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悦悦 喻 寒 曾 岑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更需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弘扬社会正能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1]在此背景下,红色故事的讲述、红色文化的传播备受关注,红色文化建设得到蓬勃发展。围绕红色主题,各地以各种方式挖掘红色文化元素、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和主题实践活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2]。在广东的多个地区,政府倡导并发起的“红色文化进祠堂”得到了积极响应,笔者在多间宗祠调研时发现,部分地区以宗祠为载体,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将红色精神嵌入宗祠文化,形成了二者相融共生、创新发展的格局。研究认为,这种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一种良性探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宗祠,也叫祠堂或祖祠,是供奉先贤、祭祀祖先的场地,是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家族精神与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宗祠诞生之初的功能较为单一,仅在宗族成员处理集体事务时作为活动场地使用;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宗祠的功能被不断开发和拓展,逐渐被改造为宗族的议事及活动中心,为宗族及周边聚居群体的聚集性活动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空间。
空间生产理论的开创者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生产就是空间被开发、设计、使用和改造的全过程[3]。公共文化空间是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构筑的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和文化活动在内的物理场域,是城市或者农村居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4]。
宗族成员通过在宗祠的活动,可以形成关于宗族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也使宗祠成为了以文化生产和再创造为基础的空间,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宗祠文化。在当代基层治理实践中,宗祠还成为了基层文化阵地,反映并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水平。
红色文化作为先进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世界优秀文化,创造的红色精神和红色资源的总和[5]。红色文化凝结并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的奋斗精神,是共产党人家国观念的赓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将红色文化融入宗祠文化空间的生产,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红色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文化自信与影响力,构建家国同心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宗祠在发展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有利于宗祠发挥教化功能,增强族人的宗族意识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家国情怀,这将进一步丰富宗祠文化的内涵,推动宗祠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可以说,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为两种文化同时注入了新的活力。二者的融合发展创新了两种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方式,为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宗祠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人们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人们的凝聚力,激发基层治理的最大合力,助力乡村振兴,创新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佛山市三水地区的宗祠很好地发挥了其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作用,通过“祠堂+文化”的发展模式,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宗祠的发展中。三水邓氏宗祠内设有红色家史馆,展览先辈们的光荣事迹,以此让宗族成员缅怀革命先烈,追忆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陈氏宗祠对旧有宗祠格局进行了大规模改造,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民俗风俗馆、宗祠文化馆和家风家训馆等,以此营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养人的良好文化氛围,赓续家族传统,传承家族文明,畅叙宗亲情谊,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两座宗祠创新性地传播了宗祠文化和红色文化,将宗祠打造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助力当地的乡村振兴。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的何氏大宗祠则实施“旅游+产业”战略,依托古镇资源,开辟了红色研学路线,组织开展红色研学之旅,让孩子们在实践和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传承红色精神。此外,何氏大宗祠还定期在祠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如传统开笔礼、寻味传统沙湾美食、非遗寻宝等,并开发个性化的文创产品,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同时,许多宗祠在红色文化与宗祠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未融合或融合不充分的问题,如广州地区多数宗祠的建设仍以宗祠文化为主,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地区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宗祠的发展中只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缺乏自主性,导致宗祠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困难;第二,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缺少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导致宗祠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第三,由于资金问题,部分宗祠未能得到较好的修缮,缺少相应的基础设施,宗祠作为公共空间的功能得不到较好的发挥;第四,多数宗祠的宣传力度不足,缺乏创新性,导致宗祠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较低。以广州市番禺区潘氏宗祠为例,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仅有简单的陈列展览,形式较为单一,且宗祠开放时间不固定,加之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导致参观量较低。总的来说,目前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空间表征建构不充分,主要源于缺乏相关政策的指引、制度的保障,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没有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无法为其提供充分的上层建筑的指导,各级部门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盲目性。
首先,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并没有引起政府各级部门的广泛重视,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此举的重大意义,认为在宗祠的发展中融入红色文化仅仅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完成行政任务,因此,执行过程中缺乏积极性,执行力低,或是生搬硬套,缺乏创新,不会灵活变通,对不同宗祠采用同样的建设路线,忽略实际情况,陷入同质化,缺乏个性化。
其次,宗祠的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架构和分工不明确,发展缺乏整体性、协同性。政府某个部门一般是将一笔经费用于某一个活动,活动结束后,宗祠的发展便无人问津,但宗祠的发展维护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系列的人员支持,比如负责开关看管宗祠的人员、卫生保洁人员、文化讲解员等。
最后,很多宗祠位于乡村,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相关配套设施缺乏,专业人才不足,宗祠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碎片化且利用不充分,加之宣传手段和方式落于俗套,缺乏创新表达,推广方式落后,打不出响亮的品牌,影响力不足,知名度不高,导致较少人愿意长途奔波前往参观体验。
资金匮乏问题是宗祠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目前,政府对宗祠的资金支持有限,宗祠的经费主要依靠族人自主筹集,近年受新冠疫情的冲击,融资难的问题可谓雪上加霜,宗祠发展所需资金匮乏,缺乏“硬实力”支撑。
经费不足不仅无法对宗祠空间进行生产与创新,还会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宗祠难以进行修缮与维护;工作人员工资发放困难,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无人工作;无法进行相关配套设施(如停车场)的建设;搜集考证资料存在困难,导致宗祠内部没有足够实物进行展览,观赏性和趣味性不足;无法组织相关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福柯的空间规训思想中,空间是权力实施的场所与媒介,空间生产体现为对空间的规训与实践[6]。在宗祠这个公共空间中,政府与族人实际上处于一种权力的博弈关系中,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制度等来试图改变和占有空间,作为宗祠空间的主体族人被动地接受政府的安排,并加以反抗。这种被动的接受必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族人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认为宗祠就是家族祭拜祖先的场所,附加党史教育等一系列红色主题活动,会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宗族内的族人对家族的历史文化了解并不充分,甚至缺乏主动了解的意愿,他们并没有认识到两种文化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也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具体的收益。因此,对政府出台的政策制度漠不关心,缺乏主体的能动性。
在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宗祠作为运用意向、象征和经验等构成的符号体系所建构的表征性空间[7],它的空间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活化,空间利用率低,空间功能难以施展拳脚,缺乏活力,同质化现象严重。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蕴含的“软实力”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宗祠一般位于乡村地区,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缺乏专业人才,两种文化的解读传播主要依靠族人这类“门外汉”,族人受制于知识水平等原因,对文化内涵等的解读传播能力不足,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鲜为人知,两种文化融合困难,无法实现有机结合,缺乏创新,对受众的吸引力低,参与群体较为局限,无法形成品牌与特色,竞争力相对较低。
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构想空间”的行为:通过政治意识形态的配置促使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与设定的秩序相连,并通过合理分配与优化空间生产的方式实现社会关系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的建构[8]。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各部门出台的政策制度及其执行力度密切相关。因此,要树立全局意识,将两种文化的融合发展置于“家国大共同体,宗族小共同体”的理念之中,为二者的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予上层建筑的支持与保障。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高度重视,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高质量融合发展。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政府各部门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碎片化且开发利用不充分的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进行协调整合,利用各地区不同的红色历史文化,积极探索创新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统筹各部门做好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相关规划,结合当地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配置、组合开发,在已有基础上串联成线,既能增强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又能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地区发展。第二,政府要健全宗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相关基础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专业人员对宗祠进行管理,加大对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曝光度,创新宣传方式,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第三,建立长效的监督体系,设立统一的绩效标准,提高各部门人员的重视程度,监督各项政策的执行,真正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政府要切实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将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建设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对资金的使用给予相关指导,并且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9]。例如,可以发挥文化旅游企业的推动作用,重点支持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在宗祠原有面貌上进行空间实践,修缮、拓展宗祠的物理空间,利用宗祠前空地及内部其他空间合理规划建设文化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儿童中心、棋牌室、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场所,活化宗祠空间,将宗祠打造成为“有为的公共空间”,提升核心景观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需要尊重宗族成员意愿,发挥宗族成员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自觉参与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对宗族成员进行文化浸润,以此唤醒宗族成员的文化记忆,使宗族成员真正了解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内涵和价值,增强他们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宗族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合发展,离不开对两种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丰富宗祠的空间内涵,拓展公共文化空间,并在大众性、休闲性、参与性的基础上,将二者融合的空间创造性地进行呈现:第一,可以创新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表达形式,赋予其时代内涵,通过VR、AR 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辅以智能导览解说、闯关问答等方式营造氛围吸引受众,提升参与感和体验感。第二,以宗祠为载体,围绕重大传统节日和节假日开展受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如祭祖、庙会、民俗节、美食节、宗祠文化大赛、红色快闪比赛等,同时拍摄以二者融合发展为背景的纪录片、短视频,让受众感受到两种文化融合发展的魅力。第三,文旅融合,扩展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外延,从传统文化元素中提炼文化符号,设计文创产品如纪念章等,纪念传播宗祠形象,促使景观生产实体化,凸显地区特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第四,打造文化教育空间,开展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主题研学活动,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实践活动、党群教育活动相结合,提升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的宗祠的影响力。
宗祠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创新发展,不仅使宗祠空间得以进行文化生产与再创造,给宗祠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基因和强大的生命力,唤起了受众的文化记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激发文化自信的时代伟力,而且为文化的相融共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机制,是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