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棠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我国社会正进入老龄化发展阶段,养老需求快速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建筑设计方向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设计更多满足老年人生活基本需求的建筑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为老年人晚年生活带来更多幸福感受。对于老年人而言医疗服务十分重要,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处于快速下降的阶段,因此老年人常常遭受各种疾病困扰。将养老设施与医疗设施融为一体,可以让老年人在疗养期间更好地接受治疗,减轻老年的病痛,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体验[1]。医养结合型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老年的生活体验,因此必须重视其设计并进行优化与创新。
医养结合型建筑对于提升养老品质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一些困扰人们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老年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如果老年人身体发生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并为其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实现了将养老与医疗融合的目标,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对于身体存在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而想要更好地享受生活,则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相对于青年或壮年群体,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容易受到各类疾病的困扰,而且老年人的身体恢复能力较慢,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就医服务,解决了老年人因病来往医院的问题[2]。可以说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的存在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特别是对于一些常年疾病缠身的老年人而言,其能够在修养的过程中接受医疗服务。而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的建设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我国政府在养老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我国养老体系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主要参照了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不断拓展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规模,给予建设单位更多政策或资金方面的鼓励,对于优化养老建筑功能和促进养老体系建设发挥着关键的作用[3]。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也将会快速地推进,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多功能复合式的养老基础设施更为关键。多功能养老设施建设能够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而其中医疗服务是老年人广泛需要的设施,将医疗设施与养老设施融合既符合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也符合复合式养老体系建设的核心要求。从养老体系建设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可知,养老体系建设并非专门服务于一代人或几代人,而是服务于全部的民众,不断拓展养老建筑功能能够为更多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老年人属于容易生病的一类群体,许多老年人生病后都需要获取住院服务,以我国现有的医疗规模无法支撑大量老年人的需求,如果我国社会进入严重的老龄化发展阶段,那么医疗体系可能会出现不堪重负的情况。建设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就医的场所,老年人出现一些常见的病症后可以直接在养老院进行医治,无需到专门的医疗结构进行救治,从而将更多医疗资源留给真正需求的人群[4]。医疗体系压力得到缓解后,一些身体上存在着严重病症的老年人也将获得更多救治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极大地减少了老年人因病致残或因病致死的概率。
目前我国在养老体系建设方面处于摸索阶段,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的设计也处于探究的阶段,很多设计方面都是从外国养老体系发达的国家学习到的,其中部分设计理念与方案与我国国情存在着差异[5]。分析和研究我国在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和完善养老体系建设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规划体系缺乏整体性、建筑环境缺乏适老性、建筑功能缺乏完善性和建筑布局缺乏合理性。
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的核心在于多功能的建筑整体规划,主要是日常居住养老功能、医疗康复功能、公共活动功能和配套服务功能等。我国现状许多养老体系的建设规划较为单一,例如单独的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院等居住型功能,或者是独立的医疗服务中心、康体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设施。整体功能规划缺乏整体性,各功能独立运行,并未形成良好的运行体系。理想的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应该是其各项功能组成的医养结合型的大型养老社区。社区内形成良好的养老氛围,各项老年人需求的功能在物理距离上相对利于老年人到达,同时各项功能融入通一个养老体系,使老人们易于使用。使其真正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居住、康复医疗、锻炼学习、休闲娱乐等的一体化规划。
养老建筑应具备良好的舒适性,这是满足老年人生活体验的关键一项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建筑环境缺乏舒适性并不具备这一特点,在设计过程中业主单位更加注重建筑的经济效果,尽可能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建筑环境优化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导致建筑的整体环境达不到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虽然建筑内部为老年人设计了康复的场所,但是外部环节相对较差,如一些康复场所周边全部是高楼大厦和高速公路等,而老年人更喜欢安静的环境、多接触自然环境。环境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环境达不到老年人的生活要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将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但是我国目前医疗资源相对较为短缺,可调动的灵活医疗资源有限,因此在设计建筑功能时许多功能被忽视,例如精神康复功能,对于老年人而言生病后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有时也要承受心理上的痛苦,虽然在设计阶段为老年人提供了身体治疗服务,但是忽视了心理治疗服务,这是当前很多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在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与此同时,部分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也存在着医疗功能单一的问题,这些建筑只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服务,如果老年人出现突发状况,这些服务无法保障老年人能够快速接受医治,如很多建筑只能处理老年人出现的普通的跌打损伤,无法处理骨折这类病症。从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设计功能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功能不完善和主要功能单一问题较为凸显,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结合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完善建筑功能。
医养结合型建筑的核心是将整体功能融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结构布局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医养结合型建筑在结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如将养老设施与医疗设施分开,这种设计方面相当于在养老院中建设了一个小型医院,对于老年人而言其更加注重生活的便捷性,如果建筑内部结构较为复杂,老年人想要获得某项服务需要仔细查看建筑结构布局,然后进入到相关区域,将会影响老年人的体验。此外,在建筑结构布局方面,我国大部分设计单位设计的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建筑内部空间比较紧凑,老年人在生活中感受到一定的压抑感,二是建筑内部功能缺乏个性化,一些老年人喜欢自由的生活体验,但是建筑布局反而限制了这些老年的行动,由于行动受到限制,所以这些老年人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从建筑结构布局入手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将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随着老龄化不断加重,养老设施需求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推动医养结合型建筑设计不断发展至关重要,这是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基本需求,也符合我国养老体系建设的要求。在设计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时,应结合老年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和未来阶段我国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后养老方面可能面临的压力进行综合思考,制定更多优质的设计方案,从而更好地推动养老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6]。本章主要研究了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的方法,希望对我国养老体系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建筑整体性是建筑设计的关键,医养结合型建筑的关键是将医疗设施融入到养老设施中,让老年人能够在养老的过程中接受良好的医疗服务,从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7]。因此设计建筑时应充分考虑整体布局,合理地调整各个布局,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捷的养老服务。在设计过程中应拓展规划功能,给老年人留出更多活动的空间,让老年人感受到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同时设计过程中也要注重建筑整体功能的搭配,确保各项功能之间能够形成密切的配合,最大限度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建筑整体布局的优化比较关键,如果在策划阶段缺乏该方面的思考,建筑的整体作用将会被大大削弱,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建筑规划、布局、功能方面的优化,从而更好设计出符合老年人生活基本需求的建筑,更好地推动我国养老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该结合本国国情对建筑整体布局进行优化,能够最大限度将建筑的主要功能发挥,这样能够最大化利用建筑的价值,在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能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长效发展,这样能够解决传统设计方面中广泛存在的整体性不足的问题。
建筑基本功能的拓展非常关键,其对于建筑功能完善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养老建筑功能单一的问题,设计人员应在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设计中加入更多功能,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基础功能拓展应注重医疗设施功能拓展,能够在老年人生活的场所中设计一些常用的医疗治疗设施,老年人在空闲时间里可以自主操作这些设施,这样能够为老年人创作更多自由治疗的空间。与此同时,应加入一些应急医疗设施,在突发情况下能够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这样能够减少突发情况带来的损失。在建筑基本功能拓展方面,也应重视环境优化,特别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容方面的内容,设计这类建筑能够让老年人更好地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能够获得如同家一样的温暖体验,这是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方法。此外,也应该增加一些基础的生活功能,如在建筑内部设置建设娱乐场所,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锻炼机会,通过体育锻炼的方法能够提升老年人身体抵抗能力,从而降低老年人的生病概率。
建筑室内外空间及环境的适老性设计的关键是安全、专业、高效、舒适。很多老年人都会受到环境影响而出现心理疾病,因此在设计建筑时应该尽可能优化建筑环境,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建筑内部设计大量的四季常青的绿化设施,不仅可以净化建筑内部空气,而且也能环节老年人心理疲劳。在建筑环境优化方面,还应注重建筑温度调节功能,通过统一的温度调节装置调整建筑温度,这样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稳定和舒适的环境。建筑外部环境优化也很重,许多老年人喜欢在建筑外的环境中活动,如果建筑外的环境质量较差,也会影响其生活品质。例如,应加入一些接近于自然的环境,栽种大量的绿植和花卉等,这样能够让老年人身心得到放松。在建筑内部装饰环境设计方面,应尽量减少裸露的钢筋混凝土、钢材等结构,因为这些结构的色调使人感到压抑,而且容易对老年人产生磕碰,从而导致老年人受到伤害,设计时应选择一些质地较为松软的材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在建筑环境优化方面,也应注重建筑布局环境,不同人群对建筑布局的要求不同,如果建筑布局千篇一律,可能影响老年人生活品质,所以设计时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同种设计方面,应尽可能增加设计方案,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空间进行居住。建筑环境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的环境品质,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活服务。
总而言之,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久的未来我国将建设越来越多的养老设施,而建设大量的医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则是我国养老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开展,设计单位需要掌握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设计经验,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养结合的养老设施建筑,从而为我国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在设计医养结合型建筑过程中应格外注意建筑功能、布局和环境优化工作,能够立足于长效发展的角度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从而设计出更多优质的建筑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