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函
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单一的、快餐式的旅游观光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高效、优质的旅游服务,齐全的旅游设施设备才是人们现在关注的。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在《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全域旅游”创建考核指标,全域旅游的概念应运而生。当下,发展全域旅游已成为各地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全域旅游概念。2018年3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推动旅游业实现从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的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路线循环向开放的“旅游+”模式转变,从单一的景点景区规划建设向综合旅游目的地服务转变等。要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实现旅游的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和国际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求。
——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现如今,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转变,全域旅游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以旅游景点为主的旅游模式,对旅游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定位。
一是空间全域。发展全域旅游要在开发性保护的基础之上,对整体的旅游环境进行优化,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产业、要素,由点及面地带动周围景点的发展,疏通和缓解核心景区的压力,形成一个区域处处是风景。二是行业全域。全域旅游要时时以游客的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为指标,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系统化,每个行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所要担当的角色,实现全域、品牌和服务的一体化局面。三是消费全域。全域旅游的消费是大众化的,旅游者的消费不是简简单单的门票、住宿以及饮食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消费。从出门开始,消费就已经开始了。四是时间全域。不再区分旺季和淡季,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前来,要做到年年、时时都是旅游的季节。五是社会全域。全域旅游不是有旅游企业才能促进发展,而是依靠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配合,政府、居民等等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关键。六是发展全域。全域旅游发展的好坏,不只是看旅游行业,也不只是依靠旅游行业,还包含了环保领域、政府及公共服务等。
梁平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拥有高铁、火车及多条国道或省级道路,交通便利。境内有20 余个景区,如双桂堂、观音竹海以及东山森林公园等。除此之外,梁山灯戏、癞子锣鼓、梁平竹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梁平区旅游发展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2021年,梁平区地区生产总值达549.4 亿元,人均总产值达8.5 万元,其中城镇可随意支配收入达43292 元,农村可随意支配收入达20268 元,为梁平区全域旅游市场开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风景道、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城镇公交环线以及站点的布局逐渐优化,农村综合环境的整治,不仅可以提高居民满意度,更是为以后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以及全域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梁平区旅游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破解。一是产品定位不明。作为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区域,只有极少数景点是被人所熟知,且名气也没有邻县的大,那是因为梁平区目前的旅游产品定位依然处于模糊的阶段,没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没有办法很好地吸引游客前来,这也就会对后期旅游宣传造成影响。
二是景区融合度不高。目前梁平区的旅游是以单个景点为主,尽管各个景点在地理位置方面体现了全局性,但是在景点的宣传上并没有找出任何相关联的地方,并且与旅游相关的各个产业也没有相互融合,没有达到全域旅游全产业的标准。
三是监管力度不够。发展全域旅游,要涉及公共交通、林业、农业等各行业各部门,仅仅依靠旅游局是没有办法统筹管理的,再加上涉及的部门众多,出现了各自为政、分开管理的局面,会造成物价、门票的不统一,旅游质量提升缓慢等问题。
四是配套设施供给不足。虽然梁平的公路体系发达,但是对于那些非自驾的游客来说,如何到达景区是一个大问题,并且梁平的景点相对比较分散,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大的旅游交通网络;对于景区里面相关的设施来讲,随着游客类型的增加和人数的增多,餐饮、住宿等设施的供给与游客的旅游需求是不平衡的。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125 位被调查者对于梁平区旅游开发的相关问题。其中在性别结构上,男性占53.6%,女性占46.4%;从年龄结构上看,年龄在19—30 岁的人所占的比例最多,占了40.0%,年龄在18 岁以下的所占的比例最少,有14.4%;从文化程度上看,大学本科的人群占绝大多数,占40.0%。梳理发现,游客旅游意向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游客意向明确,宗教旅游发展潜力大。在旅游景区规划和宣传上,掌握游客的喜好是至关重要的,要懂得投其所好。对于梁平区来说,吸引力最大的还是宗教因素,并且在旅游活动的选择中,游客偏好庙会这个活动,这就表明我们可以在几个特定的时间内举办庙会,以此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其他活动项目比如收藏品展览、乘坐大巴观光等等也可以作为一个旅游吸引物。
——时间是决定人们出游最大影响因素。在影响游客出游的因素上,金钱、时间、玩伴、景区类型、距离等选项中,调查结果显示时间是最大的因素,因此在景区规划方面,一定要做到全年可旅游,不分淡旺季,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游客提供时间上的灵活性。不论何时来,都有风景,都有看头。其次是可随意支配收入,可随意支配收入决定了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游玩项目等等,它是旅游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对景区和商品定价时,要考虑大众的消费水平,既要能够维持景区的运营,也要在游客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收入决定逗留时间的长短。将收入和时间进行交叉分析,结果显示,逗留时间在三天的最多,占比32%,主要为月收入在8000 元—1 万元的人群;其中,收入1 万元以上人群逗留时间大多为1 天,证明其对高收入人群吸引力欠缺。需开发相应旅游服务项目延长停留时间。
——电视广播依然是主导,网络其次。将年龄作为自变量,知晓渠道作为因变量,其交叉结果显示,通过电视/广播选择旅游地点的主要为年龄在30 岁—51 岁的游客,占比39.13%,证明在主要受众人群中,梁平区旅游宣传应加大在电视等大众媒体上的投入。通过网络这个渠道的年龄大多为50 岁以上人群,说明微信、抖音的普及使得旅游宣传的方式以及传播范围变得广大起来,应跟紧潮流,在加大大众传媒广告投入的同时,增加对于抖音传播的投入。
梁平区应将全区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以“禅修”为主题,梁平双桂堂和滑石寨为核心景区,开设以梁平南站为起点的景区公交环线,形成“两核一轴”的空间布局,推动景区融合发展;开发文化游、研学游等多种旅游项目,实现“不同景点,不同感受”的旅游氛围。建成一个“多业态、多类型、全方位、全产业”的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一个全方位、全产业的旅游行业发展模式,城市带动乡村、乡村连接城市,形成一个区域性的旅游小镇。
——完善旅游要素体系,优化旅游空间格局。旅游要素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吸引力,我们要在完善梁平区旅游要素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划。重点打造双桂堂和滑石寨两个核心景区,形成以其为中心,以点带面向四周发散的旅游格局。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形成城市带动乡村、乡村协助城市的一个局面;完善景区的交通设施,形成一条环形交通旅游线路。
春季可以以滑石寨为主,举办踏青、登山等活动;夏季水上乐园;而秋季可以去双桂堂欣赏桂花、采摘佛柚、参加庙会;冬季去双桂堂烧香祈福等。另外梁山灯戏、癞子锣鼓等也可穿插其中,增添旅游文化内涵。旅游商品的选择也要符合当地特色。
——促进产业的关联,推进“旅游+N”。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全产业的联合互动,全域旅游要做到全产业、全时空、全民参与,要加速推进观光、度假、生态旅游、主题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的发展,以龙头景区为重点,形成“旅游+农业”“旅游+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局面。
——深化旅游主题,提升品牌形象。旅游品牌体现了地区旅游的发展水平,也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主题是打造品牌的核心,梁平区可以“禅修”为主题,从整体对梁平区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打造一个具有禅宗特色的旅游区,并制定一系列营销方案对其品牌进行推广。互联网是目前推广最方便也是能在短期获得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大环境,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全媒体营销,提升梁平区旅游品牌的竞争力。
——旅游发展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式的深入推进,目标市场的增大让地区旅游发展的潜力也不断增加。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本身就对国外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佛教作为全球三大宗教之一,让景区有能力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高度重视并加强领导。景区能否长远发展、能不能完成目标,都离不开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不论是旅游市场的运营、旅游品牌的营销、景区的规划等,政府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梁平区旅游的发展政府应起带头作用,利用政策或者资金的扶持吸引更多的社会企业前来参与到景区的开发建设当中,对各个景区进行规范的管理,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意识并且完善关于全域旅游的法律法规,保证市场的正常运作。
——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是衡量地区旅游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梁平区的交通体系相对发达,但也可在景区内部开设专门的旅游环线,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提升交通服务质量。
——培养相关人才。加大培养旅游相关人才的投入,通过对外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开设专门的旅游课程,邀请专家对旅游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升总体行业素质。政府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体制。
——培育旅游市场。充分利用现有的大环境,大力进行宣传,加强舆论的引导,在统筹推进的基础上,扩大梁平区旅游的知名度,不仅要拓展周围区县的客源市场,还要开拓其他邻近城市的客源市场;采用通票的形式进行门票的售卖,开展研学旅游优惠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