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
19世紀末20世纪初,具有奥地利特色的表现主义萌生。奥斯卡·科柯施卡以其近乎梦幻的表达方式成为三大代表人物之一。
科柯施卡一直坚信所有有生命的艺术都来源于对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他的画笔犹如“鹰隼的眼睛”,犀利而深刻,把情感与人性用粗犷的线条与浓郁的油彩表现了出来。注重表现情感并总能捕捉情绪,成了科柯施卡的作品标志。
艺术界的“全才”
1886年,科柯施卡出生在奥地利南部小镇珀希拉恩,在小学时便显露绘画天赋,18岁时考取了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在校期间,科柯施卡对实用艺术品产生浓厚兴趣,经常为维也纳工作室设计明信片。1908年,科柯施卡设计了缀锦画和艺术品,参加艺术展,颇受好评。
科柯施卡的肖像画,因为善于捕捉人物的内心特质和情感,使得人物形象生动而深刻。科柯施卡在完成创作画作的同时,还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1909年,他写的剧本《杀人者,女人的希望》被搬上了维也纳的舞台,获得了“全才”的美称。他的名气也逐渐在维也纳传开。
暴风雨般的恋情
1912年4月,科柯施卡认识了美丽的女子艾玛·马勒。艾玛才貌双全、优雅端庄,丈夫过世后,艾玛以自由者的形象又活跃在了艺术圈内,科柯施卡应邀为艾玛画肖像时,对艾玛一见钟情、无法自拔。
但世事难料,这段恋情最终随风而逝。《风中的新娘》是科柯施卡与艾玛分手前的作品,画面上的科柯施卡似乎已预感到这场爱情的结局,脸上写满了绝望与悲伤,色彩、人物及技术等都被这种情绪所主宰。画中充满冲击力的情绪,令画面有了永恒的魅力,成为其代表作之一。
受人敬仰的艺术家
陷入极大痛苦中的科柯施卡参军入伍。1915年,在一次战斗中头部中弹,差一点魂归西天,死里逃生的科柯施卡退役后,在1919年担任了德国某学院的教授工作。1931年,科柯施卡回到了维也纳,继续自己的创作。
1980年2月, 94岁高龄的科柯施卡在瑞士去世。科柯施卡以他精湛的技艺创造了许多充满激情的作品,艺术史家们称他为“表现主义的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