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中一
融资租赁是一种现代金融工具,其本质类似于银行信贷,是指由承租人提出具体的要求,出租人据此出资从第三方供货商处购买承租人需要的租赁物[1]。在3~5年的租赁期内,承租人享有租赁物的使用权,并且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出租人享有租赁物的所有权,通过收取租金收回对租赁物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投资,并且额外赚取利差获利。租赁期满后,承租人可向出租人支付名义价款,通常为人民币1元,获得租赁物的所有权。由于融资租赁兼具融资与融物的双重特质,具有独特的优势:从企业层面来讲,可以通过评估租赁物未来预计产生的现金流,提前进行授信融资,优化目标企业的融资结构、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从市场层面来讲,能够刺激需求、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增长。因此,融资租赁一经问世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为现代五大金融融资工具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和中国租赁公司在我国成功设立,标志着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正式诞生[2]。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40年来,随着各种有利政策的陆续颁布,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62100亿元人民币,全国融资租赁企业(不含单一项目公司、分公司、SPV子公司、我国港澳台当地租赁企业和收购海外的公司,不含已正式退出市场的企业)总数为11917家。
截至2021年,我国融资租赁业务总量已经占全球约23.6%,但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曾爆发过一次几乎毁灭性的信用风险危机,追本溯源,是因为对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重视程度及管理能力不够。
因此,作为融资租赁行业的从业者,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信用风险的管理当作重中之重,因为信用风险是融资租赁公司应该最先考量的风险[3],一旦管理不善,还会引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其他次生风险,对整个行业带来致命打击。
融资租赁是一种类似银行信贷的金融工具,因此,融资租赁业风险与银行业风险有着本质上的相通。根据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对商业银行风险[4]的分类与定义,可以认为融资租赁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各相关主体合同违约而产生的风险,是金融业的核心风险,也是最应该关注的风险。
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产生信用风险的主体包括承租人和第三方供货商。承租人造成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租金支付风险,具体体现在长达3~5年期的融资租赁业务存续期内,因经营不善或者其他突发情况,导致承租人客观上没有能力或者主观上不愿意按照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履行按时支付租金的义务,造成租金逾期支付甚者不付。第三方供货商带来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租赁物的交付风险,因未按照签订的买卖合同中约定的交货时间、租赁物数量及质量要求,及时履行移交租赁物的义务,从而影响到融资租赁合同的履行。
现金流是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融资租赁公司的现金流主要依赖承租人的租金回款。因此,一旦承租人违约造成信用风险,不仅会形成风险资产,甚至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从整个租赁周期来看,可以按照租前、租中、租后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相较于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制度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暂时没有出台专门的《融资租赁法》,仅靠商务部、银保监、人民银行等出台的指导意见、暂行管理办法,以及各地区的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进行监管约束,相较于法律条例效力较低。因此,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一段时间内集中涌现出了大量的粗放型融资租赁业务,不仅偏离了融资租赁业务的本质,更不存在任何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同时,由于缺少对从业人员完整成体系的积淀培养,许多一线从业人员的信用风险管控意识较为薄弱。再加上股东急于扩张表内存量资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对于公司的业绩考核主要以投放量及利润额为导向。在股东诉求及业绩考核的双重压力下,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只注重投放规模及产出利率,信用风险管理成为了业务拓展的附属。
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目前通常采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较为简单,主要通过对承租人的外部资信评级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这种风险管理方式针对性不强,因为没有结合承租人所在的行业特点、实际经营情况以及未来预计现金流等情况的差异性,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现有的单一化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使得融资租赁公司难以及时发现融资租赁业务中存在的信用风险点。
同时,单一落后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很难让融资租赁公司在信用风险事件发生后,通过风险转移等有力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风险、弥补企业损失,因此,一定程度更加提高了融资租赁公司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最终导致融资租赁公司只能为风险买单。
从融资租赁业务的时间轴来看,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现行信用风险管理大多以合同签订为分界线,重租前及租中阶段、缺乏对租后阶段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关注和措施。这种“头重脚轻”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没有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交易模式的特点,没有进行全流程化管理,因此,往往在租后阶段产生信用风险并造成资产损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现代企业管理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完成。然而,在现阶段,许多融资租赁公司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一些融资租赁公司通过风险管理部门人员实地回访作为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但是受制于回访频率及回访时间,难以进行持续性的动态监测,导致监管盲点,最终发生信用风险事件。
经营者角度来看,融资租赁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要根据股东的风险偏好、根据具体业务流程的时间节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竞争的浪潮中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部门联动。针对目前融资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的现状,建议融资租赁公司应建立部门合作机制、做到全员参与信用风险管理。从公司层面来看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更新信用风险管理理念、规范业务操作、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从部门来看,业务部和风险管理部是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实施主体。业务部门是融资租赁业务的具体经办人,也是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转变以往重业绩投放、轻风险管理的观念,做到业绩、风险两手抓;风险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
2.回归融资租赁业务本源,强调“融物”属性。融资租赁的“融资”与“融物”的双重属性,是其区别于其他金融手段的主要特点。然而在近来年的发展中,融资租赁的“融资”属性逐渐增加,而“融物”属性几乎被忽略。“融物”属性是指由于租赁物本身有变现价值,因此,一旦出现信用风险后,处理租赁物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因此,融资租赁公司应该回归本源,充分发挥业务模式自带的独有的特色优势,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地良性发展。
融资租赁业务的租中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应持续跟踪承租人的经营及履约情况,通过多元化风险管理措施避免发生信用风险;一旦发现潜在的违约迹象,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处置措施进行信用风险管理。
1.风险分散策略。风险分散是指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开展多元化的业务进行防范和管理风险的策略,也就是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就要求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全面业务,比如运用全面的融资租赁模式(售后回租、直租、杠杆租赁等),分散承租人的涉及的产业、地区,进行不同的差异化授信,从而形成多样化的融资租赁资产。在实现租赁多样化经营以后,承租人拒付租金的风险彼此间相互独立,这可以大大降低融资租赁公司的信用风险。
2.风险转移策略。风险转移是指融资租赁公司利用其他金融产品等措施把自身的风险转嫁其他方的策略。
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采用的风险转移方法有:一是购买保险,即把自身的信用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二是担保增信,即把自身的信用风险转嫁给融资租赁业务的担保人。
3.风险补偿策略。风险补偿是指融资租赁公司对没有办法通过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策略进行管理的信用风险,在造成实质性的损失之前,对即将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一种策略。
融资租赁公司在租中阶段可以通过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调整应收的租金,从而获得管理信用风险的补偿对价。
1.落实租后阶段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租后阶段是融资租赁业务周期中最长的阶段,主要涉及到租金回款,整个业务流程中最容易发生信用风险的阶段。租后阶段主要围绕租赁物、应收租金回款展开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做到及时的风险预测。
承租人是否存在租金支付逾期是租后阶段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业务部门要保持对承租人经营情况的持续跟踪,确认还款资金来源、确保租金按时回收。同时,定期对承租人提交的租后资料(尤其是财务资料)与基期进行分析比较,当有指标发生恶化,应及时通知风险管理部门采取相应增信措施;风险管理部门要安排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承租人进行实地走访,以此来观察承租人是否具有违约风险。
另外,融资租赁公司可以通过监测评估租赁物的市场价值、运营状况,预测承租人的实际经营情况,再通过预测结果进行主动的信用风险管理。
2.运用金融科技系统化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科技结合了“金融+科技”的特点,利用智能投顾、分布式记账、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通过创新金融新业态,给客户提供新模式、应用场景、流程、新产品和新体验[4],提升服务效率、客户体验和降低成本。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目前,已经将金融科技运用到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融资租赁公司也应该抓住金融科技发展的契机,通过金融科技的运用,提升对承租人信用风险的评估精准度,将关键风险领域由人控转为机控,提高系统化控制水平,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虽然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融资租赁公司要在时代的浪潮中走出一条稳定又健康的发展之路,就必须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及管理能力,尤其是信用风险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在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