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军
(甘肃省通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通渭 743300)
行动导向法是一种基于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将行动导向法实施于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改变师生课堂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明晰行动导向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将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有机整合,使学生产生课堂参与、自主学习、深度思考、实践创新以及反思改进等行动,从而以行动导向驱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提质增效。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法,最早源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法并不特指某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主要是指教师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和意识为目的,将情境创设、小组探究、任务学习、项目实践等,融会贯通于信息技术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方法能力、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进而平衡信息技术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一,应用行动导向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探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先决条件,然而以往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给学生造成枯燥乏味的印象,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很难充分感知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将行动导向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最突出的意义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顺应行动导向教学思想,根据课程要点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包括生活化情境、多媒体情境等等,具象直观地为学生输出信息技术知识,凝聚学生注意力,激越学生的讨论、交流行动,这些都有益于显著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意愿。
第二,应用行动导向法能够丰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学生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体角色,教师必须设计丰富的课堂探究活动,才能确保学生收获充足的知识,得到能力的锻炼。然而传统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桎梏于灌输模式,对活动化教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应用行动导向法,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目标,为学生设计任务探究活动,或者围绕信息技术案例组织学生开展案例分析活动,借助活动引领学生产生自主合作学习、思维运转等行动,教师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这些都能拓展信息技术探究活动形式,从而保障教学质效。
第三,应用行动导向法能够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实践和创新能力。新时期中职信息技术教改强调实践和创新,行动导向法也称实践导向法,主张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行动导向法引入信息技术教学,对培育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如教师可以基于理实一体化思想,在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后,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模拟项目活动,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或项目情景,设置项目要求和目标,发动学生合作共议、手动实操,尽情释放创新、创造思维,共同探索解决项目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行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加纯熟、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法,教师的首要工作是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以及积极探究行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伊始不了解课程目标,缺少相应的情感和思维动力。情境创设是行动导向法的主要实施路径之一,对唤醒学生信息技术探究行动很有帮助,教师应该根据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喜好、生成状态,为学生甄选情境素材,创设多媒体、生活化、问题化等形式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呈现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展开当堂讨论,从而驱动学生产生课堂参与行动。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创设多媒体情境。多媒体资源丰富,创设多媒体情境是焕活学生课堂参与行动的最佳方式。教师在实际创设时,应该分析教材,收集和教材信息技术知识相关的多媒体材料展示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资料展开讨论,建立学生对新知的具象感知。如在有关信息编程加工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播放通过编程实现计算机加工信息的模拟动画,学生观看动画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信息编程加工的过程吗?学生交流并作答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授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以及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达到行动导向法有效应用的目的[1]。
第二,创设生活化情境。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更有益于学生产生课堂参与行动。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必须贴合学生实际经验和课程要点,如在关于文件下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几首生活中常听到的流行歌曲,学生注意力被集中后,教师再顺势引出下载歌曲的话题,引导学生参与下载歌曲途径和方法的分享与讨论,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把学生阐述的文件下载途径汇总到电子白板上,带领学生分析概括每种下载途径的优点,最后再鼓励学生下载、保存一首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从而在生活化情境支持下,提高行动导向法应用质效。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合作、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应用行动导向法时,应该着力为学生设计小组式探究任务,将原本由教师讲授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转化为任务发布给学生,组织学生以同伴群组为单位,探索、研究解决任务的方法,教师负责启发和协助,尽量给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产生自主学习行动,深化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基于行动导向法为学生设计小组式探究任务时,需要落实的工作有两项,第一是合理分组,第二是设计新颖的信息技术探究任务。首先,从合理分组来讲,教师必须充分摸清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和性格特点,根据学情差异组建任务探究小组,每小组人数5~6 人为宜,尽量在每组配备1~2 名信息技术学优生,2~3 名基础生和发展生,再分配一名性格活泼的学生,使探究小组成员的能力、性格配置均衡,保障后续自主学习实效。其次,从信息技术探究任务的设计来讲,教师应该遵循教材和能力发展原则,设计的任务需符合学生爱好和需求,在任务中尽可能多的融入实践操作元素。如在关于汉字编码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原本要讲授的汉字编码知识,设计转变成探究任务分配给学生:同学们,大家对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了解多少呢?下面请大家按预定分组,合作查阅汉字编码资料。学生旋即投入对任务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在其间引导学生查找不同的汉字编码类型和对应例子,并鼓动各组信息技术学优生,带着伙伴筛查、整理收集到的资料。经过自主合作探究,各组学生反馈:目前计算机上使用的汉字编码包括输入码、机内码和输出码,并举出相应实例。这样学生在解决任务以及有效的自主学习行动中,就形成良好的收集信息与合作探究技能[2]。
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法,不单单要吸引学生兴趣、情感和行动,还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行动,促进学生脑力的高速运转,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记忆理解。案例分析是行动导向的常用方法,案例能够为学生提供仿真的信息技术经验,教师应该精选案例带领学生开展分析活动,引导学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助力学生产生深度思考行动,提高学生思维活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在基于行动导向法实施信息技术案例分析活动时,应该根据课程选择恰当的案例,同时采用提问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展开深度思考和探究。如在信息编程加工的算法讲解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出示一组数据案例,如运动比赛的比分数据,家庭月度支出数据等等,同时用小软件演示数据排序程序,并提问: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人工排序,有什么方法吗?有预习过的学生提出算法概念,但无法明确阐述算法的原理和步骤。教师跟进展示第二个案例,把交换两个变量a、b 的值,比作交换两个杯子中的饮料,同时提出案例分析问题:同学们,假如我们要交换两个杯子中的饮料,徒手交换可能实现吗?需要借助什么?学生:徒手交换不可能,需要借助空杯。教师嘉许学生回答后,顺势引出临时变量temp,向学生说明临时变量temp 相当于空杯子,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案例推出算法步骤,这样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就透彻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思维和思考能力都大幅提高[3]。
信息技术是一门追求实践和创新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输出,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致使学生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难以充分结合。项目化教学是实施行动导向法的主要途径,同时项目化教学重视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的实践运用技能。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开展信息技术实践型项目活动,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策划项目,出示项目要求,让学生合作设计、研究项目方案,通过创意设计、上机操作等过程,高质高效地完成实践项目,从而引领学生产生实践创新行动,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以致用意识。
教师在基于行动导向法开展实践型项目活动时,应该在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技能后,策划契合实际、模拟真实场景的实践项目,帮助学生经历最仿真的实践训练。如在关于表格数据处理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份班级摸底考试成绩表,同时揭示实践项目:同学们,这份成绩表的数据太杂乱了,老师想知道每学科的最高分、最低分,每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还想要得到一张总分由高到低排序的成绩表,大家能帮帮老师吗?学生立即参与实践项目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点拨各组学生先回忆处理电子表格的计算公式和方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并自主确定和项目要求适配的公式和方法,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平均数公式,以及数据的筛选和排序方法等。学生明确项目解决方案后,教师让学生正式使用Excel 进行实践操作,满足教师提出的每个项目要求,从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发挥行动导向法应用价值[4]。
行动导向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以往教师实施评价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这种评价模式很难兼顾到所有学生的进步需求,制约学生反思意识的养成。基于行动导向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可以倡导教师建立交互式评价机制,即在学生完成探究任务或项目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探究成果,展开组际和个人之间的交互评价,把探究的优点和不足具体化,激励学生产生反思改进行动,从而实现行动导向法的完整应用。
教师在行动导向背景下建立信息技术交互式评价机制时,应该将传统的教师总评优化变为全新的学生互评模式,教师围绕具体的探究任务和项目,出示相应的评价指标,作为学生互评的参考。如学生在完成表格数据处理项目后,教师把学生处理好的电子数据表格展示在白板上,同时提出评价指标:同学们,这几份表格是否达到老师在项目前设置的目标?公式运用是否准确?你认为哪组处理的表格数据最优?哪组需要改进?请大家以组为单位开展互评。学生互评期间,教师尽量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各组学生自主评价反馈、交流经验,学生若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参与点评和答疑,从而培育学生反思改进的学习品质,彰显行动导向法实施功用[5]。
综上所述,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丰富教学探究活动,还能有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全面分析信息技术教材和学情,为学生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驱动学生产生课堂参与行动,加强设计小组式探究任务,促进学生产生自主学习行动,实施信息技术案例分析活动,助力学生产生深度思考行动,开展实践型项目活动,引领学生产生实践创新行动,同时建立交互式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反思改进行动,从而全方位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实现行动导向法的科学应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