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莹
(三河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廊坊 0652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和农业工作人员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的建设,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强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防控能力,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大力对家庭农场培育,规模经营户培育。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加大。培育高素质农民,组织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设立专门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参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建设。”所以养鸡企业,应重视鸡病的防治工作,减少鸡疾病的发生。这不仅提升养殖产品品质,又提高养殖收益。
随着养殖企业的养殖规模扩大,细菌病原体微生物等增多,病毒毒株也会变异,导致鸡病的种类繁多,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将会给养殖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药物治疗固然是鸡疾病处理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存在用药不当的情况,既达不到治疗效果,又会给养鸡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药物治疗则需要对用药事项注意。正确的做法是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那就是注重“防”,防大于治。在养鸡过程中,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事半功倍。这不仅能有效减少重大疾病给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还能为养殖场提升产品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收入,更好地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全面做好消毒工作,是防疫工作中的根基,也是切断传播链,控制病毒、细菌扩散的至关环节。场区大部分细菌、病毒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消毒达到灭杀的效果。细致全面的消毒,可以防止疫病蔓延。
环境消毒:鸡舍周围环境2~3 周用2%氢氧化钠消毒或撒生石灰1 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 次。在大门口和鸡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氢氧化钠或甲酚皂溶液。用具消毒:定期对蛋箱、蛋盘、喂料器等进行消毒,可用0.1%苯扎溴铵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用甲醛熏蒸消毒30min 以上。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和消毒,工作服不应穿出场外。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制定路线行走。鸡舍消毒:进鸡或转群前将鸡舍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再用0.1%苯扎溴铵或4%甲酚皂溶液或0.2%过氧乙酸或次氯酸盐、碘附等消毒液全面喷洒,然后关闭门窗用甲醛熏蒸消毒。带鸡消毒: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微生物和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常用于带鸡消毒的消毒药有0.3%过氧乙酸、0.1%苯扎溴铵、0.1%次氯酸钠等。带鸡消毒要在鸡舍内无鸡蛋的时候进行,以免消毒剂喷洒到鸡蛋表面。
预防鸡只的重大疫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免疫。这是预防鸡群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免疫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大大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质量。根据本地的疫情发生和流行情况以及对鸡群的危害程度,确定接种疫苗种类,根据某种疫病的发病日龄、发病季节和疫苗产生坚强免疫的时间,确定首次免疫时间,根据疫苗的保护期长短,确定免疫间隔时间和次数,雏鸡的首免时间要根据母源抗体水平和抗体的消长规律来确定,制定免疫程序要根据本场的工作安排,避开断喙、转群、开产和产蛋高峰期。在免疫工作进行时,注意操作应规范,免疫前后与消毒工作分开。另外,做好鸡只的免疫应激反应处理工作。
引进畜禽粪污治理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从养殖场源头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安全、高效、环保型饲料产品及肥料产品,加强圈舍粪便的清除工作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净道、污道分离,粪便清理采用电动刮粪板,建设与场区规模适合的集污池和化粪池,雨污分流。例如采用微生物发酵、污水深度处理,达到安全等级要求,进行回收再利用。也可采用种养结合园区内自循环、第三方综合治理、肥料化利用、区域化集中处理、中小型养殖场堆积发酵就近还田利用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加强对养殖场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从业者治污意识,提升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根据药物说明书,合理用药,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达到疾病的治疗效果。主要的给药方式为拌料、饮水、注射以及外用等。预防用药通常采用拌料、饮水的方式进行给药,此类操作方式简单便捷。作为治疗所用的给药方式大多为注射。饮水给药一定要在药物加入水内充分溶解后,在相关要求时间内饮用完全。拌料药物需要根据药物类型选择相适合的饲料进行拌入,需要保证药物与饲料的充分混匀,首先可将少量饲料与药物拌匀之后再加入剩余的饲料进行混匀,直至全部混合均匀。在给药时如药物为不容易溶水的粉剂,可以在饲料中进行拌湿后服用,需要避免将药物投药时出现投入气管的情况[1]。
给药时间一般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或者喂水期间同时饮用。一般是治疗大肠杆菌药物,上午使用,效果最佳,由于上午细菌不活跃,易控制。治疗呼吸道类药物,下午使用,效果明显,由于呼吸道病早晚病症呈现较重。不宜同时进行的情况,当病毒病混合感染时不做疫苗,否则造成更大伤亡。另外,需注意喂药时尽量不用铁、铝容器,以免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如驱虫药一般在雏鸡7 日龄起开始给药,每周用药1~2 次即可,给药时间一般选择在上午。如抗虫药,则需选择在90 日龄时给药,需选择不同药物交替使用的方式,以保证驱虫效果[2]。维生素属于饲料添加剂类,主要选择多种维生素或者复合维生素类药物,需要以现配现用为主,根据鸡的补充生长时期以及营养缺乏程度进行适当药物的合理补充,常用的维生素类型主要为VA、VB、VC、VD、VE 以及复合维生素。抗生素类药物的给药方式大多为饮水或者拌料,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给药,切不可长时间将药混合在饮用水或者饲料之中,如果药物为注射类抗生素药物则不可进行口服,以避免影响药物效果[3]。微生态制剂类药物一般选择在抗生素使用过后进行给药,需要现配现用,切不可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否则会导致微生态制剂类药物失去药物活性。消毒药物的用药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环境的净化以及病原体的杀除,避免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大部分饲养员对于鸡舍进鸡之前的消毒比较重视,而对其后期养殖过程的消毒较为忽视,其实前后的消毒同样重要,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饲养人员、活动场地、用具等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
同类药物不宜长期使用。就现阶段市场上鸡疾病治疗的药物调查来看,药物种类比较多,不同药物之间虽然名称不同,但是有效成分相同,如长期使用同一种有效成分药物,也会导致病原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影响药物作用效果,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需要在抗菌药物选择时,关注其有效成分之后进行挑选,尽可能避免同一类有效成分抗菌药物持续使用情况的存在[4]。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病原体的药物敏感性以及病情程度进行选择控制,为了保证预期治疗效果的实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并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给药次数的确定,控制好给药剂量,避免剂量较少达不到治疗效果或者剂量较大引起中毒情况。
综上可知,养鸡过程中,首先应以预防为主,做好消毒、免疫、粪污处理等工作。若必须药物治疗,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对于鸡病的治疗十分重要。注意在实际用药时合理掌握用药原则,控制好用药类型、用药时间以及用药剂量,保障药物作用效果,降低鸡疾病的发生对于养殖产业产生的危害。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这不仅能有效减少重大疾病给养殖场带来的经济损失,还能为养殖场提升产品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收入,更好地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