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练的村落承受了九百年的重,也承受了九百年的轻。宋时的井,盛满了今朝的水,倒映着今世的明净。它如一盏灯,轻轻摇焰,飘动的星火,燎出最美的画卷!
——题记
一部村史是一族人与时间赛跑的故事,点点滴滴,斑斑驳驳,黄、澄、红、紫、绿,恢宏而凝重,蒙眬而鲜明。历史是镜然后才是鉴。千百年来,面对历史,多少人感慨得唏嘘不已,几多沉沦几多奋起。有如:“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州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又有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再有甚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吧,让我们走进风雨苍黄千百年的那练村,谛听那里的历史风铃凄厉的诉说,看那里风雨飘摇、世态变故、人物沉浮的历史画卷,感受那里浸润着如此厚重历史与人文底蕴的那练人之雄风与后发崛起!
那练村位于徐闻县城西十六公里处,乃千年古村。从福源公开始至今,那练人落地生根、根生土长、根株结盘、根深枝茂。一如“盘根直盈渚,交干横椅天。舒华光四海,卷叶荫三川。”之气势。那练,一个千秋的金盆宝地,轻轻的呼唤,就会有龙骧虎步的人物鲜活历史。诸如:江南铁吏骆鸣肃,龙虎将军骆鸣雍,武定名宦骆司词,全县首位京师大学堂毕业生骆鸣鸾,中国泵界泰斗骆大章,琼州口岸拓荒牛骆光浩,华南植保专家骆学海,“两弹一星”元勋骆大星,美侨学界科学家骆汝湘。一个个名字,掷地有声,一个个事迹,撼天动地。有诗云:英名自可垂青史,霸王何须羡帝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练人的豪迈,那练人的枭雄,那练人的睿智无一虚伪。走进那练,一种浓郁的文化气场与文明的能量,徐徐散发而至。那练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那练人“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此时此刻,不禁为那练“徐闻第一村”这个独特的地名,生发出别有风味的诗韵化的激情!
那练村,只有一个骆姓。一个“骆”字让人想起“沙漠之舟”的骆驼。那练人赋予了骆驼的形象。深入那练,不为她已逝的青春和衰老的容颜,只为她不变的生命的底色,慢慢地品读她一生的顽强,一生的凛然,一生的安详。在人生茫茫的大漠中,那练人豪迈地走着,把一个个绝望的魂灵带出凄惶的历史。村庄是每一个人生命的脐带;村庄是每一个人的衣食父母;村庄是每一个人童年的记忆;村庄是每一个人笑与泪的陶缸。站在村庄的身旁,就会血液澎湃;踏在村庄坚实的土地,自己仿佛是一头牛,闻一缕村庄的炊烟,温暖就会由心底绽放。走进那练,站在公里坑水库,放眼望去,视野开阔,山峦叠翠,郁郁葱葱。近看小草如茵,雀鸟争鸣,鲜花似海。在大片的桉叶林中,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缓缓地向东流去,像徐徐展开的油画,渲染出热带乐园的风采。溶进那练,感悟那独特博大的历史文化,汲取其精髓,感受那朴实纯真的风土人情,学会其率真。此外,还有那似懂非懂的神秘的传奇,让人梦牵魂绕,永不磨灭。哦,那练印象,是一道从历史深处迸发出来的永不褪色的美丽光芒!
村落的岁月,风风火火。刻在石头上的传闻旧事,暴露了诸多历史的春秋面孔——凄楚、哀伤、动人。历史如风,吹生一路草绿,也吹落一路败叶。如今,那练的村落承受了九百年的重,也承受了九百年的轻。宋时的井,盛满了今朝的水,倒映着今世的明净。它如一盏灯,轻轻摇焰,飘动的星火,燎出最美的画卷!
著名诗人于坚从云南火急火燎,又是腾云驾雾,又是乘风破浪,马不停蹄地不顾舟车劳顿赶来到他梦里梦外都未见过的一个神奇地方——徐闻。
卸去琼州海峡的一片碧蓝,从起伏跌宕的大海走下,于老师气吁吁地说,我来到了南美洲了。要不是黄礼孩的旁白,我以为是于老师坐船晕了头,说错了地方。“徐闻很美,我看到了古铜色”于老师补充了一句。这时,我明白了:于老师是自然主义者。他这次来徐闻就是为了见证“大海的重新开始”——试图用诗歌之声唤回大海的原初。
刚进入夏季,盘踞在雷州半岛好几万年的徐闻,刚烈而直爽,暴躁而温顺,古铜色的土地瓜果遍野,生命翠绿,原生态的气候与现代化的气息,相互映衬,和谐共生。从新港码头到徐闻开放大学不足三十分钟的车程,已让于坚老师有足够的体验。“我爱徐闻!”在喝茶聊天中,于老师说了第三句话。夏季里的徐闻,白天不愿离去,夜晚不好意思降临,都六点多了,夕阳还在登云塔傍玩耍。也许是今晚太特别了吧,因为在徐闻的历史上继苏东坡、汤显祖、许地山等文学家之后,今天又来了一个大作家大诗人——于坚。此时此刻,于坚就在登云塔脚下。“他触摸了先贤的脸庞/塔上四百年的光阴/一时就苏醒过来/风铃,在夕阳下神秘地回响”(《陪于坚老师逛老街》李明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会逢与会话。夕阳,古塔,诗人融为一体,成为徐闻这座小城的又一个瑰丽的文化瞬间!
坐落海滨的徐闻小城是一个不夜城,夜宿其中既有情趣又有韵味,就算是只住上一晚也会拥有满满的故事。于坚老师不喜欢闹市,第一个夜晚便选择远离城区东边的菠萝的海民宿——菠萝公社。车子从县城出发,穿越一条深深的黑暗,经过一个唱雷歌的村子。于老师头次听到雷歌,虽然听不懂,但觉得那歌声好像是来自一个古老的部落。他细细地听着仿佛进入一种原始的状态。菠萝公社是本土艺术家构建的一个富有地方色彩和音乐基调的民宿,位居菠萝的海偏东的田洋村旁的一个高挑的大土墩上,晚上颇具风景。今夜是初月,静谧而朦胧,萤火虫带着菠萝的梦想与星星对话。此时,于老师也走进景色,站在天台上,裸着上身,凝视着整个菠萝的海。透过夜幕,于老师肌肤上浓重的古铜色慢慢地流入了这片红土地之中。这时,我似乎看到了一种隐秘的辽阔与神秘的深邃。
于老师喜欢大海,他第二个晚上就选择住在南极村。南极村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的角尾乡。那里有许多自然生成的奇丽景观,诸如:海底珊瑚、合水线、夕阳晚照等,不仅是一个地标性的地方,而且更是一个观光休闲的好去处。于老师住在一个叫“望角海居”的民宿。望角海居面朝北部湾,海面开阔平静,晚霞变幻莫测,云彩绚丽多姿。傍晚七点左右,我们驱车赶到那里。刚下车礼孩便大声喊道:老于!老于——。听不见于老师的回应,我们走下海滩。抬头一看,不远处于老师在埋头拍照。太阳的余晖暖暖地照耀在他光禿的头上,时不时滑动出一缕光线,有如他的诗歌清亮的,蔚蓝的。于坚老师酷爱大海,他想把大海娶回去抑或干脆嫁给大海。你看,于老师已把一身铜色交给晚霞,交给大海,交给天空……于老师说,他要把他现在拍摄的大海照片发到全世界去,让徐闻的大海天下闻!
徐闻的美食,山珍海味,数不胜数。吃在徐闻,名副其实。大凡来徐闻的人都喜欢吃徐闻的海鲜,吃徐闻的本地鸡,吃徐闻的本地羊。于坚老师特别例外,以上所列他似乎不感兴趣。我注意到他喜欢喝汤。他说这里的汤来自大海,喝了很甜、美滋滋的。汤者水也。水乃大地之血。诗人于坚以汤为美食以养诗心,俢诗性,炼诗志。他的诗都是从大地里长出来的庄稼,能供养生命。
于坚,中国著名诗人,祖籍四川资阳,生于昆明,写作近五十年,著有书四十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等。于老师睿智、博学、平易、寡言。2021年5月18日,徐闻开放大学举办了一场“一道光芒从南方的海掠过——著名诗人于坚海洋诗歌分享会”。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对话(于坚与黄礼孩对话与本土诗人对话)。说它别开生面,其中一点是于老师提议主持人用本地话(雷州话)说话。开门见山,李明刚校长以一口流利正宗的雷州话拉开了序曲。黄礼孩用普通话给于老师翻译。于老师听了点点头,脸带微笑。此时,雷州话与普通话交相辉映,妙趣横生,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缘何要用雷州话来主持分享会?这或许是于老师那天晚上无意中听到雷歌,陌生感中,雷话在于老师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魅力了吧。当然这是我的揣测,其中缘由来自老师深层的用意。对话中,于老师说,“写作是守护语言的” “通过语言,通过故乡,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语言是可以穿越时空的,也可以铸就诗人空间,比如:李白的空间,杜甫的空间” “诗是语言的产品,只有诗语言才能拯救你,语言是我们安心立命的地方”。于坚老师这番话让我们懂得了如何用诗歌来保护好自己的语言。作为诗歌创作者,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以语言来铸造自己个人的诗歌空间。
记得汤显祖离开徐闻时写了《徐闻留别贵生书院》一诗: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这是汤翁对徐闻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于坚老师在徐闻虽然逗留时间不长,只有两三天,但他对徐闻的感受情有独钟。他落脚新港码头,讲学于徐闻开放大学,拜谒了登云塔,走访了铁打街,东至菠萝的海,西达南极村,欣赏了雷歌,观光了晚霞。他的脸庞就是红土地的脸庞。他的眼睛就是大海的眼睛。他在徐闻找到了他喜欢的两种颜色,一种是古铜色,一种是灰色。他说他非常喜欢徐闻,即便现在有更多城市让他选择,他还是选择徐闻。他说:“诗歌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以上有足够的理由让于坚老师为徐闻献上一首诗歌。是的,就在于老师下榻的第一个晚上就写下了《徐闻》一诗。“徐闻/就是渐渐地徐徐地像风那样/长出耳朵和汗珠” “他们于黑夜里坐在乡村的广场上听雷剧/将皇帝和他的妃子带到村庄的打谷场上” “我听见那只老虎叼看菠萝走过半岛/渐渐我看出这个岛的土地是红色的并且平坦/那些密布尖刺的菠萝/深邃的乳房渐渐长大/成为秘密/于是我睡去” 。可以看出,诗句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于老师对徐闻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的浓厚兴趣与深深的留恋,对徐闻老百姓淳朴、勤劳的民风赞誉有加。
于坚老师完成活动之后于5月19日离开了徐闻。几天来,他那风风火火的身影和那恍如梦寐的诗神,犹如一道光芒从南方的海掠过……
盐井角,坐落于徐闻县前山镇南面的南海之滨,是大陆伸入大海的犄角,形如鹰鸟,状似觅食。
盐井角,有口盐井。这是一个很纯粹很朴素的民间故事。相传几万年以前,由于地壳变迁,火山爆发,一口浑然天成的井便安详地坐落在那里。盐井,顾名思义就是井水可以煮成食盐的井。过去方圆百里的人们不择荒路、不畏风险,到这里挑回井水以煮盐为生。后来有人干脆在这里安身立命,不卑不亢地生活了几百年,盐井村也就绵延了几百年。
盐井角,是一只匍匐南海之滨寻食的鹰。它以鹰的勇敢与倔强,迎风浪,战暴雨,避雷霆;它以鹰的锲而不舍追奔时代的巨轮;它以鹰的夙愿描摹生命的伊甸园。
盐井角的石头是千年的音符,海风用时代的手指弹奏出大海的乐章;盐井角的石头是千年的花朵,它把芬芳馥郁的春天带给这里的生灵;盐井角的石头是千年的足迹,它描绘着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传说;盐井角的石头是飞蟹的竞赛场,一个个飞蟹都是赛跑的高手;盐井角的石头是龙虾、马友鱼的深宫宝殿,到了傍晚,这里彩霞斑驳陆离,鱼影婆娑起舞。
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盐井角已失去了以往那种繁忙与风光。昔日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盐已不复当年,传说中的那口盐井也销声匿迹。繁衍下来的盐井人顺应时代潮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盐井村有一个名叫陈大山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不恋城市恋农村。他热爱家乡,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献给农村的振兴。他苦心孤诣经营起“凤湾海岸农庄”。现在的盐井村不再是过去蓬头垢面的旧模样。那座曾经与海匪对峙的大山脚下已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旧的传奇已沉睡于记忆,新的童话正在演绎。一座座几百年前无法想象的高楼突兀眼前;一辆辆形态各异、五光十色的小轿车纷至沓来;一股有如美国西海岸的异国风情扑面而来。盐井以母爱的博大送出一批批志在四方的赤子,也以母爱的温柔迎来一批批域外观光的客人。盐井的天空与她的大海一样蔚蓝。盐井的清风摇曳着她的绚丽与多姿。
盐井人对待客人就像大海对待鱼儿。
中午饭注定是一顿丰盛的海鲜:飞蟹、常仔鱼、金鼓鱼、龙虾、马友鱼、鲍鱼,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小鱼小虾。飞蟹用来煮粥,鱼用来煮汤、煲汁、焖鱼等,做法多样,五味杂陈。值得一提的是飞蟹粥,其色金黄,清甜可口。有一句民谚叫:吃了飞蟹粥晚上不盖被。饭间,来了一位清癯结实的高挑汉子。真看不出他已是男攀女结的有了孙子的爷爷。他叫陈大珍,饮下几盅,便大咧咧说上一通。他说,盐井是马友鱼、龙虾尤其是飞蟹的故乡。想吃上纯品的马友鱼、龙虾、飞蟹就得非来盐井不可。他还说,来盐井吃海鲜就像你们城里人在酒店点菜一样,随叫随到,保证用不上一个钟的工夫,十斤八斤的鲜鱼马上在你们面前活蹦乱跳。他说他一天能网上600斤常仔鱼。我们听着以为是天方夜谭。原来陈大珍是这一带捕鱼达人。
吃完中午饭,我们参观了“凤湾海岸农庄”。站在二楼别墅的阳台上举目眺望,盐井海便尽收眼底。此时,稍稍呼吸一下,就会感到海风的温柔与清爽。陈大山老板说,如果在晚上,可以看到对面海南的铺前,那景象仿佛天上街市,又像海市蜃楼。假如能在“凤湾海岸农庄”住上一宿,与海对话,与海起舞,与海共梦,岂不乐哉,悠哉?
回来路上,黄凤阳摄影师给我们展示了盐井角的航拍图片,这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观感。鸟瞰盐井角仿佛一尊浮雕,一只跃跃欲飞的鹰。
张德明点评
文如其人。谭科琦的散文与其人的性格极为吻合,情深意浓,真诚朴实。《仰望那练几百年》是对故乡那练村的唱响的一曲深情颂歌。散文家对故乡的历史如数家珍,对从故乡走出的文化名人格外敬重,用饱蘸情感的笔调,对来自故乡的一些响当当的人物进行了尽情咏赞,并意味深长地写道:“一个个名字,掷地有声,一个个事迹,撼天动地。”此中蕴含的深浓的热爱故乡、敬重名贤的情绪,可谓呼之欲出。对于故乡的养育之情,作家是深怀感恩的,由于这份感恩之情,他对故乡这个名词的内涵,有着特别的认识:“村庄是每一个人生命的脐带;村庄是每一个人的衣食父母;村庄是每一个人童年的记忆;村庄是每一个人笑与泪的陶缸。站在村庄的身旁,就会血液澎湃;踏在村庄坚实的土地,自己仿佛是一头牛;闻一缕村庄的炊烟,温暖就会由心底绽放。”
《诗人于坚在徐闻》以札记的笔法叙述大诗人于坚在徐闻短暂之行的点滴故事。散文家一方面描述了于坚在徐闻的匆忙行程,以徐闻游历为线索,将诗人爽朗的性格和平易近人的品性生动展示在我们面前。另一方面,散文家又借助诗人于坚的行踪,将徐闻的优美风景和深厚底蕴巧妙地袒露出来。这篇散文看似像一篇报告文学,但又并非那种只重叙事的报告文学,而是用充满诗性的笔墨,对诗人于坚与徐闻的亲密接触进行的艺术描述,七个节次慢慢品来,如同在品读用七个片段组合起来的散文诗。
《盐井角,一只跃跃欲飞的鹰》重点聚焦徐闻海边的一片转给雄鹰的盐井地带。散文家既描述此地的地形特征,又追溯它的发展历史,还展现它的现实状况,在时间与空间的纵横交织中,将盐井角的人文底蕴作了精彩的勾勒。散文家还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盐井角的渔民热情好客的生动情景,从而将这里纯良的民风民情巧妙折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