在一定的桎梏。
4.1.1 自然环境维度:自然和生态环境缺乏保护。
叠滘弯道赛龙舟的赛道为叠滘附近的水道,流经辖区内各村落,如果遇到暴雨,水道变得浑浊不堪,给叠滘弯道赛龙舟比赛带来很大影响。除此以外,叠滘的渡口、桥、祠堂、榕树等既是叠滘弯道赛龙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是社会环境的物化表现,也是叠滘的龙舟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它们与叠滘龙舟一起构筑了叠滘民众的龙舟精神载体。作为叠滘弯道赛龙舟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遗产,它们本应也受到同样的重视与保护。然而,对叠滘弯道赛龙舟仅有相应的非遗角度保护,并未从环境角度对自然环境进行重视,其保护视角比较局限,需进一步扩大。
4.1.2 社会环境维度。
4.1.2.1 对端午节的过度依赖。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民族传统文化亊项的重要载体[4],从某种程度来讲,端午节为叠滘弯道赛龙舟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展示平台,叠滘弯道赛龙舟的开展就是起源于端午节的举办。然而,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只有端午节的几天才是叠滘弯道赛龙舟的比赛日期。如果没有端午节的比赛,平时叠滘居民极少进行龙舟活动。叠滘弯道赛龙舟的确源于端午节,但是当它从节日活动分化出来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以后,一年一次的活动频率不能满足体育活动的要求。
4.1.2.2 文化内涵彰显不足,传承主体匮乏。叠滘弯道赛龙舟的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扒旱龙与茶基十番等仪式是开赛以前比较具有文化特色的仪式。但是由于叠滘弯道赛龙舟参与人群日益不足,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仪式已经渐渐地消失。制作技艺人才的稀缺和龙舟表演队伍的老化使得其传承变得步履维艰。叠滘龙舟的手工制作人权某16岁开始学习制作龙舟,至今已有50年左右的经验,儿女无人继承手艺,身边也没有收徒,龙舟工坊渐渐不如往日兴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推进和有效实施,但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传承有所弱化[9]。
劳动力的迁徙造成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缺乏[10]。叠滘龙舟的队员都是附近的村民,而他们则需要去打工或做生意等维持家庭日常开销。在龙舟开赛以前,各村的队员都是白天上班,晚上练习,要坚持一个月之久,训练强度很大,有些队员也不能坚持下来。经实地深入访谈了解,龙舟队员多为80后,也有个别90后,参赛人员越来越少。
4.1.2.3 众筹模式难以保障赛事的专业性和稳定发展。叠滘龙舟比赛的活动经费要求较高,对村民的经济压力较大。以东胜村为例:东胜村的几支龙舟队开销、东胜赛区的筹备、获胜龙舟队的奖金奖品、动辄几百桌的龙舟饭等一场比赛全部算下来要接近10万元,仅靠众筹,难以为继。2022年也有部分赞助商如百年糊涂、康师傅矿泉水等赞助商支持,但并不多。叠北村委会按各村男、女子龙舟队的数量给予一定补贴,有赛区的村也会获得一定经费,但是不够承担龙舟队以及龙舟比赛的开销。
4.1.2.4 过度与旅游业融合导致商品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双赢之道。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促进了旅游地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旅游业一方面促进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探寻,另一方面也促进当地开发出更具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文化、经济双丰收的局面。然而,文化资源过度与旅游业融合,会生成新的文化生态危机。在叠滘弯道赛龙舟的比赛过程中,为了吸引更多关注度与流量,当地居民将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仪式简化,甚至省略。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讲,这并不利于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的长久生存和延续。
4.2.1 保护水源,改善环境。叠滘弯道赛龙舟在开赛时,有当地的媒体及省级媒体会有转播比赛,CCTV-5也时有转播。利用媒体关注度,敦促有关部门改善赛道水质。叠滘弯道赛龙舟的特色就是弯道竞速,其中赛道就是叠滘弯道赛龙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悉,相关部门已经专门拨款用于铺设赛道内的鹅卵石。但是赛道的上游也应加大保护、清洁工作,为叠滘弯道赛龙舟的比赛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通过加强环境和生态的治理,将叠滘打造成独具特色的运动休闲小镇,为大众提供优质的龙舟运动服务。
4.2.2 淡化节日元素,强化体育功能。我国历来有“南方善舟、北方善马”一说。弯道龙舟运动源自于叠滘村民的日常起居生活,形成于端午节,但应不仅于端午节。在非端午节的时间,居民可以进行经常性的锻炼,一来满足自己身体锻炼需要,二也可以使弯道赛龙舟常态化,进而形成一项人人喜闻乐见的具有叠滘特色的体育运动。
4.2.3 丰富精神内涵与文化魅力,加强传承。叠滘弯道赛龙舟的精神内涵丰富,文化背景底蕴深厚。要加强研究和普及,让参赛者、受众在训练及比赛中感受到叠滘弯道赛龙舟运动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体育运动的精髓是运动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精神[11],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有其代表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背景。中华龙舟文化历史久远、传统厚重[12],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结晶和象征,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代表,其项目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团结奋进,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龙舟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无处不体现着我们的民族品质和民族特色。在加强龙舟竞技化和国际化的同时[13],要积极地总结、提炼和升华龙舟运动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并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使参与者所体会与理解,推广我国龙舟运动项目的文化性。叠滘弯道赛龙舟运动是中国民俗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亮点,做好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的传承,加强对叠滘弯道赛龙舟历史文化资料的整理和归纳工作,并结合时代需要积极推广叠滘弯道赛龙舟运动并传播其精神,形成以体育带动文化、以文化促进体育的传播机制。
4.2.4 寻求多方支持,成立叠滘龙舟基金会。叠滘龙舟运作的模式主要是以众筹为主,赞助商支持为辅。这种筹集经费的模式并不稳定,需要每年都进行经费的筹措。一旦个别年份村民与赞助商的经济状况不好,活动将难以开展。叠滘地区应与南海镇乃至佛山市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寻求政府支持。其次,可以成立叠滘龙舟基金会。把每年筹集的经费集中到一起进行统筹协调,并且派专人保管,对叠滘龙舟基金会的经费进行按需分配,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4.2.5 打造文化符号,适度与旅游业融合。文化符号是文化特色的总结,对于某个民族而言,该民族的文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代表了这个民族文化的涵义、属性。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是叠滘地区水文化的文化符号。其意义深重,不能因为经济利益造成的社会环境压力而忽略其文化属性。如过于看重其旅游价值,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将失去其本质,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附属品,其文化生境将会被破坏。所以,应尽可能的保护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的生境,保护它的生存与发展。
在我国璀璨的民俗体育文化长河中,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在绝大多数龙舟竞赛在直道竞速的时候,叠滘弯道赛龙舟独树一帜,彰显了自己独特的弯道竞速文化魅力。在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社会的猛烈冲击时,叠滘弯道赛龙舟也不例外。环境条件需改善、文化内涵需加强等问题也是叠滘弯道赛龙舟亟待解决的问题。它蕴含着民众对祭祀、怀古、竞速、团结、好胜等众多感情色彩。希望叠滘弯道赛龙舟文化能代代延续,使我国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更多熠熠生辉、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