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是以面粉、糯米粉等为原料,将其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具进行揉、搓、挤、压、团,塑造出各种人物或动物等形象。中国的面塑艺术源远流长,面塑作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民俗、雕塑等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过去,面塑只是手艺人走街串巷的谋生手段;如今,面塑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栏目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稿件,栏目中的文字、图片由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权使用。)
面塑工具
面塑由于流派不同,实际使用的工具略有差别,但主体工具“拨子”不可或缺。综合来看,面塑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拨子,是做面塑时的重要工具,材质一般为塑料,呈扁平圆锥形。主要用于挑眼眶、扎嘴角、做眼睛、做胡须,也可压腰身、压裙带、挑鼻梁,一拨多用。
2.小剪刀,主要用于剪出动物的腿、嘴,也可以剪出人物的手指以及他们手中的刀剑,并用于剪掉废料。
3.小木梳,主要用于做面人头发、胡须,也可压披肩、做穗子等。
4.方板,可以用其他工具在上面进行碾压扩展,做衣纹、捻细条、做蝴蝶结、刮花等。
5.钳子,用于剪铁丝,做吊篮。
6.擦手油,用于操作者润手。面泥有黏性 , 在捏面泥之前,要用油润手,使面泥不粘手。
面塑技法
面塑由于流派不同,手艺人口传心授的技法略有差别,但主要手法基本一致。以商派面塑为例,其主要技法可以总结为“揉、捏、搓、捻、碾”五个字。“揉 ”,就是在制作面塑前,揉一揉面團,使其软硬均匀。“捏 ”,是制作面塑的各个工序中经常用到的操作,与“揉”相辅相成。如用手指捏制面塑人物的胳膊、腿并为其整形。“搓”,就是把面泥搓成长条。“捻”,与“搓”技法类似,只是幅度较小,更加精细。“碾”,就是把面压成薄片。
面塑流派
从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的面塑古朴、粗犷、豪放,长江流域的面塑细致、优美、精巧。安徽省境内有长江、淮河两大河流穿过,面塑艺人大部分活跃在皖北地区,即淮河流域。相对于山西、山东等地区的面塑,安徽省内的面塑流派具有独特风格。
下面就为同学们简要介绍:
1.商派面塑
主要流传于淮北市濉溪县一带。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发达的农业区,地理位置优越,文化积淀深厚。商派面塑具有淮北地方特色,风格朴素诙谐,大多作品反映的都是淮北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传说。
2.杨氏面塑
主要流传于亳州市利辛县,在利辛县西南部永兴镇、王人镇一带较有影响,又以永兴镇杨园村为中心向四周乡村扩散。其第三代传承人杨文挺在世时享有“捏面王”的美誉。传统的杨氏面塑形象多出自传统戏曲、四大名著、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比如刘备、关羽、张飞、嫦娥、哪吒、唐僧师徒、杨家将和十二金钗等。其作品以细腻、灵动、精巧著称。
3.殷派面塑
主要流传于淮北市,作品精美,色调鲜艳,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殷派面塑技法明快简练,其作品既接地气,又符合当代审美,受到人们的欢迎。
4.庐州面塑
主要流传于合肥市区及肥东县。庐州面塑富有皖中地区文化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注重继承创新,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材料的柔韧性来延长面塑作品的保存期。作品主要反映具有安徽本土特色的人物、故事及风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非遗进校园”的常态化活动中,非遗传承人在当地校园向学生们传授面塑技艺。在课堂上,他们教授学生制作各类面塑,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他们的工作室也热情接待前来研学的学生。
如今,传统文化与新媒体传播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平台都有视频和图解,传播和普及面塑这项古老而朴素的技艺。面塑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小朋友们也可以拿出橡皮泥,试一试用自己的双手塑造身边的事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