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永娟 张冰石 王龙丰 陈 瑜
(1.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提要]近年来,国有企业落实创新发展要求,研发投入大幅增长。针对国有企业研发管理实践面临的投入规模确定、投入计算方法等难点,本文提出综合研发边际收益与生产协同收益确定合理投入规模、细化研发活动认定规则、优化顶层设计、加强跨专业协同、加大数据化应用等措施建议,为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管理提升提供参考。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科技自立自强已经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创新重任责无旁贷。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及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2015年起,财政部、国税总局允许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形成无形资产按成本的150%摊销;近两年来,又将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提升至100%和20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财政对基础科学的投资增加了10.6%;2021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政府研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了对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创新活动带动作用。
二是优化国有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成果评价机制,优化创新有利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对中央财政出资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扩大科研人员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对中央财政出资的科研项目成果建立多层次、差别化评价机制,解决科技评价中的“四唯”问题,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完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三是规范统计范围与统计规则,提高数据质量,为企业研发投入管理提供科学坚实基础。2019年,国家统计局印发《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统计规范(试行)》(国统字[2019]47号),规范了研发活动的统计范围和方法;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国家财政部等分别对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新增了“研发经费投入”报送指标,指标内容与国家统计局保持一致。以上规范的出台,表明我国政府从对“科技活动”(参考依据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活动统计手册》)管理,转变为对科技活动更核心的“研发活动”(参考依据为经合组织《弗拉斯卡蒂手册》)的管理,更为聚焦创造性活动的核心。这些规范也推动了国内研发投入统计工作质量提升,与国际规范进一步协同和接轨。
四是完善国有企业研发及创新质量考核指标,激励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考核。2021年,国资委将研发投入强度指标列入国有企业负责人主要考核指标,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在计算利润相关指标时予以加回,并将研发投入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挂钩,鼓励国有企业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大力提升研发创新质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指出,2022年,一般工业企业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3%,重点央企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5%以上。
总体来看,在高质量发展导向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环境更加有利,但由于研发活动的复杂性,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难点。
一是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增长面临合理规模的难点。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在生产期需要对自身有限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取得最优效益。研发活动是企业使用当期资源创造以后期的竞争优势技术,是对当期资源的挤占,过多的研发投入有可能会影响当期生产经营效益;叠加研发投入与产出的高度不确定性,过少的研发投入则更可能造成企业以后期竞争优势的丧失。如何把握当期与以后期发展资源的平衡是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管理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规模的合理值,既要保障当期生产所需资源,又要满足重大核心技术攻关的资源需求,从而为企业当前的稳健发展及未来的长远发展打造领先优势。
二是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管理面临内容和范围进一步明确的要求。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及国资委等相关部委对研发活动的管理规范主要是原则及理论层面,与企业生产管理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在实际执行中,国有企业研发活动形式和种类较多,除国有企业研发技术相关部门主导的研究开发活动的项目投资外,其他数字化管理、营销管理等专业部门的活动是否包含研究开发活动、相关投资是否应该计入研究投入管理范围,这些在政府出台的统计管理规范中并未提及。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各单位及各部门对于研发活动及研发投入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以往“科技活动”层面,未能区分生产活动和研发活动,研发投入管理面临范围不明确、内容不清晰的难点。研发活动的判断和研发投入的管理需要基层人员和管理人员结合业务规范综合判断和统筹协调。
三是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管理归集面临统计方法改进与效率提升的要求。如前所述,2019年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最新的“研发经费投入”统计管理办法,并要求各企事业单位报送研发活动情况统计表时,附上所有研发项目清单;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财政部均要求国有企业在财务决算、财务快报中均报送“研发经费投入”指标,并将“研发经费投入”指标细分为“日常性研发支出”“购买固定资产、新技术、科研设备等支出”以及“其他支出”等三大科目,而不再是“研究开发费投入”“信息化成本性投入”和“其他科技投入”等科目。研究发现,部分国有企业会计记账方法较为简单,在研发投入统计阶段,仍需要根据账簿记录逐笔分析和识别,记账管理及统计数据采集效率较低,且准确度也难以保障。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管理面临着效率提升的进一步要求。
对于国有企业实际业务中研发投入管理存在的难点,本文结合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形式及内容分析,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一是开展对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合理值的研究和探索。研发投入管理是企业的一种资源配置行为,需要考虑研发创新的边际收益与生产资产协同收益,平衡未来发展和当期发展阶段的资源,最终实现长期效益的最大化。从国外企业发展趋势看,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必然因技术创新需求、营收增加、物价水平上升等逐年增长,同期研发投入强度应该是经历中高速增长后达到一个长期稳定状态。欧盟数据显示,2020年,全世界前2,500家工业企业中研发投入高度集中,信息通信生产及服务、生物医药、汽车等三大产业贡献了总研发规模的77%,但同行业研发投入强度数年来基本稳定在一定水平。国有企业不应该以追求研发投入强度值的简单提升为目标,而是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立足于本企业、本行业技术现状及科研基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并以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根据科技攻关需求、企业资金能力等因素安排年度研发投入,实现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二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特点,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内容和范围,细化统计范围界定。根据OECD发布的《弗拉斯卡蒂手册》和国家统计局2019年47号文,研发活动是创新性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系统性、可转移性等五种特征,会带来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等;如果相关活动主要为研发活动提供服务的则该活动也属于研发范围。国有企业作为生产型机构,生产与创新是紧密结合的,营销、数字化等专业部门的日常生产中如果诞生了新发现、新发明、新产品或新技术,则也应属于研发活动。因此,国有企业在研发投入管理时,应该将这些专业部门所管理的生产业务中属于研发活动类别、具有研发属性项目的相关支出统计在内。如,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前期工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设计开发研究活动,营销业务管理中需要进行客服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等研发活动,这些研发活动明显属于研发支出,应计入研发投入统计范围中。不同行业的业务有所差异,国有企业应充分理解相关规范,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所有活动进行逐项逐类分析,进一步细化研发活动相关支出的统计规则,明确本企业研发活动的显著特征,准确界定研发投入范围,规范基层业务人员对研发活动的判断和研发投入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精益化水平。
三是改进研发投入管理方法,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促进管理效率提升。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国资委等部委均要求将“研发经费投入”指标报送分解细化,要明确这些支出是用到人工、设备、土地或者其他方面,这要求企业在研发支出的计划管理和财务核算中要满足多维标识和查询能力。国有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研发活动相关支出的归集和方式,做好相关支出入账时的信息分类标注工作,以便于后期研发投入的查询与分析。研发项目支出涉及到立项、储备、计划、执行及结项等全过程,还涉及到财务管理系统、项目储备库、管理中台等信息系统,是一项跨专业、跨部门的工作,因此需要国有企业对研发投入管理进行顶层设计优化。在明确各类业务中符合“研发”活动特征的项目之后,需要将这些支出依托信息系统进行分类汇总填报,填入相关报表行列。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可以考虑通过“会计科目+管理标签”的方式,设计开发管理报表,将研发投入模型植入信息系统,实现智能化分析,提升识别和统计管理效率。
综上,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国有企业立足于支撑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发展的“大国重器”地位和责任担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在实践管理中,由于研发活动规范较为原则、与企业日常生产活动联系密切,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管理面临投入合理规模确定、投入计算方法亟待改进等难点。本文结合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管理实践经验,提出如下解决措施:通过综合研发创新的边际收益与生产资产协同收益,根据科技攻关需求及企业资金水平安排年度研发投入规模,实现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通过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特征、细化研发活动相关统计管理规则,实现研发投入管理精益化水平提升;通过顶层设计、跨专业协同,优化研发投入管理方法,通过信息系统和数据化技术深化应用,促进研发投入管理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