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云
儿童图书编辑是少儿出版行业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出版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仅是儿童读物的策划者、把关者,还是儿童阅读的引导者、图书项目的管理者。编辑素养的高低决定着童书出版行业的走向和发展水平,也深刻影响着每个出版单位的生存与发展,[1]并直接关系着出版物质量的优劣。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关注都深刻影响着少儿出版的供给生态,催生出了丰富多样的新鲜业态,这就对儿童图书编辑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儿童图书编辑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政治素养、教育理念、文字功底、项目管理等核心能力应用到编辑出版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肩负起新时代出版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新时代文化思想的使命。作为儿童读物的策划者和把关者,儿童图书编辑责任重大,必须以政治素养为底色,在扎实工作中践行初心和使命。
一是儿童图书编辑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儿童图书编辑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优秀图书真正走进儿童读者的心中。[2]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向山而行》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该书是以“七一勋章”获得者、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为原型创作的,荣获2022年度“桂冠童书”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等。该书出版一年多,销售已超7万册,部分收入被回馈捐赠至华坪女子高中。
二是儿童图书编辑要坚持正确导向与文本可读性相结合。儿童图书编辑在策划与编辑作品时,要以主题性、思想性为前提,以文学性、儿童性为基础,让小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以《向山而行》为例,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主题性、思想性,她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在文学性上,该书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编剧杨筱艳创作,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和精妙的语言刻画了张校长为乡村教育倾尽全力,明知前路艰难仍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在儿童性上,作者穿插主人公小时候的成长故事,深入描写了她的烦恼与快乐、执拗与倔强,让小读者感受到主人公是鲜活的,从而拉近了与小读者的距离。儿童图书编辑的时代担当就是以主题性、思想性、文学性、儿童性相结合的优秀出版物引导小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少儿图书出版实践中,儿童图书编辑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出版眼光,还需要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将良好的教育理念融入图书编辑的全过程。通过阅读内容的分级与形式的创新,儿童图书编辑可以更好地贯彻教育理念,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
儿童图书编辑应根据儿童的年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阅读内容的分级,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要选择适合他们的图书题材、内容深度、图片与文字比例等,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针对0到2岁阶段的儿童,儿童图书编辑可以重点出版黑白卡、点读书、纸板翻翻书、触摸洞洞书等;针对3到6岁的儿童,则以图画书、益智启蒙书、桥梁书等为主;针对7到10岁的儿童,侧重于科学漫画、科普百科、励志成长故事、儿童文学等。
儿童图书编辑应关注儿童的阅读需求,通过创新呈现形式,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例如,增加互动形式,将图书与玩具、游戏相结合,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动手操作,增强阅读体验;运用富有趣味性的插画和设计,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图书编辑还应积极运用新技术手段,如音视频、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将传统图书与多媒体元素相结合,为儿童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通过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加儿童与书中内容的互动,增强儿童对书中角色与情节的理解与感受。
在少儿出版实践过程中,图书编辑的工作重点主要在选题策划、稿件审读、编辑加工等方面,因此对于文字功底水平需要格外重视。文字功底深厚的儿童图书编辑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更好地挖掘和呈现作品,为广大儿童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首先,文字功底体现在审校过程中的编辑效率。优秀的儿童图书编辑能够快速识别和判断稿件的优劣,迅速筛选出高质量的稿件,并且能够与作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准确把握作者意图,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从而高效推进和完成审稿、编校等流程。
其次,文字功底体现在文本把控中的编辑质量。儿童图书编辑既要有优秀的润色加工能力,也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有效体现编辑价值。以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别让太阳掉下来》为例,该作品的故事情节从小动物清晨苏醒晒太阳,下雨时躲在山洞渴望太阳,太阳出来但是往下掉,小动物用不同的方式不让太阳掉下去,发展到太阳落山被小公鸡唤醒,起承转合的节奏把控合理,但最初的文本中其实没有“下雨时躲在山洞渴望太阳”的画面,为了增强后期小动物“拯救”太阳的动机,编辑跟作者沟通后加入了这个情节,增强了故事的逻辑性及完整度。
再次,文字功底还体现在选题策划时的敏锐度。儿童图书编辑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读者需求,将优质稿件转化为符合市场定位的出版物。以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馆之夜》为例,该作品是作家高洪波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首名为《图书馆蘑菇》的诗歌,基于儿童读者对诗歌和图书馆题材的热爱,出版社邀请画家李海燕共同创作成一本图画书,图书出版后受到业界和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图书既具有文化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出版一部作品就像投资一个项目,需要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比,因此儿童图书编辑不仅要具备成本意识、营销意识,还要能协调和管理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首先,儿童图书编辑要具备成本意识。在选题策划阶段,儿童图书编辑就要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包括审稿加工、设计制作、纸张油墨、印刷工艺等费用,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以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第一本启蒙书”系列为例,编辑充分考虑了成本控制和市场接受程度,并制定了合理的定价策略,为图书畅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儿童图书编辑要具备营销意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儿童图书编辑不光要会编书,还要能策划与书相关的营销推广活动,充分参与到推广工作中,在准备好基础宣传资料的同时,还要能参与图书分享活动,更要会“讲书”。在新媒体时代,讲书已经成为编辑的基本功,儿童图书编辑要具备在视频录制、书店分享、直播等宣传活动中给销售人员和作为童书主力购买人群的家长讲书的能力,[3]这样才能更贴近读者、贴近渠道、贴近市场。
再次,儿童图书编辑要具备协同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编辑需要与社外的作者、画者等沟通交流,还要与社内的审校、设计、营销、发行等部门协同工作,只有具备良好的协同意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方信息共享,及时跟进并积极解决各种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儿童图书编辑的核心素养培养对于提高少儿出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在不断变化的出版环境中,儿童图书编辑需要具备敏锐的政治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有效的项目管理能力,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为广大儿童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为少儿出版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并推动少儿出版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