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传媒学院 :王子云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在央视等多平台播出。该节目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民族精神融于名家诗画之中,节目中主持人舞台表达中灵活运用“诗意化”的语言风格,配合美轮美奂、精细雅致的高品质多维画面,进行生动的创新表达,增添了节目的看点;在台下与嘉宾交流时采取“共享对话”的沟通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自然生动的故事讲述引领观众走进历史故事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赋予了历史名作以新的时代价值,使观众获得更深层的精神享受。《诗画中国》节目以每一幅画作作为单位形成多个独立板块,本文将通过研究第三期节目中《五牛图》板块内容,探索新时代文化节目中主持人如何通过创新性表达实现中华文化价值的传达。
“所有的语言都在情景语境中起作用并依赖着这些语境”,在不同场景语境中,主持人应该使用不同的表达呈现。《诗画中国》节目现场有两大表达场域,首先是演播厅主舞台,主持人在舞台上完成开场白、表演及串联部分内容。在主舞台下,还搭建起与主舞台相通的特色平台,每段表演结束后,主持人、嘉宾围圆桌而坐,侃侃而谈。在不同的语境中,主持人的表达也有所不同,由舞台到圆桌,主持人与受众的距离被一步步拉近。
张颂先生认为,广播电视中的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走民族化的道路,讲究风格美、意境美、韵律美,使人感到悦耳动听、赏心悦目,从而给人以美感享受,有益于提高全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
主持人撒贝宁的主持词结构规整、寓意丰富。简短的节目介绍后,以《长白山诗词选》中的诗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引入;在中华文明与中国诗画的类比中建构“一切伟大皆由双手创造”的意义;用“只有经过艰苦的跋涉才能抵达彼岸,只有内心澎湃的力量才能推动自己的成长”的解读实现情感的升华。整段语言文字精炼、节奏感强,诗意隽永、娓娓道来,充分体现出中华语言的诗韵音律之美。
“五牛耕春”表演中,由舞台大屏幕上的画作过渡到画作展示,动画技术使画作得以动态呈现,主持人们在舞台上以讲述他人对《五牛图》的盛赞初步介绍了这幅画作,语言较简洁庄重,对字、词、句的斟酌十分严谨,这在“旷世绝笔”“神器磊落”“稀世名笔”的形容中得以体现。此时主持人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在台上的表达偏向于表演形式,类似于朗诵表演或是晚会主持,声音穿透力十足,具有强烈的情感张力,渲染性强。
再次切换到动画影片之后,画面以全景动画展示在河边草坪上栩栩如生的“人格化”五牛形象,主持人在舞台上分别为五头牛配音,配音表演在画面中以单人小框的形式呈现,五人一人扮演一头牛,有意贴合各牛的性格塑造声音形象,以对话的形式“人格化”演绎五牛,如“孩子们”“看我大显身手”“喂,等等我”等“拟人化”语言配合动画中五头牛的动态神情,使画作中牛的形象更加鲜活。
表演以“耕牛伏辄,辟土开疆”开辟全新领域,承接《二十四节气歌》的配动画唱演,歌颂耕牛的四季辛勤耕耘,实则对“浩然正气存世间,幸福都靠奋斗来”的奋斗精神的赞扬,用美妙歌声和精致动画传达出蕴藏在诗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唱演的形式展现主持人多方面的才华和舞台表现力、感染力。由此可见,新时代多元融合的节目形式给主持人提供了多方面能力的展示机会,这也意味着主持人需要全方位加强自身综合实力,才能在新形势下获得个人竞争优势。
舞台表演以撒贝宁朗诵北宋著名诗人、画家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结尾,优美的词句与辉宏的背景音交错,整个表演中“春耕”的喜悦和一片祥和的氛围于声音的艺术美感中得以凝练。
1.2.1 人格化表达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由‘传者中心” 向‘受者中心” 的移位,受众成为媒介的主人,他们的审美情趣、是非好恶决定着节目的生存,而人格化的贴近性传播语态,彰显人性魅力,与现代生活节奏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十分吻合”。这种“人格化”表达要求主持人能够精准地把握语言的分寸感,既能够使用口语化语言的自然表达,又不能使语言过于随意,使表达不当,引起观众反感。还需要主持人能够适度地控制表达欲望,避免“只说不听”过度表达,导致场面陷入不可控的情况。在节目中,主持人做到了张弛有度、轻松自如,过程中有轻微的卡顿或思考不会造成语言链条的断裂,反而呈现出人正常思考时的自然状态。虽然表达语言较为口语化,但是主持人专业功力强,且语速较慢,发音清晰,用词规范,依然能够十分准确地用语言将信息传递出来,使对话内容更“受听”。
1.2.2 交流式对话
五位主持人与两位专家围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沉浸交谈的气氛,主持人语态自然放松又清晰流畅,不过度拘泥于模式化的表达,而是使用了易于理解的普适性话语,平和自然的表达使人卸下防备,拉近了节目嘉宾、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内容传达水到渠成。主持人在将自己与表演的画中之牛对应时,采用了与专家对话的方式,在专家进行专业解答之后,也对此做出了回应“也能对应上你们喜欢的那头牛”。一问一答的对话式表达,能够对抛出的话题和观点有及时的反馈,再进一步深入讨论,使交流的氛围更加浓郁,符合观者的心理预期。
在交流时,身边的听众也会给讲述者以声音和表情的反馈。比如在尼格买提说出当年《五牛图》在海外拍卖的价格时,任鲁豫惊讶而惋惜地说出了“在那个年代”,以真实的反应与观众产生共鸣。谈话不会过于密集,每段讨论结束后,有几秒的留白,画面给到身边人和现场观众的反应,利用客观镜头引发思考,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之后,再进行下一版块的讨论和解读,有利于观众对于上一部分内容的吸收。
“在播音主持创作过程中,不光有声语言在传递信息,眼神、表情、体态、服饰等也都在传递着信息”,后者被称为副语言。
舞台上的神态和手势大多是辅助于表演的,需要与表演的风格相符,在第一段的舞台讲述时,画面以主持人为主体展现,风格较为庄重,主持人们笔直站立,频率小而幅度大的手势作用是加强语言节奏和感染力;在配音表演中,主持人需要贴合“牛”的形象,演绎出动物的鲜活角色,风格更加灵动活泼,因此神态和动作具有夸张演绎的表征,例如尼格买提在表达牧牛少年“牛边卧”时,将双手掌合并放于脸颊边,以表演呈现内容;撒贝宁表演时也用双手模仿牛角,扮演“耕牛伏辄”,极富表现力。
圆桌旁以轻松语态谈论时,张韬的肢体语言比较有代表性,全程面带微笑,表达欲和亲和力强,在说起关于图的缘起的多种说法“给这样一幅经久不衰的文化注入了很多生动和神秘的一些色彩”时身体微微前倾、单手支于大腿躬身而坐,呈现自然思考体态,表达时手势配合着语言,此时动作较小,与近景呈现较近的表达距离相符。说到重要语句时,不仅语速放慢,还配合语言节奏做出强调手势,进一步强化内容,谈到五牛图时手微微指向大屏幕上呈现的画作,引导受众不仅从听觉上接收内容,再加上视觉感受,触发更多感官使受众加深印象和理解。
围坐时,主持人交流的对象从整个演播厅变为身边的人,说话人眼神从放眼广阔的台下聚焦到对面的听讲者。眼神的变化体现着对象感的具体化,电视、网络视频平台的小荧幕给了观众与主持人近距离交谈的对话体验,因此在表达时,观众的视角也与现场在圆桌旁的身边人的视角相似,这种交流方式有益于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恰当的;同时,主持人时不时对台下观众以及摄像机的关注,也照顾到了场内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参与心理,有助于语言表达过程中情感意义的传递。
主持人和嘉宾们在节目中的造型体现出干练、整洁的特点,多着正装,体现出得体大气的节目形象,其中主持人撒贝宁的服装最有特点,西装内衬上印有中国水墨画风格的紫色兰花图案,贴合节目主题气质,与诗意的语言和艺术化的舞台呈现相辅相成。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当代传播具有个体化、私人化的特征,受众更加倾向于参与到整个传播的过程中去,对媒介内容加以个人的理解与阐释。詹姆斯·W.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的概念,指出“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其核心在于信息在地理上的拓展(以控制为目的),那么传播的仪式观的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这一观点主张以仪式化的传播来建构文化价值,比起单向的传递,更重视受众的参与性,在此基础上,节目主持人与观众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更有共同参与、共同讨论的意味,于是主持人在进行表达时,也不是一味地以传播目的为导向不断输出,而是共享形式的引导。这种仪式化的传播能够达到意义的共享,从而共塑文化信仰、稳固价值观念。节目从方方面面体现了对于这种仪式观的实践。
如果将《诗画中国》定义为一场“节日庆典”,那么撒贝宁“诗是有形画,画是无形诗”这句具有仪式性的标志开场语,则宣告着这场“典礼”的开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节日仪式,电视节目希望借节日仪式的形式产生同样的文化传播效果。节目进行过程中有许多仪式化的表现,比如主持人作为“开卷人”登场时,灯光大幕拉开,五位主持人伴随着中华传统色彩的音乐符号缓缓走向台前。在介绍每一幅画作之前都会有请出“开卷人”的仪式,烘托出一种庄严的气氛,这种使人肃然起敬的效果类似于传统庆典所的氛围,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参与一场大型“庆典”。这种沉浸体验会使节目更具感染力,观众自然而然被带入到一场文化信仰仪式之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台下周边环境中布置着石桥、竹、流水、小亭等具有中华传统色彩的文化符号,整个场景更似一幅颇具诗情画意的画卷,更加强了这种参与仪式的体验感。
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不完全是原原本本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文明发展“扬弃”后的精神结晶,解读的作用十分关键。斯图亚特·霍尔认为,“表征通过语言产生意义”。场景和环节中的仪式元素皆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表征,表演内容也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但只有加上语言的加持才能够带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实际内涵。
全面深入的叙述方式,赋予文化价值当代色彩。交谈时,五位主持人分别从画作内容的解读、画作背景的多种版本、画作中题跋的内涵、画作近代回国的辗转和修复的困难进行分享,以分享历史故事的方式,不断与传统画作“对话”,有设计地将《五牛图》的历史价值立体地展现给观众,在言语间传达蕴含其中的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文化的古今对话,不断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主持人言之有物,一一对应,层层深入,每一段台上的表演内容在台下的交流中都有所体现,之后,专家对舞台表演中较为隐晦的部分进行深入阐述,“分享——解读——深入”的话语逻辑符合人的心理接受习惯。畅谈共享的谈话方式配上内容结构的精巧构建,使画作的新时代价值意义深入人心。
新时代下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这类节目以创新的形式和多元的题材力求在日渐追求效率的社会生活中唤醒人们根植于民族文化的价值理性。主持人作为传播主体,在节目呈现的过程中,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节目中所包含的语言元素和非语言元素都需要紧扣主题所传递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这要求主持人在提升各方面综合实力的基础上,拥有编创者思维,与节目制作链条中的各单位协调合作,做到表达为内容服务,呈现出更好的播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