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类型招收背景下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改革研究

2023-03-22 14:39刘持森
高教学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歌尔生源校企

刘持森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2010年之前,高职生源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正规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学生,学制分别为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高职,另一类是通过中职对口招生考试和高中单独招生考试而录取的三年制高职生[1]。自2010年至今,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利于高职多类型招生方面的政策文件,拓宽了高职生源类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高职生源类型已经超过10多种,生源类型变化主要呈现出普通高考录取的生源比例不断下降,通过单独招生、注册招生的生源数量不断增加,技能拔尖人才、退伍军人和下岗职工入学更加灵活,未来高职生源类型必将按照国家发展的需要更加多样化。

生源结构复杂化、培养模式标准化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地重要问题[2]。多类型招收生源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过多的考虑生源类型的复杂性。面对多样化的生源形势,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山科职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股份”)联合开展了“1+1+1”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了一批批企业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和有后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 提高多样化生源培养质量的途径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推进工学结合而采取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实施以来,国内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全面展开,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改革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正进入校企合作特色形成阶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可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多样化生源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理念

学习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教育思想,规划多类型生源背景下人人成才的思路方案,探索形成新时期职业教育“因材施教”的方法路径。改革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匹配“双师型”师资队伍,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教学实施,协调好“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辩证关系,完善和发展现代学徒制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改革职业素质培养体系,重塑工匠精神,坚定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职业理想。通过上述措施,在环境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破解多类型生源带来的挑战,形成“1+1+1”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墨子泣丝”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荀况《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先哲名言和古代成语都是对环境育人十分精辟的概括和颇为形象的比喻,“孟母三迁”更是将环境育人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特别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教育作用,特别留意用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来感染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3]。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将环境育人思想分为了社会环境育人思想、学校环境育人思想和家庭环境育人思想三个维度。在学校环境育人思想中,他认为要改变以教本为中心,教师只注重知识灌输,而不注重活学活用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他提出要合理利用学校的硬件环境资源和软件环境资源,发挥各自的作用,充分激发出学生发展的各种能力。

王立智等[4]在《高职教育:育人环境与环境育人》中认为,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优化育人环境、强化环境育人。高职教育应根据育人环境开展课程设置和内容的差异化及教学形式和模块的灵活化、教学手段和管理的智慧化、教学评价和考核的多元化[5]。实践经验证明,具备优良的育人环境可以明显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三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础

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专业人才的健康发展,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6]。现代学徒制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制度[7]。当前,教育部所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建构起高质量的学徒培养体系[8]。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校企合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在落实中也面临着缺乏清晰成熟的模式、多元主体缺乏深度协同和实践活动缺乏闭环管理等困境[9]。

现代学徒制面对生源多样化还缺少区域特色、行业特色和企业特色,导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脱节,毕业生职业能力无法尽快胜任岗位要求,学生到员工转型时间过长等问题。按照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职院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实行院校企业联合培养[10]。构建优良的职业教育软环境(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职教氛围和新型师徒关系等),健全职业教育硬环境(建设生产性教学场地,提供生产性设备、材料、工艺和生产案例教材等),补齐职教短板,对实现职教环境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山科职院创新实施职场化育人模式,动态确定每级学生培养目标和规格,开展职场化教学,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和生产实际,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院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拥有3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歌尔股份是山东省和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企业内部培训体系完善,拥有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具有完备的课程实训模块、实训训练包和实训认证体系。歌尔股份的生产设备、设施与工艺水平高,在同行业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能够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标准。同时,企业文化先进、底蕴深厚,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师资队伍、课程开发、社会培训和技术研发等方面愿与学校开展广泛合作,能够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能够为工匠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Do you like our English show?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自2010年开始,校企双方先后成立了歌尔冠名班和订单班,开启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之路。2015年联合开展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2017年校企双方又共建歌尔产业学院(以下简称“产业学院”),2019年在产业学院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主共建歌尔匠造培训中心,经过从冠名班、订单班,再到学徒制、匠造班12年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1+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

四 “1+1+1”模式的教学实践

(一)创新招生招工一体化方式

为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自2018年开始,根据多类型生源情况,校企双方针对学徒制特点单独制订招生计划,由原来的从入校学生中选拔,改为招生计划单列、面向社会单独招生。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双方参与、共同宣传、联合招生”方案,歌尔股份选派人事专员、企业技师和工程师,随同学校招办人员一起进驻招生现场,全程参与招生宣传。通过宣讲企业文化、企业性质、岗位特点、薪资待遇和员工成长通道,详细解读“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让考生明明白白自愿报考。这些措施稳定了生源,提高了招生质量,使毕业生流失率大幅降低,创新实践了招生招工一体化方式。

(二)构建“1+1+1”人才培养模式

在多年的实践中,校企双方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环境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适用性和针对性,基于环境育人理念,山科职院与歌尔股份联合成立了“歌尔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由歌尔股份出资,校企双方共同建设,由此形成了“山科职院+产业学院+歌尔股份”的“1+1+1”三环境育人模式,也就是山科职院的“职场化育人环境”,产业学院的真实“职业环境”,歌尔股份的“岗位群环境”。

产业学院的构建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体现了歌尔股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有效地破解了校企合作不深不实的问题。产业学院是学徒制试点的主要教学阵地,学院内根据岗位、工序和生产流程搭建真实的职业教学环境,安装实训设备,配备专兼教师团队。所有实训设备均来自于歌尔股份生产一线,为保障教学设备与岗位生产一致,歌尔股份注重教学设备的换代升级,始终保持实训设备与生产设备的同步更新,以期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学生第一学年在山科职院内完成基础能力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实训课程、企业岗位体验和企业文化认知。

学生第二学年在产业学院内完成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模块与专项技能课程、企业案例培训、岗位对接实训、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技能提升。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训,将实现“学生”向“学徒”的身份转变。

学生第三学年进入歌尔股份,其中第五学期以歌尔岗位群教学和实训为主,采用师傅带徒的模式完成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专业方向拓展课程、企业项目和技能实训、技能协同训练,在这一阶段完成“学徒”向“准员工”的身份转变。第六学期在歌尔股份内完成顶岗实习,进行岗位群技术技能训练,这一时期是从“准员工”向“员工”转变的重要阶段。

通过在三个不同环境阶段的学习,以“真实岗位+真实任务”为载体,实施“专职教师+企业教师+企业师傅”协同育人,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核心技能、综合能力和岗位能力,实现能力的螺旋式提升,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适应期,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实践证明,学生大二期间在产业学院阶段的学习是深化工学交替的重要举措,大三期间在歌尔股份的实训和顶岗实习是奠定岗位群能力的重要阶段,在三种职教环境中进行三阶段教学,是现代学徒制应对多样化生源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三)建立能力递进式课程与实践体系

依剧不同生源类型,按照“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岗位能力”的能力递进,重构形成四段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歌尔岗位群需求,学徒制班分设CNC加工、模具钳工和机械设备维修调试三个方向,各岗位的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能力课程均在产业学院内完成。课程体系建设以模块化开发为主,校企双方先后开发教学生产案例280余个,开发实用性课程9门,形成了一批典型工作任务案例集。

整合山科职院、产业学院和歌尔股份的实践教学资源优势,以职场化育人为主导,根据四段递进体系要求,遵循从单一到综合、从初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按照职场体验、实践学习、职场训练和顶岗历练的顺序进行实践教学。以工学交替、师傅带徒的方式在产业学院进行岗位专项训练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制定导师带徒及师傅遴选标准,按照5人1师配备企业师傅,在歌尔股份进行顶岗实习,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融入企业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歌尔股份企业文化深厚,极为注重员工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不同的生源对企业的认同感也不一样,在招生宣传阶段企业便积极参与融入企业文化要素,第一学期便安排2周的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主要包括企业参观、企业研学、职业素养、“6S”管理和拓展训练等活动,充分展示企业形象,使学生认识企业了解企业,充分体验企业文化。在三年的日常班级管理中,企业配备一名技师作为专职班主任,负责学徒制班级管理。在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统领全局,歌尔文化理念融入教学,师傅手把手以身示范”的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真正做到了企业文化入脑,工匠精神入心,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了学生积极就业、稳定就业的良性发展局面。

(五)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师队伍

按照山科职院、产业学院和歌尔股份三个教学环境配备教师力量,建立统一管理、比例稳定的专兼教师队伍。校企双方联合在歌尔股份设立了“双师”教师培训基地,确立了学校教师定期企业实践制度,企业导师教学能力培育提升制度,实行企业导师双向挂职锻炼,促进导师素质与能力提升。歌尔股份根据岗位和学生自身状况配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徒师傅,产业学院则要求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与技术服务,通过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师资队伍实现共建共享。

为了激励更多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山科职院建立完善的专兼教师考核激励机制,规定教师每学年必须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不少于一个月的企业实践,特别对从事学徒制教育教学的老师实行动态调整,并将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事项纳入考核,作为教学评价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歌尔股份建立带班师傅绩效考核制度,将学徒业绩与师傅工资奖金捆绑在一起奖励考核。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结对子”,进一步凝练形成了良师益友般的团队精神[11]。

(六)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以山科职院为主导,联合歌尔股份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控。签订现代学徒制项目合作实施协议,就校企双方在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师资队伍互聘共用共享机制、校企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和学徒(学生)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明确了校企双方的各项职责与分工,切实保障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五 “1+1+1”模式的实践效果

校企双方共同搭建“职场化育人环境+职业环境+岗位群环境”三种育人环境,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学校+企业”的育人二环境模式。通过三环境下对不同生源的协同培养,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为校企深度合作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实践证明,在职业教育三种教学环境中,经过学生“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岗位能力”四种能力的分段培养,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身份转变,学生职业能力稳步提升,就业率、对口率和毕业生满意度等均处于最好水平。2018—2022年学生获国家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3项,山东省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5项,自2018年以来,合作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于普通高职专业,学生就业率、学生企业稳定留用率、毕业三年内职位晋升率及月收入和专业对口率平均值分别增加2%、43%、35%、1 200元和19%,薪资达到或超过应届本科生岗位待遇的比例达到93%,学生满意率达到98%。

“1+1+1”育人模式是根据地区特点、企业特点和岗位群需求开展实施的,是歌尔股份批量获得高水平技术技能型员工的最佳途径。这一培养模式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和职业教育与企业员工成长通道衔接。通过三年的协同培养,使多类型生源的高职学子最后能够达到教学培养目标,打通了职业教育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歌尔生源校企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歌尔股份的逆袭能否持续?
歌尔股份子公司 拟22.3亿元投建工业园区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歌尔股份的逆袭能否持续?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