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礼
(作者单位:宜宾广播电视台)
为了展示城市经济发展现状,为受众提供鲜活的经济新闻报道,城市电视台应聚焦社会经济发展,深入群众生活,反映经济发展动态,在经济报道中加入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增加经济报道的深度和内涵,优化受众的收看体验,增强受众黏性。城市电视台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应积极履行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的责任,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重心,营造良好的经济建设氛围,提供权威的经济新闻报道,发挥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此外,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是不断贯彻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针和政策,报道经济领域的发展成就和经济活动,广泛传播与经济相关的信息。这就要求城市电视台的经济新闻报道人员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锻造积极的思想品格,在经济报道中正确反映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保障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助力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报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的经济报道存在着解读缺乏深度、新闻性不足、传播力不强等问题。城市电视台需要厘清经济报道的不足,以新的形式和思路制作经济新闻报道。
经济建设是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要做好经济新闻报道,一方面要求记者具有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另一方面需要记者对地方经济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但是,部分城市电视台没有专业的经济新闻记者,导致经济新闻解读缺乏深度,部分经济类新闻报道还停留在搬运党委政府经济发展、经济规划等内容的“文件体”式的归纳总结,或者是浅层次的动态信息传播,较少有深度、有见解的分析。肤浅、“文件体”式和零碎的经济新闻报道缺乏深度,影响了受众的收看体验,降低了受众对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期待,削弱了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城市电视台经济新闻报道缺乏创新,呈现方式老套,大多是对相关经济信息的照搬照抄,落后的传统叙事模式不符合当下受众的审美需求。而且,部分经济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严肃性,主题性强、新闻性弱,并且多总结类、应景式的文风,缺乏新闻性,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调查显示,当前部分电视经济新闻报道充斥着大量的文件素材、枯燥的数据指标,使本来应该鲜活的经济新闻报道与当地经济和社会脱节。此外,部分经济新闻过于注重宣传,导致新闻内容不够完善,因此也就出现了宣传性强、新闻性不足的特点,影响了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在媒体融合不断演进的当下,部分城市电视台缺乏使用互联网开展经济新闻报道的意识,没有把“互联网+”意识贯穿到经济新闻“策、采、编、播(发)”的流程中。而且,部分城市电视台把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中在传统的电视新闻采写上,在新闻采编阶段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再加上电视新闻因播出时间、栏目时段的限制,时效性不强。同时,电视媒体单向传播的局限性,降低了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度,特别是在生活与工作节奏都很快的当下,电视新闻无法满足观众碎片化、移动化的阅读需求。而且,部分城市台经济新闻报道不重视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迅速、快捷的传播优势,导致不少电视观众的注意力已经从电视媒体转向了新媒体,使经济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都大打折扣[1]。
城市电视台在制作经济报道时,应立足本土广大受众的需求,满足其了解经济发展的需求。城市电视台经济报道要从大众的角度出发,观察经济发展现象,呈现经济发展现状,为大众提供更多实际有用的经济信息。事实上,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就存在经济学,经济报道要多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关心经济问题,报道经济发展情况,使其更加接近人们的真实生活。例如,当国家政策调整或当地发生热点经济新闻事件时,城市电视台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报道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事件,从而吸引更多当地人关注。因此,城市电视台经济报道要报道贴近人民群众生活的内容,从人民群众的视角出发,以人民群众喜欢的形式报道相关内容[2]。
城市电视台经济报道要拓宽报道领域,紧扣报道主题,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紧扣中观、微观经济形势,聚焦人们普遍关心的经济现状及问题,理性思考分析,深挖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经济报道要关注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优化,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还应反映本土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消费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金融市场,以及价值规律、市场秩序等。经济报道只有深刻把握经济发展的大局,才能更加精准地结合城市经济发展,将触角伸向经济建设和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寻找经济报道的亮点。此外,城市电视台还应做好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报道和解读,提升经济报道的专业水平。所谓宏观经济报道,主要是指报道来源为党委政府等权威部门,数据准确、内容丰富,这类报道对总体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比较准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坚持小切口、大叙事的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有机结合点和面,如以具体的经济新闻为小切口,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的经济工作重心和方向,通过具体的民生新闻事件、热点、痛点,反映表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和走向。同时,要强化融合思维,促进各行业的互动互融。例如,选择大众感兴趣的方式报道新闻,以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以短视频为例,可以将经济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方式转化为大众化且易于大众理解的多媒体元素,使其成为有助于报道经济新闻的新产品,从消费、饮食、生态、外贸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多个角度再现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短视频不同于传统经济新闻报道的静态数据展示,它能够提高数据呈现效果,优化受众的观看体验。
在经济新闻报道的选题方面,应聚焦本地经济发展特色和民众关心的话题,回应民生关切,从痛点、热点入手,丰富新闻选题的价值,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履行媒体作为党委政府喉舌与舆论监督的双重义务和使命。这种选题方式能增强受众的黏性,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增强新闻媒体服务大众的能力。而且,还能讲好当地的经济故事,记录好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夯实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基础。
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城市电视台在制作经济新闻报道时,应结合当地的大环境进行挖掘,提升经济新闻报道的深度,反映经济新闻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对经济新闻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以经济新闻报道《探访倒逼转型中的“台州制造”》为例,记者在采写该新闻报道时,对当地企业停产、转产等现实情况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经过对调查得到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了倒闭的企业是产业层次低、发展落后的企业的调查结果,揭示了这是一种有利的市场自我淘汰行为,孕育的是效益高、层次高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该系列调查报道中,记者通过在现场采访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和素材,以令人信服的数据、事例和事实报道了该新闻事件。报道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凝聚了正能量,为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3]。
长期以来,不少城市电视台的经济报道大都仅限于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报道,导致经济报道的目标范围狭窄,内容单调。事实上,经济无处不在,国家发展是经济,城市产业是经济,家庭油盐柴米也是经济。因此,经济报道应该摒弃过去只有工、农、商业、国有大公司占据全视角的报道方式,城市电视台不仅要把经济报道的触角伸向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还要关注经济新动向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新情况,寻找经济报道的亮点。当产业生态链、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发展、城乡融合、科技创新、消费更新、创业就业、旅游经济、假日经济、连锁经营等领域出现新的经济形态时,城市电视台的经济报道要充分重视对这些新现象的调查、关注、报道,以及对社会经济热点的关注,并运用“经济眼”从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法律、经济与生活等角度审视各种经济现象。
城市电视台固有的经济报道较为生硬、刻板、乏味。要让经济报道更加生动有趣,就应细化经济新闻内容的展现形式。
一是经济数据可视化。大多数经济报道都与数字密不可分,没有数字,经济报道就失去了数据支撑,也就缺乏报道的意义。然而,数字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因此,经济新闻报道要准确、熟练地将相关数字进行数据可视化呈现,让采编制作的经济新闻质量更高、更有可看性。
二是合理使用视觉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将枯燥的数据通过柱状图、饼图、表格、曲线及动画等方式呈现出来,使其更形象、生动。
三是提高叙事能力。在经济报道中可以尝试采用各种修辞技巧,如对比、类比、对偶、借用和引用等,以及加入适当的短语、名言、成语和地方方言,以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吸引力,让受众更容易接受、理解,达到人人都想观看经济新闻报道的目的[4]。
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运用,加快了媒体融合进程。媒介融合发展成为城市电视台提升经济报道传播力的重要手段。媒体融合背景下,城市电视台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是提升其经济报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城市电视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传播渠道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一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入的现实情况下,城市电视台经济新闻报道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统筹线上线下两个传播阵地,搭建属于自己的“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拓宽新闻话语表达空间和新闻传播渠道,打造“台、网、微、抖、端”立体式传播矩阵,建设集信息汇聚、策划采编、渠道分发、评估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媒体指挥平台。同时,城市电视台要加强对年轻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对现有人员的培养,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媒体素养,在实践中增强其“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夯实自身的人才基础。
二是坚持移动优先。在当前形势下,移动互联网终端逐渐成为大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受众习惯于碎片化阅读信息。因此,城市电视台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开展经济新闻报道,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和内容生产流程,通过选题策划分类、内容流程再造、新闻团队重塑等方式,构建符合媒体融合传播要求的内容差异化生产、分发机制,从而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坚持移动优先的前提下,城市电视台的经济新闻报道人员应根据新媒体传播特点做好新闻报道策划工作,采取能够适应经济新闻报道多渠道、分众化发布要求的方式,用好互联网叙事语言,充分发挥城市电视台的资源优势,提升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容质量,向受众提供优质的经济报道新闻产品,增强受众黏性。
在互联网时代,经济新闻报道要想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还应该用好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受众,明确受众的需求,做到精准推送,并针对受众群体的特点,做好经济新闻内容的差异化生产和发布,创新经济新闻的叙事语言、内容呈现方式,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提升经济报道的传播效率,实现优质内容“变现”[5]。
在新的传媒生态环境下,城市电视台的经济报道人员应全面认识到经济报道面临的发展优势与挑战,顺应时代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符合实际的经济报道发展策略。在拓宽传播渠道方面,要创新思维方式,积极构建新的传播体系,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经济新闻,从而带给大众更好的电视经济报道。另外,要做到立足于民生视角、扎根群众,把握大局大势,深挖新闻内涵,深究问题根本,以新的叙事方式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经济新闻报道。