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丽宏
记得一位作家说,一个人的生命中有两个“我”,一个是行走坐卧的我,一个是能够欣赏行走坐卧的我。两个我,前为客,后为主。后者对前者,是审视,是监督,是把持,而最高的境界,是欣赏。有人无人处,时时让暗处的“我”静静打量明处那个说着、做着、悲欢着的“我”,不是随意地,而是带着审视意味地凝视。
比如说,作家村上春树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天长跑一小时,用独处的时间获得一份安静和沉默。他撰文说:“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三岛由纪夫却说:“我是诗人,摘去画皮就是俗人,再摘去画皮就是诗人,再摘去画皮就是俗人,再摘去画皮就是诗人。我是怎么也剥不见核心的洋葱。”他不仅去凝视,而且把“外我”一层层剥了皮,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内心看似顽石一样难以破碎,其实如洋葱心儿那般清甜细嫩。
一个人,多情又敏锐地对待自我与万物,对这个世界来说,总归是一种幸运。
《徒然草》里说,若心中有主,则万事不入我心。这个“主”,便是那个“内我”,内我清醒,有主见,外界的是非恩怨、尘嚣烦恼甚至指责叱骂,便缠绕不住、阻碍不了。
曾经创作《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等优秀作品的美国作家福克纳,在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受到肯尼迪的宴请。福克纳却拒绝了,他说:“我老了,不能去那么远的地方跟一帮陌生人吃饭。”他遵从着内我的约定,不为一时的风光荣耀迷惑,牢牢坚守着自己的本心。
孔子曾告诉子贡:人生的更高境界,是内心拥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君子的欢乐不会被贫困生活所剥夺,即使富贵后也能保持彬彬有礼。
这样的欢乐基于清醒、睿智的“内我”,所以当子贡以《诗经》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作比时,得到了孔子的赞赏。切、磋、琢、磨,不就是“内我”的审视吗?
选自《中老年时报》
◎文/连岳
一出生就有残疾的历史学家许倬云,今年92岁。他从出生到6岁一直都不能动,8岁时才能借助竹凳子挪动。这不幸后面也有礼物:“我从小就学会了忍耐,在哪个角落都能随遇而安,有时在椅子里坐上一个小时,也得乖乖忍受,直到有人再把我抱到别的地方。”
能忍耐,有静气,这是把事情做好、做精的前提,尤其是读书。很多人得到这本事,要花很长时间的训练。小孩爱跑爱跳,从幼儿园到小学,课程时间慢慢加长,主要就是训练他们坐得住,能够控制自己。
战胜一切困难——可视的、不可视的,方法都只有一个——不可松劲。正如许倬云所说:“我从自己的残疾得到一则经验——我知道凡事不能松一口劲,一旦松了劲,一切过去的努力都将白费。”
摘自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