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审美创造的落实路径

2023-03-21 14:40:44范月红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形容词自然段美的

范月红

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之一,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寻找适合开展审美活动的具体路径,让学生逐渐掌握针对文本内容开展审美创造的本领,让审美创造内化为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阅读潜能。

一、在文本对话中落实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的前提是感受美、发现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感受美、发现美,就需要在教师指导下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围绕感受美、发现美与文本进行对话时,应聚焦文本描写的美的事情和美的表达,这样才不会游离于对话目标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美的事物还是美的表达,在文本中都不是外在的标签,而是蕴含在字里行间,属于隐性的内容。

如教学《走月亮》一课,课文第四自然段写“我”和阿妈走到溪水边看月亮,不仅表达的内容充满了美感,而且在表达上也颇具形式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读这一自然段,圈画出自己觉得美的内容,写下批注。从学生交流批注的情况看,他们都能感受到月光下的溪水十分美丽,尤其是“我”从中看到的许多小月亮特别可爱,还让“我”想起了白天陪伴妈妈洗衣时在小溪里放树叶做的小船的情景。教师随即引导学生思考:你发现作者是怎样把这一切写得那么美的?有的学生说作者用“流着……流着……”的句式,把月光下的溪水写得很特别;有的学生说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月亮,把句子写得特别生动……有了这样的思考,学生就找到了表达美的抓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和发现的美表达出来,比一比谁的朗读所传达的美更能打动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美的表达,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月下的情景,这个训练的目标指向的就是美的创造。

二、在體会欣赏中落实审美创造

美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的,但并不是人人都能随时随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中慢慢体会,慢慢欣赏,在咀嚼、品读文本语言文字中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如教学《四季之美》,作者只选取每个季节的一个时间点进行描绘,以“最美”来涵盖其他的美。学生如何体会和欣赏作者这样表达出来的美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轮次品读的策略:一读,逐句读课文,圈出其中的形容词,品读这些形容词给文章带来的表达效果,然后去掉形容词只留下其他词语,再与原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体会形容词表达的美感;二读,把去掉的形容词再放回原句中,教师适时提问;三读:作者表达每一个季节的美,都只选择了一个时间节点进行描绘,你认为这样的表达好在哪里?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不同学生的体会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学生的欣赏点是不同的。这样的欣赏就包含了一定的审美创造。

三、在表达实践中落实审美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的同时,还要重视指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才是从全面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

如学习《荷花》后,教师让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选一种植物写一写。学生在选择表达对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对象具有的美:你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植物呢?你最喜欢它什么呢?你有没有发现它与别的植物的不同之处?你想用什么方法把这种植物的美表达出来?学生只有先发现美,才能寻找表达美的合适方法,把这些美好的事物写出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审美创造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感受和发现美做起,重视对美的体会和欣赏,循序渐进地完成美的表现与创造。

猜你喜欢
形容词自然段美的
认识形容词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形容词找家
儿童绘本(2017年6期)2017-04-21 23:20:41
美丽的秋天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
形容词
画画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