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还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如何理解和实现振兴乡村教育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乡村学生很难在成长中实现“人的现代化”。自英格尔斯提出“人的现代化”以来,通过现代教育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得到全面发展,具有现代人的思想和价值特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人口结构方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 991 162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 787 562 人,占36.11%。[1]这是总体情况,不同区域比例也有差别。笔者调查了豫东某县级市近三年中小学校城镇和乡村学生比例情况,小学生乡村学生比例分别是52.9%(2019)、50.1%(2020)和49.5%(2021);初中分别是41.2%(2019)、39.6%(2020)和39.9%(2021)。这意味着乡村学生占比依然不可忽视,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乡村学生的比例更高。
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乡村在内的全体人民的现代化。我们所说的乡村教育,并不是说与城市教育不同的另一类教育,而是说两者都是在同一个教育目标和思想指导下的教育,使用着统一的教材和知识体系,只不过有的学生在农村接受教育,有的学生在城里接受教育而已。虽然城乡之间在资源配置上有所差异,但我们的教育有关部门已经在注意宏观资源的调控和配置,向乡村教育进行倾斜。比如,对乡村教师的收入补贴和职称评审都有照顾。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乡村学生能够接受较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乡村学校曾经有一段时间的并校潮,并校虽然有利于资源整合,但也有一些乡村学生因居住地与学校距离过远而过早辍学。笔者于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就读的小学和初中全都被合并,当时镇上的四所初中现在已经合并为一所。笔者调查了解到,乡村初中和小学尽管合并了不少,但为了使一些学生能够便利上学,有些乡村学校即使只剩下十几个甚至几个学生,也依然在坚持办学。在中国规模巨大的人口里,如果这部分乡村学生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人的现代化”对他们来说就会是个难题,最终还会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
教育、人才和创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教育与致富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学界基本上比较认同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比较稳定。尽管20 世纪80 年代曾经短暂出现过“脑体倒挂”和“读书无用论”现象,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收入影响的证据还是越来越多。202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舒亚·安格里斯特等人的研究就发现,多接受一年的教育能使收入增加9%。[2]
一般而言,乡村学生因为自身接受信息和知识的局限,总体上在全面发展方面不具有优势。如果不振兴乡村教育,他们的短板更短。近些年,人们把“小镇做题家”现象炒得沸沸扬扬,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有些乡村、城镇学生在发展方面的弱势的揭示。“小镇做题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缺乏一定的视野和创造性,但长于应试。在“小镇做题家”的议题下,由于把一些较大的县级或者市级城市学生都定义成了“小镇做题家”,乡村学生更是在获得全面发展方面呈现弱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出振兴乡村教育对乡村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对培养乡村人才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邓小平曾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改造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尤其是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现代化,在精神文明上从传统向现代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物质富足需要教育,精神富有更离不开教育。对于乡村来说,没有教育的振兴,没有现代知识和理念的习得,就难以使孩子们获得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基础条件。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第三十章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2022 年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报告》指出了乡村教育的诸多不足,比如,生源持续减少,中小学校数量减少,乡村小学教师年龄偏大,身兼多个学科等。因此,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方面,如何振兴乡村教育是需要各界人士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振兴乡村教育需要做到三个面向。
我们已经迈进智能社会,振兴乡村教育就需要以未来的社会形态来培养人。我们的社会是从乡土中成长起来的,乡土性在乡村的色彩还颇为浓厚。在20 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费孝通所说的“三级两跳”,即从农业社会跳到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跳到信息社会。进入21 世纪以来,我们在进行第三跳,从信息社会跳到智能社会。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在步入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的智能社会。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振兴乡村教育更需要创造条件,使乡村学生有机会获得面向未来的教育。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智能社会已经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实体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已经改变了万物存在和连接的方式,生活中新信息的数量和流动速度都不是生活变迁极为缓慢的乡土社会的人们可以想象的。即使目前生活在乡村的人们,因为万物的互联和智能手机的运用,也融入了智能社会。所谓面向未来的乡村教育振兴,就需要创造技术环境,把智能社会的元素引入乡村,融入乡村的教育和教学。传统教学法需要在新技术的配合下进行改造,比如,网络课程平台可以让乡村学生进入全国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学习等。
振兴乡村教育需要把全球意识和视野带给乡村的孩子。面向世界意味着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多元,并且变迁较快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封闭、同质和停滞的乡土社会。探索新世界,重视人的创新能力成为更为重要的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在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这方面的教育条件较好;但在乡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乡村,教育条件就相对落后。乡村教育需要在现代化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资源配置方面得到帮助,并鼓励和支持优秀的教育人才到这些乡村地区执教,以提高教育质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乡村学生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也为他们进入新时代智能社会劳动力市场打好基础。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走出实验室,走进我们的生活,机器人将取代很多工作岗位。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化背景下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改变?谁都没有答案。因此,振兴乡村教育要面向世界,使乡村学生能通过教育具备适应急速发展的智能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因此,振兴乡村教育也需要走城乡统筹的路子,将城乡视为一个整体布局教育,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比如,城乡一体化便于推进城乡之间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乡村教师进城工作一年或者两年,城里教师到乡村工作一年或者两年。这样,一方面,既便于提高乡村学生获得城市优质教师资源的机会,也便于乡村教师体验城市教育的优势,并进行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可以使城市教师获得不同的教学体验,利于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效果。
城乡统筹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经费上的划拨支持。不同地方的乡村学校可能情况不同,有的学校地处山区,规模较小,如果按照学生数人均划拨资源,这些学校就很难获得相适应的教学基础设施水平和技术装备条件。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调拨资源,尽可能兼顾公平和效率。二是师资人才的配备。乡村学校是人才相对比较稀缺的地方,需要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倾斜。虽然说城乡之间的教师轮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弥补的作用,但总体上还是需要给予乡村教师较好的政策支持,比如,一些需要照顾的学校为了吸引或者留住人才,可以在职称评定上走不同的途径,保留一定的指标进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三是把振兴乡村教育纳入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乡村教育的振兴也是城乡社会治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维度看,乡村振兴都是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部分,而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的振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分彼此的一体。没有乡村振兴,乡村教育的振兴也难以实现和持续;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乡村振兴一样难以实现和持久。新时代的乡村教育振兴不仅仅是振兴乡村的教育事业,更要激发教育服务并推动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只有把振兴乡村教育纳入整个城乡发展和融合一体化体系,才能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使两者都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 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在国家总体规划下,振兴乡村教育是国家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其主要实现策略需要结合国家总体规划来进行。在此,笔者拟从人才、资源和政策落实三个方面来谈谈振兴乡村教育以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策略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振兴乡村教育需要地方各级党委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高素质的专业化教育系统骨干人员,这既有利于资源的纵向流动和有效配置,也有利于资源的横向协调搭配。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完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投入体制是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于人民的新型体制。乡村教育振兴过程中,对乡村教育实行一定程度的投入倾斜策略,是为全体人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服务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加大对西部和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乡村基层教育机构要有不低于国家规划的资金投入并保障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才是基础保障。
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迈向2035 的宏伟征程中,每一个小步骤的落地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支撑宏伟目标实现的基石。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完善各部门协调机制,配合有效的测评体制和问责督导机制,使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各种资源都能够高效利用,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这是保障乡村教育振兴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