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万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视频形式召开2022年全国农民体育协会工作视频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22年农民体育工作成果,研究新征程农民体育发展思路,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全面推进新征程农民体育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7位代表交流发言都很精彩,各具特色,深受感动启发,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我讲三点意见:
一、2022年农民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2年,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体育工作重要论述,推动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出台《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突出三农特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思路方法,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着力打造农民群众普遍参与、喜闻乐见、影响力大的农民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展示农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强化顶层设计,谋划发展布局。按照刘焕鑫党组成员、局长关于“抓好‘十四五’时期农民体育发展规划制定”的指示批示要求,在部社会事业司、体育总局群体司、国家乡村振兴局政法司的指导支持下,我们总结梳理分析“十三五”时期农民体育事业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系统研究谋划“十四五”农民体育工作思路、目标任务等,多易其稿起草《指导意见》送审稿,2022年6月由三部局联合印发。这是继2017年12月农业部、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后,政府主管部门又一做好农民体育工作的专门指导性文件。
(二)注重引领示范,构建服务体系。一是强化部门协同。2022年6月9日,中国农民体协受农业农村部委托参加国务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并就“完善農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城乡服务内容和标准统一衔接”和“推动农民、妇女等人群健身活动开展”等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交流汇报。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对农民体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各项工作卓有成效”。二是遴选健身基地。按照《指导意见》要求,2022年继续开展第二批全国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遴选工作,各省(区、市)积极组织省内初评推荐,经过中国农民体协复审后确定了北京市蔡家洼村等18个省(区、市)33个基地。三是开展帮扶工作。2022年向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马尔康市,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等捐赠《农民健身手册》(藏汉双语版)3500本,“健在乡村”健身广场舞U盘800套(5箱)、“健在乡村”健身广场舞光盘960套,提高科学健身意识,推动帮扶县农民群众健康关口前移,不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
(三)打造品牌赛事,促进文体融合。2022年,我们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积极创新开展农民体育工作,结合农耕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等组织举办一系列具有农耕农趣农味的体育健身赛事活动。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全国美丽宜居乡村线上健步走大赛、全国农民线上围棋大赛、第三届全国“美丽乡村健康跑”、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体育健身大赛等赛事活动,在疫情常态化形势下,有效保障农民体育赛事供给,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创新组队方式。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委会的指导下,首次把农民体育健身大赛办进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成都新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就地组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等16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队参赛,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能力,发挥他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三是完善配套服务。第三届全国美丽乡村健康跑活动现场,配套开展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展、全国农民体育摄影作品展、当地乡村特色文化展和农产品展销等,为宣传展示美丽乡村建设搭建了平台,全力展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高水平共同富裕的现实模样。如天津市农民体协积极争取市体育局支持,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助力,打造品牌赛事,激发基层活力,推动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再如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市农民体协,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农民体育发展方式,推动农民体育工作提档升级,他们被评为“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其组织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四)加强人才培养,推进队伍建设。举办全国农民跳绳教练员、裁判员线上培训班,根据线上教学实际情况与农村地域环境特点,灵活设置课程内容,经过理论和技术考核,近百名学员获得教练员、裁判员资质。积极打造“农民体育+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在2022年吉林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中试点加入体育课程,调查显示学员对课程满意度达到98%,学员们普遍反映课程形式新颖、接地气,易于接受和推广。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强政策宣贯。《指导意见》印发后,我们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宣传方案,并于2022年8月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农民体育工作的通知》,为推动从中央到地方五级工作体系发挥合署合力,统筹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农民体育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明确部署要求。二是强化宣传造势。2022年4项赛事活动均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农民日报、中国体育报等主流媒体大幅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其中新华社客户端新闻浏览量近200万,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报道,扩大了农民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三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赛事活动小程序,开设政策解读、助农直播、健身基地、运动处方及“健走说”等平台窗口,解读农业相关政策文件,助力全国各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宣传推介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供科学健身训练指导,营造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科学健身的全民健身良好氛围。
2022年,农民体育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得到刘焕鑫党组成员、局长肯定性批示2次,批示5次,其中关于农民体育工作的情况报告和农民体育健身大赛总结获得唐仁健部长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得益于部党组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部社会事业促进司、国家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等有关司局的有力指导,也是全国农民体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
二、科学把握新征程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为新征程农民体育发展指明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对我们广大农民体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激励鼓舞,更是动力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体育是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积极承担起党的二十大赋予的使命任务,准确把握农业强国、体育强国内涵,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强探索,开拓创新,坚持体农文智融合,挖掘乡村特色体育资源,推动全民健身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广泛开展具有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促进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助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农村大地上落地生根,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二)多部门协同推进,凝聚农民体育发展合力
部党组、部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农民体育工作。2022年9月30日,部党组成员、局长刘焕鑫组织部社会事业司、中国农民体协专题研究农民体育工作。近期,中央农办主任、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刘焕鑫局长分别就《关于农民体育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近年来农民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新征程农民体育工作提出了“把握方向、明确抓法、强化支撑”的明确要求。刘焕鑫局长强调,部社会事业司、农民体协要按照唐仁健部长批示精神抓好落实。2022年11月16日,农业农村部社会事业司、体育总局群体司、乡村振兴局政策法规司负责同志专程到中国农民体协调研座谈,交流探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做好全民健身工作和农民体育工作,三部局领导表示,要从六个方面共同推动新征程农村农民体育工作。一要加强部门协同,建立三部局协调会商机制,定期研究部署群众体育和农民体育工作;二要强化政策引领,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加快出台《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补齐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短板;三要加大资金投入,体育总局将在场地设施建设、赛事活动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四要打造品牌赛事,三部局将联合打造健康跑、乒乓球、篮球、广场舞等全国性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好50项“最美乡村体育赛事”遴选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五要加强推广宣传,加大农民体育先进个人、单位和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力度。运用广校体协全媒体手段优势,制作体育健身节目,共同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六要加强志愿服务,结合农广校五级办学体系培养一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共同开展好“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服务乡村”志愿活动。
(三)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新时代新征程,农民体育工作在推动全民健身、丰富乡村文化供给产品、助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乡村体育健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地区开展依然受限,农民体育工作仍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征程,农民体育工作蕴含潜力,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农民体协组织体系萎缩。近年来,各地因机构改革、行业协会(商会)与主管部门脱钩、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组织领导职务有严格规定等因素,导致体协主席常年空缺,面临换届难等问题,部分省级农民体协组织已经注销或正在注销,市级农民体协也有很大部分处于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状态,影响了农民体育工作开展。二是农民体育工作抓手不硬。各地广泛开展的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多与季节、节日相关,传统体育项目较为常见,多以广场舞、棋牌、健步走等为主,相对综合性赛事活动影响力较小、持续性较弱,各级农民体协开展工作缺乏有力抓手,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大型赛事活动的办法不多。三是财政专项经费投入不足。调查了解到,各省级农民体协的经费都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有固定经费来源的仅13个省。下到市、县、乡镇、村一级更是没有开展农民体育健身赛事活动的专项经费。严重影响了各级农民体协赛事活动、人才培养、志愿服务、政策研究等工作开展。
三、接续奋斗扎实做好2023年农民体育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谋划好、推进好2023年农民体育工作意义重大。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和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体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系统重点任务,认真落实三部局文件要求,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推进农民体育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农民体育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一)着力打造全国性品牌赛事
2023年中国农民体协将组织开展“3+2”共5项全国性农民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创新举办全国美丽乡村健康跑、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体育健身大赛、广场舞大赛,策划开展全国乡村篮球联赛(村BA)、全国农民乒乓球联赛。为落实《指导意见》中“实施最美乡村体育赛事打造行动”要求,各级农民体协要鼓励和发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到全国性农民体育品牌赛事中,同时注重打造地方特色鲜明,项目稳定成熟,文化内涵突出,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省级农民体育品牌赛事,积极做好申报工作。
(二)扎实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2023年将适时筹备召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国农民体育协会领导班子,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农民体育工作,推動新征程农民体育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各级农民体协要高度重视换届问题,主动向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汇报协会工作,推动主管领导担任协会主要领导,引导实力强、有情怀、敢担当的企业家传承并推广农民体育文化,担任协会主要职务等,努力改善农民体协组织萎缩现象。
(三)持续抓好健身活动基地选树
2022年中国农民体协遴选出北京市蔡家洼村、上海市月狮村、江苏省杨舍镇、湖北省石桥驿镇等33个第二批全国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等地积极组织省级初评工作,申报基地質量较高。按照《指导意见》要求,2023年将继续开展第三批全国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遴选工作,基地选树是农民体育工作示范带动的重要抓手,也是各地开展农民体育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各省农民体协一定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发展建设一批对所在乡村带动能力强、省市县域内知名度高、基础设施配备齐全、体育活动开展频繁、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特色突出的省级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
(四)建立健全乡村志愿服务体系
2022年第三届全国“美丽乡村健康跑”活动中,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冠军“90”后赵帅到场助阵,和3位乡村振兴带头人共同为活动宣誓并领跑,将现场活动气氛推至高潮。优秀运动员可以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对农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各级农民体协要积极开展各类农民体育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展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骨干、乡村振兴带头人志愿者招募渠道,打造一支来源广泛、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农民体育志愿服务队伍,为传递体育精神、组织体育健身活动、传授科学健身技能、弘扬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国各地乡村农民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主动配合体育部门加强对农村基层健身器材设施的建设、维护等工作,进一步补齐乡村全民健身硬件设施短板。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类“体育健身下乡”活动,通过组织健身活动、开展体育健身知识培训、赠送体育健身器材等方式,逐步培育一批乡村体育志愿服务品牌。
(五)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力度
近年来,山东、重庆等省(市)充分发挥广校体协合署合力优势,将农民体育与农民教育培训有机融合、协同推进,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农民体育是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省要牢固树立融合工作理念,统筹抓好农民体育和农民教育培训,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2023年将联合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共同筹划“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培训计划”,各省农民体协要积极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相应支持,搭建干事平台,激发成长活力,强化信息管理,培养储备一批创新型、管理型农民体育人才,选拔一批农民体育健身事业骨干,逐步建立起一支活跃在广大农村的高水平农民体育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