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淮安 傅 冕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机制的变革,原有的国有企业发展模式和理念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变化,国有企业在有意识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要实现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的党建和业务发展也必须创新和进步。要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企业的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才能更好的在党建精神的引导下,围绕业务工作实现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国有企业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基于当前阶段国有企业存在的党建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剖析了国有企业党建和业务工作无法实现深度融合的原因,总结了一些推动二者实现深度融合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推进国有企业顺利发展有所帮助。
1.企业进一步实现机制完善的体现,切实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当中党的作风建设本身就是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建立和健全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员工思想提升和责任意识提升的重要体现。国有企业与社会层面的企业商业企业不同,其身份和形式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肩负着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还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在新的市场机制下,国有企业也要实现工作理念的优化升级和创新。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业务优化和业务拓展,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标准,才能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国有企业业务线的增加,经济效益的增长,也能更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各种需求,增加企业职工对于企业的凝聚力和自信心,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深度,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2.能够有效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的思想统一,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基于国有企业内部现有的党组织架构和基层党组织可以实现各种党组织活动的开展,通过具体的党组织活动,将对于企业内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具体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能够实现上下各层级各部门的思想统一,用党的建设思想和精神引导各部门、各层级实现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以及岗位责任意识的提升,更好地做好业务工作,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落实到位。借助具体的党组织活动,体现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扬党组织的优势,“以点带面”推动员工脚踏实地、踏实肯干、精益求精。
基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也能提高国有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规章制度,在切实保障企业职工和党员干部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增强企业职工和党员干部对于企业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提高企业凝聚力,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思想观念方面。从表面层次来讲,国有企业确实很重视党建,但一定程度上积极局限于对党建内容形式上的学习,按部就班的考核,很多国有企业职工因为要考所以才学习,因为“上面”让学习所以才学习,具体学习党建对实际的工作有什么帮助,不清楚,不关注。还有一部分职工认为,我业务工作做好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学习党建。
2.党建和业务工作是两条完全并行的考核机制和体系。在部分国有企业根本没有建立党建和业务融合的制度体系和考核机制。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和制度政策制定者根本不清楚如何利用党建工作推进业务工作,如何在业务工作中更好的融入党建内容。如何通过两者的融合来实现体制革新,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3.融合方法“生硬”,有效性不足。国有企业也会定期举行党建活动,开展党建学习,但往往宣传到位、声势浩大,流程简单,内容和形式毫无新意。部分国有企业甚至名义上在进行党建实际上在开展业务工作,开开会,讲讲时政,学习学习党章,做做“学习强国”的题就算是进行党建了。这些方法都存在对党建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也没有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实际融合,很多时候搞得员工“莫名其妙”。
4.融合态度不积极,融合能力不足。很多国有企业进行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是为了融合而融合,不参考、不借鉴、不交流,盲目进行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只重视做融合计划,对融合的过程实施和效果评估不足,其实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形式主义”。
1.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层自身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党的建设路线学习尚浅,认识深度不够。不能够从社会价值和战略发展的角度实现对党建的思考,自然也认识不到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价值,不能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真实融合。另外,一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和领导者认识到要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但是只能实现“单手抓”,往往都是顾此薄彼。甚至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认为党建就是思想宣传,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形式主义”,业务工作就是实打实干。我做党建宣传,我也好好做好业务工作,二者不是一个层面的相互不影响,这种理解也是完全错误的。
2.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能力不足。由于能力上的局限性和传统的国有企业运营模式的影响。很多时候国有企业在进行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过程中计划可行性不足,融合深度不够,体系考核机制并未体现党建和业务工作实质上的融合。主要原因还是基于国有企业运营体系和制度制定人员能力不足,既对党建认识不清楚,又对企业内部的业务工作了解不清楚。并且,相关体系、部署以及考核制度的制定精力付出有限,重视程度不足。
3.国有企业部分管理层责任意识薄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改变,国有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也逐渐实现了改制。由原有的公有制改革成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变革以来,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重点关注视线放在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目标。而此时的党建演变成了重口号、重形式、轻执行、轻落实的状况。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身兼数职,抓企业运营,抓效益,也肩负着党建工作的梳理和落实,与经济效益相比,此时的党建自然成为了“捎带”形式的工作。
1.实现目标和理念上的深度融合。①找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完美契合点。国有企业的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不应该只是形式上的强行叠加和合并。而应该找到二者之间的完美契合点,从整体的纵向组织架构到横向的各业务线、各部门实现以党建精神为指导,以业务运营为中心的重点工作目标。做好全局性的工作筹划和安排。对于各层级、各部门的具体管理和工作安排要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在工作执行过程当中,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做好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将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充分借助企业内部工会、共青团、党组织的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与社会层面企业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有意识的拓展国有企业的业务线,满足企业职工的不同需求,增强企业职工对于国有企业的黏性,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国有企业职工团队的战斗力,实现竞争能力提升。
②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要基于国有企业内部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意识、有计划的定期组织开展针对党员干部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实现党员干部与时俱进和思想理念的创新,充分的借助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并由党支部组织调研和确定对于党员干部的承诺履行和目标完成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刺激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的责任意识。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重点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些列的党建学习活动。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以及人们所熟知和容易接受的微信、微博、网站等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资源共享,潜移默化中以党的精神引领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并给职工提供一定的交流和互动平台,更好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2.企业经营体制和机制的确立体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在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建立“党建+”的工作模式,“党建+”的工作模式是为了进一步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的全局去考虑,也就是用党建贯穿业务工作的始终。将正常的业务工作作为党建的载体,将党建作为推动日常业务工作的主要动力。以党建精神为指导,围绕业务工作做好运营和发展。
从领导班子层面来讲,业务运营的主要领导层也兼任党建的领导工作,党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与日常的业务工作是不能分开进行的,围绕日常的业务工作开展“争当先锋,争当模范”活动,用党建精神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业务工作。从工作执行层面来讲,有意识的成立临时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组织,选拔业务工作当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党员干部参与,主要实现对于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落实的监督和引导,提高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质量。对于党建和业务工作开展的计划、部署、检查和效果评估要有意识的融合进行,实现统筹安排和部署,加强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深度。
“党建+项目”做好项目规划和落实;“党建+质量”做好业务工作提升和指标把控;“党建+品牌”提升企业职工归属感和凝聚力;“党建+文化”做好企业文化宣传,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引领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落实;“党建+制度”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人为本”,行为规范和制度条款体现党建精神和“人本”思想。“党建+机构组织”强调领导班子的双重身份,以党的精神指导工作决策和部署。“党建+”的模式,是通关全局、全过程的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能够强调企业职工工作的纪律性,更好的推进企业运营的健康发展。
3.企业管理制度体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国有企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确立同样要体现“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
建立相对全面的责任制。各基层组织根据职工的具体数量和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应的党建部门,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党建工作部署和监督,同时强调党建工作人员来自于基层组织群体。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具体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肩负明确的责任和权限,权责一体,自负自责。将业务能力强、思想意识好、作风端正、大众认可的党员提拔到党组织的领导层上来,并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层次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更好地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和推进。
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制度。切实保证“党员在哪,组织就在哪”,对党员干部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不管是企业内部的党员还是企业的外派党员都要遵守共同的党员干部工作准则和标准。并定期组织海内外党员干部的共同交流和发展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归属感,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企业资产在哪里,哪里就有企业的监督制度”。在明确党员干部的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党员干部的监督工作。对于重大的决策问题,比如:领导班子的人事任免、具体项目的确立和开发、大额资金的流动等等方面的内容,要有明确的流程和监督机制,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党员干部队伍内部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对现实存在的重大金融问题和职务问题,要严格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4.具体工作方法上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具体的业务工作,每年年初都要进行当年的年度规划和部署安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年度计划表》和《年度进度表》,对实际的工作执行要有一定的计划和推进把握。在年度计划和工作推进部署的指导下,加强党建和业务工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并根据企业运营和党建开展的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步骤优化和计划调整,以保证企业运营和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每月要进行工作总结和进度跟进,鼓励党员干部之间或者是团队成员之间实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实现经验分享和工作总结,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工作,保证各项指标和各个小目标都确实执行到位,落到实处。实现年初部署,月月分析,年终总结的简单明了的计划表单式管理,一步一个脚印,切实走好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的每一步。
5.考核评估体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以党建精神为指导,以业务工作为主线,选择更全面、更科学的考核指标,建立相对完善、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既要保证更层级党员干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抓好业务工作,又要保证党员干部群体廉洁奉公、公正严明。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领导,严抓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有效遏制和杜绝“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鼓励和提倡党员干部“急职工之所急,解职工之所有”,提高职工群体对于党员干部的认可度,调动职工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并将以上内容都直接与党员干部的绩效考核、职称评估、升职加薪挂钩,刺激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的“两手抓”。
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也要进行述职和述责,同时对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进行总结、反思、优化和调整。一方面,使党员干部和领导班明确“一岗双责”的问题,清晰自身所担负的职责。根据岗位要求更好的做好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另一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督促和推动干部群体将具体的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位,更好地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坚持党的领导、发扬党的工作精神能够有效遏制在业务运营工作中存在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官僚主义”,保证好业务发展的主方向。新的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也要有新的思路,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创新,能够真正地实现将业务工作作为党建的载体,以党建精神更好地指导业务工作的推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