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溯源与当代新声
——“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分析”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03-21 09:43:15苗昕伟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论话语

■ 苗昕伟

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领域,文学理论深度参与进了冲突激荡的文学现代化浪潮中,在内部构建梳理着文学研究的核心框架、理论方法与历史脉络,在外部不断开拓着中国文学的研究视野,愈发融入日常生活的肌理中。然而总体来看,当前文学理论也面临着学术效力相对减弱的问题。首先,具备高度革新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较为有限,整体研究框架仍然受到西方学术传统的较大影响,缺乏对本土文学现象强有力的话语生产;其次,对理论历史的语境化梳理不够深入细致,诸多基础性的概念范畴、理论观念晦暗不明,也未能很好地把握文学理论同其他学科、艺术的历史交互。应当说,文学理论研究在目前的整体布局下,正亟待朝向更为完整的语境图绘、更为细腻的话语分析迈进。

新的学科现状意味着问题意识的更新,新的全球化语境也呼唤着研究范式的转型。在当代,文学理论研究需要更加深入“众声喧哗”的历史语境中,并与后全球化、后人类时代的时代精神与社会病症展开对话。这要求文学理论研究兼具精准性与完整性,并且找寻到恰当的理论切口。在诸多理论资源中,话语概念体现出“对象—实践”意义上的二重性,兼具理论延展度和穿透力,能够成为透析主体形态、意义价值、权力结构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中国文论的话语分析不应仅是对西方文论的简单照搬,而是要根植于特定历史境况、社会结构、语言文化下的话语特征与规则,强调话语的境况性与不纯性。因此,当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应当立足中国本位,关注文学理论同多元学科的话语交互,精准还原历史语境中的话语细节,完整把握社会结构和主体塑造中的话语实践,从而进一步打开文学理论的反思场域,更好地构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百余年来,探问真语境、回应真问题一直是我国文论研究者矢志不渝的目标,为承继前志、寄意当代,2023年7月1日至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分析”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召开,来自全国38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中国文论的话语分析”展开,旨在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语境进行深入细致的发掘梳理,厘清中国文论话语的概念源流,探讨文学理论同多元学科的交互实践,反映中国文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时代声音。

一、本色当行:中国文论的体系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开始,文学理论研究愈发深入地参与进新时期人文思想的重建中。但随着社会结构、文化审美的加速迭代,理论的内倾化和现实实践的乏力使得文学理论遭遇了新的挑战,这提醒我们需要回归具体的学科本位,关注新的时代条件下文学理论独有的实践价值。因此,当前文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势必要在“历史—现实”的双重语境中,既要清晰梳理其生成过程与内在结构,也需注重理论的灵活性与创新度,可从整体架构、学术资源、学科特色和对象旨归等方面加以关注。

(一)整体架构

任何严肃科学的学科体系都并非大而化之、面面俱到,文学理论的研究形态紧随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发展而演化,其整体结构势必存在着内在侧重和历史焦点。本次会议中,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发表了开拓性的意见。深圳大学教授高建平指出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中,不同的专业领域发展需要瞄定各自的体系侧重,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借由本体与工具的双重性成为沟通创作与批评的重要中介,尤为值得重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雪虎审视了韦勒克和透视主义(perspectivism)的关系,认为韦勒克本质上试图通过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张力结构来完整把握文学研究,然而后现代的多元主义却打破了这一设想,这表明当前的文学理论学科建设需要发掘自身可能的“游牧”姿态。但目前新文科建设仍旧存在流于浅表、组织混乱等具体问题,这犹待学科建设中的珍贵经验加以解决。东南大学副教授卢文超以艺术社会学为核心,指出当前艺术社会学中存在交叉程度不深、重思辨而轻经验、外来理论高于本土现象等问题。他强调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不同学科应抛弃本位主义,注重内部交流与知识借鉴。

(二)学术资源

解决中西文论之间的译介矛盾、语境差异和内化问题,是特殊的学术历史对中国文论研究提出的必然要求,这既关乎理论阐释的有效范畴,也是中国文论独立的重要前提。广州大学教授陆道夫从中国文论外宣翻译的实际情况出发,细致分析了目前中国文论英译在海外汉学界及高校教学中的缺位现象,指出其中概念译名混乱、本土译介缺乏、核心典籍不确定等问题,并提出了多种维度的解决方案。广州大学教授陶东风以“躺平”现象为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用“加速社会”这一西方时兴的社会学话语阐述中国问题时的语境壁垒,认为不能仅仅关注中西理论的表层契合,却忽视了经济环境和文化心理的差异。与此同时,必须承认西学传统对中国文论的重大影响,但这同时也激励着中国文论进行更为细致、完整的内生能力建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段吉方关注欧陆文化研究中对民族文化、历史经验的重视,反思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形态、心灵结构的跃进式变化,这种城乡二元对立的中国经验恰恰可以作为我国文化研究的特殊视点。山东大学教授程相占关注中国学术语境下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深度融合,指出中国学者长于在批评活动中借鉴美学、哲学成果,有别于欧美生态研究对二者的分离传统,显示出中国独特的学术研究范式。

(三)学科特色

在学科框架的整体基础上,文学理论只有寻找到契合自身的学科特色,才能时刻葆有自身的学科合法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理论研究对社会现实和时代心灵的表征与介入。而对于中国文论来说,一方面,理论的穿透力正在于其不确定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跣论及外界对文艺学学科合法性的质疑时,提出恰恰是理论“深刻的片面性”解决了这一问题,文学理论必须时刻保持对自身整体性的审慎态度,如此才能真正突破圈层边界,与他者对话,从而获得一种“持续的超越性”;另一方面,理论不是“不及物”的,它时刻围绕着主体与世界的对话,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德胜着重突出了文艺批评中主体的意图化行动,主体存在经由批评活动,从而能将自身投射进现实以进行价值重构,这一价值判断又须基于稳定的观念理性,因此文艺批评活动总要围绕在批评者、批评对象和外部世界的环流中,这种不确定性和意图性的汇流保证了文学理论的持久活力。

(四)对象旨归

面对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环境与普遍的身心危机,文学理论应该跳出固有的内外之分,以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为自己的锚定对象,因此文论历史中的主体性概念流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中南大学副教授吴宝林以胡风等现实主义作家的个体转型为例,认为中国现代的社会科学话语深刻影响了融合伦理、政治、社会的现代主体的生成。但这类主体是在缺乏具体实践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因此关注实践中的主体生成也极为重要。北京大学教授周小仪通过爬梳西方思想中的主体概念,揭露人文主体理论中暗藏的资本主义话语,强调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中留存的隐性权力关系,指出需要关注当代行动哲学中的实践主体,尤要关注深度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国社会。

二、概念之旅:学科历史的正本溯源

近年来,文艺学逐步加强对自身学科历史的反思,概念史的研究地位因其鲜明的反思立场和严谨的路径方法而愈发重要。20世纪以来,诸多西方理论话语同中国波澜壮阔的现当代历史对弈交锋,深刻改变了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言说传统。然而,也正因这种复杂的历史语境,文论概念在译介、内涵、外延等方面显得较为混乱,话语内部所构结的权力关系也说明不足。因此只有还原概念演进的谱系,纠正既有的理解偏隘,才能夯实文论话语的言说基础,发掘我国文论的历史性、功能性、主体性,增强构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学科自信。

(一)概念误读

这一论题是概念史研究的重点领域,语言系统的裂隙、文化语境的殊异以及权力话语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因此概念史研究需要厘清误读背后的复杂成因,借此提升文论话语的准确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方维规关注概念的译介问题,从“Poesie”一词的翻译史角度出发,论述了朱光潜译介黑格尔《美学》时,为何将“诗”而非“文学”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提并论,揭示出概念译介所受到的主观臆断、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厦门大学教授代迅从别林斯基在中国文论教科书中的概念变异出发,指出别林斯基的“写本质论”“形象思维论”和“人民性”三个概念在文论教材中被重塑为适应政治需求的“中国面貌”,描绘出特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斗争图景。与此相似的还有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谢俊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访,他指出“戏剧观”大讨论时期对布莱希特的引入暗含着观念论争和路线选定的需求,但对陌生化和形式革新的推崇实则偏离了布莱希特的理论语境,遮蔽了布莱希特复杂的戏剧观。同时概念史研究一定程度上也能揭示误读的再阐释空间,激活了概念在差异语境中的生命价值。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曹洁然通过对海德格尔经典的“诗意栖居”概念进行历史索引,指出中外语境差异和新时期的观念需求对这一概念造成的误读反倒激发其潜在活力,使其获得一种“来世生命”的可能。

(二)知识考古

本次会议多名学者对文学理论的经典概念进行了完整梳理,不仅旨在呈现概念流变的整体情貌,同时也试图勾勒出概念历史背后的权力结构,借此说明其与当下文论话语的具体关联。日本文论概念以和制汉语的形式被引入、传播、重塑,对中国近现代文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牛月明从日本明治时期西洋文论知识汉字化过程着手,辨析其语言体系的生成过程,以期解决当前文论实践的无序、零碎、漂浮等基础性问题。重庆大学教授金浪总结出“典型”概念的三重意蕴,阐释了“典型”概念的德国古典哲学渊源以及“周胡论争”“阿Q形象”研究对这一概念的传播效用,尤其指出缠绕于“典型”的进步话语与国民性话语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典型”概念的兴盛与淡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文从法兰克福学派和后结构主义出发,强调“启蒙”概念使人类获得自我持存可能的同时,又陷入记号语言的宰制与依赖中,突出了“启蒙”内在的禁欲与解放的二重性。与此同时,概念史研究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意涵辨析,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经由概念梳理从而助推理论争端的解决。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郭玉越集中论述了“艺术是进化的吗?”这一问题的概念纠葛,分析其内在的康德哲学传统以及译介时所身处的中国语境,强调不能以“无功利”为名忽视艺术实践中确实发生的内在演化。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教授周建增对“Representation”一词的词源意涵和译介谱系进行了梳理,强调其身处的“在场的自足性”和“不在场的指示性”之间的摇摆空间,而近期中国学界关于“表象”与“表征”的译介论争则代表着试图糅合“Representation”古典与现代意涵的努力。

(三)中国本位

概念史研究注重客观、全面的历史爬梳,但从中国本位出发关注概念史沿革中中国文论、学者的主导作用,以重解概念史的形式发掘中国文论话语的世界性价值,也是本次会议的亮点所在。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冯学勤论述了罗萨为解决当代异化问题提出的对角线共鸣轴理论,指出邵雍、王国维、朱光潜所论及的物我审美观可为西方现代理论提供重要理论资源与深度回应。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杨俊杰指出本雅明通过阅读林语堂的译介作品,对“写意”这一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进行了跨语境对话,并最终将这一概念以重新编码的形式返归中国,较为明显地受到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影响,体现出中西文论话语之间的理论间性。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李莎同样以本雅明对中国艺术的阐释,描绘出中国话语资源如何渗透进20世纪初西方绘画界“再现与表现”的路线斗争,其间林语堂的译介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使得“气韵”这一概念在本雅明的技术批判中最终被落实为人同宇宙的节奏呼应。

三、重访现场:历史履痕的价值重估

近年来,“社会史视野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这种由概念出发,对现当代中国文艺领域、社会事件的“重读”有利于揭开主流话语对文学史、艺术史书写的遮蔽,重新思考文论话语在其历史场域中如何周旋于外部世界的漩涡声浪,进而影响主体生成、话语实践和理论结构。与此同时,重访历史也意味着如何补充或重塑完整的当代史脉络,这对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一)无边的现实主义

作为认识观念与创作标准的现实主义在每个时代都能重获自身的释义空间,可以说对现实主义的话语阐释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当前文学理论的内在本色,正如暨南大学教授蒋述卓所强调的,现实主义不仅是文学创作方法,更应被视为产生于作家生活经验、精神世界的一种审美原则和价值标准。但这一创作原则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中并非牢牢把控于作者个体,同时也深陷党派斗争与民族危机的漩涡中,显示出现代文论复杂的场域特征。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健分析了“左联”众人在处理现实主义问题时的语境差异,认为“左联”内部的宗派主义问题和党内的宣传任务,使得周扬将这一理论问题转化为复杂的路线、宣传问题,这提醒我们在当代愈发明显的集体话语失落的背景下,应当更加注重个体经验和宏大问题的融合思考。

(二)现实张力

在当代史上,现实主义实际上深深留有革命话语和意识形态痕迹,因此必须以更为精准化、语境式的态度来辨析中国现实主义的具体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程凯关注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现实主义”概念的回避,转而以“生活”代替,这体现出人民文艺时代的核心旨归在于塑造一种适于社会主义生活的创作主体。然而周立波等作家却以其创作实践深刻反映出集体生活和个体经验间的内在张力,他因此提出由顶层、路线方针政策、政策指导运行、个人因素、生活世界、动态社会等要素构成的动态分析地图。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符鹏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程凯教授的观点,以周立波被视作失败之作的《铁水奔流》为核心,指出这部作品恰恰体现出了人民文艺时代的某种裂隙,他认为随着现实经验的日益丰富,周立波逐渐树立起以政治思想把握现实的创作路径。但在《铁水奔流》中,缺乏政治思想支持的工业题材反倒促成了周立波生活世界的诞生。因此,重读历史一定程度上能够从时代话语的隙缝中寻获别种意义上的现实。

(三)历史新路

关注新理论、使用新材料是重新介入历史现场的有效途径。对既有的研究范式推陈出新,能够发掘已有文献的隐藏价值,助推文学史的当代书写。首先,这一路径创新意味着如何认识、把握丰富多变的创作个体,而对人类学的对象化方法的反思借鉴,则可提供进入研究的崭新切口。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杨晓帆讨论了王安忆在赴美之前为何困于经验的有限性,而其美国经历又如何使得自我他者化的历程,这种审视最终落实到《小鲍庄》中形式与经验的合力,显示出一代文学创作者的主体更生过程。其次,新的理论方法的加入有利于打开之前被忽视的研究层面,同时能够为当代的文学现象和社会问题寻获更为完整的历史脉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勇围绕童庆炳教授开展口述史研究,对童庆炳等前辈学人的学术学风进行了梳理总结,以经验形式直观呈现了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南开大学讲师王子健对穆木天“诗的montage”的诗学研究触及了当代声音、图像理论的讨论场域,他认为尽管穆木天回应了20世纪30年代左翼诗学对诗歌听觉性的期待,但其创作基底仍旧是根据书面写作的一致性原则,这一现象同时启发我们如何思考当代“次生口头文化”中书面与口语形式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张千可以当代新颖的笔迹学考察方法,从胡适自身的手稿论著中,发掘现代文法革新中文人主体的复杂心理,折射出其中的权力运作和历史幽微。尽管新理论仍旧需要判定其适用性程度,但这一突破既有研究范式的努力却是弥足珍贵的。

四、古文新意:本土资源的再度阐释

新时期以来,对西方文学理论和本土文论资源的辩证结合成为学者们的自觉追求。正如深圳大学教授李健所强调的,应当加强现代语境下的古代文论概念、范畴阐释,并着意发掘中国古代文论中与西方传统截然不同的研究优势。这一问题要求更为细致、整体地处理古代文论话语资源,立足于古代文论的研究传统,整理文论概念流变的历史情貌,在此基础上借助同西方文论概念的交锋来促生其当代意义。

(一)范式转换

中国古代文论的学术体系历史悠久,拥有意旨丰富、内涵深远的话语资源,然而如何不失偏颇地将我国文论传统同当代学术话语重新联结,进一步释放其当代意义成为学者们讨论的重点。武汉大学教授李建中将西方学术范式的关键词研究同中国“经史子集”的知识学传统相结合,提出经为根本、史为源流、子为视野、集为方法,同时经、史、子、集各自对应着字、事、意、诗等研究对象,很好地助推了传统文论研究的当代转型。但这一过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对其适用性和转换前提进行认真斟酌。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霍炬强调《论语》所体现的《诗》学统摄于礼乐政治的整体性,研究孔子引诗论诗都不能跳出他“克己复礼”的政治理想,现代文论话语进入古代语境时必须具备这一整体视野和思想前提。北京师范大学副研究员赵新以陈汉章与胡适关于文献起点的论争为核心,展现西方思想体系对古典学术研究的强烈冲击,这一路径差异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学术传统的整体特征。与此同时,海外汉学研究以其差异化的学科立场,往往能提供颇具新意的路径参考。武汉大学教授李松通过考察《印第安纳中国古典文学指南》的“词条写作”范式,认为其有助于打破原有的线性文学史规范,增强古典文学学习的便捷度。同时,这种新型的研究范式由于中西语言特征、语境变迁等问题,对中国学界来说仍留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二)文体问题

作为古代文论的基础性概念,对我国文体概念的历史追溯和话语分析,既是类型学意义上的正本清源,同时也有助于探明文体概念背后的文明演进和思想论争,深刻体现出话语作为意指实践的复杂内涵。在宏观层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姚爱斌讨论了我国传统文体概念同现代文学的演进关系,认为“文体”原指本体意义上的“文章整体存在”,然而胡适等学者出于民族自救、文化革新等目的,仅仅凸显了文体的语用维度。这种单一维度无法适应日益多元的现代文学,因而作家的个性风格得以渗入文体概念,显现出现代文论话语的生成性特征。而在具体文类层面,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思宇关注我国古代诗话概念特征的模糊性问题。经由对欧阳修等人诗话作品的分析,她认为诗话一方面搭建起文人群体的生活世界,另一方面,其品评行为树立起了自身的诗学观念,具备很高的现实指向性。这种文本、伦理、流派、哲思之间的对话张力,解释了宋诗话的盛行原因。

(三)他山之石

整体来看,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路径在创新性上仍较为不足,对西方新兴理论的融汇有助于突破古代文论的理论圈层,更重要之处在于能借他者视角,重新发现被惯习、传统所忽视的话语资源,为后现代文明提供东方式的超越性策略。暨南大学教授闫月珍借助对古典语境中“手”的讨论引入了时兴的身心问题,指出传统儒道学说对“技艺”殊途同归地指向超越性的“道”,都以物质性的身体为基础,以超越性的心灵为统摄气贯其中,最终达到由形入神的境界。湖南大学教授刘涵之以西方认知批评透视《文心雕龙》中的“知音”观,认为刘勰提出的“知音知难”实则批评了文学欣赏中过分强烈的主观成分对文本意涵造成的理解障碍,读者和作者需要不断沟通认知差异,才能促进客观认识标准的生成,理想的文学批评、欣赏应当维持在“见异”和“妙鉴”的循环沟通中。

五、现实关切:多元交锋的当代声场

文论话语的最终朝向应是在厘清源流脉络、分析差异特征、重估价值标准的基础上切入当代,着意发掘文论话语如何嵌入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灵,从而消除理论的悬浮现象。当前,伴随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心灵孤独和情感经济,诸多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当代的审美观念、物化现象和身心问题,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视阈,从学科边界的微妙之处重审文学理论,从而提升文学理论的实践价值和学科生命力。

(一)当代审美

文学理论同美学的内在联结是中国文论研究的特色传统,审美问题则是其中的核心关切,它不仅包含对美的本质的判断、审美活动的构建,同时也格外注重不同时代下审美主体的生成。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刘剑以“审美评价说”为核心,历史性地阐述黄药眠美学命题的重要性及其价值论美学对当代审美问题的重要影响,指出黄药眠美学对主体经验的重视同当代的身体、情感转向的契合关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肖明华关注作为审美范式的文学理论如何生成,将文艺政策、学术资源、理论建设、理论公共性看作其重要的生成标准。在此基础上,他强调了作为审美范式的文学理论的流动性,当代文艺美学需要对此作出新的政治性与公共性阐释。

(二)学科交互

学术的流动性也可见诸于跨学科互动,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加速跃进,不同学科纷纷关注到当代特殊的身心异化问题。其中,文学理论以其便捷的穿透性优势进行跨学科研究,丰富了身心问题、物感问题的多重审视维度。中山大学教授王坤认为物质基础提升后的身心现象对文学理论的有效性和未来向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厦门大学教授郑国庆与副教授杨玲关注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兴衰,指出随着对人文精神衰落的反思,情感理论以非再现性的姿态被推至前景,凸显出后现代视域下情感、身体在主体塑造方面的地位,而中国言情论悟的传统或可辅助中国文艺心理学的复兴。澳门理工学院讲师桑海以“石头”为核心,论述黑格尔、朱熹、梅亚苏等人对“人—物关系”“物感理论”的理解,试图重新软化被人类中心主义禁锢的生命观念。但文学理论的强度需在适用的文学对象范畴中发挥,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吕黎从何新《当代文学中的荒谬感和多余者》一文中关于俄国文论中经典的“多余人”概念的研究出发,通过对“无聊”的概念溯源,描述其如何转型为主体丧失后的倦怠和荒谬情绪,并以徐新的口吃、刘索拉的音乐写作为例,强调这种日常生活的重复现象对当代作品形式特征的影响,拓展了形式批评的向度。

(三)技术视野

随着数字化2.0时代的来临,文论话语积极同科学哲学、人类学等多元学科展开对话,为当代复杂文学、社会现象的解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抓手。人工智能高度进化着的学习能力,不断对文论研究中的主客界限、审美机制、价值判断等既有观念提出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翰从互文性概念出发,指出克里斯蒂娃认为坚实的主体仅是一种幻觉,而这常常为当前研究者忽视。主体仅存在于语言系统的内部交互中,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其神经网络学习技术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想象,但也暗藏着技术主义对人类的宰制风险。清华大学讲师耿弘明则从人工智能和科学哲学的关系出发,认为美国哲学家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预言的失败,反映出随机性在符号主义向神经网络转变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机器可以摆脱目的论逻辑,形成广博的判断网络,借此实现某种“机器的直觉”。通过建构可交互语言系统,人类一定意义上可以有效疗愈其文明傲慢本质所带来的后果。

结语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球范围内科技、政治、社会的加速倾向成为无法忽视的现实语境,后人类时代的现实境况和心灵模式催生出丰富多态的文学艺术实践,而如何在星群般的创作活动中捕捉其理论规律,如何体系性地把握、透析、挖掘创作背后的个体情感、社会结构和时代精神,成为当下文学理论批评实践和学科建设的旨归所在。本次会议以“话语”作为核心关切,以理论逻辑厘清概念中的观念流变、权力关系,以历史逻辑梳理文论话语展开学科对话、意义实践的历程,最终落脚于如何为文学理论学科建设提供质料基础,如何提升文论话语在当代文化场域中的声场强度与阐释力度。

审慎严谨的文学理论研究必然强调学科自身的理论健全程度,本次会议中学者们以广博的学术视野、精深的论述水平,涵盖到中国文论的各个历史阶段,阐述了中西文论、古今资源的交际互动。在此基础上,与会者关注话语概念本身的穿梭牵引功能,强调学科间的概念借鉴、理论融通和批评判断,自觉地以当前社会文化、国际语境为研究基底,并能兼顾到人的主体性问题,体现出文学理论学科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后理论时代,面对波澜无定的时代话语场域,文论话语的价值正在于其打破圈层、敢于立言的勇气,通过细致深入的论证,切入多元语境中的时代脉络,以此来真正表明:文学理论的话语价值始终在于重拾那些“我们曾经察觉过但现已忘却的事物”[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文论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从隐匿到重现:中国新时期西方文论知识资源的流变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审视
湖湘论坛(2016年4期)2016-12-01 04:25:15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2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
中国修辞(2015年0期)2015-02-01 07:07:1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
地域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有益尝试——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从文论医评《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