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克纯
白庚胜先生的七律诗《滇云捐书感怀》,是他于2022年5月6日回云南回丽江捐赠著作时的感怀。此诗生动地描述了白庚胜先生一个寒门出身的纳西族穷孩子,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通过数十年的艰辛努力,上下求索,成为纳西儿女佼佼者,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光辉人生和不负人民养育恩的爱国爱民族之崇高品格。
首联上句“恓惶流岁恨秋霜”描写了作者在忙碌、奔波中度过了大半人生,转眼已是满头白发。感慨亦感叹!一个“恨”字,道出了作者对“流岁”的惋惜。下句“回叹春耕夏耘田”则描述了作者以时不我待、勤奋刻苦、惜时若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态度勤勉精进,把所有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学问的情怀。
颔联上句“忍顾门寒惟励志”大意是说怎么忍心回顾当年的苦难与贫穷,而唯一的出路,只有励志。人无志不立,鸟无翅不飞。励志才能建功,建功才能立业,立业才能报国。因为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者凭着一股子顽强的意志品质,励精图治、坚韧不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克服重重困难,历练心志、磨炼品质、提升精气,为一路前行、攀登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实现了青少时期立下的宏愿。
有志者事竟成。白庚胜于1957年出生在丽江纳西族一个贫苦家庭,1987年赴日本留学,2001年调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6年调任中国文联;2009年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11年调中国作协担任专职副主席。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白庚胜的成功,就在于倾情用心、矢志不渝、不骄不躁、坚定地朝着目标奋进,从而实现了远大理想。
颔联下句,“苦读就在众人闲”,诚如作者与我聊过,他每天坚持学习、思考的时间不少于十个小时,并早已养成习惯。不论事务再多,工作再忙,都不会放过每天的学习。如果白天耽误了,晚上一定要补回来。求知若渴,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于学习。别人已经休息了,自己正沉寂在书中或所思考的问题中是家常便饭;送走了星辰,也是拂晓,洗一把脸,接着第二天的工作,更是常有的事。一份辛勤,一分收获。没有艰辛的付出,哪来的收获、哪来的成功?不愿意比别人付出更多更多,哪来让人惊羡的鲜花与掌声?
颈联上句“点评翻译多创作”概括说明了白庚胜先生著述宏富。数十年来间,他涉猎、阅读的各种各样的书籍不计其数。“余之于学,轨迹历历;”“览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广涉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诸多知识。”其成果涵盖论著、译著、文学创作、民间文学整理等,内容涉及民族学、民俗学、文学、纳西学等诸多学科,其著作兼具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以及显著的时代特征,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国家战略文化高度以及极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颈联下句“守望兴学在民间”强调了作者在民间文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整理、挖掘、保护与抢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曾在回忆文章里指出:“余于近年创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萨满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女性文学中心,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盘古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傩文化保护基地,中国孟姜女文化保护基地,中国钧瓷之乡,中国吹歌之乡等几十个中心与基地,发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国际纳西学会会员等近万人。深入满、彝、傣、白、瑶、苗、侗、壮、回、蒙、达斡尔、藏、畬、等村寨上百个。”因此白庚胜先生重民间、重田野,来回于乡土,以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的文献考证,尊重科学、崇尚真理、去伪存真、传承创新、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值得推崇与赞赏。
尾联上句“沥血呕心五十卷”表明了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白庚胜文集》50卷,约1500万字,收录了其数十年来创作、整理、抢救保护等丰硕成果。《白庚胜文集》饱含着作者的一腔热情,凝结了他大半生的汗水和心血。尾联下句“成裘积腋报云滇”与颔联“忍顾门寒惟励志”前后呼应,抒写了作者报效国家、报效人民、报效父老乡亲的夙愿如愿以偿而得以释怀的美好心境和追求。
几十年来,白庚胜先生始终怀着崇高的理想和责任感、使命感,一心向学,把知识、文化与真理当生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弥坚。“思不挽去者,劲追来者,积跬步以至千里,蓄溪流以成大海,献身学术终不怠,‘虽九死犹未悔’‘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治学经历以及身在京城,却情系故土、一直关心关爱着滇云的发展繁荣,关注关怀丽江的发展进步。所以“不论在外多少年,我始终是丽江纳西族儿子。”作者把倾其大半生心血凝结而成的《白庚胜文集》捐与滇云、赠与故乡(丽江),就是他对家乡、对故土、对民族、对国家无比热爱的具体体现。在我心中,白庚胜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登高而呼的学者,而且是一位具有非凡才情的作家和智者。他的精神、意志和品质,他的人格魅力、人生境界,他的远见卓识、真知灼见,他那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对民族赤诚的高尚情怀,时刻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是我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白庚胜,一位才华横溢的纳西族优秀儿子;白庚胜,一位德高望重的国之栋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行可歌,其情可颂,其志可鉴,其性可敬,其境可仰。
在中国诗界,鲁若迪基是一位很活跃的诗人。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诗歌领域的杰出代表,他是一位勇敢的攀登者,也是一位有勇气的搏击者。多年来,他在诗歌领域不断求索,不断地向着诗歌之高峰攀登。他的目标和追求都很高,取得的成就也高。前些天拜读了鲁若迪基发表于2022年第2期《民族文学》的组诗《侗乡游踪》。那巧妙的构思,鲜活的场景,生动的语言,深远的意境,活脱脱的人物,深深地吸引着、强烈地感染和触动着我,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于是就生发了写点看法的动机。
组诗《侗乡游踪》最突出特点就是,源于自然、融于自然的神韵与精美。《新晃之晨》诗人用“从鸟语中醒来/心情如花/绽放一天的美好”开篇,三言两语,描写了新晃从鸟语中醒来的自然情状,抒发了诗人愉悦之情。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人类智慧的海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诗人对书院情有独钟,《龙溪书院》的结尾处写道:“唯有书院/在喧嚣的街市/收藏一份静谧/放置一张安静的书桌/唯有那些文字/在暗夜里发光”,诗人通过仔细观察,细细品味,深入思考,得出“唯有书院”,“在暗夜里发光”的真知灼见。
走到哪里,阅读到哪里。哪里有美的事物,诗思就在那里生发,灵感就在那里闪现,诗歌就在那里生根和发芽。诗人心目中的《风雨桥》别具一格。他说“这哪里是桥?/分明是一幅/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的画//这哪里是桥?/分明是一首/独具匠心/立志高远的诗”,这般超乎寻常的想象和描摹,给读者引入了画与诗的意境。“然而,这确实是桥/桥之上的桥/我猜想/天河上/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也是这个模样。”诗人目视寰宇,思接万里,把我们从地上带到了天上,从人世间普通的桥引向天河上的“鹊桥”,进而联想起“鹊桥相会”的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起承转合,自然而然;一气呵成,引人入胜。此外,《天井寨》《爆米花》《高山流水》等,每一首诗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和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值得品读,值得鉴赏。
然而,最让人动心生情的是那首《㵲水边的女孩》。“水灵灵的眼/看一眼山/山就清了//看一眼水/水就绿了//看一眼我/我就木了。”字字珠玑,句句入心。三句话,三个层次,三重意象。传神地刻画了美丽可爱的少女形象。接着“多想长成/她身边的一棵树呀/陪着她长大”倾吐了诗人对美和美好事物的爱慕与珍惜。“青春的时候/让她在我繁茂的枝叶下/轻歌曼舞//年迈的时候/让她在我枯黄的叶上/流连忘返”。这可是诗人内心的自然流露与表白,更是情感的升华。
诗人,作为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创造者,向往与赞美美的一切和一切的美是自然,也是必然。最令人叫绝的是“百年之后/让我/与她一道/做个/永不醒来的美梦”。诗思传情,诗意牵心,用诗歌纯粹的语言倾诉着爱,用诗歌真挚的情感表白着心,用诗歌唯美的意境传递着最深的情。
美,大自然的底色,生命的本真,诗歌的本相和永恒的主题。鲁若迪基的诗《㵲水边的女孩》,通过对“㵲水边的女孩”的描画,表达了诗人“渴望安身和安心”,追求美的永恒和永恒的美之心境。如果把这组精美的诗与十多年前出版的《鲁若迪基抒情诗选》中大部分诗作比较,不论是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安排、修辞手法的使用,还是情境的创设,其突破与上升,令人惊叹。
诗歌不止是语言的花朵,也是思想和心灵的花朵。鲁若迪基是一位很有语言天赋的诗歌创作高手,语言驾驭得心应手,可谓炉火纯青。他那娴熟的创作技巧与高超的运用语言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功夫深了,成就自然就高;境界高了,诗歌自然精美。我坚信:朝着诗歌高地与高峰不断登攀的杰出诗人鲁若迪基,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他美好的梦想。
阅读并欣赏李耀煌老师散文《敏儒,刻在我心底的故乡》别有一番趣味,就像冬天里握着美人温暖的手,舍不得放下。那巧妙的构思,优美的画面,生动的语句,浓烈而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敏儒,刻在我心底的故乡》开篇从大处着眼,用特写镜头概括了丽江雄奇秀美的山水,热情赞美了祖国大好河山——丽江万千之气象。
“一隅故土”一段,从小处着笔,分层描写了坐落于鬼蛇两山间的故乡——开南敏儒的秀丽景色以及丰收场面。“蛇山之麓,漾江水畔”,作者用浓墨重彩描摹了蛇山繁茂葱翠的松林和漾弓江畔广袤肥沃的田野,以及群鹜齐飞的人与大自然同在的和谐画面。“松鼠小鸟竟先美食”一语,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细腻,活灵活现。给人以身临其景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惟惜不见了往日的牛耕马跃”一句,道出了作者对乡村正不断消失这一现实的忧思。然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是人民的期盼和要求。在迈向城镇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多少农村被改造,这是人们必须接受的现实。我们如果不愿作出一定的让步或牺牲,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只有辩证地思考,才能接受残酷的现实。所以可以这样说,牺牲局部利益是为了更大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作出退让,这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晨曦下时时相闻鸡鸣犬吠”句,又把读者带回了静谧恬淡,幽静安闲的环境之中。在此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委婉地表白了有的已经失去,甚至无法挽回,幸好有的还仍然存在,还能分享其中的情趣但不知能守候多久的微妙复杂心理。
“河畔笠翁好垂钓”一段,描写老叟妇孺各得其所,各有其乐,乐在其中的和美场景。作者抓住人物年龄特点进行描写,绘声绘色,笑容可掬,动中有静,妙趣横生。
“千顷田野横秋”一段,作者不惜笔墨,渲染了家乡风丰衣足食,五谷丰登的景象。“信人间之福地,伊甸之迩邻也”此乃点睛之笔。作者饱含深情,用诗的语言盛赞家乡之美,可见作者对家乡之爱,爱之铭心,爱之入骨。
散文《敏儒,刻在我心底的故乡》有其鲜明特点:构思精巧,先总后分,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语言生动,简洁凝练;文字清新,画面感强;擅长修辞,比喻使表达的事物更加形象,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读来活泼生动,极富情感。
《敏儒,刻在我心底的故乡》似一幅内容丰富,色彩绚丽,画面精美的水墨画,捧读她犹如在田野里散步,在田埂上静听虫鸣,在小河边垂钓,在树下攀谈,在村子里看日出日落,尝农家大餐,饮农家腊酒。醉意朦胧,爱意缠绵。给读者留下“人在画中行,画在人中央”的深刻印象,令人难忘难舍。
和树本老师系丽江市古城区祥和街道吉祥村人,中共党员,原丽江教育学院副院长,于1996年退休。和老师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为丽江教育的发展,为滇西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和老师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可谓热血洒讲台,桃李满天下;对学生满腔热忱,和蔼可亲并认真负责;对邻里乡亲真诚相待,与人为善,是一位备受人们敬重的德高望重的纳西族教育家、学者、诗人和文化人。
“积年志趣形和数,老迈咿呀乐仄平。”这是《余韵集·自序》之引言,可谓是和老师的一种自我介绍,浓缩了他的人生履历,含蓄而风趣地概括了和老师从教生涯和退休生活。和老师在《余韵集·自序》中写道:“大半生学数学、教数学,与函数微积分、矩阵行列式打交道。”“退休后,参加丽江古城玉泉诗社,从头学习传统诗词韵律,并不断习作。”2014年出版诗词、对联集《晚霞吟》,2017年出版诗文集《月圆集》,2020年出版诗文集《余韵集》。
“少未偷闲老未昏,八旬晋四醉诗魂”。朝花夕拾,回顾光辉岁月;聚焦当下,描写趣乐生活。读和老师的诗集《余韵集》,给人以一种春风扑面、春雨洗眉、沁人心脾的清爽舒适之美感。
年过八旬身心健,乐学善思续晚晴(笑向夕阳续晚晴)。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就会拥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拥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的人生。言为心声,诗乃心语。语言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有什么样的心思,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语;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创作什么样的诗词歌赋。和老师的七绝《诗话田园》“年逾八四未龙钟,度日东园逸兴浓。紫白红黄时令种,乐春乐夏乐秋冬”。年逾八四已是暮年,然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的一片真情,跃然纸上。让我钦佩,令我尊崇。他的五绝《冬游玫瑰园》“旷野西风劲,南天候鸟翔。唯期红五月,补偿万花香”。诗后的注脚写道,“2020年1月16日,陪老伴到拉市均良看病。其间,到花花色玫瑰园一游,设计、规模都还不错,只可惜无花可看”。简要的注脚,诠释了诗作的内涵。美,大自然的本性,即使是荒漠戈壁,也有着苍茫之美,即使是一株光秃秃的树木,也有其不畏风霜严寒之美。
“毕生教学感情真,不惜孤寒多棘榛。柳暗花明引入胜,芬芳桃李十分春”。这是对特殊期间的一段回忆。和老师也曾离开教坛下放到干校参加劳动,到边疆搞民族工作。从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他对教学工作的真挚情感。
美,人类与之俱来的本色。但凡是人,即便处于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追求美,守护美的态度不会改变。美,人类追求的永恒的主题。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是每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劳动者的不懈追求。
徜徉于美,领略于美,沉静于美。感受美好美妙的一切,把外在的美内化于心。乐在美中,美在心中。一个人最高尚的情趣莫过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创作生活中的美。让美化育更多人的心境,化育更多人的灵魂。和老师的《故乡小河》:“淌着童谣淌着春,游鱼水草荡清淳。老夫虽是黄昏客,梦里仍痴那个亲”。通过描写童年美好的岁月,追忆已经回不去的少年,表达了诗作者对孩提时代的眷恋之情。
观察是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前提。没有对事物的细心观察,就不可能有文学艺术的创作。和老师不仅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捕捉生活,还善于把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加以描写。用质朴的语言表白真挚的情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用娴熟的技巧表现抽象的东西。他的《戏吟戊戌年二十四节气》的二十四首诗作,生动地描摹了从立春到大寒时序更替,气象变化,物候转换的过程和现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栩栩如生。给人以如临其境、耳目一新的美感。
生活是创作源泉。创作需要灵感,灵感源于对生活的体验、观察与揣摩,灵感源于对人生的理解、思考与感悟。
阅历是一个人的资本。阅历越丰富,思想越深邃;思想越深邃,感悟越深刻。他的《逸致》“世间名利早遗忘,四座三门赢寿康。书里光阴闲似我,绿茶藤椅共斜阳”。(四座三门,即麻将、门球)。我国著名的文化大家季羡林先生曾说:“人生的最大乐趣,莫过于读书。”书籍乃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可以这么说,除了书籍,人世间再找不到比它更好的滋补身心的养分和养料。书可以治病,书可以解忧,书可以润智,书可以明理、明德,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和老师的律诗《杂感》:“人老还期寿命长,身闲更爱百花香。藏书学理三千卷,敲韵吟诗数万行。好景百般添雅趣,机缘一路灿容光。一生岁月宠荣过,更有残心半欲狂”,形象地表达了和老师学而不厌,痴迷于诗词歌赋,潜心研究、寄情于诗,淡泊名利,追求健康生活、追求高雅情趣的情怀与心境。
《余韵集》收集了和老师于前后近四十年创作的诗作,时空跨度很大。但其表达的思想总是紧紧围绕着颂扬党的英明领导,讴歌时代风采,赞美劳动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唱新生活,高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如《中华复兴三部曲》,分别以“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为题,热情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人民翻身做主,我们伟大的祖国从胜利走向胜利,从繁荣走向富强的光辉历程和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爱生活、说人生,讲修养、重品德,诗若其人,人若其诗。谈工作,谈学习,忆同事,忆友情,满腔热情,溢于言表。“慈母轻轻护,娇儿跃跃姿。齐心开跬步,千里自神驰。”(《题照五首·之一》)天伦之乐尽在笔端。“夜雨悄悄落,朝阳朗朗天。春花携嫩柳,妩媚上诗笺。”(《春雨》)描写了雨过天晴,春光明媚,清新明丽的景致,表达了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书香之家,家风纯正,尊老爱幼,和和睦睦,其乐融融。为情而作,有感而发。和老师的诗作都是内心的坦然表白,情感的自然流露。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情感真挚,有感而发;无雕琢痕迹,无故弄玄虚。和老师的诗作特点鲜明:情深意切,朴实淳厚,技巧娴熟,语言生动,形象可掬,亲切感人。和老师的诗作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着快乐的生活情趣,蕴含着智慧人生和人生智慧。
“盛德立言教,大道在中和。”数学天赋,诗歌情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把退休前数十年的青春年华,一腔热情、满腔热血奉献给教育事业;退休后,他把留给自己、属于自己的宝贵时间,转投于学习和研究传统诗词韵律。用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自己,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拥抱生活、享受生活。学在其中,乐在其中;“顺乎自然,知足常乐;”“回归自然”,颐养天年;致乐乐至,其乐无穷。桃李满园,大地芬芳;立德树人,山高水长。
我衷心祝福和树本老师:健康快乐,平安幸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