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 马雁
(珠海科技学院 广东珠海 519041)
近年来,珠海以横琴为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采取举措,在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2021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出台,促进珠海与澳门产业多元发展。随着珠海与澳门两地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两地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生活深度融合。为了让珠海在合作区中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不断提高,城市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不可忽视,家庭服务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让珠海在与澳门的对接合作中,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解决在珠海的澳门人才的后顾之忧,积极发展家庭服务业是必要之举。
1.2.1 调研目的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服务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需求,家庭服务业是指主要从事家庭服务活动的各种经济单位的总称。随着珠海与澳门之间经济发展的合作程度不断加深,两地人员往来日益频繁,生活深度融合,澳门居民到珠海创业、结婚、置业、生活等愈发普遍,珠海市涉澳家庭对于家庭服务的需求程度和内容也向着深度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以珠海市涉澳家庭为对象,包括:家庭成员都是澳门居民;家庭成员一方是澳门居民。通过问卷及访谈的方式,确定在珠海生活的涉澳家庭服务需求,包括自我发展、夫妻关系、亲子教育、老人赡养等方面,解决在珠海的澳门人才的后顾之忧,助力珠海形成湾区人才聚集高地。
1.2.2 调研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香港、澳门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2019年,横琴对澳合作从产业协同走向了社会民生融合。
此外,珠澳两地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深度融合,人员往来日益频繁。据统计,2019年澳门居民往来内地出入境已达5358万人次,人均达78次。澳门居民到珠海创业、结婚、置业、生活愈发普遍,在此背景下,了解在珠海的涉澳家庭服务需求,提高涉澳家庭幸福感,对于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促进珠海服务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此外,切实关注涉澳家庭服务需求,提高服务品质,解决在珠海的澳门人才的后顾之忧,为形成珠海粤港澳人才聚集高地,为珠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为各类人才在珠海施展抱负搭建广阔的舞台,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1.3.1 相关概念界定
家庭需求:指的是家庭成员对于社会当中各种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例如,除了日常必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之外,类似组成家庭、生育儿女、子女的教育问题及长辈的养老问题都属于家庭需求的范畴之内。家庭需求是一个家庭经济运转的内在动因。
按照成员进行分类,可分为个人家庭需求、共同家庭需求;按照需求的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自然需求、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按照实现方式进行分类,则可分为直接实现的、间接实现的和不能实现的需求。本文当中的家庭需求特指从个人、夫妻、亲子、三代的四个维度出发,在珠海市的家庭生活生产及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需求。
家庭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将家庭服务定义为:指为居民家庭提供的各种家庭服务的活动。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姜长云在2010年进行了关于家庭服务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讨论,文中对家庭服务业的若干概念进行了梳理,将传统家庭服务业定义提出了外延,认为家庭服务业是指主要从事家庭服务活动的各种经济单位的总称。
1.3.2 研究现状
关于家庭服务需求的研究主要可分为自我发展、夫妻关系、亲子教育、老人赡养、住房贷款五个方面。盛丽华,汤引娟,储苏平(2015)调查了上海城郊新场社区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卫生服务需求,得出了农村社区仍有部分低收入、低保障人群养老在经济方面的问题,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不足,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不能满足日渐增多的老人的养老需求等老人赡养的家庭服务需求[1];安卫华(2012)认为在少儿及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环境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情况下,社会对亲子教育的关注度及开展亲子教育的必要性,将研究目标着眼于亲子教育相关的家庭服务需求研究上[2];郑丹丹,狄金华(2017)指出,夫妻感情越好的子代家庭对父系家长和母系家长的经济支持就会越多;夫妻关系越好,妻子的家庭权力对父系代际支持的反向作用越小[3];陈佳祺(2022)从住房增值、住房贷款和住房总值三个方面对居民家庭风险金融市场进入和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指出,幸福感、安全感及家庭未来预期与居民家庭是否存在住房贷款、是否参与金融市场及是否参与住房增值存在着部分调节效应[4]。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领域对我国家庭服务需求中亲子教育、老人赡养、住房贷款等方面已经做出了较系统的理论研究[5],同时,对夫妻关系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针对珠海市涉澳家庭在珠海市社会生活中的家庭服务需求现状的研究较少,不过,以上研究内容和经验为本次调研的展开提供了方向。
本研究以珠海市涉澳家庭在珠海市社会生活中的家庭服务需求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的方式进行研究与调查,调查对象为珠海市香洲区关闸社区、北岭社区、桂花社区、昌平社区中的500个家庭。以期确定在珠海生活的涉澳家庭服务需求,包括自我发展、夫妻关系、亲子教育、老人赡养等方面,解决在珠海的澳门人才的后顾之忧,助力珠海形成湾区人才聚集高地。
2.2.1 文献研究法
为了研究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务需求的情况,笔者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家庭服务的文献与研究著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结合当下珠澳两地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现状,为明确本次研究的方向、框架构建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撑。
2.2.2 实地调研法
为了研究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务需求的情况,本文在撰写过程中,以珠海市香洲区关闸社区和北岭社区为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并且搜集了大量有关于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务需求的相关资料用以统计分析,从而找到影响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务需求的原因。
2.2.3 问卷调查法
为了研究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务需求的情况,本文从珠海市涉澳家庭的角度出发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纸质问卷进行线下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样本数据,进而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判断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所用问卷结合了我国现阶段珠海市涉澳家庭的需求和特征,以及本研究的访谈内容。
数据处理:主要检查问卷上的数据填写是否完整准确,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值,并以此为标准,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录入数据后,运用SPSS软件查找不合逻辑或错误的数据,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对数据进行净化和整理工作,以保证数据的质量。
问卷信度检验:根据得到的初步数据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判断数据的可靠性,采用Cronbach α系数来判定。本文收集到的数据的Cronbach系数α达到了0.791接近0.8的水平,说明本文收集到的数据的信度水平整体来说较好,可以接受。
问卷效度检验:本文运用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用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量表中的各项能否进行因子分析,本文收集到的数据的检验结果为KMO=0.682,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小于0.05,说明数据信度系数良好。
2.2.4 访谈法
由于调查问卷具有随机性,为了使所获取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能够更好地研究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服务需求的情况,本文在撰写过程中,通过线下走访珠海市涉澳家庭成员的形式,收集到了一部分更加真实、客观的数据。
本文调研报告选择调查对象为珠海市香洲区关闸社区、北岭社区、桂花社区、昌平社区等珠海市涉澳家庭群体。调查人数500人,男性250人,女性250人,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在回收到的调查问卷中,回收男性问卷249份,占总数的50.1%,女性问卷248份,占总数的49.89%;其中,家庭中男方是澳门人士的占总数的32.5%,女方是澳门人士的占总数的42.8%,双方皆是澳门人士的占总人数的24.7%。
本次调研中,家庭结构属于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家庭的核心家庭占总数的41.2%;家庭结构属于由爷爷奶奶、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家庭的主干家庭占总数的29.5%;家庭结构属于由父母和两对以上已婚子女及子孙组成家庭的联合家庭占总数的16.8%;单亲家庭占总数的5.8%;爷爷奶奶与子孙组成家庭的隔代家庭占总数的6.7%。与老人共同居住的涉澳家庭受访者认为需要社区或家政企业帮忙照顾老人的家庭占总数的68.4%,其中,由于老人卧床而导致生活不便、需要日托服务的涉澳家庭占11.5%,需要家庭辅助性工作的涉澳家庭占8.6%,需要送餐服务的涉澳家庭占9.4%。大部分老人尚有余力帮助子女照看孩子,事实上,这也是部分老人来珠海定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亲子教育方面,85.6%的涉澳家庭表示非常需要放学后的托管照顾服务;至于作业辅导,只有46.8%的家长表示一定要有,其余家长则认为自家孩子年纪尚小,对于作业辅导的需求不是很急迫;假期的托管照顾也是各核心家庭结构的涉澳家庭有所需求的服务之一,32%的涉澳家庭会选择在假期将孩子送去日间托管机构;由于家庭经济需要,夫妻双方都需要上班,因此,未上幼儿园的幼儿需要临时性托管照顾的涉澳家庭占总数的22.8%,而其余的幼儿则多数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
夫妻关系对于家庭服务需求的影响十分重要,在本次调研中,夫妻双方工作的占总数的52%,此类家庭对于赡养老人和亲子教育方面的家庭服务需求更强;夫妻双方只有一方工作的占总数的31.6%,此类家庭普遍为女方为了照顾孩子或赡养老人选择了居家兼职或家庭主妇;夫妻双方均为散工的家庭在亲子教育和赡养老人方面都比较有余力,但是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占本次调研总数的16.4%。
4.1.1 基本信息总结
本次调研以珠海市香洲区关闸社区和北岭社区为中心,覆盖桂花社区、昌平社区的调研涉及其中497户涉澳家庭,由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相对于男性,来自澳门的女性选择在珠海市定居的更多,在访谈中,受访男性表示,在珠海市定居主要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同时,困扰他们的主要是房价问题,有受访者调侃,珠海市的落户补贴形同虚设,对他们的帮助不大。而由于女性在婚姻关系中承担的购房压力较小,因此,来自澳门的女性选择在珠海市定居的要更多一些。此外,夫妻双方皆为澳门人士的在本次调研中也不在少数,受访者表示,选择共同来珠海市是为了谋求更好的个人发展,而节假日和休息的时候,夫妻也可以一起回到澳门探亲。
4.1.2 不同因素对涉澳家庭需求造成的影响
(1)不同经济收入的家庭,对涉澳家庭需求造成的影响。整理本次的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经济收入的涉澳家庭,对家庭需求会造成重要的影响。夫妻收入不超过1万元的涉澳家庭占总数的9.5%,这部分家庭对个人发展的需求要大过其他家庭服务需求;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涉澳家庭占总数的12.6%,这部分家庭的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住房贷款;收入在1.5万~2万的涉澳家庭占总数的25.8%,这部分家庭的家庭服务需求主要是子女的教育和照顾问题;收入在2万~2.5万元的涉澳家庭占总数的31.5%,这部分家庭妥善地处理了亲子教育的家庭服务需求,对赡养老人的需求则明显高于其他家庭服务需求;收入在2.5万元以上的涉澳家庭占总数的20.6%,这部分家庭的家庭需求重新回归到了个人发展方面,对于赡养老人和亲子教育及住房等问题已作规划并顺利解决。
(2)不同婚姻阶段的家庭,对涉澳家庭需求造成的影响。在婚姻的不同阶段,涉澳家庭的家庭服务需求各有不同。整理数据发现,在结婚1~3年的涉澳家庭问卷中,对于赡养老人和亲子教育等内容基本没有需求,而对于个人发展规划和住房贷款问题则考虑得比较多。其中,有58.9%的受访涉澳家庭尚无子女,受访者表示,不想太早进入三口之家,主要是因为经济条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担心育儿和房贷叠加在一起会导致生活压力过大;有27%的受访涉澳家庭育有一孩,这其中,将孩子大部分时间交由老人照料的占总数的40.5%。而对亲子教育的家庭服务有所需求的是受育儿影响,不得不退出职场的女性受访者,她们中的67%对这种状态感到不满意,表示如果有可能其更希望返回职场,分担家庭经济负担。
(3)不同子女数的家庭,对涉澳家庭需求造成的影响。因子女数量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家庭服务需求十分明显。家中育有一孩的涉澳家庭是本次调研的大多数,占总数的35%,这部分家庭对于亲子教育有需求的只有26%,大部分家庭选择由母亲或祖辈照顾孩子;选择生育二胎的涉澳家庭数量则占总数的32%,这部分家庭普遍收入较高,且与老人生活在一起,主干家庭占据46%,而大部分老人尚不需要家庭服务的照料,能够帮助子女照顾孩子,减轻了家庭负担,也减少了部分家庭需求;尚未育有子女的涉澳家庭也不在少数,占总数的25%,对于个人发展和赡养老人的家庭服务有需求是他们的特征;育有三胎的属于凤毛麟角,占总数的6%,这部分家庭89%的夫妻收入大于2.5万元,且家庭中的女性有85%在家全职照顾孩子,兼职工作,不过,亲子教育仍旧是他们最大的家庭服务需求;育有三胎以上的家庭只占调研总数的2%,有亲子教育需求的占其中的100%。
4.2.1 加强经济合作,创造个人发展机会
当今社会,经济基础是解决家庭服务需求的根本方法之一。而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付出和经济的活跃。珠海想要成为一座高质量发展示范全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特大城市,就必须大幅提升其枢纽和核心功能,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加强经济合作,以活跃且不断增强的经济发展态势创造涉澳家庭中个人发展的机会,对于解决涉澳家庭的家庭服务需求有着重要帮助,同时,家庭服务需求的活跃也可以带动家庭服务业的积极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活力。
4.2.2 增强政府重视,给予落户优惠政策
为了促进珠海市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珠海市涉澳家庭居民的生活品质,珠海市政府应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建立高层次专业人才序列档案。建立高层次人才激励措施,落实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切实关注涉澳家庭服务需求,提高服务品质,解决在珠海的澳门人才的后顾之忧,形成珠海粤港澳人才聚集高地,为珠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下”,为各类人才在珠海施展抱负搭建广阔的舞台。
4.2.3 开展社区服务,试点实施社区养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养老服务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目前,珠海市涉澳家庭的老人仍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为主。不过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推行的社区居家养老都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切实解决了许多家庭因养老带来的经济和生活负担,不过目前珠海市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基础建设和机构数量尚有不足,不能满足当下日渐增多的涉澳家庭中高龄、体弱老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建议珠海市开展社区服务,试点实施社区养老。同时,涉澳家庭中高龄、体弱的老人对于养老医疗需求是主要的,社区指派医师进行家庭负责制的建立和落实会给涉澳家庭中高龄、体弱的老人带来一定的帮助。
4.2.4 增设公益托管,关注下一代的教育
目前,学生课后托管这一块民生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对于职工家庭,小孩中午放学需要一段时间的安全看护,晚上放学的时间普遍比父母下班时间早,自己回家则面临着教育和安全的双重问题。因此,托管成为家庭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需求,但是,校外多是一些不正规、无资质的托管,因此,增加公益性托管是帮助涉澳家庭育有子女的人群解决家庭需求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