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骁君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行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工作水平和企业竞争力有着密切联系,应将信息技术和财务预算管理相结合,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性地开发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使财务管理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预算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业务、经营活动的开展进行预测、筹划的管理活动。预算管理应重点关注各部门对资金的需求、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加强和企业资金收支、财务状况之间的结合。预算管理应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并和经营预算、投融资决策预算等融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使全体员工都成为预算的编制者、执行者和监督者。通常预算管理流程繁琐,十分复杂,包括了前期对各部门实际运营情况的考察,预算计划编制和审批,以及执行过程中的调整和管控,以及事后总结及考核评价,只有遵循了全过程管理原则,才能更好地达成预算目标,为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可靠保障。财务预算管理和企业资金规划、决策制定、未来发展等都有着密切联系,也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应引起有关人员的充分关注。
2.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将信息技术和财务预算管理相结合,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技术在数据收集、传输、共享方面优势十分突出,打破了传统企业财务工作中,各部门信息闭塞、交流不畅的问题。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工作效果会更加突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之间的联系也会更为密切。其次,在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下,可实现一体化管理,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失误,工作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会计核算都由计算机完成,可避免出现错算、漏算的情况。再次,可将财务预算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便于后期实时进行分析和查询,对健全制度体系有重要意义。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可实现异地办公,财务预算管理可随时开展。
1.信息化水平低。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受传统思想理念影响,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足,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尤其是在资金、资源方面投入力度不大。比如财务预算管理需要各部门高度协同,但由于没有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各部门数据获取、传输难度比较大,也无法保障预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系统的协调性不强。部分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资源管理计划,也会引入ERP管理系统,但该系统运行起来较为复杂,对各部门、各层级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有极高要求。尤其是对于大型企业、集团企业而言,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引起连锁反应,财务、业务、办公系统难以深度融合。
3.预算管理的覆盖程度不高。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提升其工作地位,引起领导者的充分关注。但目前一些企业会侧重于经济效益和开辟新市场,放松了内部管理,对财务预算的关注度不高,这也是其覆盖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部门并未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要求来支出资金,导致实际支出远超预算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即便应用了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也并未做到全覆盖,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1.数据采集功能模块。这是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基础功能模块,用于收集各部门在日常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各项数据,主要针对的是历史、定额、目标以及监控等几个方面。历史数据信息,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产量、成本方面的信息;定额数据来自定额标准方面的文件;监控数据主要指监控企业生产时产生的数据。
2.预算编制功能模块。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编制可行的、科学的预算计划,将企业预算目标为基础,随后采集各方面数据信息,汇总之后进行审批和分析。目前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权威式预算,以及自下而上的参与式预算,并将两者进行结合。这种方式既注重了眼前利益,又考虑到了未来发展。
3.数据分析功能模块。数据分析是信息化系统最突出、最显著的优势之一,该模块能够对收集到的预算数据、预算计划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评估,获取其中银行的信息。数据分析功能模块主要包含考核评价、决策分析两个方面。前者是参考既定的预算计划,进行动态化的数据监控,可对预算计划进行分类处理。而决策分析则是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将重点放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方面。
4.预算执行控制功能模块。在预算计划编制完成之后,企业各部门应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出台相应的预算执行计划方案,对预算计划的落实进行动态化管控。要将预算编制、执行和企业各阶段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消除不同部门之间在信息传递上的屏障,加强工作上的交流和联系。
1.实现全过程预算管理。(1)事先计划。目前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内部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应将业务活动作为突破口。在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将历史数据和当前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构建预测模型,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额度、业务价格、财务风险等,充分考虑到市场环境、价格以及发展趋势。可预测企业经营业务费用、人力成本、原材料采购、物流成本等方面信息,生成预算利润表、负债表、先进流量表等。开展业务活动时,评估资金投入的必要性以及能够获取的产出,任何投资活动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此外,还要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成立专门的预算信息化管理小组,明确划分其职责、业务范围和权限;各部门也应参考业务和职能权限,事先计划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先进流量表、预算编制等情况,将各方面数据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2)事中把控。事中把控主要参考了事前的各方面计划,是将计划落实的重要环节,应实现预算资金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随意使用资金的情况。预算信息化系统可实现资金的动态化管控,尤其是对于大型企业、有多个分公司的集团企业而言,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十分突出。事中把控,不单纯是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和管理,还应加强人员、业务等方面的监督。为了提升工作成效,应充分发挥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各部门都可在系统内部输入经营业务数据,比如财务、业务方面的内容。从业务控制层面来看,各部门都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如实汇报业务量、类型、开展进度、金额数目等;从职责层面来看,应如实上报负债、营业收入、税务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在了解了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之后,可将事中把控和事先计划进行对比,查看各项工作是否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如果某些部门的工作不符合相关要求,分析原因,制定优化方案和对策。
2.加强技术研发与管理。在企业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工作中,技术研发和管控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这也是预算管理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关键,也可打通不同层级系统之间存在的屏障,提升财务管理系统的协调性,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可将现有的信息化系统作为基础,分析系统功能模块,尤其要加强业务和财务部门的对接,确保能够为企业财务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服务。财务部门要能够从业务部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推动业财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可融入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和储存技术,对企业预算数据进行备份,建立数据共享通道,在传输时由专业人员负责审批,从而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3.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推进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唯有强化内部管理水平,提升预算管理工作地位,才能更好地助力其稳定发展。预算管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复杂性特点,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对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主体,除了要掌握财务、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之外,还应熟悉信息操作技能,熟练应用各种信息化预算管理软件,这是保证预算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手段。企业应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大力开展信息化基础建设;要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财务人员主动参与其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积极主动学习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方式方法,鼓励员工在职学习,比如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学历提升等,为获得一定资质的人员报销学费。此外,还可出台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职工予以奖励,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可充分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财务预算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企业利益、资金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在人员培训方面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更需要培养其职业道德精神和思想品德,端正其工作态度,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坚守岗位底线,坚决拒绝利益诱惑,提升工作水平。
4.构建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往企业财务预算工作多依靠财务人员亲力亲为,对各方面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加,这方面信息数据体量越来越大,传统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财务预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企业应加大资金、人才投入力度,全力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1)建立合适的预算编制模块。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发展势头迅猛,想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除了要了解国家政策、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之外,企业还应强化内部管控水平。很多企业预算管理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只注重了管理过程,并未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工作,一方面没有和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另一方面,预算管理的“滞后性”非常突出,难以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在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时,首先就应深入分析经营活动方面的特点,从而针对性地选择预算编制方法,确保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构建预算编制模块,以免出现预算目标和业绩考核脱节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应重点关注预算目标是否合理,从而实现资源科学分配和最大化利用。预算管理并非财务部门单独的工作,而是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协同配合,应提前做好规划设计,构建不同数据模型,同时为预算管理预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即便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搭建信息化预算管理体系时,应明确各方职责的工作内容,只有在审批之后才能执行预算计划。预算审批不得出现越权、重复审批的情况,这是保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举措。(2)加强预算执行和日常经营管理的融合。事中执行和监控是预算管理中需要关注的两个重点内容,要提前做好规划,确保人力、财力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制定了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之后,要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实到各部门中,基于整体的预算目标来制定各部门工作目标,使预算计划更好地落实到位,并加强监督和动态化管控。在信息系统的预算执行模块中,要尽可能细分财务预算指标,以不同岗位对资金的具体需求为主,将预算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中的每个工作人员身上。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将预算执行控制功能模块和日常经营活动进行深度融合,加强财务和业务之间的联系。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下,数据分析、分类等将会更加高效。如此一来,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住经营活动和预算执行中的重难点,也可避免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的开放性、自由度更高,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领导人员要充分意识到先进技术和财务预算管理结合的重要意义,实现全过程预算管理,根据企业需求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打造专业人才队伍,构建财务预算信息化管理平台。从以上多个方面出发,提升预算编制、执行的科学性,让信息化预算管理体系更好地助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