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呈 鲍雷 孙锐 庾江华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
钼金属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超高层建筑以及军用科技材料等高精尖行业,市场需求巨大。近些年来安徽省大力开展地质找矿工作,钼矿的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安徽省钼矿床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皖南和皖西金寨地区。本文对泾县包村—旌德县板桥地区进行了铜多金属矿资源调查,通过1∶20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解析发现Mo、Cu元素异常明显,分布于雷塘水库北边,通过钻孔揭露雷塘地区深部存在钼矿点[1]。本地区是省内寻找中大型铜、金及多金属矿的潜力地区之一。
自早古生代起,泾县地区历经多期次多类型的构造演化活动和强烈的岩浆活动。雷塘矿点地层归属江南地层分区,汤口断裂带从矿区的西侧呈北北东向展布。矿区西侧出露大面积早白垩世茂林岩体,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在成矿区段上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生代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在该区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成矿作用,沉积地层出现多次沉积间断,遭受长期剥蚀,有利于成矿物质的迁移和预富集。
本区位于扬子陆块东部,江南断裂带两侧,其南东侧为江南隆起带。地层归属江南地层分区,本区出露的地层由新到老如下:
(1)第四系芜湖组(Q4)多分布于山沟、河谷之间,岩性为细—粉砂、砂质黏土;中段为细-粉砂、黏土质粉砂。
(2)志留系唐家坞组下段(S3t1)下部为紫红色中厚层—厚层细粒岩屑砂岩夹灰绿色、灰紫色中厚层泥岩,局部呈互层状产出;中部为紫红色、灰绿色粉砂岩、细粒岩屑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局部呈互层状产出;上部为灰绿色厚层—巨厚层粉砂岩与中厚层—厚层泥质粉砂岩不等厚互层。
(3)志留系唐家坞组上段(S3t2)下部为灰绿色、灰褐色中厚层细粒岩屑砂岩夹泥质粉砂岩;中部为灰绿色、紫红色中厚层—厚层细粒岩屑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局部为灰绿、灰褐色中厚层含砾岩屑石英砂岩;上部为浅灰绿色中厚层—厚层细粒岩屑砂岩,局部夹粉砂岩。
泾县地区岩浆岩大面积出露,区内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岩石呈肉红色或灰白色,中—中细粒花岗结构及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有长石、石英、角闪石,副矿物可见榍石。早期钻孔揭露花岗闪长岩内部穿插有较多的花岗闪长斑岩,呈岩枝状,二者界线不清,呈渐变过渡关系。花岗闪长斑岩可见斜长石斑晶,较破碎,雷塘铜钼矿化大多赋存于其中。
矿点位于茂林背斜的轴部,岩性为浅灰白略带肉红色中粒花岗闪长岩。该岩体在区域上为主要含矿岩体,且矿化分带明显。主要蚀变类型有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
矿区背斜属于高路亭—茂林背斜的一部分,位于桃花潭向斜的南东侧,中部为茂林岩体侵占,故以此为界,可分为南西、北东2个部分。
南西段保存较为完好,沿太平湖呈北东向展布,背斜轴向45°~52°,枢纽波状起伏,背斜核部地层为早志留世河沥溪组;两翼地层为早志留世康山组—早三叠世和龙山组。
北东段保存相对较差,其北西翼靠近江南断裂带,受多期次构造活动及古近纪以来地层覆盖影响,地层出露不全,其中两翼上泥盆统—下三叠统呈断续夹块出现,内部纵断层发育,缺失较多强能干性地层,导致上泥盆系与二叠—三叠系地层以断层接触。南东翼相对完好,局部亦受到纵断层影响,地层缺失。褶皱核部地层为中志留系唐家坞组,两翼地层为上泥盆系—下三叠系。
据钻孔资料显示,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石英细脉中部或石英脉边缘,呈脉状产出。矿石类型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钼矿石和细脉型矿石,前者为辉钼矿呈浸染状于石英细脉中,后者为辉钼矿呈细脉状不连续产于石英细脉边缘或岩石裂隙中。
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辉钼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绢云母、绿泥石等;围岩蚀变多见青磐岩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
3.1.1 茂林岩体与接触带
据研究表明,茂林岩体的侵入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为本区矿化富集成矿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热源;岩体内Cu、Mo、Bi、Ag 等元素丰度较高是区内成矿作用的重要矿物来源[1]。当岩浆上升侵位于围岩中,往往导致接触带岩石发生破碎,发育各种构造裂隙,而这些构造裂隙为含矿热液提供了上升通道和沉淀场所[2]。硅化、角岩化等矿化蚀变发育,且具较好的分带性,岩体内部的含矿热液通过接触带向外搬运,并在接触带及周边的裂隙中沉淀成矿。
3.1.2 区域构造要素
区域性断裂控制了区内地层及岩浆岩的分布,断裂不仅为成矿元素的活化和迁移提供了热动力与运移通道,还为岩浆及含矿热液上侵提供了有利空间;燕山期侵入体主要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控制,岩浆上侵时带入的有益元素为晚期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部分岩浆热液亦可直接冷凝成矿。
3.1.3 热液蚀变要素
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往往伴随有岩浆分异作用,将岩浆中有用元素萃取出来形成含矿流体或直接成矿,未形成矿床的含矿流体在粒间孔隙、构造裂隙等空间中运移,在具有特定物化条件的储存空间中沉淀成矿,矿石中矿物以脉状产出,主要有石英脉、黄铁(铜)矿脉、辉钼矿脉等,都与多金属矿化紧密相吸,促使含矿元素在空间上重新分配,聚集成矿。
依据雷塘钼矿成矿的地质特征,结合围岩蚀变及矿化控制的因素,确定雷塘钼矿成因类型为与茂林岩体关系密切的中高温热液矿床。雷塘钼矿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中,成矿与岩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关。矿化集中发生于晚期侵入的斑岩体边部中,具有典型的“体中体”的成矿特征[3]。本区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深部岩浆房与其保持长期联系,为成矿热流体上升提供了良好的通道[4]。含钼热流体上升到岩体顶部,当顶部地层厚度过大,致使热液内部压力增大,因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致使岩浆岩或围岩发生碎裂,使得含矿元素活化转移,并在有利位置成矿。
通过研究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空关系等特点,认为茂林岩体与雷塘钼矿的成矿关系密切。深部岩浆自燕山期侵入唐家坞组岩屑砂岩中,岩体与围岩接触部位产生构造破裂部位,后期成矿热液在热力驱动作用下,沿着构造破碎面,从深部源区向上运移至有利部位而发生蚀变作用,并在岩石裂隙中沉淀析出。综上,雷塘钼矿是与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热液型矿床。
区内褶皱构造按其发育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划分为2个期次。早期为北东向褶皱,与区域构造迹线基本一致,是太平复式向斜的组成部分。在转折端附近有串珠状小岩株产出,1∶5 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在转折端一线上断续分布;北西向褶皱形成时间较晚,与北东向褶皱横跨叠加,常常形成构造盆地和构造穹隆,在构造盆地或穹隆中心不仅是岩株的主要分布地段,还往往是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的浓集中心,它与北东向褶皱一起控制了区内岩浆岩以及化探异常的产出位置和空间展布形态,是区内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之一。
断裂构造是区内另一重要构造,按其方向可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4 组。北东向断裂发育最早,与区域构造迹线基本一致,是江南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5]。断裂带主要控制区内岩浆岩的空间展布以及为含矿热液或成矿流体提供迁移通道,属成矿前构造;北西向断裂发育稍晚,主要以平移性质为主,对早期构造线有明显的左行切割现象,但不破坏总体构造形态;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发育最晚,是区内重要的容矿构造,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处是区内矿床的主要分布位置。北西向与北东向断裂的交汇处,构造裂隙较多,是远景区内重要的低势能区,为成矿元素向此地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是重要的赋矿部位,赋矿断层为北西向断层。
总体来说,单方向断层对成矿作用控制不明显,矿化蚀变主要集中在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处,尤以北北东向或近南北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的交汇处矿化最好。另外,层间断层或岩性差异较大的不同层位间的不整合界面也是区内重要的容矿部位。
茂林花岗闪长岩是远景区内最大的燕山期岩浆岩,呈北东向展布,产出形态受北东向江南断裂带和太平复式向斜控制,岩体内Mo、Ba、Cu、Bi、Ag、Hg 等元素丰度较高,是区内成矿作用的重要物质来源。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硅化、角岩化等矿化蚀变发育,且具较好的分带性,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另外,区内还分布有大量的中—酸性脉岩,主要有花岗斑岩脉、花岗细晶岩脉和花岗闪长岩脉,按其方向不同可分为北东向和北西上2组,严格受相关断层控制,局部被北北东向断裂左行错断,是斑岩型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总体来说,区内燕山期岩体(脉)不仅为成矿元素活化提供动力条件,还为成矿流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矿物基础,与晚期成矿作用关系十分密切。
矿区出露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是主要的控矿岩体,在岩体内部寻找斑岩型钼矿(化)体。同源演化的复式岩体中,晚期出现的高位小型侵入体成矿有利,可出现“体中体”成矿。
区内钼矿类型为“檀树岭式斑岩型钼矿”,区内花岗闪长斑岩具有斑岩型矿床的典型蚀变分带特征,主要蚀变类型及分带:强硅化—绢云母化带、硅化—绢云母—钾长石化带、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硅化—钾化带。纵向蚀变分带自上而下:绢云母化渐弱,硅化强—弱—强,钾化由弱渐强。黑云母化仅中部较强,发育于主矿体的下盘。根据其蚀变分带特征,寻找钼矿(化)体。
雷塘钼矿床属于中高温斑岩型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岩体与围岩接触破碎部位是控矿的主导因素,矿体的空间分布和花岗斑岩体的分布范围相一致,接触破碎带是矿体赋存的有利空间,也是本地区找矿标志之一。钼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石英细脉中部或石英脉边缘,钼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等,化学组分以铁、钼、铜、铅、锌为主,矿化主要发生在热液期。近矿围岩蚀变明显,在岩体中主要为钾化、硅化,两侧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内接触带为黄铁绢英岩化,外接触带为青盘岩化。成矿时代为燕山期,与花岗斑岩体有密切的空间和成因关系,属斑岩型钼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