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珂,王兴臣,姬 琳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作为世界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常对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造成影响。临床多见震颤、运动缓慢、肌强直、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及情感障碍、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等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1-2]。近年来PD患病率及病残率也在不断升高[3]。目前全球的PD患者约有700万~1000万[4]。在我国,已有超过200万的PD患者,8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1663/10万[5],且男性略高,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0万,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6]。PD常呈进行性加重,不仅使患者饱受病痛,明显降低其生活水平与质量,还令其家庭深受其害,承受极大的经济负担,并为社会带来沉重压力。当前对PD进行有效的防治深受各界关注。随着临床与实验室的不断实践探索,我们发现中医药在治疗PD上有其独到之处。据研究,通过调理脾胃对PD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性进展。现将古今医家对本病相关认识、与脾胃的联系及从脾胃论治的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中医中并未记载帕金森病的病名,但古籍中存在许多与其症状相似的描述与记载。如《内经》中各经文的论述可归纳为“掉”、“振”、“振掉”、“摇动”、“亸”等。《素问·痿论》指出“肾主身之骨髓”,肾主骨生髓,能充养人身之骨骼,并对脑髓具有滋养作用。若精髓亏虚,骨失营养,继而长久站立不能,行走可见“振掉”之状。《素问·五常政大论》则有“其病摇动”、“掉振鼓栗”以及“掉眩巅疾”的描述,《素问·脉要精微论》描绘了关节屈伸不利,行走偻曲不直的景象。《伤寒论》中亦有“身为振振摇”“身瞤动”的描写。金元医家张从正的《儒门事亲》中则有“手足颤掉,不能持物”的描述。这些记载形象描述了肢体动摇震颤、行走不稳、周身懈怠乏力,动作不灵活等症状,与帕金森病患者的表现相吻合。近代大多中医专家皆认同PD当归属于“颤证”范畴。
本病的病位在脑与筋脉,发病原因与年老体虚、恣食膏粱厚味、情志过极、劳逸失当等相关。颤证多属本虚标实,其本虚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尤以精血阴津为主,是本病发生的关键,痰、瘀、风、火、毒侵扰筋脉为其标,是重要的病理过程,故而患病日久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临床发现本病与肝关系密切,肝风内动,致使筋脉失养为其重要的病机。《内经》中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赤水玄珠》中指出其主要病因是肝肾阴亏,继而虚火内生。因而众医家多从肝肾论治本病。经研究发现,脾胃与本病亦有紧密联系。《金匮翼》提到“颤振”一病为“肝之病”,由“脾受之”,脾土之气不足,肝木之气鼓动,出现“振之动摇”之象。清代何梦瑶所撰《医碥·颤振》认为肝木乘克脾土,脾主四肢则颤动不已,谓之“风淫末疾”,皆阐明脾虚在颤证的病机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3.1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 脾胃居于中焦,交通上下,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以升为顺,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而脾为后天之本,其运化功能的发挥有赖脾气。脾气主升,水谷精微可经其上输,发挥滋养心肺作用,胃气主降,促进水谷下达小肠以泌别清浊,使糟粕下行。脾胃气机的升降可对余脏气机的出入变化进行调畅,脾胃健运,升降有序,通连上下,食糜之精微可经脾气的转输作用到达其余四脏,各脏腑之气机升降通畅,人体气机生生不息,通畅而不滞,循环周身,充分荣养脏腑及百骸四肢。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虚衰,失于运化与转输,不能将水谷精微正常上输至肺,土生金,肺为脾之子,脾虚则肺金失养,肺气不足,《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言:“脾胃虚则肺最受病”,《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云:“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从而出现嗅觉功能的减退。《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而达”,脾土不生肺金,肺气虚弱,不能正常进行宣发速降,克乏肝木,肝失条达,气行不畅,致使肝气郁结,出现郁闷不舒、惨惨不乐的情绪。脾胃受损,失于健运,气机升降失序,营养缺乏,易产生四肢懈怠及腹胀纳呆等胃肠症状。
3.2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属土,居中央,与四时和四方均无匹配,脾为孤脏,具有运化之能,能转化饮食水谷为水谷精微。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二者纳运协调,互相配合,使水谷精微完成正常腐熟与运化过程,为精、气、血、津液的化生提供足够养料,可见脾胃为后天之本,精血津液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发挥,胃所受纳之水谷正常转化为水谷精微,并通过脾的转输到达全身,布于人体各脏腑及形体官窍,“灌四傍”而长养四脏,并对筋脉经络及四肢皮肉起到充分营养作用。从而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脾胃虚弱,则中焦失健,运化水谷之力减弱,气血化源不足,“四肢不得禀水谷气”,肌肉筋脉失濡,不柔则发为强直,从而出现肢体僵直、震颤动摇的症状。脾主统血,其统摄作用保证血液正常于脉中运行,脾胃亏虚,固摄作用减弱,血液溢出脉外,留积于体内形成瘀血。瘀血内阻,气机通行受滞加重,日久气血运行愈发不畅,进一步加重脾胃的虚弱,形成恶性循环。
而脑作为元神之府,其维持、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离不开脑髓的支持。而脑髓依赖肾的先天之精的滋养,亦需后天精微的不断补充。脾胃虚弱,不能化生谷气充养先天之精,后天补充之营养亦转化不足,升降失司,不能上荣脑窍,神机失用,可出现头肢颤摇的表现。而久瘀化热生风,上扰神明,亦可出现上述症状。
3.3 脾胃为水液运化之轴 脾在人体水液的代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液经由脾的运化功能转化为水精,即津液,并通过一系列过程输送到各个脏腑。津液通过脾、肺、肝、肾及三焦等脏腑的通力协作完成输布,而脾胃之气可通过升降对全身津液进行枢转。脾气运化,散精于肺,水液由脾气上输至肺,通过肺气的宣肃、肝气的疏泄条达及肾气的气化蒸腾等功能布散周身,而胃与大小肠中的部分水液经三焦下达膀胱,进而生成尿液。脾胃功能正常发挥,则中焦健运,津液化生充足,输布正常,肢体脏腑官窍都得以营养。若脾胃虚弱,脾阳不振,无力推动津液进行正常输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升降失司,水液停留,日久易酿生痰浊。
痰湿日久,气因痰阻,中焦不能斡旋气机,气机阻滞不通。“土得木而达”,生理情况下木为土所不胜,二者相互依赖制约。“肝气一动,即乘脾土”,若脾胃虚弱,易招致肝木乘之,土虚而木摇,肝木之气失于条达,疏泄失常,而肝郁而化火,可见现脾虚肝旺、肝风内动之象,出现手足动摇,颤振不止的症状。脾伤胃弱,津液化生亦不足,肠腑失养,魄门不通,糟粕内结,容易出现大便不调、便秘等症状。痰可随气流行,若流注于筋脉,可致筋脉阻滞不通,肢体屈伸不能;若凝滞于肌肤,可见肌肤麻木不仁;若随气上逆,停留于官窍,则蒙蔽清窍,扰乱心神,可见精神不振,头晕目眩;或与风、火相合,扰乱神明,出现记忆力下降、神志昏蒙之象[7]。痰浊的形成还会进一步影响脾、肺、肾等脏腑的机能,加剧水液代谢的失常,进而加重脾胃虚弱的症状。而当前人们多存在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如喜食肥甘膏粱厚腻之物、饮酒过多、劳逸失度等,均会损害脾胃之气,引起脾胃的虚弱,更易生成痰浊,流窜于经脉,痰聚生热,易扰动筋脉而动风,若受外邪侵袭,则症状加剧。
“脾为后天之本”,且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对人体躯干四肢具有营养作用,脾胃的盛衰对PD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为从脾胃论治PD提供了理论基础。《医旨绪余》指出肝木太过,乘克脾土,脾主四肢而见颤动。《金匮翼》言:“肝应木,木主风……土气不足,而木气鼓之,故振之动摇。”脾胃对于PD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众多医家亦强调调补脾胃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研究报道。
4.1 健脾益气,疏肝宁风 古籍中对于治疗脾胃气虚,肝风内动所引起的颤证有不少记载。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尤其老年人更要重视自身脾胃,并创立名方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因脾气虚而引起的各种病证。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提到治疗气虚颤振可用参术汤(人参、白术、茯苓、黄芪、陈皮、甘草)。《普济方》中对于脾胃气虚所引起的体虚颤掉,亦记载了用于治疗的草豆蔻方,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身体颤动是由气虚所引起,“壮其元气”,则“身颤自除”。清代尤怡则在《静香楼医案》提到,当振颤主要由脾胃虚弱引起时,可用归芍六君子汤进行治疗。清代名医王旭高提出“培土宁风”一法,认为滋阳明可泄厥阴,通过对中焦脾胃进行补益,如人参、大枣、甘草可健运脾胃之气,麦冬、玉竹、白芍可滋养脾胃之阴,从而对肝风所引起的拘挛、颤动等症状进行舒缓。现代也有相关研究报道。吴文涛等[8]应用补中益气汤与西药联合对PD患者的直立性低血压(OH)进行治疗,发现联合中药方剂可降低盐酸米多君用量,从而使其不良反应减少,并对治疗OH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还能对PD患者的平衡障碍起到改善作用。张艳等[9]对于伴有功能性便秘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益气健脾汤与针刺的联合治疗,针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健脾益气、醒脾和胃、行气通便的功效,不仅使患者的腹胀感得以减轻,还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便秘症状。陈敏等[10]同样应用益气健脾汤与针刺联合治疗气虚型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并取得较好的临床近期与远期疗效。
4.2 补脾养血,活血祛风 年老体虚、思虑太过、贪逸少动、饮食失节等均会伤及脾胃,脾运失职,气血化源不足,四肢筋脉失荣,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颤动。而脾胃亏虚,统血功能减弱,血溢脉外可致血瘀。治以补脾养血、活血祛风为主。《赤水玄珠》提到秘方定心丸可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振颤。《济生方》提出归脾汤可治疗思虑过度,健忘怔忡。清代医家高鼓峰认为振摇是由气血亏虚,筋骨失荣所致,并在《医宗己任篇》提到可用人参养荣汤或加味人参养荣汤补气养血。马云枝教授[11]依照“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原则,对于伴有肢体麻木刺痛的PD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并佐以木瓜及小剂量虫类之品进行治疗。王德功[12]指出帕金森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虚痰瘀内阻,其与脾联系最为密切,治宜健脾化痰。而脾虚易致气血化生乏源,因此选用人参归脾汤对气血亏虚型的老年颤证患者进行治疗,治疗1月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震颤、强直、步态不稳、言语不利等临床症状与PDQ39、PDSS、ESS等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比对照组更具有疗效优势。田俊彪主任医师[13]认为PD的发生发展与脾密切相关,在治疗时多从脾入手,以补脾为中心,临床用药以多气多血之品为主,首选黄芪,佐以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并根据临床症状灵活选药,同时兼顾四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4.3 运脾化湿,祛痰息风 饮酒成癖、恣食膏粱厚味,或脾虚不运,津液失于输布,均会导致聚湿生痰,痰浊随气流窜,阻滞经络,扰动筋脉而生风,发为颤证,治以运脾化湿,祛痰息风为主。《伤寒杂病论》中对于“身为振振摇者”,即表现为身体振颤动摇的PD患者,采用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水,温阳化饮。现代医学专家对从脾胃论治PD各有临床体会。马云枝教授[11]认为颤证发病过程中持续存在脾虚失于健运的情况,治疗当重视脾脏,治疗时当健运脾胃,化痰息风,并对痰湿、痰热者分法论治。脾虚痰湿症状明显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健运脾胃、化痰以通络息风;恣食膏粱肥甘,饮酒过度,痰热之象更为显著者,以化痰息风,清除热象为主,给予黄连温胆汤。李鲤教授[14]经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颤证与脾脏关系极为密切,脾虚为颤证的核心环节。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发生改变,情绪波动较大,易引起脏腑气机的紊乱,临床多见多种病因引起的脾胃功能受损,继而导致痰瘀内生,引动肝风,筋脉肌肉失于荣养。李教授强调治疗时要注意脾胃的顾护,以健运脾胃,和中化痰为原则,并善用虫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潘卫东等[15]总结了据蔡淦教授经脾治疗PD相关理论化裁的方剂,进行分期论治。在PD早期,使用帕金森病Ⅰ期方(包含黄芪、陈皮、厚扑、郁金、佩兰等)以理气健脾除湿;中期采用帕金森病Ⅱ期方(包括黄芪、人参、藿香、佩兰、钩藤、陈皮、天麻、枳壳等)以健脾化湿、理气、熄风止颤;晚期则选用帕金森病Ⅲ期方(含有黄芪、枳壳、茯苓、肉苁蓉、泽泻、菟丝子等)以除湿健脾、补肾温阳,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减。
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繁复多变,临床症状多样,且病程长,难以治愈,当前国内外亦未找到根治本病之法。而由于药物治疗存在的限制及副作用,亦不能长期使用。中医药对P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体现出较好的疗效,“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经临床验证,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且与西药联合使用能够减少其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当前从脾胃论治PD的临床研究病例样本量相对较小,但疗效甚佳,应用中药在防治PD方面仍具有潜在优势。未来可从调理脾胃入手,针对PD的多种临床症状,寻找更多方剂与中药的组合可能,也可以与针灸等治疗联合应用进行观察与研究,为临床治疗PD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