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上海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结合研究

2023-03-21 14:29上海大学出版社
文化产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海派实力上海

陈 强 上海大学出版社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现对上海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之间的结合展开分析。首先对提高上海城市软实力的背景进行介绍,指明上海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结合的方向。其次介绍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了解这两种文化各自的特征,并明确将二者加以结合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创建文化融合环境,夯实文化融合基础,加强对文化融合的支持与重视,畅通文化传播途径四点建议。旨在加快实现上海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之间的结合,实现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目标。

如今我国教育的文化功能日益突显,地方大学是地方教育机构,集合了其所在地的社会成员的智慧,从地域边缘逐渐向地域社会中心靠拢。地方大学与当地地域社会的相互融合与交流,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等层面,这同时也是将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加以结合的必要性的体现。

此外,基于当前我国编辑出版行业发展现状,根据现有政策文件可知,为了提高上海城市软实力,地方文化、海派文化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上海的海派文化类、地情普及类图书在策划和编辑出版的过程中,通过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结合,为今后编辑出版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方向:一方面从选题上突破了原有范围,确立了创新点;另一方面则是从表现形式上与数字出版发展紧密结合。基于此,本文在文化软实力的视域下,对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之间的结合展开讨论,探讨二者之间相互结合的路径与措施。

提高上海城市软实力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将上海的城市精神提炼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又提出了“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指出“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这对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要点如下:(1)深刻了解弘扬城市精神品格与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价值意义;(2)明确提升城市软实力需要达到的要求;(3)加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夯实城市软实力精神内核;(4)提高地域文化建设品位,彰显城市软实力魅力;(5)完善现代治理体系,强调城市软实力善治的作用;(6)对创新创业生态加以优化,为提升城市软实力注入活力;(7)创建最佳人居环境,提高城市软实力生活体验感;(8)加强全球叙事能力,在国际范围内扩大城市软实力影响力;(9)加大城市软实力建设组织领导力度。

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

地域文化

关于“地域文化”的概念,学界迄今为止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很多学者认为广义层面的地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各地域在发展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总合;狭义层面的地域文化即某个地区的所有文化现象,如人文、民俗与习俗等。为了提高上海城市软实力,需要明确地域文化的特征,具体而言有如下三点。

第一,地域性。自然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古代的交通不是很便利,再加上行政区划相对封闭,所以各个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具有地域性。

第二,持续性。任何一种文化均处于发展变化中,如此才能够与主体文化产生区别,体现出持续性,进而丰富文化内容。

第三,多样性。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地域文化呈现出多样性,涵盖各个地区的饮食、服饰、农耕等文化。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的载体为高校校园,文化主体是高校的所有师生,其在文化领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在2003年的首届大学文化论坛上,顾秉林院士分别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对大学文化进行介绍,其中广义层面的大学文化是指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环境等;狭义层面的大学文化仅指大学精神,关键在于师生所具备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行为准则、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规范。

一般大学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组成的。其一,物质文化,也可称为载体文化,构建大学文化需要同时满足教学设备、科研以及校园环境等诸多维度的需求,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体现。其二,精神文化。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创建文化氛围、发展文化理念的重要条件,具体可表现为高校的办学理念、师生的价值取向等。其三,制度文化。大学内部采取的管理制度、行为准则等均是制度文化的组成,也是师生所认可的组织文化内容。

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文化软实力视域下,大学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1.真理性

从文化角度出发,大学是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其职能是追求真理。文化是大学得以发展的关键,大学精神在其中占据关键位置,更是大学办学理念、师生价值取向的凝聚。因此,大学文化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在塑造未来,指引着人们追寻哲理。

2.系统性

文化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尤其是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必须要有机融合,方可构建具有系统性的文化体系。大学文化不仅包括外在显性物质文化、内在精神层面的隐性内容,还包括存在于二者之间的大学制度文化,如大学校训、规章制度等。一般在大学文化建设期间,内在逻辑起点是意识形态,终点是物质形态。对于大学文化建设而言,大学物质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得以发展和延伸的载体;同时,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包容性

现阶段,高校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高校师生来自世界各地,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都不相同,这赋予了大学文化以包容性。

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基于上述对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介绍,为了提高上海城市软实力,下面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1.内化。地方高校必然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其在形成独特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对地域文化进行吸收、采纳、内化,逐渐形成全新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形式,即大学校园文化。高校在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地域文化产生的影响,可以实现文化的重构。

2.内涵。大学文化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立足于客观角度,大学校园在吸收、发展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可以提升高校所在区域的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结合的路径

创建文化融合环境

为了实现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目标,以上海的地域文化——“海派文化”为对象,将其与大学文化相结合,创建文化融合环境。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和大学纷纷吸收地域文化的精华,这是创建文化融合环境的关键。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期间,同样需要吸收地域文化的精华,在大学文化内涵中体现文化融合。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传承大学精神文化,其中包含地域文化的精华部分,可以凝聚大学精神。例如,“海派文化”是上海地区独有的文化,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尤其是与“京派文化”相比,“海派文化”中蕴含的现代、求变、创新等特征更为突出。上海大学便对上海的海派文化有着深刻的研究,专门成立了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实现了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

第二,建设校园文化时,一般也会在其中增添一些代表地域文化的元素。例如,上海一直以来朝着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方向不断努力,致力于实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目标。为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对“海派文化”进行了深入且系统的分析,以期能够在大学文化中彰显“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以及提升城市软实力作出贡献。除此之外,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还策划出版了“海派文化丛书”33种,这也是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体现。

第三,大学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需要组建一支核心凝聚力强的队伍,用来专门负责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研究。高校应秉持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将地域文化和高校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完善等结合,形成具有高校特征的组织文化,为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结合创造条件。

夯实文化融合基础

对于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而言,文化研究载体必不可少,以此来夯实文化融合基础。例如,上海大学通过成立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为“海派文化”、大学文化之间的结合创建了平台,深度挖掘了上海当地能够彰显历史特质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很多上海地方高校领导对“海派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结合尤为重视,并提供专项资金,用来搜集、整理关于“海派文化”的资料,为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的结合提供了助力。如上海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以“海派文化”图书出版为特色的出版单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挖掘上海城市记忆、地方文献中的“海派文化”,出版了“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上海滩》”丛书、“海派文献丛录”、上海方言学习教材系列等一系列普及上海地方文化的优秀图书,为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提供了范例。

另外,上海地区的很多高校为了与地域文化更好地结合,纷纷开始增设地域文化通识课程,教师负责编写地域文化教育相关的通识课程教材,这一方式向学生展示上海地区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高校可以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向来自各个地区的大学生宣传地域文化;学生则可以自主选择参与不同的活动。如果条件允许,高校还可以邀请“海派文化”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等。将此类地域文化宣传活动在高校中常态化,可以达到夯实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融合基础的目的。

加强对文化融合的支持与重视

实现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结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例如,可以与社会团体合作,构建互动机制,加大文化融合的力度。第一,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应该积极互动,构建合作机制,地方政府为高校提供专项资金,推动高校大力开展地域文化的研究;高校在推动学科建设的进程中,也需要加大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宣传力度,取得“双赢”的效果。第二,在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背景下,找到“海派文化”和大学文化之间结合的关键点,深入探究地域文化与高校特色专业建设融合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发挥现有政策的作用,合理应用专项资金,加强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之间的结合,以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第三,文化本身辐射性广、渗透性强,高校在组织文化艺术活动时,应与社会企业展开合作,以实现大学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第四,建议与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鼓励学生整理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资料,以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

畅通文化传播途径

第一,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大学文化建设也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大地域文化宣传力度,使全国各地都能进一步了解“海派文化”精神。这需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相结合的优势,将区域内的高校、社会文化研究联系起来。例如,可以在高校中组织地域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对“海派文化”建设现状、今后发展方向等展开研究,推动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深入交流。第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高校可以安排教职员工到其他地区的高校进行参观,学习、交流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结合的经验,扩大地域文化影响范围,进一步强化文化宣传效果,形成地域文化的辐射效应与品牌效应。第三,如今高校对外交流非常频繁,加上开放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与国内外高校之间会建立合作关系。在此背景下,建议高校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进行大力宣传,使更多人认识并了解“海派文化”。

综上所述,各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为了提高上海城市软实力,应当加快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提高文化影响力,促进各个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实现地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结合,为文化研究、编辑出版等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动力,进而提升城市软实力。

猜你喜欢
海派实力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实力抢镜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海派剪纸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