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臣:兴凯湖畔的边境守护者

2023-03-21 07:50何荣光王宇萌
奋斗 2023年5期
关键词:巡边技防边防

■ 何荣光 本刊全媒体记者 王宇萌

2021年10月,李国臣(右)和同事在兴凯湖开展水面巡防。 何荣光/供图

人物档案:李国臣,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共密山市委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负责边防工作),扎根边防一线39年。2022年8月,李国臣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39年扎根边防,他用双脚反复丈量266公里的边境线,用一腔忠诚守望祖国北疆;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他初心如磐,用拼命实干精神筑牢了密山边防的“铁壁铜墙”。他,就是有着边防战线“老黄牛”“活电脑”“硬核战士”之称的李国臣。

全力巡防的“老黄牛”

“这‘大烟炮儿’真坑人!”三九天,暴风雪,狂风卷着雪粒极速飞舞,将天地间刮得一片迷茫。李国臣巡边时,汽车轮打滑掉进沟里,手机信号又十分微弱,在车里足足冻了10个小时。

自1984年从部队转业到密山市二人班乡担任乡武装部助理员开始,李国臣有过多次这样惊心动魄的经历。39年来,不知穿坏了多少双胶鞋,熬夜也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但再苦再累,李国臣的信念只有一个——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家园。

二人班乡是密山市陆地边境线最长、边民人口最多的抵边乡。这里边防巡逻的道路曾是有名的“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严重影响边民出行和巡边工作效率。正是在这样的道路上,李国臣带领巡边人员日复一日、深一脚浅一脚地巡护着。

修好这条边境巡逻路,一度成了李国臣最大的心结。他多方协调有关部门提供修路所需的运输车辆和材料,与几百位边民并肩奋战三个多月,最终把“水泥路”升级成了砂石路,道路两侧还栽上了白杨树,从此巡边再也不怕行路难了。

随着工作不断调整,一条边防路、一片界湖、两条界河成了李国臣坚守的防线。无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淋,李国臣每三天就要巡检一遍。他经常与护边员同吃同住在简易的帐篷里,晚上和护边员一起手持防暴叉巡逻,餐风饮露、爬冰卧雪,时不时就能听见狼嚎、遇见野猪群。

环境艰苦还算小事,巡边护边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2010年,二人班乡边境发生火灾,李国臣第一时间组织乡里的民兵赶到火场并带头扑救,奋战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当火点被彻底扑灭后,他累得瘫倒在地……事后,他还开玩笑说:“真挺悬,差点儿被烤熟了。”

2016年8月的一天,李国臣率执法人员处理非法越境捕鱼事件,在返回途中,船突然发生故障。身处茫茫兴凯湖面,同船人员都有些心慌。

“没事儿!我水性好,就是游,也能带你们上岸!”李国臣笑着安抚大家的情绪。六个小时后,他终于修好了船,把大家安全带上岸。

2019年5月,李国臣开始负责密山市委边防办的日常工作。他在边防办工作660天,守在边防路上多达600天,此间的三个春节都是在巡防路上度过的——别人在家吃饺子,他在路上啃面包。双休日、法定假日,他更是从来没休过。他的巡防车里程表上显示20万公里,计算下来,他在266公里的巡边路上行驶了376个来回。

“跟着老李干工作,就是拼命。”同事祁兵说。

专力布防的“活电脑”

2015年9月,因工作需要,组织安排李国臣到密山市水产总站工作,由管理陆界转为管理水界。多年的巡边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开展技术安全防范是搞好边防工作的重要条件。

到岗第一天,李国臣就马不停蹄地深入渔民家了解情况。当得知渔民开展捕鱼作业经常发生因校不准方位而误越边境的情况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一难题解决好。李国臣创新招法,让各乡镇和农场把渔船尾部分别涂上红、黄、绿等不同颜色,并在船上安装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样一来,渔船一下水就会立刻被发现,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掌握渔船的具体位置,渔船抵近边境时便能及时预警。从此,渔民作业有了明确指引,再也不用担心误越边界了。

为了进一步开展边防工作,李国臣十分注重技防建设,悉心研析新形势下技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信息化“全景”管控模式。

在李国臣的推动下,密山市全面铺开“互联网+微信”防控,建立百人“密山边防指挥群”,一天上传几百条来自边境的经纬巡逻图片及各种信息,管理人员在指尖滑动中就可以进行调度、指挥。

除了钻研技防,李国臣还在人力安全防范上下了不少功夫。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面对密山市边境线长、外防输入压力大的实际情况,李国臣与疫情防控边境管控专班全面分析研判边境疫情防控形势,精准施策、严密布防,积极协调构筑“党委把方向,政府总协调,军队当骨干,警方抓治理,民众为基础”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体系,实行“四级包保”,筑牢“五道防线”,多方配合推进边境巡逻全线闭环管控模式,守住了国门、城门和家门。

多年来,李国臣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和精心组织实施,使密山市在全省陆界率先安装周界安防系统、有线视频监控系统,打造起全要素、全环节的边境管控“智慧链”;协调边境属地单位,在通边道路设置铁丝网、拒马、阻拦杆等硬隔离拦阻设施,推动边境物防技防人防能力实现了大提升。

“和老李一起工作,巡防的次数和频率不断增加,也不断创造出新的工作速度、新的工作热度、新的工作高度。”密山市边境管理大队大队长盖然评价道。

“亏欠”家人的“硬核战士”

“个人的事儿再大也是小事儿,公家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这是李国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有一年,李国臣的母亲病重,他当时正忙于工作,实在脱不开身,只能让爱人和女儿陪母亲去哈尔滨看病。检查结果出来后,爱人打电话哭着告诉他,母亲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手术,让他赶快来。听到这样的消息,李国臣心里有说不出的苦、道不尽的悲。而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他却无法第一时间抽出身,只得连忙安慰妻子说:“你先辛苦一下,我忙完马上就过去……”幸运的是,母亲手术很成功,病情逐渐好转,他也放下心来,继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近几年,防走私、防偷渡、防越境、防非法捕捞、防疫情输入等一系列繁重的任务让李国臣更忙了。他每天早出晚归,家人经常见不着他,偶尔回家早点儿,爱人总是备好一桌热乎乎的饭菜。见到如此情景,这个铁打的硬汉不禁双眼含泪:“亏欠家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近两年,他辛勤奔走、坚守界线,家人更是很难见上他一面。老母亲在二人班乡居住,虽然离巡边路只有一公里远,但他也难以照看。老母亲时常打电话念叨:“儿啊,你都多久没来看妈了?妈知道你忙,不忙时要是路过家,你就进来歇一会儿。”

常年艰苦的户外工作让李国臣积劳成疾。2022年2月14日,李国臣突发脑梗倒在工作岗位上,虽经及时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的记忆和语言功能却受到严重影响。

醒来的那一刻,李国臣急切地打着手势,女儿“翻译”出他最想说的话——替他在“密山边防指挥群”中留言,叮嘱在岗巡防的同志:薄冰期到了,要将湖中的铁丝网移至岸边,避免发生危险与损失。

治疗期间,李国臣常常想不起、叫不出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却时不时地拿起手机,盯着巡边动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开始边说边打手势,让女儿充当“翻译”,提醒大家加强封控工作。大家都知道,那是他放不下肩上的担子、放不下心中的责任。

……

2022年3月13日,李国臣出院了,他非要坐车先到巡边路上走一遍才肯放心回家。如今,他依然走在巡边护边的路上,守望着边境和界碑,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与使命。

(原载《党的生活》2023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巡边技防边防
江苏利田科技人防技防 双轮驱动安全发展46年
踏云巡边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金鸡山上守边防
宋代巡边述略
人防技防共筑安全“防火墙”——记雅克科技安全发展之道
60岁的他 已为国巡边55年
走边防
足球巡边旗
(小品)人防VS技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