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胶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 胶州 266300
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其实本质上就是利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对路面结构进行科学的铺设施工,整个施工流程繁琐复杂,并且整体施工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方面要熟练的掌握各环节的施工工艺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落实公路工程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管与控制,强化施工设计与原材料控制,以及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的监管,由此从本质上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降低后期保养维护的成本投入[1]。
同其他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相比,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相对简单一些,并且通行效果也较好。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面铺设施工时简单便捷,同时由于铺设的路面具有较强的平整度与承载力,所以整体施工质量有保障。
公路工程的养护成本较低。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的养护工作具有操作简单,养护成本较低的特点。同时,在具体养护管理过程中,还能利用分部分或分阶段的方式进行保养维护,所以养护难度与养护成本都能得到理想的控制[2]。
环保效果好。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实际透水性较强,所以道路发生积水的概率较低,能够加速空气中粉尘的沉降作用,提升空气对粉尘的吸收效果,那么路面的环保效果也就更为显著。
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高。在原材料的质量方面和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控制方面,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都较高。施工人员要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结合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科学的把控与调试,由此确保公路强度要求与质量要求符合预期施工标准。
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行业要求为准则,是开展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技术人员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严格的施工与管理,才能顺利实现预期施工目标。
强化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加强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利用施工设计方案的引导和约束力量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整体成本投入。此外,还要重视施工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应用先进的施工理念与施工技术,推动公路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施工消耗与施工供应的一致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方案的实际要求对施工项目的物资,设备以及人员情况进行科学的分配处理,由此提升整个施工项目资源配置的优化性,提升施工项目资源的利用率[3]。
1.4.1 自然因素
在影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自然因素中,主要体现在地质条件方面与气候状况方面。为了降低自然因素对实际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影响程度,施工企业通常会在全面施工开展之前就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落实施工区域土质情况与坡度情况等因素的综合勘察分析,并落实该区域整体气候变化情况的系统检测与专业分析,以此为基础开展施工方案的优化与调整,保障各环节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
1.4.2 人为因素
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人为因素涵盖了多个方面,如材料方面,设备方面以及人员管理方面等等。如果这些方面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和控制,那么不仅会延误施工周期,还会直接增大施工成本,提升施工风险,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为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落实施工项目的全方位考量,强化施工监管,由此降低人为因素对整个施工项目的影响[4]。
在开展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之前,技术人员要积极落实公路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保障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与优化处理,由此增强设计图纸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以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为依据开展施工材料的选择,落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工作,保障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技术人员还要对各项机械设备进行专业的检查,如压路机,摊铺机,输送器以及阀门等等设备。积极落实施工范围的科学划分工作与路基路面清理工作,科学开展施工环境测试分析,降低施工难度;重视施工风险应急预案的科学制定与完善,由此保障各环节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
在开展搅拌施工时,技术人员要选择专业的沥青混合料搅拌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对搅拌时间与搅拌温度进行科学把控,由此提升混合料的搅拌质量。在搅拌施工环节,要科学控制混合料的配比情况,保障搅拌的均匀性,严禁在搅拌时出现石料与沥青分离的现象。并且整个搅拌过程都要得到专业人员的检测和监管,确保实际搅拌的材料符合施工标准之后再投入实际使用阶段。
当沥青混凝土材料搅拌施工完成后,工作人员要及时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运输时还要积极落实相关保护措施。在搅拌环节落实覆盖与遮挡措施,降低外界温度因素对混合料的影响,避免因此而出现混合料凝结现象。在运输过程中,要科学保障运输温度。车辆在执行运输任务之前,施工人员要对车辆的车槽内涂抹清洗剂,避免混合料与车底板出现粘连现象。在实际运输环节,要保障车辆行驶的匀速性与平稳性,避免因此而导致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当混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时,管理人员要科学开展混合料卸载工作,并及时落实混合料平均温度的测量分析[5]。
在开展混合料铺设施工之前,技术人员要专业有效的清除路面基层的灰尘与污垢,并将0.5kg/m2的乳化沥青喷洒到路面基层,从而提升路面结构的粘连性能。管理人员要综合运输时间,施工现状,施工频率以及碾压设备的实际碾压能力等因素,对铺设施工的速度进行合理把控,增强路面铺设的平整性与连续性,以及稳定性和美观性。开展路面铺设施工之前,要提前将设备预热15分钟左右,由此保障实际施工时烫平面板的施工温度,并且还可以采用多台摊铺机同时操作的模式,增强整体施工的连续性效果。
在开展摊铺施工时,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路面基层平整度的严格把控。例如,采取雪橇式的模式开展摊铺作业,在保证摊铺平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摊铺速度。
在碾压施工环节,不同的公路工程具有不同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要求,所以技术人员在确定碾压参数时要充分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自身的实际经验与其他工程的碾压参数,严禁出现盲目照搬的现象。在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的碾压环节,主要有三大阶段,即初压阶段,复压阶段以及终压阶段。在初压阶段,要利用两台双钢轮压力机进行重复碾压,并且保障碾压温度与碾压速度均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在碾压温度控制方面,初压阶段的温度要控制在135℃以上,复压阶段的碾压温度要控制在110℃以上,终压阶段的碾压温度要控制在90℃以上。同时,各个碾压阶段的实际碾压次数都要控制在2次以上。通过严格把控碾压温度与碾压次数的方式提升路面碾压的压实度,增强公路工程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力。
接缝施工是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施工项目,如果技术人员未能科学开展接缝施工,则有可能使得沥青路面出现较多的表面斜纹现象,情况严重的可能引发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在开展接缝处理时,要保障路面平整度检测工作的及时开展,针对端部厚度不足的情况要进行科学处理,并将其制成直缝。此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喷灯烘烤混合料的方式进行接缝处理,由此提升接缝处混合料的粘结程度,增强整个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要从本质上保障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则要重视并落实沥青混凝土公路的养护工作,由此提升沥青混凝土公路的使用质量与使用期限。在沥青混凝土公路的碾压施工后则要积极落实养护处理,并且将实际养护时间控制在一周左右。在洒水养护处理时,要根据路面情况与天气情况对洒水量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因洒水量不合理而影响沥青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当养护施工结束后,要由专业人员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之后再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施工。
在开展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之前,质量监管人员要对沥青混凝土材料,如沥青,矿粉以及石粉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查,避免不合格的材料被应到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沥青混凝土原料的配比方面,要以施工方案中的施工要求,技术标准以及实际施工现状等各类因素为基础,对混合料的配比进行科学的试验,通过不断试验操作合理的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并在后期进行严格执行。
沥青混凝土原料在搅拌时出现挥发现象与凝结现象的概率较高,所以施工人员要确保混合料搅拌施工结束后及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使用。针对暂未使用的混合料要利用干净的塑料布进行遮盖处理,避免空气中的灰尘与扬尘对沥青混凝土原料的使用质量造成影响。
在全面开展沥青混凝土施工之前,技术人员要对公路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标准以及施工要求等内容进行熟练的分析和掌握。管理人员要根据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开展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优化,并将其上交至上级部门进行审核,待合格后再进行实际施工。
选派专业的管理人员组建项目部,保障施工现场得到严格的质量监管。并积极引导各部门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避免因施工人员沟通不当而引发施工质量问题[1]。
确保技术交底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增强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有效管理施工现场,对各个施工岗位的职责进行科学明确,力争实现专岗专责的目标。
针对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运输质量把控,重点在于科学控制运输环节的温度。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现象,如果温度把控不合理,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出现固结现象。所以,在运输时要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加热处理,通常情况下保障混凝土原料的温度保持在145°C左右。
运输混凝土原料的车辆内部要保持光洁平整。为此,技术人员要将防粘连剂涂抹在车辆内部,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车辆内部与沥青混凝土材料出现粘连现象。
同其他建筑材料相比,沥青混凝土原料属于半液体状态,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遭受到剧烈的晃动,则会直接引发原材料被洒出车外的情况。为此,施工企业在运输司机的聘请时要重视其从业经验的严格考核。运输车辆到达运输现场时,施工单位则要及时派遣专业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从而科学指导施工现场运输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开展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质量把控时,重点要充分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例如,如果施工时采取波浪线摊铺方式,那么摊铺的厚度则不相同,所以在摊铺质量管控时则需要对不同摊铺厚度进行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为此,技术人员要在摊铺施工之前积极开展摊铺设备的调试处理,根据摊铺厚度要求开展摊铺设备厚度调节工作,由此提升路面摊铺施工的平整度与美观性[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检测依据主要来源于大量的检测数据。为此,技术人员要积极落实沥青路面试验数据的质量预测,由此保障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问题得到及时发现与科学处理。技术人员一方面要对路面质量检测资料进行全面掌握,另一方面还要保障资料具有充足的可检性特点,由此增强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在沥青路面质量检测时,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无损检测评估法,该类检测法能够充分保障被检测结构的完整性。此外,还可以利用振动检测法,超声检测法,以及辐射检测技术等方法开展沥青路面结构的专业检测,由此保障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施工质量符合预期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更具先进性的NDT检测技术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即便是针对足够数量的样品,该技术也能进行精准全面的质量检测分析和评价,针对在线施工环节的质量还能进行实时检测与持续性质量回馈,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事后检测的弊端,从根源上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频率与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技术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公路施工要求,还能有效降低后期维护保养的成本投入,保障公路工程后期使用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此,相关部门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时,要重视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一方面要客观分析公路工程的施工现状与施工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科学完善地施工计划,强化细节处理,保障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由此顺利实现预期施工目标,从本质上提升公路工程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