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513团浴血守卫清川江大桥*

2023-03-22 16:21孔中英口述高宝新倪春昊整理
军事历史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炮敌机机动

★ 孔中英(口述) 高宝新 倪春昊(整理)

一、在英雄部队的关爱中成长

我是1947年9月入伍的,在冀中军区十分区75团1营1连5班当战士。1948年所在部队升编为野战军,75 团改编为华北军区第7 纵队20 旅58 团。1949 年1 月,第7 纵改编为第69 军;3 月,第69 军番号撤销;4 月,改编为北京守备部队第205 师,原58 团改编为第205 师613 团。

我一直在这个团当兵。这是个主力团,战斗力强。那时候能打仗的部队,只要上级交给它任务,无论牺牲多少人,它也要把任务拿下来。1947 年大清河北秋季战役打傅作义16 军,我们团硬是拿下了别的部队都没能拿下的据点。打了胜仗后,我们团跟纵队一起行军,战士们扛着缴获的枪炮,行进中有人问:“你们是哪个部队?”我们都很骄傲地回答:“小团不大七十五。”

那时候的官兵关系非常融洽,真是如兄弟一般。有两个人我还记得很清楚。一个是我的班长。我入伍时只有15 岁,是全班年龄最小的,班长叫刘树,对我特别关心。那阵子打仗多数时间是在行军,班长只要看着我累了,马上就把我的枪拿过去,有时候看我实在太累,他就连我的背包也拿去背上了。那时候一个战士通常要背多少东西呢?一个背包,一支三八枪,还有50 粒子弹和4 个手榴弹。这些对于15 岁的我来说,背起来确实比较重。那阵儿宿营大都住在老百姓家里,如果老百姓家没有热炕,班长就会安排我睡在房子里给牲口扎的草垛上,所以直到现在,我对班长的印象都很深刻。第二个是团政委。那年立秋以后我们打北京庞各庄,要蹚永定河,由于来回蹚了几次,我得了气管炎,不得不住到团卫生队休养。我们团政委叫陈其峰,是红军时期参军的老革命了,我生病之后,只要是行军,他就把他的那匹马让我骑,我很受感动。

二、美军的炸弹、炸坑就是最好的教材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我们205 师所属3 个团,有2 个团改成高炮团。我所在的613 团改编为华北防空司令部高射炮暂编第1 团。1951 年1 月,又改编为高射炮兵第513 团。我们改成高射炮团后,上级从高炮511 团、512 团调了一部分骨干过来加强我们团,这两个团是毛主席进北京时在南苑机场接受过检阅的部队,我们团参谋长就是调来的,既当领导又当教员。不久,我们在天津接收了苏制装备,主要装备一个是小高炮,37 毫米口径;一个是中高炮,76.2 毫米口径。我们接装后,训练时间很短,中高炮只训练了大概3 个月,小高炮只训练了17 天,就于4 月上旬奉命从天津出发到沈阳补充车辆、装备等。5 月1 日夜,全团从长甸河口乘车跨过鸭绿江,开赴抗美援朝前线,正式担负保卫清川江大桥的任务。到1952 年5 月撤离朝鲜,我们团在朝鲜待了整整1 年。

513 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果是很大的。在1 年的作战中,我们团共发现敌机1497 批、52752 架次,作战1457 次(日战484 次、夜战973 次),共击落敌机55 架、击伤敌机360 架。战士们在战争中和敌人斗智斗勇,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多次获得志愿军司令部和铁道高炮指挥所的嘉奖。我们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靠三点。第一点是团领导指挥有方。我们团长叫江萍,脑子很好使。他在常规作战之外,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机动作战的方法。高炮机动作战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一个创造,证明指挥员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运用得很好,他因此还受到了志愿军铁道高射炮兵指挥所通令嘉奖。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政治工作做得很好。清川江大桥是抗美援朝交通运输的要道,许多物资、装备都要从这里通过,志愿军要靠它来打仗,靠它来吃饭,靠它来穿衣。我们的政治工作做的很好,深入人心,每个人在思想上都很明确,任务就是要保卫清川江大桥,宁肯牺牲也要完成好这个任务,当时我们的口号是:人在炮在目标在,有炮弹就要和敌机拼命!只要炸不死我,我就要把你打下来!作战中所有战士在思想和精力上都是高度集中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的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不怕流血。

我们团经历过这样一次激烈战斗。1951 年8 月18 日,高炮4 连遭到美机攻击,在战斗中有15 个同志牺牲负伤。一位班长负了重伤,他被从炮位上炸下来,但他爬起来又继续指挥战斗。一位炮手牺牲在炮位上,双手还紧握着方向机,眼睛还盯着瞄准镜。有个战士身体被炸得粉碎,在几十米外只发现了他的一只带着线手套的手腕,其他什么都找不到了。战场上,我们每个人都不怕牺牲,非常英勇顽强。

为什么这些战士这么英勇呢?那是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朝鲜人民在过着怎样苦难的生活。清川江南岸有一个城市叫孟中里,我们去的时候那里是很繁华的。那阵儿朝鲜政府给我们志愿军战士每人发几十块朝鲜币,我们经常到孟中里去吃朝鲜冷面,或到中国饭馆吃饭。这么一个繁华的城市不到半年就被夷为平地。美国的轰炸机每个礼拜要来轰炸一次,投下几十吨炸药,小一点的飞机经常不分白天黑夜来轰炸。更残酷的是,美军轰炸后,有的人在屋里负了伤,可是他的家属在外头却不能救他,因为美军投的炸弹是定时的,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亲人死在里面,救不了。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这么勇敢?这些炸弹、炸坑就是最好的教材。我们发誓即使牺牲在朝鲜,也绝不能让这种惨状发生在自己的祖国,我们一定要做保家卫国的好战士。

三、创造机动战法,“高炮打游击”

从1951 年8 月中旬起,美军集中其空军和海军航空兵80%的兵力,以朝鲜北部的铁路系统为主要目标,发动大规模的“绞杀战”。那时候,美军飞机多得像苍蝇一样,猖狂得很,经常低飞,有时甚至从清川江大桥的桥洞中飞来飞去。我们营的干部去开会,两三个人走在马路上,飞机都敢追着打,公路上随处都是被打坏的汽车。

针对美军的“绞杀战”,志愿军司令部和铁道高射炮兵指挥所针锋相对地提出了“重点保卫、广泛机动”的作战方针。513 团遵照指示,组织了4 个小高射炮营,开赴新安州至宣川间80 公里的线路实施机动作战,也就是“高炮打游击”。为了适应作战需要,团党委决定组织两套班子。团长江萍、政治处主任马志谦负责机动作战;政委陈袭、参谋长赵守晋、副参谋长崔光辉负责两江地区作战。高射炮兵机动作战,是中外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术。对513 团来说,守大桥的任务不能丢,大桥不能被炸坏,在这个前提下,要消灭美军的有生力量,就要变被动为主动,把部队拉到能消灭敌人的地方。指战员经过反复讨论,认识到要贯彻执行好“重点保卫、广泛机动”的作战方针,必须处理好“点”和“线”的关系,既不能单纯地照顾“线”而放弃“点”,也不能只守住“点”而放弃“线”,这样既保卫了目标的安全,又能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再一个是处理好“真”与“假”的关系,会隐真示假、以假乱真。飞机主要是从高空来观察,它不可能像我们在地面看得那么详细。它一看,这里有阵地,就来炸你。但这里实际上是假阵地,我们把真阵地放在它要下来的这个俯冲点上,它一俯冲,我们就在这个俯冲点上打他。打游击还有一个重要点是保密,不能让敌人发现。我们一般转移阵地都在晚上,飞机在夜间是看不见的。

1952 年1 月24、25 日,机动作战开始。由于认识一致,行动一致,3 营在郭山车站以东的隧道口,连续机动作战,击落敌机4 架,击伤7 架。首战告捷,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大家的信心。

3 月2 日晚,当地突降大雪。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调动美国飞机按我们团拟定的作战方案出动,团领导决定采取“隐真示假”战术。江萍团长果断命令重新部署阵地:3 营在云田,40 营在土城,41 营在岭美,39 营在长水滩桥,要求务必在2 日晚隐蔽进入阵地,做好严密伪装。营指挥位置设在全营阵地的中间,便于集中指挥。并且严明纪律,无营长命令,一律不准开炮。为了充分利用降大雪的自然环境,进一步迷惑敌人,团长命令军务股长张文盛组织专人,当天晚上在12 个炮连的阵地旁300 ~500 米起设置假阵地,要求必须在3 日拂晓前完成。江团长还不失幽默地说:“你张文盛脸上圆点多,点子也多,一定能完成。”在朝鲜当地政府和群众大力支持下,张文盛提前完成了设置假阵地的任务。在假阵地上,战士们用树干作炮身、“炮口”直指天空、用树枝扎成炮轮、用稻草和树枝扎成假人,分立在炮位上。“指挥员”手持的指挥旗迎风招展,各炮位均“严阵以待”。

3 月3 日晨,天气晴朗。美军派侦察机实施雪后侦察,发现云田地区高射炮阵地增多,判断我方因雪受阻,有大批作战物资和人员在抢运,遂采取了大规模攻击行动。上午8 点,39 营营长袁九顺报告,美军12 架F-84 型飞机向我阵地俯冲投弹,团长命令近战歼敌。袁营长在敌机斜距离2000 米时下令开炮,当即击落敌机1 架、击伤2 架。8 点50 分,美军F-9F 型飞机28 架,以高度3000 米,从正南方向袭击云田。3 营营长石信忠命令全营放过第1 架飞机。此时,美机编队已绕至正东方向,顺阳光成一路队形俯冲3 营高射炮阵地,石营长在斜距离高1000 米时,令全营集中火力射击第2 架,当即击中,敌机坠毁于阵地旁爆炸。他紧接着下令各连转移火力,按敌机俯冲队形的第2、4、6 或1、3、5 架射击,又击落敌机2 架,击伤4 架。3 营战斗历时10 分钟,共击落敌机3 架、击伤4 架。12 点30 分,美军F-84、F-9F 52 架来袭。39 营击伤敌机4 架。3 营再次以集团火力迎头射击,又击落敌机4 架、击伤6 架。14 时42 分,美机F-9F、F-80 共50 余架再次前来报复。3 营石营长下令各连射击俯冲的敌机,又击落敌机1 架、击伤5 架。至此,云田战斗一日内三战三捷,共击落敌机9 架,击伤21 架。

513 团从1952 年1 月22 日至3 月19 日共57 天机动作战,击落敌机37 架、击伤152 架。这57 天里的机动作战,正处朝鲜的隆冬季节,气温在零下45 摄氏度。连队一天要转换一两个阵地甚至三四个阵地,饭吃不好,一碗饭还没有吃完米粒就冻硬了,有时一顿饭就得吃几次,因为飞机来了你就得打。没有时间做饭的话,就一口炒面一把雪,一块饼干一口水。天寒地冻,战士们在单帐篷内和衣而卧,冻得睡不着了,就起来围着帐篷转圈跑步。连队每换一个阵地,就要构筑一次伪装阵地,战士体力消耗巨大。战斗时,踩一鞋底泥雪的战士们,跑到炮盘上去战斗,时间稍微一长,鞋底就与炮盘冻结在一起,要想挪动一下脚步,要靠战友用脚踢一下才行。当时,战士们的手和脚冻伤很严重,但是没有人叫苦叫累。513 团的机动作战的战例,后来被写入教材,成为高射炮兵机动作战训练的典范。

四、在朝鲜战场代职及战地生活

在朝鲜战场时,我是团里的青年股干事,主要做三项工作:第一项工作,做共青团工作。主要是宣传鼓动共青团员们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英勇作战。我们根据作战实际需要,拟定了几个教育提纲发给各连团支部,教育团员们认识到青年人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第二项工作,下部队了解情况和帮助连队解决实际问题,部队发生什么事、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就要去了解和帮助解决。第三项工作,只要基层缺政治干部了,我们就要去部队代理。探照灯401 团刚入朝的时候,由于缺乏作战经验,结果遭到美机轰炸。为了把遇袭的人员和装备撤走,上级要我们派37 高炮一个连来掩护他们,那阵子正赶上高炮3营9 连的指导员没在,团里就让我去代理9 连指导员。

在朝鲜,我经历过两次比较危险的事。刚才我讲的1951年8月18日高炮4连经历的惨烈而英勇的战斗,是我到连队后了解到的。那时我正在4 连的一个小炮阵地,美机来袭时,连长、指导员劝我到防空洞躲一躲。我说你们都不怕,我怕什么,就没有下到防空洞里去。结果那天敌机没有把炸弹投到阵地上,恰恰投到了防空洞。如果我进去了也就“光荣”了。还有一次是中了细菌战的招了。大概是1952 年年初,我和其他几个人突然发高烧40 多度,一开始没想到是细菌战的缘故,后来在高炮阵地附近看到了细菌弹的弹壳才反应过来。一般炸弹炸后弹壳就碎了,但细菌弹爆炸后那个圆柱形炸弹壳还存在,中间是一层一层、一格一格的。我见到的时候,里面是空的,蚊子、臭虫什么的早就没了。当时不只我们,还有许多老百姓都看到了。我回国以后还曾一度发高烧,有时会烧得昏迷过去。现在有的人说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没有发动过细菌战,我是亲历者,我绝对不同意这观点。

在朝鲜,我们一开始有半年时间都是住在老百姓家,后来老百姓家都被炸坏了,我们就自己挖防空洞。朝鲜老百姓对我们特别好。我发高烧时就住在老百姓家里,他们为了给我补充营养,还冒险过江去给我买苹果吃。朝鲜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归纳成“三大三小”“三多三少”。“三大三小”一个是炕大屋子小,有多大的屋子就有多大的炕,进门上炕,鞋什么的都要放在门外;再一个是裤子大袄小;还有就是碗大桌子小,朝鲜男人吃饭,碗很大,每个人一个小桌子,女人不跟男的在一起吃饭。“三多三少”,一个是女的多男的少,农村里能看到的男人只有10 来岁的孩子,还有就是60 岁以上的老人,青年男人都去打仗了;再一个就是狗多猪少,没有猪,过年过节家里来客人都是吃狗肉;还有就是牛多马少,基本没见到马。我们跟朝鲜老百姓住在一起,关系处得不错,还跟他们学了几句朝鲜话。

五、与抗美援朝不同的援越抗美作战

高炮513 团于1952 年5 月份撤离朝鲜,1958 年炮击金门的时候调到福建前线了,那时候,我已经调到北空机关了。援越抗美的时候,北空机关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我就在工作组里,跟着炮7 师师部去了越南。炮7 师20 团、21 团两个团去了。1967 年8 月我们进入越南,在那儿整整待了半年。主要任务是保卫从克夫到太原这一段铁路。我感觉,我们在越南和在朝鲜作战有三大差别。第一,在越南选阵地受限制。在朝鲜,我们的炮阵地想选在哪儿就选哪儿,朝鲜不干预;到越南,炮阵地位置必须要服从越方的指定。第二,情报特别准确。比如说我们在克夫的阵地,今天大使馆通知高炮部队,明早9 点30分24 架敌机要来,第二天敌机一准会来。这跟在朝鲜比起来差别很大。第三,敌机投的炸弹变了。在越南,美军飞机使用两种炸弹。一种是集束炸弹,那时候我们管它叫气浪弹。气浪弹炸了以后,一公里内所有的东西像刀削了一样都给削平了。那时候的高炮没有在地面戳着的,都是弄到地下阵地里的,因为气浪弹能把炮筒都给削平了。再一个就是子母弹。炸弹里头加上许多像自行车滚珠一样的钢珠,一爆炸,滚珠就飞出去了。你要是负伤,一个地方就有好多个这种滚珠。许多负伤的战士一动手术就是五六个小时,得把滚珠一个个地取出来。

我是一个老战士,已经90 多岁了。回首往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忘不了一个防空洞生活战斗的战友,忘不了我们对党和国家的初心和使命。我希望我们年轻的指战员们,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的精神,听党的话跟党走,一定要把我们的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军队。

猜你喜欢
高炮敌机机动
冲着敌机,开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所用37mm高炮秋冬季保养技术
装载机动臂的疲劳寿命计算
德国猎豹35毫米双管自行高炮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新中国建国后击落入侵敌机大盘点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偷架敌机开回家
红军长征途中击落三架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