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鸿
(太原科技大学 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24)
从当前实践成果来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传统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一种是数字信息资源体系建设[1]。其中,传统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书籍、杂志、报刊、古籍等,该类资源需要耗费大量人工进行收集与整理;数字信息体系建设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数字资源的引入、管理与维护,并协助完成资源的获取、存储、加工、传递与利用等环节,互联网络是数字信息资源体系建立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的占比不断攀升。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购置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20年底,数字资源的引入费用已占资源购置费用的64.9%。相对于纸质文献资源,数字类信息资源具有更新速度快、半衰期短、形式丰富等诸多优势,更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例如清华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数字资源占比已超过80%,且能够实现馆际互借、24小时文献传递等相关服务,这表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已取得丰硕成绩。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使数字资源具备不受时空限制、存储简易、便于传输等特征,受到了高校用户的青睐。新冠疫情进一步改变了高校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移动智能终端满足了用户对多元化信息资源的需求,致使数字资源建设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体资源形式之一。基于此,文章将数字信息资源体系优化作为分析研究重点。
5G高速网络环境使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具备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个性化信息资源服务的实现提供了媒介支撑。但从当前高校用户的信息资源系统利用率与用户体验来看,仍有较多因素制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水平的提升:(1)理念滞后性明显,当前多数高校图书馆提升了信息资源的采购量,阅读的硬件环境也有很大改观,但仍然沿用传统的资源借还服务模式,用户中心观念不突出,主动服务意识不强;(2)用户调研数量少、质量低,高校图书馆很少对用户进行系统性的信息资源使用调研,用户反馈多是通过意见簿、读者投诉等方式进行,缺乏线上意见反馈渠道,无法精准获取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对于信息资源与学科建设、科研服务等对接需求了解不足;(3)数字资源的检索、阅读、传输等环节独立性明显,缺乏使用指导与资源导航,尤其对于入学新生而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进行相关操作,很多用户也因过程烦琐等放弃图书馆,转而使用知网、万方等商业数据库[2];(4)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整合能力欠缺,主要体现为数字资源分类特征明显,但与实际应用需求不符,导致用户研究同一课题需要查询若干数据资源库,浪费了大量过程时间;(5)高校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安全意识有待提升。
进入新时期,高校用户需求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主导因素,坚持“以读者为中心”成为核心理念。传统信息资源建设虽也考虑用户的文献需求,但更加注重馆藏资源的数量与特色,对于用户信息服务的丰富性、个性化、便利性等服务需要考虑较少。新用户环境与新技术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类型、传输方式、阅读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满足用户需求需要高校图书馆引入现代公共服务理论,利用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满足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凸显自身在教学、科研中的职能发挥。现阶段,高校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优化的重点涵盖信息资源丰富性建设、智慧(个性化)信息服务升级、数据信息资源安全防范等。较高的用户综合素养也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准确性与便捷性要求有所提升,用户需求成为推动图书馆进行动态信息资源建设优化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深入,各项新兴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使得馆员工作量大幅降低,基础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效率提升明显。从用户服务的角度分析,信息资源服务优化实际上是用户现实阅读需求、用户信息获取、用户阅读体验的精准感知与预测。5G通信、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结合组成的“万物互联”将图书馆、信息资源、用户联系在一起,使图书馆具备信息资源的精准化统计与检索能力,同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与引入,有效提升馆藏资源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促进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
多年建设积累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量呈指数型增长,用户在馆藏资源或数据库中检索目标文献的难度有所提升,检索准确率有所下降。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用户的检索与阅读习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根据排架信息或通过单个数据库查询、获取文献已不能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用户希望图书馆能够通过资源的二次整合淡化资源类型特征,实现资源结构优化整合,满足其在学科、科研中的个性化需求,并提供“一站式”检索与传输服务,简化资源供给服务流程。在此需求导向之下,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进行信息资源的智慧化建设,将跨类型、跨学科的信息资源进行精准整合,凸出信息资源供给中的服务属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信息资源服务。
风险防范对于深入发展的数字化信息建设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北工业大学电子邮件系统遭境外黑客攻击等事件充分说明技术风险防范工作是现阶段高校信息资源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校图书馆共采购136个中外文数据库,多数“双一流”高校采购中外数据库超100个,由此可见数据资源已成为高校信息资源的主要方式。数字资源的检索、阅读、下载、打印等环节服务质量均优于纸质资源,且可实现持续利用,但存在较大的技术安全风险。数字资源技术风险的防范一般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风险来源于图书馆内部,由于储存或版本过旧等问题导致数据失真;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因素、数据供应商停止服务、黑客攻击等造成资源无法提供或数据泄露。在设备更迭频繁与国际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技术风险防范不容忽视。
坚持“用户中心”理念是新时期信息资源体系优化的基础,只有进行全面的用户调研才能精准掌握用户的现实需求,为信息资源体系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由于其用户群体较为固定,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因而调研方式可以采用线下、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以此来了解用户的使用偏好与真实体验。其中,线下调研需要图书馆设计系统化的问卷对用户信息资源使用体验及建议进行收集,问卷内容应包含信息资源的丰富度、种类划分、资源整合度、应用便利性、优化建议等相关模块;线上调研主要通过图书馆官网、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短视频等线上渠道收集用户对上述问题的反馈,同时为用户设置讨论区与意见反馈区等交流渠道,保证信息能够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无障碍传输。只有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强化调研,才能指导信息资源体系优化建设,实现用户与资源之间的无缝衔接,满足用户对专业文献、发展前沿、科研进展等信息的即时化需求。
对于高校用户而言,信息资源建设的类型是否全面、专业文献占比是否合理等因素对信息资源体系的优化成效影响很大,同时涉及后期体系的易用性、实用性及参考性。一般而言,信息资源的类型越丰富,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使用途径与方法也就越多样,参考价值也会越高。因此,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体系优化过程中应重新审视当前的资源建设环境,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比例进行如下调整:(1)根据用户需求与院校特点调整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比例;(2)对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对应的数字资源结构分支;(3)结合用户习惯引入用户普遍接受的数据库,如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等。数字资源的采选也应转变传统观念,提升用户的参与度,通过用户调研等方式听取用户意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建构系统功能,鼓励师生参与。此外,高校图书馆应将现有的整库购置模式转变为市场购物模式,将文献单元作为对象,根据学科建设与科研需求精准采购文献资源。
由于信息技术迭代较快、数字资源格式不一等因素影响,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长期保存难度增大。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涵盖购置数字资源、自建学术库,还包含不同类型的元数据组织库等。当前高校用户,尤其是科研团队的数据获取方式主要依赖于上述数据源,且黏性呈现出逐年增强趋势。国外数据资源库凭借其资源优势形成学术垄断,我国高校购置的数据库只有年度访问权,一旦数据停止访问将会对科研活动等造成巨大影响。鉴于此,高校图书馆可依托NSTL建立NDPP长期保存项目,由高校图书馆联盟牵头设计兼容多类型文献的底层数据模型,从采购环节开始争取数据存档自主权,并着手格式统一问题,形成国内自建信息资源统一服务平台[3]。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立足应用与长远发展,不断推动资源的社会化应用,在科研活动、社会生产中主动承担信息资源供给服务责任,提升自身社会影响力。此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要加强与国际高校图书馆的联系,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参与全球图书馆联盟,打造集信息、数据、资源为一体的共享型资源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保障服务,当前高校图书馆可参与的国际图书馆联盟有ICOLC、SPARC等。
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经济萎靡,高校图书馆也进入经费不足的困境之中,高校图书馆应通过优化建设框架的方式健全信息资源管理体系。(1)应通过数据分析手段精准分配资源经费,对于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项目进行优先定级,将资金用在“刀刃”上;(2)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其资金与技术优势,激发创新活力,实现合作共赢;(3)将绩效管理引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对资源的采购、加工、服务、安全等全过程进行绩效评价,保障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效率与效益。在国际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审视数据资源风险,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具体而言,应加强重点数据资源的系统部署、网络安全、系统备份、插件开发、数据更新等工作,强化数据资源的本地化保存,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工作,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规划中制定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建立安全高效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合作与多元创新的新阶段,高校图书馆应立足实际,把握历史机遇,强化自有优势资源分析,破除发展瓶颈,顺应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趋势。在信息资源体系优化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强化用户调研、科学规划、技术应用与框架完善,以此来掌握用户的动态需求,提升文献采选质量,扩大资源共享范围,细化建设过程管控,强化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为在校师生提供理想的信息共享与创新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